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郑畋字台文,荥阳人也。年十八登进士第,释褐汴宋节度推官。二十二,吏部调选,又以书判拔萃授谓南尉、直史馆事。大中朝,白敏中、令狐绹相继秉政十余年,素与德裕相恶,凡德裕亲旧多废斥之,畋久不偕于仕伍。咸通中,令狐绹出镇,刘瞻镇北门,辟为从事。入朝为虞部员外郎。右丞郑薰,令狐之党也,摭畋旧事覆奏,不放入省。畋复出为从事。咸通九年,刘瞻作相,荐为翰林学士,转户部郎中。后迁中书舍人。十年,王师讨徐方,禁廷书诏旁迕,畋洒翰泉涌,动无滞思,言皆破的,同僚阁笔推之。僖宗乾符五年,贼起曹、郓。六年,陷安南府据之。广明元年冬,贼陷京师,僖宗出幸。畋搜乘补卒,缮修戎仗,浚饰城垒。尽出家财以散士卒,昼夜如临大敌。中和元年二月,贼将尚让、王璠率众五万,欲攻凤翔。畋预知贼至,令大将李昌言等伏于要害。贼以畋儒者,步骑长驱,部伍不整。畋以锐卒数千,陈于高冈,虚立旗帜,延袤数里。距贼十余里,伐鼓而阵。贼不之测众寡,始欲列卒而阵,后军未至,而昌言等发伏击之,其众大挠。日既晡矣,歧军四合,追击于龙尾陂,贼委兵仗自溃,斩馘万计。时畿内诸镇禁军尚数万,贼污京师后,众无所归。畋承制招谕,诸镇将校皆萃歧阳。畋分财以结其心,与之盟誓,期匡王室。又传檄天下。时驾在坤维音驿阻绝以为朝廷无能复振及畋传檄诸藩耸动各治勤王之师贼闻之大惧自是贼骑不过京西其年冬,畋暴病,后薨于郡舍,时年五十九。
(节选自《旧唐书·郑畋传》,有删改)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时驾在坤维/音驿阻绝/以为朝廷无能复振/及畋传檄/诸藩耸动/各治勤王之师/贼闻之大惧/自是贼骑/不过京西/
B.时驾在坤维/音驿阻绝/以为朝廷无能复振/及畋传檄/诸藩耸动/各治勤王之师/贼闻之大惧/自是贼骑不过京西/
C.时驾在坤维/音驿阻绝/以为朝廷无能复振/及畋传檄诸藩/耸动各治勤王之师/贼闻之大 惧/自是贼骑不过京西/
D.时驾在坤维/音驿阻绝/以为朝廷无能/复振及畋/传檄诸藩/耸动各治勤王之师/贼闻之大惧/自是贼骑不过京西/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释褐,谓脱去布衣而换上官服,即做官的意思。科举时代称进士及第授官为释褐。
B.书判拔萃,唐宋时对资格未至者加试的铨选考试,合格者特予放选授官或超资授官。
C.学士,最早出现在《周礼·春官》,文中指对在国学里读书的士子授予的学位的名称。
D.畿内,古称王都及其周国千里以内的地区,又称京畿,也泛指国都周围的地区。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郑畋入仕较早,深受党争之害。他十八岁就开始做官,但由于一直和德裕交恶,在官场长期受到排挤,仕途不顺,一直到刘瞻当上宰相后,才受重用。
B.郑畋文思敏捷,才能令人信服。朝廷军队讨伐徐州时,需拟写的诏书繁杂,郑畋构思迅速,挥笔书写,所言俱切中要旨,同僚都放下笔向朝廷推举他。
C.郑畋殚精竭虑,为国散尽钱财。广明元年冬天,贼军攻陷京城。郑畋搜罗兵车增补士兵, 修缮兵器,整修城池营垒,把自己的家财都拿出来分给士兵。
D.郑畋临危不乱,施策稳定局势。贼军占领京城,一时群龙无首。郑畋秉旨招抚,向聚集在歧阳的各镇将校分发财物,与他们结盟起誓,约定匡扶王室。
