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需求管理总结
创业有风险,即使是XX,也不保证自己40岁时创业小米一定成功,但他骨子里那种在逆境中绝地反击,继续前行的品质让他勇往直前。他40岁选择创业的理由很多,对手机设备的发烧级热爱,感受到移动互联网的风口,受到诸如COSTA这些优秀企业的商业模式启发,这些可以归纳为“契机”。不过,让XX以40岁“高龄”进入手机行业的根结还是在于他心底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让他心中的“硅谷之火”不因功成名就而熄灭,这种使命成为他改变中国手机制造业山寨特征的动力,让更多的人享受科技生活才是XX心底的梦想。
随着小米逐渐从一家不被注意的小公司,发展成为站在舞台中央的创新者和颠覆者,它引发的关注和吸引的跟随者越来越多。2013年第四季度,小米的手机市场份额已经进入中国市场前5名。2014年上半年的数据显示,安卓手机活跃度前10名中,小米手机占据了一半。2014年,小米的士气空前高涨,手机销量一度冲到中国第一。不过,手机行业本身就是在内外市场充分竞争中的产物,在小米高光之时,友商也在攻城略地,尤其是国外市场的竞争更充分也更残酷激烈。
2015年4月,小米手机4在印度已经囤积了50万部库存,而这些手机都是3G制式,就算是处于手机第一阶段市场的印度,也没有用户愿意购买一部并非4G的又高出预期价格的3G手机。按照每部2000元的成本计算,库存的总额就是10亿元,毫无疑问这些手机每分每秒都在贬值。XX必须要解决这一灾难,他面临的难题是如何迅速解决这批库存?彼时国内已经普及4G手机,调回国内已然不可能。重压之下就是全球化市场,向处于全球处于更初始阶段的市场进军。
在跑遍全球的这个过程中,小米公司因祸得福,完成了全球销售网络的搭建,为日后
小米国际部的成立奠定了基础。而且,一些重大问题在此时被发现,让他们得到了纠正的机会。
2009年年初,业界期待已久的3G牌照终于发放,工信部部长亲手将牌照发放到三家运营商手中,业内对3G时代充满想象。2009年,一个新的沸腾时代正在开启。
彼时的XX还没有推出小米杰作,不过他已经判断出风要来了。
他认为苹果的开放度肯定有限。以安卓开源精神来看,很可能会给产业带来不同凡响的改变。历史证明XX的判断极其准确,踩点的节奏堪称与时代同步,就像XX在5G技术未成大观之时,他就精确判断出5G时代的发力点物联网新风口,这背后就是小米未来在5G时代的产业互联网大布局。
时间再回到小米诞世前的2009年,安卓手机是2009年同比增幅最大的,其市场占有率提高了7倍,达3.9%。另一方面,风险投资业在中国逐渐成熟。彼时XX再创业能不能造出一家大公司?
XX给出的答案是,中国消费者的潜在需求很大,创业者创造大型公司的机会依然存在。
把预判变为成功,过程与结果同样激荡人心,所有这些都离不开起步之前创始人的前瞻。
2013年,一位盲人用户在MIUI论坛的一封来信,开启了小米无障碍功能的优化之路。如今小米在视障支持上已是行业领先,今年又推出小米闻声等听障支持功能。
针对小众人群的产品开发都绕不开商业组织对成本收益的考量,由此来看小米并非仅
是一个商业组织,起码应该说他是一个有价值观使命感的商业组织。
尊重每个人的价值,相信每个人的力量,真正实现让每个人都能享受科技带来的美好生活。
2015年下半年,MIUI商业化正式开启。起初,小米并没有对商业化设限,导致有些放飞自我,商业化过度。
一些员工跑到XX办公室,直接质问他:你不觉得我们第一次站在了用户的对立面了吗?还有人写千字⻓信给公司高管,表达他们的正义感和“公⻓意识”。
从那时候起,小米内部开始了针对广告边界的讨论和优化,并在MIUI11上设置了“一键关闭广告”,用户体验再次重回到小米的首要位置。
这件事告诉小米,无论走多远都不要忘记用户!也为MIUI工程师和全体小米人的主人翁意识点赞!
创业心态是XX对自己和团队的要求。
成功没有一劳永逸,XX再明白不过创业维艰这四个字的意义,也太懂得每一次创业都是死去活来的痛苦体验。创业需要的是钢铁般的意志力和对那种反复落入深渊的濒死感的忍耐力。
对于一个创业公司来说,没有什么比组建创始团队更为关键的了。XX需要一批成熟的、业内经验丰富的、价值观一致并且相信共同愿景的人和他一起奋斗。他知道,这个团队的打造肯定不会是一蹴而就的,他需要到顶级公司去寻找最优秀的人才,而且这些高手一定
要土洋结合。
XX选择创始人和员工坚持的一个标准是:候选人到底有没有创业心态,愿意不愿意接受降薪而持有公司的期权。XX知道,只有那些愿意冒险的人才会真心创业,只有相信未来的人才会全力以赴。而XX、黎万强、黄江吉等人对这一切都有着一致的理解。这些新加入的同盟者,从此都是一个战壕的战友。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进入创业状态,XX鼓励几位创始合伙人力所能及地拿出一些资金,这是对创业最好的宣誓和表态。XX带头表示创业期间不拿工资,XX也做出了同样的承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