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不同科室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调查分析

来源:九壹网
・ 12 ・ Journal of Nursing Science Apr.2O10 Vo1.25 No.7(General Medicine) 不同科室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调查分析 谷秉红 ,潘秀芳 ,孙宏玉 ,官锐园。 Comparison of workplace violence experienced by nurses working in different divisions//G“Binghong,Pan Xiu ng,Sun Hongyu, Guan Ruiyuan 摘要:目的比较不同科室护士在医院工作场所遭受暴力状况,为预防暴力事件的发生及维护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提供依据。方 法自编医务人员医院暴力发生状况调查问卷,对171名护士进行有关遭受工作场所暴力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因肇事者醉酒、 药物滥用、精神障碍或意识障碍患者引发的暴力,急诊科发生率显著高于普通病房(P<O.05.P%0.01);普通病房因患者病情无 好转而引发的暴力发生率显著高于急诊科(P<0.05);急诊科施暴源来于患者、患者家属或朋友显著高于普通病房(均P< 0.01);急诊科遭受暴力类型中躯体 中突、威胁性事件或姿势有2种躯体损伤情况显著高于普通病房(均P<0.01);急诊科护士无 助感和缺乏安全感显著高于普通病房(均P<O.01);未受过正规防范工作场所暴力知识培训的急诊科护士显著多于病房护士 (P- ̄O.O1)。结论急诊科护士遭受.5-作场所暴力的问题较为严重,应加强法律、法规、防范暴力知识的培训及心理疏导,以有效防 范医院暴力事件发生,维护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 关键词:护士; 工作场所; 暴力威胁; 护患关系 中图分类号:R47;R197.323 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1—4152(2010)07—0012—03 DOI:10.3870/hlxzz.2010.07.012 暴力已成为世界主要公共卫生健康问题,尤以卫 生保健服务行业的发生率居高 J。医院工作场所暴 力是指医院工作人员在其工作场所受到辱骂、威胁或 袭击,从而造成对其安全、幸福和健康明确或潜在的 1.2.2调查方法2009年5月10 ̄29日,由笔者发 放问卷给调查对象,指导填写,填毕收回。共发放问 卷18O份,回收有效问卷171份,有效回收率 95.OO 。 挑战。分为心理暴力和身体暴力,心理暴力包括口头 辱骂、威胁等;身体暴力包括打、踢、拍、扎、推、咬等行 为l2]。现阶段不同科室之问护士遭受暴力的概率和 特点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探讨急诊科与病房护士遭 受工作场所暴力的状况,旨在为预防、控制医院工作 场所暴力,维护护理人员身心健康,提高护理质量提 供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采用方便取样抽取北京市某二级甲等医 1.2.3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统计描述、Y 检验及 秩和检验,检验水准a一0.05。 2 结果 2.1护士遭受暴力一般情况本次调查的171名护 士中,遭受过语言伤害有l63人,占95.32 ,遭受过 躯体冲突和威胁者各53人,分别占30.99 。 2.2不同科室暴力发生原因、施暴源、暴力类型及护 士近1年发生躯体损伤情况比较见表2。 3 讨论 见表1。 2.3不同科室护士主观感受及接受培训情况比较 院急诊科护士7O人、内科病房护士51人、外科病房 护士50人,共171人作为调查对象,均为女性,平均 年龄(26.66±4.75)岁,其中中专60人,大专及以卜‘ l11人。工作年限(5.71±4.63)年。3个科室护士年 国外相关研究发现,工作人员在遭受工作场所暴 力后会出现生理、心理、社会功能异常 ]。护理人员 是医院工作场所暴力的主要受害者之一,目前国内护 龄、学历、工龄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 士工作场所暴力的发生率为55 9/6~63 [=5]。针对不 同科室暴力事件发生的现状和原因,积极加强医院系 根据WHO医院工作场所暴力的 统应对、干预、控制,强化护理人员对工作场所暴力的 1.2方法 1.2.1调查工具定义并参考陈祖辉等 研究成果,自编医务人员医院 暴力发生状况调查表,内容主要包括暴力发生原因与 防范意识与应对能力,开展远离暴力的宣传教育,保 护护士的合法权益显得非常重要。 3.1结果分析 施暴源、遭受暴力类型、近1年遭受躯体损伤情况、遭 受伤害时感觉、是否接受防范工作场所暴力知识培训 等。 作者单位:1.