1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右丞郑薰,令狐之党也,摭畋旧事覆奏,不放入省。(5分) (2)日既晡矣,歧军四合,追击于龙尾陂,贼委兵仗自溃,斩馘万计。(5分)
7.答案B “无能复振”的意思是不能再次振兴,“以为朝廷无能”是误解,故排除D项。“贼骑不过京西”是主谓宾结构,“不过京西”讲不通,故排除A项。“耸动”是动词,“各治勤王之师”是动宾结构,“耸动各治勤王之师”句法混乱,故排除C项。
“文中指对在国学里读书的士子授予的学位的名称”说法错误。8. 答案C
学士,在文中是官名,指掌管文学撰述的官。
9. 答案A“一直和德裕交恶”理解错误。根据原文“大中朝,白敏中、令狐绹相继秉政十余年,素与德裕相恶,凡德裕亲旧多废斥之,畋久不偕于仕伍”可知,是白敏中,令狐绹相继执政十多年,向来与李德绹互相憎恨,而非郑畋;而文中郑畋被认为是德裕亲旧。
10.(1)右丞郑薰是令狐绹的同党,收集郑畋的旧事审查上奏,不让郑畋进入尚书省。(采分点:“摭”拾取,收集,1分;“覆”审查,1分;“右丞郑薰,令狐之党也”是判断句,1分。)
(2)天色渐晚,歧军四面围拢上来,在龙尾陂追赶并攻击敌人,敌人扔下兵器自行溃逃,被斩杀的数以万计。(采分点:晡:傍晚,1分;委,丢弃,1分;“追击于龙尾陂”状语后置,1分。) 参考译文:
郑畋字台文,是荥阳人,十八岁考中进士,出仕任汴宋节度推官。二十二岁时,吏部选官调职,又因考中书判拔萃科而被授任渭南尉、直史馆事。大中朝时,白敏中,令狐绹相继执政十多年,向来与李德裕互相憎恨,凡是李德裕的亲近故旧大多遭到废黜摒斥,郑畋很长时间不能担任官职。咸通年间,令狐绹出京任地方长官,刘瞻镇守北方边塞,征召郑畋为从事。郑畋进入朝中做了虞部员外郎。右丞郑薰是令狐绹的同党,收集郑畋的旧事审查上奏,不让郑畋进入尚书省。郑畋又出京担任从事。咸通九年,刘瞻担任宰相,推荐郑畋为翰林学士,转任户部郎中。后郑畋升任中书舍人。咸通十年,朝廷的军队讨伐徐州,朝廷拟写的诏书交错纷杂,郑畋挥笔书写,文思泉涌,一动笔就不需要停下来思考,所言都能切中要旨,同僚都放下笔推举他(写诏书)。僖宗乾符五年,贼军
从曹州、郓州起兵。乾符六年,攻陷安南府并占据了它。广明元年冬天,敌人攻陷京城,僖宗离京出行。郑畋搜罗兵车增补士兵,修缮兵器,整修城池营垒。拿出全部的家财分给士兵,白天晚上都好像面对着强大的敌人。中和元年二月,贼将尚让、王璠率领五万士兵,想要攻打凤翔。郑畋预先知道敌人到来,命令大将李昌言等人埋伏在要害之地。敌人认为郑畋是儒生,步兵骑兵长驱直入,军队涣散不整。郑畋带领几千精锐的士兵,在高冈上列阵,虚立了很多旗帜,绵延几里。(在)距离敌人十多里(的地方),击鼓摆开阵式。敌人不能揣测朝廷军队的多少,开始想整兵列阵,后面的军队还没有到,而李昌言等指挥伏兵袭击敌人,敌人大乱。到了晡时,歧军四面围拢上来,在龙尾陂追赶并攻击敌人,敌人扔下兵器自行溃逃,被斩杀的数以万计。当时京城周围各镇的禁军还有数万,贼军攻占京城后,禁军无处归附。郑畋秉承皇帝旨意进行招抚,各镇将校都聚集到歧阳。郑畋分发财物来凝聚人心,与他们结盟起誓,约定救助王室。又向天下传布檄文。当时皇帝在西南,书信传递被阻断,大家都以为朝廷不能再次振兴。等到郑畋发布檄文,各藩镇受到震动,各自整治救援朝廷的军队,贼军听说后大为恐惧。从此敌人的骑兵再也没有越过京西。这年冬天,郑畋突然得病,后来在郡舍逝世,时年五十九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