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药学Tianjin Pharmacy 2007年l0月 第19卷第5期 药物制剂 格列喹酮片的处方考查及溶出度测定 李洪起 ,陈刚 ,连潇嫣 ,任晓文 (1.天津药物研究院,天津300193;2.天津药物研究院药业有限公司,天津300193) 摘要 目的:研究难溶性药物格列喹酮的片剂工艺制备及提高溶出度测定结果的方法。方法:通过球磨机对原料 进行不同程度的微粉化,通过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设计法优化处方,并进行溶出度试验。结果:格列喹酮原料经过2、4和6 h不同时间微粉化处理后进行观察,发现经4和6 h微粉化后其粒径能被控制在50 m以下,其中以4 h微粉化结果较好, 不产生强吸附,易于进行制剂操作,且所制片剂较未微粉化原料所制片剂的溶出度有明显提高。结论:经4h微粉化处理格 列喹酮后,粒径较小且可操作性强,明显提高了片剂的溶出度,工艺比较简单,适用于大生产。 关键词格列喹酮,正交设计,微粉化,溶出度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 ̄687(2007)04-0026-04 中图分类号:R944.4 Preparation of gliquidone tablet and de ̄rmination of its dissolution Li Hongqi。,Chen Gang ,Lian Xiaoyan ,Ren Xiaowen (1.Tianjin Institute of Phamarceutical Research,Tianjin 300193;2.TIPR Pharmaceutical Responsible Company Ltd,Tianjin 300193)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search the preparation of gliquidone tablets and improve the method of dissolution.METHODS Mi— cronized the raw materials by pebble mill,optimized the preparations by orthogonal design and determined the dissolution.RE— SULTS The particle diameter could be controlled under the 50 m after 4 and 6 hours by the micronization;4一hour could be used easily and the dissolution of the tablets can be improved clearly.CONCLUSION The micronization can obviously improve the disso. 1ution;the preparation is easy and suitable to production. KEY WORDS gliquidone,orthogonal design,micronization,insoluble dissolution 单冲压片机(北京龙立仪器设备厂);ZRS一4智能 命的延长,糖尿病已成为全球性的疾病,格列喹酮片 溶出仪(天津大学无线电厂);UV一2550紫外可见分 (gliguidone tablets)为第2代磺酰脲类口服降糖药,市 光光度计(日本岛津)。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相对寿 场规模很大。但由于格列喹酮为难溶性药物,因此增 2方法与结果 加其溶出度可提高生物利用度,非常有意义。现仅就 2.1格列喹酮片的制备与处方工艺优化 其处方工艺进行三因素三水平优化筛选,对最佳处方 2.1.1基本工艺将原料药过120目筛,其余辅料过 进行3批次重复等生产工艺的研究,并对单批次的稳 100目筛,备用。按处方量将原料与辅料按等量递增 定性进行了考查。 法混合均匀,以2%羟丙甲纤维素(30%乙醇)制软材, 1材料与仪器 24目筛制粒,60℃烘箱干燥,加入硬脂酸镁混匀,以 格列喹酮对照品(天津药物研究院药业有限责任 8 inn浅凹冲压片,硬度保持在(7.5±0.2)kg。 公司,批号050410,含量:99.87%);格列喹酮(天津 2.1.2正交设计试验及处方工艺优化结果选择三 药物研究院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批号051005);格列喹 因素三水平正交设计试验,对处方工艺中关键因素:球 酮片(北京万辉双鹤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批号 磨时间(A)、PVP用量(B)和CMS—Na用量(C)进行 050503);乳糖(新西兰),聚维酮(PVP,德国JRS),预 优化考查,以45 inin单点溶出度在波长314 nin处测定 胶化淀粉和羧甲基淀粉钠(CMS—Na,湖州展望药业有 结果作为评价指标,确定最佳处方工艺。 