北京大兴区人民医院护理部(北京,102600);2北京大学护 理学院 3.1.1 不同科室暴力原因及施暴源比较本次结果 显示,肇事者酗酒、药物滥用、精神障碍或意识障碍是 急诊科发生暴力的主要原因,与国外有关报道[6 和赵 雪红等 的研究一致(即急诊科高于病房)。急诊科 完全开放的形式使酗酒、药物滥用、精神障碍者可以 随意进出,加之急诊护士频繁与患者接触,单独面对 谷秉红(1966一),女,硕士在读,副主任护师,护:仁长; 通讯作者 收稿:2009—12—08;修回:2009—12—28 护理学杂志2010年4月第25卷第7期(综合版) ・ 13 ・ 表1不同科室暴力发生原因、施暴源、暴力类型及护士近1年发生躯体损伤情况比较 人( ) 0 ∞” )) 0 " 文 )驺 ) 7 8 4 0 6 主观感受 无助 46(65.71) 23(45.1O) 24(47.O6) 14(28.00) 27(54.O0) 26.95 15.89 ∞∞∞ i <O.O1 <0.01 缺乏安全感 接受防范工作场所暴力知识培 规范培训课程 一56(80.00) 般培训 即时口头培训 患者,容易成为暴力对象。而病房是按照病种收治患 者,此类患者极少收入病房,这是造成差异的重要原 因;患者病情无好转是病房发生暴力的主要原因,且 高于急诊科。住院患者随着住院时间的延长,住院费 大210所医院8 780名注册护士调查的躯体冲突 l8.O0 、威胁19.O0%的结果。本次结果显示,急诊 科护士遭受躯体冲突占62.86 ,遭受威胁性语言或 用的增加,加之病情元好转或自认为无好转,容易把 矛盾强加于护士,从而引发暴力事件的发生。本次调 姿势占61.43 ,遭受1种以上躯体损伤占3O.。O , 显著高于病房护士(均P<0.01)。急诊科是医院抢 救危重患者的前沿阵地,具有紧急、流动性大、停留时 问短、病种多、病情复杂、患者及家属焦虑不安等特 查结果显示,急诊科施暴源于患者、患者家属或朋友, 显著高于病房(P<0.01)。急诊科就诊的患者及家属 认为自己或自己家人的病情最重,期望立即得到医务 人员的关注,积极有效地进行治疗和护理。但急诊科 征,成为急诊护士极易遭受暴力伤害的潜在因素。 3.1.3不同科室护士主观感受及接受培训情况比较 本次结果显示,急诊科护士遭受暴力时感觉无助, 占65.71 ,缺乏安全感占8O.O() ,显著高于病房护 工作的特点突出了“抢救”,有轻、重、缓、急之分,往往 不能满足一些轻型患者立即得到诊治的要求 ]。其 士(均P<0.01),可能与急诊科的暴力事件高发有 关。工作场所暴力严重危害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影 次,急诊科护士人力配备不足、工作量大、缺乏与患者 及家属的有效沟通;患者检查、治疗、护理等待时间长 响护士的工作环境和士气,引发差错事故,护士工作 满意度降低,护理人员流失增加,进而引起人力资源 短缺,对招聘护士带来负面影响C12]。1996年温哥华 圣保罗医院急救中心调查显示,73.00 护理人员对 患者有恐惧感l_】 。李波等l_5 调查显示,护理人员在遭 受暴力后,68.5O 感到压力,13.5O 不敢单独工作, 7.2O 害怕患者,0.30 9/6产生自杀意念。本次调查显 等,导致患者不满情绪增加,成为暴力的隐患。 3.1.2不同科室护士遭受暴力类型及躯体损伤类型 比较本次调查中,急诊与病房护士遭受语言伤害较 多,占95.32 9/6,高于Kwok等口。_调查的72.O0 ~ 8o.OO 。171名护士遭受过躯体冲突和威胁的人数 各占3O.99 ,分别高于Duncan等 ¨]2000年对加拿 ・ 14 ・ Journal of Nursing Science Apr.2010 Vo1.25 No.7(General Medicine) 示,外科病房护士接受规范课程培训相对高于急诊科 和内科,这与外科病房外送较多护士参加暴力防范知 识学习培训有关。急诊科接受口头防范知识培训相 [2]世界卫生组织.工作场所暴力威胁卫生服务JR].世界卫 生组织简报,2002,14:6-9. [3]陈祖辉,王声,荆春霞.广州市两所医院工作场所暴力现 象调查[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3,37(5):358—360. [4]LeBlanc M M,Kevin K.Predictors and outcomes of work— 对高于病房(P<0.01),该院急诊科始终把护士自我 保护教育作为护士在职教育的重点来抓,从而提高防 范暴力意识。未接受规范培训占50.OO ~7O.OO 。 目前我国的护理教育课程设置以医学基础理论和临 place violence and aggression[J].J Appl Psychol,2002,8 (3):21—90. [5]李波,宁宇,寇长贵.护士在医疗场所遭受暴力侵害的现 床护理为主体,护士在学校甚至岗前培训时,并未专 门接受过有关在工作场所如何防范暴力和保护自己 的知识和技能培训l1 。 3.2建议与对策 况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05,25(12):23—25. [6] May D D,Grubbs L M.The extent,nature,and precipi— taring factors of nu ̄se assault among three groups of re- gistered nurses in a regional medical center[J].J Emerg 3.2.1管理者要重视防范暴力事件的发生加强对 Nurs,2002,28(1):11—17. 