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育婴员中级理论知识模拟试题

来源:九壹网


育婴员中级理论知识模拟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第1题~第80题。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题内的括号中。每题1分,满

分80分。) 1.职业道德通过( A ),起着增强企业凝聚力的作用。

A、协调员工之间的关系 B、增加职工福利

C、为员创造发展空间 D、调节企业与社会的关系 2.正确阐述职业道德与人的事业的关系的选项是( D )。 A、没有职业道德的人不会获得成功

B、要取得事业的成功,前提条件是要有职业道德 C、事业成功的人往往并不需要较高的职业道德 D、职业道德是人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

3.( A )是企业诚实守信的内在要求。

A、注重环境效益 B、增加职工福利 C、注重经济效益 D、开展员工培训 4.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要求员工遵纪守法是( B )。

A、约束人的体现 B、由经济活动决定的 C、人为的规定 D、追求利益的体现

5.的智力发展的奠基时期是( C )。

A、0~6岁 B、0~5岁 C、0~3岁 D、0~7岁 6.( B )是婴儿生长速度与年龄的关系。

A、年龄越小,生长速度越慢 B、年龄越小,生长速度越快 C、年龄越大,生长速度越快 D、18岁以后将停止生长 7.随年龄增加而( B )的是儿童心脏的体积与身体的比例变化规律。

A、降至最低 B、下降 C、不变 D、时升时降 8.婴儿生理性流涎的原因是( A )。

A、口底浅 B、舌短宽而厚 C、口腔比较干燥 D、牙齿发育变化大

9.新生儿脑重量平均为350克,1岁时可达950克,( A )达1200克,接近成人水平。 A、6岁 B、5岁 C、4岁 D、3岁 10.( B )是对婴儿皮肤的特性不正确的描述。

A、保护功能差 B、体温调节能力强 C、代谢活跃 D、皮肤渗透作用强 11.( C )是感知动作思维。

A、通过表象的联想并进行逻辑思考的思维方式 B、通过逻辑思考而进行的思维方式

C、依靠事物或情景的表象及表象的联想进行的思维活动

D、思维过程离不开直接感知的事物和操纵事物的动作的思维方式 12.( C )是2岁半的婴儿能集中注意的时间。

A、5~8分钟 B、8~10分钟 C、10~20分钟 D、15~20分钟 13.下列对情绪、情感与心理活动、行为的关系描述不正确的选项是( D )。 A、良好的情绪情感体验会激发婴儿积极的探求欲望和行动 B、负面的情绪情感体验会抑制婴儿的探求欲望和行动 C、情绪和情感是激活心理活动和行为的驱动力

D、情绪和情感对心理成长和行为没有影响

14.影响大脑发育,引起( B )多是由于脂肪摄入不足而引起;肥胖则多由脂肪过量而引起。 A、营养不良,生长发育缓慢,免疫力下降 B、某些皮肤病(如湿疹) C、体重轻,易疲劳、头晕等 D、消化缓慢,消化不良

15.决定婴儿之间个性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B )。

A、教育的内容 B、接受教育的时间和程度 C、父母受教育的程度 D、家庭教育的方式 16.下列对婴儿教育的特点描述不正确的选项是( B )。

A、通过感官来进行学习 B、不会主动提问 C、注意力不易集中 D、需要反复教育 17.( A )是提出“儿童健康”新概念的法律文件。 A、《中国儿童发展纲要》 B、《儿童权利公约》 C、《未成年人保护法》 D、《母婴保健法》 18.( B )不属于劳动合同中的内容。

A、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 B、劳动福利、社会保险、旅游活动、合同转让 C、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

D、劳动报酬、劳动纪律、劳动合同终止条件 19.喂养过度婴儿会出现如下症状( C )。

A、拉肚子 B、便秘 C、呕吐 D、营养均衡 20.为避免婴儿溢奶,喂奶后可采取让婴儿( B ),轻拍其背部,排除咽下的空气。 A、趴着 B、竖立抱起 C、横着抱起 D、仰卧 21.婴儿的换乳期是指( C )。 A、添加半固体食物的过程 B、添加“副食”的过程