限公司),硬脂酸镁(营口奥达制药有限公司),以上辅 料均为药用规格;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分别称取格列喹酮、PVP和CMS—Na适量,按 L。(3 )正交设计试验,以45 rain单点溶出度为指标, 收稿日期:2006—11—28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天津药学Tianjin Pharmacy 2007年10月第l9卷第5期 27 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见表2,表3。 表1因素水平设计 试验号 A(h) B(g) C(g) 百分溶出量(%) 方差来源离差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值P值 正交试验经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显示,球磨时间 对结果有明显影响,球磨时间为4和6 h能使原料粒 度控制在50 m以下,因此所制片的溶出度结果较好。 表明球磨时间的长短对溶出度影响最大,PVP用量影 响中等,CMS—Na用量几乎无影响。影响趋势规律 为:球磨时间(A)>PVP用量(B)>CMS—Na用量 (c)。根据上述结果,确定合理处方工艺(以1 000片 计)为:球磨时间4 h、PVP用量20 g、CMS—Na用量 15 g。 2.2方法学研究与试验结果 2.2.1最大吸收波长的选择精密称取格列喹酮对 照品30 mg,置于100 ml量瓶中,加二甲基甲酰胺溶液 10 ml使溶解,以磷酸盐缓冲液(取磷酸氢二钠10 g,加 水1 000 ml,用磷酸调节pH值至8.5,下同)稀释至刻 度,摇匀,作为A液;精密移取A液10.0 ml于50 ml量 瓶中,加磷酸盐缓冲液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B液;照 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 录IV A,下同),在波长200—400 nm处扫描全波。结 果本品在波长314 nm处有最大吸收。 2.2.2标准曲线的制备取A液,从中精密移取3.0、 4.0、5.0、6.0和7.0 ml于25 ml量瓶中,加磷酸盐缓冲 液稀释至刻度,摇匀;照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在波 长314 nm处测定吸光度,将所测吸光度4值与浓度c ( m1)作回归,得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C= 213.52 A+1.452 7,r=1.000 0(n=5)。格列喹酮在 36—84 g/ml浓度范围线性关系良好。 2.2.3 回收率的测定 精密称取原料样品15、24和 30 mg各3份,分别置于100 ml量瓶中,并称取空白辅 料145 mg共9份,分置于各量瓶中,加人二甲基甲酰 胺溶液10 ml,振摇使原料充分溶解,加磷酸盐缓冲液 稀释至刻度,摇匀;以0.8 m微孔滤膜过滤,取续滤液 10 ml于50 ml量瓶中,加磷酸盐缓冲液稀释至刻度, 摇匀;照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在波长314 nm处测 定吸光度,计算回收率。平均回收率结果为标示量的 99.98%,RSD为0.90%(n=9)。表明回收率较好。 结果见表4。 表4回收率测定结果(n=9) 2.2.4稳定性试验取“2.2.1”项下B液,在波长 314 nm处测定吸光度,考查0、1、2和4 h时溶液的稳 定性,结果分别为0.273、0.273、0.272和0.273(n= 2)。表明溶液室温放置4 h内稳定。 2.3处方工艺放大及测定结果参照“2.1.1”项下工 艺进行3批样品放大,每批5 000片,并取以未微粉化 原料制备的自制片1(批号060412)、放大样品自制片 2(批号060417)和市售片(批号050503)分别进行全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天津药学Tianjin Pharmacy 2007年10月第l9卷第5期 溶出度比较测定,并对自制片2的样品进行高温 (60 cC)、高湿(rh 92.5%)、光照(4 500±500)Lx的 影响因素研究。 