在职护理人员法律、法规的培训、识别和应对暴力的 方法。通过场景模拟,训练与患者沟通用词、语气、表 [7] 赵雪红,潘向滢.医院急诊科护士遭受暴力现象调查[J]. 浙江预防医学,2008,20(4):71—72. 情演示、应对与摆脱技巧,从而提高沟通及处理问题 的技能。制定完善的工作程序,细化服务流程,合理 配置人力资源,降低医疗成本,耐心解答病情、治疗 等。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建立良好的护患关 系。管理者对遭受暴力事件的护士及时进行心理疏 [8]席淑华,周立.15起急诊护理纠纷原因分析[J].中华护 理杂志,2002,37(1):43—44. [9]杨巧红,肖丹.护理人员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现况调查与 分析[J].护理研究,2005,19(2):203—204. [1O]Kwok R P,Law Y K,Li K E,et a1.Prevalence of work— place violence against nurses in Hong Kong[J].Hong Kong Med J,2006,12(1):6-9. 导,使其尽快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 3.2.2 护理人员需加强法律、法规、专业知识学习, [11]Duncan S M,Hyndman K,Estabrooks c A,et a1.Nur— ses,experience of violence in Alberta and British Colum— 提高自身素质,重视自我心理调节护理人员要不断 钻研和学习法律法规、专业知识;提高业务技能,沟通 技巧。及时察觉和正确应对暴力先兆现象I1 ,缓解紧 bia hospitals[J].Can J Nurs Res,2001,32(4):57—58. [12]Kingma M.Workplace violence in the health sector:a prob— lem of epidemic proportion[J].Int Nurs Rev,2001,48(3): 129—13O. 张气氛,控制局面,采取有效的预警机制,避免暴力事 件发展。工作场所暴力直接伤害护士的情感、自尊, 致使受害者承受巨大的心理痛苦,容易引发情绪低落 和自信不足,可能会产生与身体伤害同样的后果口引。 当遭受暴力事件后,学会释放内心情感,可以通过说 或想,使这些负性情感释放出来,如寻找亲人、朋友、 [13]Fernandes C M,Bouthillette F,Raboud J M,et a1.Vio— lence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a survey of health care workers[J].CMAJ,1999,161(10):1245—1248. [14]张承翎,葛向煜.急诊室护士受暴力侵袭的原因与对策研 究现状[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4):354—356. 可信赖的领导或同事宣泄出来。同时提高自我意识,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剖析自己、评价自己,提高心 理承受能力。 参考文献: [15]蔡文智,邓凌,鱼敏.医务人员遭受医院暴力先兆经历的 访谈[刀.中华护理杂志,2009,44(5):404 407. [16]张茜,张桂青,张永莉,等.基层医院护士工作场所暴力与 其生存质量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9,24 (11):7-9. [1]Judith A O.2001年国际护士会主题:联合反对暴力[J]. 中华护理学会会刊,2001(4):1-3. (本文编辑颜巧元) 龙珠软膏和百多邦莫匹罗星软膏联合外用治疗蚂蚁咬伤 蚂蚁咬伤可导致患者出现局部红肿、疼痛、硬结,引起瘙痒、疼痛,增加患者的痛苦。笔者采用龙珠软膏和百多邦莫匹罗星联 合外用涂搽局部皮肤,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方法:①用温开水清洗皮肤后,用软毛巾擦干。②用消毒棉签将龙珠软膏和百多邦莫匹罗星软膏按龙珠软膏一龙珠软膏一 百多邦莫匹罗星软膏一百多邦莫匹罗星软膏的顺序涂搽患处,间隔4 h再重复。用药2~3 d,直至红肿消退。 讨论:龙珠软膏含有人工麝香、人工牛黄、珍珠、琥珀、硼砂、冰片、炉甘石等,有清热解毒、消肿镇痛、祛腐生肌的作用。百多 邦莫匹罗星软膏为局部外用抗生素,两者联合应用具有消肿镇痛、抗感染的作用。该法操作简单,经济实用,局部皮肤愈合快,无 不良反应。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内分泌科,湖北武汉430077,刘霞) (本文编辑颜巧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