C、由单纯的母乳喂养为主向固体食物喂养为主的过渡时期 D、婴儿脱离乳类食物的过程

22.下面那些症状可判断为,可能食物引起婴儿的过敏反应( C )。

A、便秘 B、多动 C、湿疹、荨麻疹 D、注意力不集中 23.添加泥糊状食品应本着( B )的原则。

A、掌握一定的量 B、由少到多 C、由粗到细 D、适时适量 24.当发生婴儿水代谢紊乱时会出现( B )。

A、嘴唇干裂 B、脱水现象 C、婴儿频繁喝水 D、无小便 25.人体内水平衡与摄入的( A )有关。

A、液量 B、碳水化合物 C、钙和钾 D、脂肪 26.婴儿( B )时,会影响睡眠。

A、吃饱 B、饥饿

C、吃适量的水果后 D、喝了适量的水后 27.( C )是不属于婴儿三浴锻炼的目的。

A、提高婴儿的自理能力 B、增强大肌肉群的协调性 C、提高神经系统的灵敏度 D、增强体温的调节功能 28.选择、购买消毒剂要有( B )字样。 A、“卫健字” B、“卫消字” C、“卫食字” D、“卫准字” 29.来苏水是一种甲酚和钾肥皂的( C )制剂。

A、混合 B、稀释 C、复方 D、高浓度 30.使用消毒液的同时还要注意( B )。

A、日光照射 B、通风换气

C、打扫卫生 D、同时使用肥皂或洗衣粉 31.( A )常用参数广泛用于判断儿童营养状况和健康状况。

A、人体测量学 B、心理学 C、教具学 D、营养学 32.婴儿生长监测主要包括,体重测量, ( A ),头围与胸围的测量。

A、身长测量 B、智力测评 C、情绪测评 D、环境测评 33.育婴师学习生长监测的主要目标是正确记录婴儿( A )。

A、生长发育曲线 B、营养曲线 C、生活习惯 D、心理变化

34.测卧式身长时让婴儿( A ),双眼直视正上方,头、双足跟紧贴测量板,双膝由测量人员压平。 A、仰卧 B、俯卧 C、站立 D、跪伏 35.营养是保证了婴儿正常生长发育、( A )的重要因素。

A、身心健康 B、美术 C、自然成长 D、学习知识 36.( A )是与避免铅中毒的方法相违背的。 A、经常在马路边玩

B、注意搞好家庭环境和个人卫生 C、定期清洗玩具

D、经常扫除,要用湿布擦家具,不要让灰尘满屋飞扬

37.目前死亡率已占儿童死亡排位的第一位死因的是( A )。

A、意外伤害 B、铅中毒 C、流行疾病 D、维生素中毒 38.把婴儿和玩具放在( A )做饭的地方,距离50厘米以外,并给饭锅安保护架。 A、远离 B、接近 C、围绕 D、贴近 39.( B )符合婴儿大动作发展的年龄特点。

A、0-1岁时以移动运动为主,1-2岁时以发展基本运动技能为主 B、0-1岁时以移动运动为主,1-2岁时从移动向基本运动技能过度 C、2-3岁时以移动运动为主,3-4岁时以发展基本运动技能为主

D、0-1岁时是移动运动向基本运动技能过度,2-3岁时是以发展基本运动技能为主 40.婴儿动作的发展不仅有年龄特点的规律,其顺序还遵从( B )规律。

A、最初是局部的、准确的、专门化的,后逐渐分化为全身性的、笼统的、散漫的 B、最初是全身性的、笼统的、散漫的,后逐渐分化为局部的、准确的、专门化的 C、最初是局部的、笼统的、散漫的,后逐渐分化为全身性的、准确的、专门化的 D、最初是局部的,发生在下肢,后逐渐分化为全身性的、准确的、专门化的 41.婴儿的游戏设计不仅要考虑到年龄特点,而且还要掌握( A )的特点。