2.3.1 全溶出曲线比较 取上述各批样品,分别照 3.1增加溶出度的方法有结构修饰、制成复合物、微 粉化等,结构修饰法是将难溶性药物制成盐,使其成为 可溶性药物,以提高其溶出度,但该方法要对其进行成 盐物质的选择、反应溶媒的选择及其结晶干燥等复杂 《中国药典》溶出度测定法,以磷酸盐缓冲液(同上) 的物理化学过程,并且改变了药物本身的理化性质;制 500 ml为溶出介质,转速75 r/min,依法操作,经5、l0、 成复合物,是将药物与亲水性高分子材料以物理或化 20、30、45和60 min时,取溶液以0.8 m微孑L滤膜过 学方式混合或络合,以提高溶解度。本方法需考查药 滤,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取“2.2.1”项下B液, 物与高分子材料的反应温度、配比条件、储存条件(如 照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在波长314 nm处测定吸光 与PEG制成复合物易于热天软化且易吸潮)。微粉化 度,计算每片的溶出量。见表5。 表5 3批样品溶出量比较(n=2) 2.3.2 3批样品溶出度、含量、有关物质测定依《中 国药典))2005年版方法,取3批样品进行溶出度、含量 和有关物质测定,考查工艺的可重复性及质量研究,结 果见表6。 表6 3批样品溶出度、含量和有关物质测定 结果表明,3批样品重复性较好且溶出度、含量、 有关物质测定结果良好。 2.3.3影响因素试验取自制片2(批号060417)分 别进行高温、高湿和光照试验,初步考查样品稳定性, 结果见表7。 表7影响因素试验结果 影响因素条件下,样品在5 d时变化不大;在10 d 时高温(60 cC)、高湿(rh 92.5%)条件下,有关物质有 所增加,但不显著且在合格范围。 3讨论与小结 则是以机械力的方式减小药物粒径,增大表面积,提高 溶出度的一种方法。本方法是纯物理过程,药物本身 结构没有变化,缺点是耗能大,但没有复杂的制备处理 过程,对设备要求较低,成本也较其他方法为低,较易 操作,因此选择微粉化法,以提高格列喹酮溶出度 较好。 3.2正交设计试验中,以微粉化时间、PVP用量、CMS —Na用量进行三因素三水平实验,主要考虑到微粉化 时间长短得到粒径大小不同,导致溶出度结果不同; PVP是亲水性高分子材料可以提高原料的水化及溶解 度,CMS—Na作为崩解剂,关系到片剂的崩解快慢,从 而决定片子的溶出结果。因此,选择以微粉化时间、 PVP用量、CMS—Na用量为关键因素进行三因素三水 平正交试验,优选的最佳处方工艺为:球磨时间4 h、 PVP用量20 g、CMS—Na用量15 g。 3.3原料经微粉化处理后,所制片剂的溶出度明显高 于微粉化前;微粉化时间不同,其溶出结果也不同,微 粉化4和6 h的样品制片溶出结果,优于微粉化2 h的 样品片;而微粉化6 h的原料样品,因表面张力较大而 不易分散,故不如微粉化4h的原料样品易于操作,因 此微粉化4h所得结果较为理想。 3.4 3批样品重复性较好,在影响因素(高温、高湿和 光照)下稳定,本处方工艺方法可靠,操作简单。 3.5全溶出曲线显示,自制片2与市售片的溶出曲线 相当,且均高于自制片1。进一步表明微粉化后,可以 明显提高体外溶出度结果。 本实验结果表明,格列喹酮原料经过4 h微粉化 后,原料粒径小于50 m,由其所压制的片剂溶出度得 到明显提高,与市售品种相当,且工艺比较简单,易于 操作。通过微粉化提高其体外溶出度,而有利于改善 其体内的溶出度,从而提高生物利用度,是一种较好的 方法。故以微粉化提高某些品种溶出度的方法,较为 适合大生产。 参考文献 1 张瑶纾,张晓梅.不同厂家格列喹酮片溶出度的比较.天津医科大 学学报。2003,9(2):196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天津药学Tianjin Pharmacy 2007年10月第19卷第5期 29 2张艳红,张茂森.新型口服速溶制剂一浆干速溶片.国外医学・药学 分册,1996,23(4):202 7戚海亮,张汝华.共研磨法改善氢化可的松等难溶性药物的体外溶 出度.中国药学杂志,1992,27(7):406 8柯学,平其能,朱颖.使用微粉化技术改善头孢呋新酯片的溶出.中 国药科大学学报,2000,31(3):188 9李岩,孙殿甲.均匀设计筛选甲苯咪唑微丸的处方工艺.中国现代应 用药学杂志,2002,19(2):12/ 3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制剂研究室.药用辅料应用技术.北京:中国医 药科技出版社,1991.30 4罗生明,高天惠主编.药剂辅料大全.四川科技出版社,1995.535 5王卓,韩丽梅,张晓青,等.利用均匀设计筛选阿司匹林分散片处方.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1996,13(4):235 6戚海亮,张汝华.药物一预胶化淀粉研磨混合物体外溶出及提高溶 出机理的研究.