A、婴儿在睡眠好、吃得好和情绪饱满的状态下,适宜选择比较激烈﹑活动量大的游戏 B、婴儿吃得特别饱后,适合选择比较激烈活动量大的游戏

C、婴儿在睡眠好、吃得好和情绪饱满的状态下适宜选择安静而平和的游戏

D、活动量较小、安静而平和的游戏能够引起婴儿大脑的兴奋,促使脑干神经活跃 42.为促进婴儿上下肌肉发达、灵巧,可采用( C )等训练方式。

A、拼图游戏 B、骑车游戏 C、攀登架游戏 D、搭积木 43.( D )等是正确评价面促进婴儿大动作发展的原则。 A、有利于促进精细动作的发展 B、动态静态环境各有不同

C、有利于促进手眼协调的发展是首要的原则

D、充分考虑个体差异,不要轻易判断婴儿的动作发展迟缓或有智力缺陷 44.婴儿的精细动作技能发展越好,标志着( B )越好。

A、婴儿手眼协调能力的逐步增长的

B、人的大脑神经、骨骼肌肉和感觉组合的成熟度

C、精细动作游戏设计和选择必须与婴儿两手动作的发展阶段相匹配的 D、婴儿的认知能力随两手动作发展的

45.( B )等是手指协调和控制能力的训练内容。

A、拼插、堆积 B、玩胶泥、撕揉纸团 C、抛掷、敲击、推拉 D、抓物、取物 46.( D )是学习分类与了解积木形状大小的首选游戏。

A、1- 3岁婴儿投掷积木的游戏 B、1- 3岁婴儿藏积木的游戏 C、1- 3岁婴儿排列积木的游戏 D、1- 3岁婴儿搭垒积木的游戏 47.( D )不属于婴儿认知能力的主要内容。

A、早期空间概念和空间知觉的发展 B、大小概念、几何图形和颜色的概念 C、自我身体的概念认知 D、生活自理的提高 48.以无意记忆为主是在人的( D )。

A、中年期 B、新生儿期 C、老年期 D、婴儿期 49.通常我们采用( A )的游戏提高婴儿认知能力。 A、认识数字和汉字、认识颜色

B、认识汉字、认识颜色、认识自然现象 C、认识数字、认识时间、认识颜色

D、认识数字、认识颜色、练习画画、认识自然现象 50.我们通常会引导婴儿( C ),认识自然现象。

A、通过观察植物来分辨白天黑夜 B、通过观察动物来分辨季节 C、通过观察太阳、月亮分辨白天和黑夜 D、通过观察太阳来认识天气 51.我们引导婴儿阅读主要是促进( C )的发展。

A、其听力有所发展 B、婴儿的智力发展速度 C、婴儿智力、情感、身体的健康 D、刺激大脑的发育 52.亲子阅读的常用方法为( C )。

A、毫无目的的讲几个故事 B、挑选的图书应是家长喜欢的 C、预设几个问题让婴儿来回答 D、让婴儿一动也不动的进行阅读 53.婴儿认知能力训练的注意事项是( C )。 A、注重训练结果

B、要注重宝宝是否都学会了

C、要注重训练的过程,不要过分追求训练结果 D、过程和结果都不重要

54.( D )是口语表达包含的主要内容。

A、肢体语言和书面语言的结合 B、流利的说话

C、书面表达和身体动作表达 D、发音、音调、语法、语意 55.( A )包括在语言活动两个方面。

A、表达和理解 B、认知和判断

C、思维和判断 D、精细动作和大动作 56.我们采用( D )方法促进婴儿语言早期训练。 A、增强宝宝的社会交往能力 B、提高宝宝的美感

C、提高宝宝的肢体协调能力

D、加强婴儿肺、咽、唇、舌四个主要发音器官的锻炼 57.下面关于儿语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B )。

A、不带感情色彩 B、句子短而重复多 C、发音不清晰 D、吐字快 58.( D ),体现了婴儿社会适应性的能力。 A、学习能力的提高 B、语言能力的发展 C、动作技能的发展

D、生活自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保持良好情绪和人格发展 59.下面表述不正确的是( B )。

A、训练婴儿独自大小便时必须注意便盆清洁 B、可让婴幼儿倾听激烈的音乐,以刺激宝宝排便 C、婴儿每次坐盆时间3-5分钟

D、便盆的大小要适合婴儿臀部的大小

60.婴儿期缺少伙伴或被同伴拒绝后常有的情绪表现是( C )。

A、大哭并伴随着肢体动作 B、恼怒、生气、大哭

C、羞怯、恐惧、自卑、孤独 D、不说话、不理睬人、不与伙伴玩 61.通过( B )可提高婴儿社会适应能力。

A、独自一人玩耍 B、与父母、其他家庭成员和小伙伴交往 C、学会主动讨好成人 D、只和父母在一起 62.(A)是婴儿认识自己的阶段。

A、妈妈阶段-同伴阶段-伴随阶段-自我阶段 B、同伴阶段-伴随阶段-自我阶段-超我阶段 C、妈妈阶段-伴随阶段-同伴阶段-自我阶段 D、伴随阶段—同伴阶段-妈妈阶段-自我阶段

63.( C )是婴儿在学习社会交往技巧时应该学习的。 A、顺其自然的让婴儿自己去理解

B、到别人家作客时不论婴儿有什么不良行为都不要批评他 C、让婴儿学会使用文明礼貌用语 D、家长不用教,婴儿长大就会明白 64.( C )可以帮助婴儿学会控制情绪。 A、婴儿的情绪不稳定时可以不理睬婴儿 B、成人对婴儿的态度冷淡

C、成人赞扬和反对的态度不断地诱导婴儿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D、当众让幼儿改正自己的错误

65.观察婴儿情绪变化要从( A )方面。

A、情感信息和生理信息 B、婴儿的体重变化 C、婴儿的面部表情 D、婴儿的身体动作表现 66.育婴师在实施个别化教学中需( A )。

A、设计与指导并重 B、教师任意的设定教学计划 C、以最低的标准设定教学计划 D、教学计划越是简单越好 67.个别教学的特点是( D )。

A、个别化教学在幼儿教学中很难实施

B、个别教学只要进行过一次,婴儿再不需要进行个别化教学了 C、个别教学带有很强的普遍性

D、一对一的教学,是对婴儿进行教育训练时不可缺少的方法,有很强的针对性 68.( A )是小组/团体教学的优点。

A、为婴儿间互相模仿和交流提供条件,有利于婴儿的社会性发展

B、各方面的教育综合组织为一体

C、教学活动和游戏方案涵盖婴儿发展的各个领域 D、一对一的教学方法

69.领域教学从婴儿的( B )等几大领域的发展水平和目标实施教学。 A、大动作、精细动作、情绪和独自游戏

B、大动作、精细动作、认知、语言、社会行为培养 C、认知、思维能力、社会行为培养和自理能力 D、认知、语言、社会行为培养和集体游戏

70.婴儿智能发育测评表中所包含的测评领域有( C )。 A、大动作、精细动作、平衡能力、言语、情绪与社会行为 B、大动作、绘画能力、认知能力、言语、美感与社会行为 C、大动作、精细动作、认知能力、言语、情绪与社会行为 D、大动作、平衡能力、认知能力、言语、情绪与自理能力

71.下列对婴儿智能发育测评表中每个领域需涵盖的指标描述正确的是( C )。 A、包括测评项目、测评方法、达标、注意事项4项 B、包括测评方法、达标、注意事项3项 C、包括测评项目、测评方法、达标3项

D、包括测评要求、测评项目、测评方法、达标4项

72.设计一日个别化教学计划有( A )和强势带弱势原则。

A、小步伐原则 B、大步伐原则 C、强力度原则 D、平稳性原则

73.利用各个领域活动的相互渗透和交互作用,设计一日个别化教学计划要采取( A )原则。 A、强势带弱势 B、小步伐 C、强力度 D、平稳性 74.单元教学活动包括( D )等主要内容。