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91,22(11):493 1O陈西敬,张晓楠.格列喹酮胶囊和片剂的人体药动学和相对生物 利用度.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0,31(6):419 复凝聚法制备吲哚美辛缓释微囊的研究 宋明侠,相晓东 (临沂师范学院生命科学院,临沂摘276005) 要 目的:通过吲哚美辛微囊的制备研究,为吲哚美辛的缓释制剂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微囊的药物包封率为 制备工艺优化指标,利用复凝聚法,通过正交实验得出微囊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结果:该法所制备微囊的粒度分布在 2.2~32.3 m之间,收率可达80%以上。结论:实验证明,吲哚美辛微囊比吲哚美辛片剂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 关键词复凝聚,吲哚美辛,缓释微囊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687(2007)05-0029-03 中图分类号:TQ450.6 Preparation of delayed telease for indomethacin mierocapsule Song MingXia,Xiang Xiaodong (Linyi Teacher College of life science,Linyi 276005)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preparation of Indomethacin microcapsules for providing a scientific basis of the Indometha— cin sustained—release preparation.METHODS The orthogonal experimental design adopted the standard of drug encapsulation was applied,optimizing the preparation procedure of the microcapsules by complex coacervation method.RESULS The distribution of microcapsule particulate size was found in the range of 2.2~32.3 um.The total recovery was over 80%.CONCLUSION Indom— ethacin microcapsules are better than Indomethacin tablet in sustmned action. KEY WORDS Ambo—condense,Indomethacin,Delayed release microcapsule 吲哚美辛为非甾体类抗炎药,上世纪8O年代末期 2方法与结果 合成并应用于临床。对炎症性疼痛和痛风性关节炎及 2.1运用复凝聚法制备微囊 将明胶溶于适量的 骨关节炎疗效较好,但是常引起出血性溃疡、中枢神经 水浸泡溶涨至溶解,搅匀、备用(溶液1);另配制阿拉 系统症状、肝功能损害及过敏反应等不良反应,致使 伯胶溶液,备用(溶液2);称取适量的吲哚美辛置研钵 10%~20%病人无法坚持长期用药 J。本研究拟将吲 中,用(1)和(2)的混合液进行加液研磨,至显微镜下 哚美辛以阿拉伯胶和明胶包裹成囊,制成缓释制剂进 观察无较大晶体后,加入剩余混合液混匀,倒人烧杯内 行研究,为制备缓释制剂提供依据。 于水浴恒温搅拌,加醋酸溶液调节pH值,于显微镜下 1材料和仪器 吲哚美辛(湖北合成药厂);明胶(天津京联化学 试剂厂);阿拉伯胶(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冰 醋酸(上海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戊二醛(天津永达化 学试剂厂);精密pH计(PhS一3B,上海精密科学仪器 厂);紫外分光光度计(752型,上海精密仪器厂);溶出 pH值(C)为影响因素,每个因素选取3个水平,以微 度测定仪(RC一3B,天津大学精密仪器厂)。 囊的药物包封率为优化指标,用正交表L。(3 )安排实 收稿日期:2007-01-08 观察成囊后,将烧杯取出水浴搅拌至lO℃以下(冰 浴),加入戊二醛继续搅拌,静止后待微囊沉降完全,倾 去上清液,将微囊过滤,用水洗至无醛味,抽干,即得。 2.2微囊制备工艺的实验方案设计 I4 根据前期的 探索性试验,确定明胶浓度(A)、成囊温度(B)和成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