A、感官知觉、大动作、前庭平衡、认知、美感 、生活自理、社会交往等方面内容 B、感官知觉、大动作、精细动作、认知、语言、生活自理、美感等方面内容 C、感官知觉、大动作、精细动作、认知、生活自理、美感、社会交往等方面内容 D、感官知觉、大动作、精细动作、认知、语言、生活自理、社会交往等方面内容 75.下列对单元教学活动与每日的教学活动的关系描述不正确的是( C )。 A、每日的教学活动构成单元教学活动

B、先确定好单元教学活动的题目,再确定每日的教学活动

C、只有先确定好每日教学活动的题目,才能确定单元的教学活动 D、每日的教学活动是任何教学活动的基础 76.( A )是团体活动的主要形式。

A、音乐、美术、劳动技能以及戏剧 B、唱歌、危险活动的探索、戏剧 C、音乐、看电视、劳动技能以及戏剧 D、看电视、游戏以及劳动技能 77.( B )活动中要加入每个婴儿相应的短期目标。

A、自由 B、团体 C、非教学 D、一对一的教学 78.( D )是以感知、认知为核心编制而成的。

A、美劳游戏 B、音乐课程 C、运动课程 D、感官课程 79.( C )是以精细动作为核心编制而成的。

A、运动课程 B、音乐课程 C、美劳游戏 D、感官课程 80.一日教学活动表中涉及到如下基本内容( C )。 A、领域、分期目标、短期目标、活动形式、一日活动 B、形式、长期目标、短期目标、活动题目、活动计划 C、领域、长期目标、短期目标、活动题目、一日活动 D、计划、长期目标、短期目标、活动题目、一日活动

二、判断题(第81题~第100题。将判断结果填入括号中。正确的填“√”,错误的填“×”。每题1分,满

分20分。)

81.( √ )企业文化对企业具有整合的功能。 82.( × )婴儿最早出现的感觉是皮肤感觉。

83.( √)婴儿突发肚子疼时,会双腿卷曲、脚冰凉。在排便或放屁后症状会停止。

84.( × )要严格的把握婴儿的喂奶量,5个月大的婴儿每次喂奶量的平均值应为210ml左右。 85.( √ )有些婴儿进食草莓过量会出现过敏现象。

86.( √ )人体内水的交换取决于蛋白质和电解质的浓度。 87.( √ )有时婴儿会有意外大小便不要责怪。

88.( × )进行预防接种可提高婴儿智力和免疫水平,抑制传染病的流行。 89.( × )有明确口吃和免疫功能缺陷的婴儿不能接种疫苗。

90.( × )婴儿缺乏叶酸,主要表现为口唇干裂,血色素低,眼结膜等。 91.( × )婴儿经常咀嚼物品容易引起上唇翘起,排列不齐。 92.( √ )婴儿盲目大量的服用维生素,就会造成维生素中毒。

93.( × )儿童铅中毒诊断标准为血铅水平超过或等于0.383 μ mol/L。

94.( × )卧室的窗子上都要装锁,在窗子前摆放家具,如婴儿卧室在楼上,一定要安上楼梯安全护栏。 95.( × )我国在1997年除交通事故、中毒、跌伤、烧伤、溺水外、其他意外损伤占4.0%。 96.( √ )婴儿的动作发展是测定婴儿心理发展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

97.( √ )上下斜坡爬行的训练,是使重心不断变化的一种游戏,能大大促进婴儿前庭平衡能力。 98.( √)思维是大脑对客观事物进行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应,是一种高级的认识过程。 99.( × )在培养婴儿社会适应能力时,选择设计的内容要考虑婴儿的生理特点。

100.( √ )随时注意观察婴儿的情绪变化并建构一个和谐美好的家庭环境是培养婴儿良好情绪的主要方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