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学刊 20]6年第11期 TUSHUGUANXUEKAN No.11.2016 高校图书馆如何服务校园文化建设冰 庄革发 (鲁迅美术学院图书馆,辽宁沈阳1 1 081 6) [摘要】从高校校园文化的涵义、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作用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建议高校图书馆可通过 优化馆藏结构、改善图书馆环境、开展多种服务、提高馆员素质等措施,以更好地参与校园文化建设。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校园文化文化建设 【分类号]G258.6 教育部、共青团中央于2004年颁布了《关于加强和改进 文化包含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方面,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 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指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 成部分。它是一所高校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形成 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的独特的文化自觉和特有的文化现象(包含物质文化、制度 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Eli2011年4月,胡 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四个层次的内容,其中精神文化是 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讲话中,将文化传承创新作 核心、主体,起着主导能动的作用),是广大师生在校内所表 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强调要积极发挥文化 现出的各种文化生活方式的总和(包含师生价值观念、文化 育人的作用。 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为师 氛围、道德情操、思维方式等),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 生提供教育、科研文化服务,是师生从事校园文化活动的重 少的保障机制。它反映着一所高校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 要基地,也是学校的文化中心。由于图书馆自身的性质、特点 力。曾在北大、清华广为流传的“北大是喷泉,清华是岩浆”, 和功能,校园文化建设离不开图书馆的支持,图书馆在其中 之所以得到很多人的肯定和认同,正是因为它生动形象地道 担当重要角色,处于引领地位,具有不可替代的位置和作用。 出了北大和清华学生不同的精神风貌,肯定了不同的校园精 1高校校园文化的涵义 神和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校园文化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浸润力,通过文化活动、 1990年4月26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首次校园文 校园风气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师生的知识、能力 化研讨会,这次会议由中国群众文化学会、中国高等教育学 和素质得到不断的充实和完善。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课堂 会、中国教育学会、共青团中央宣传部联合举办。 】此次会议 教育的补充和深化,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途径。优秀的 之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开始在国内的教育界和学术界引起 校园文化具备非常强大的凝聚力和创造力,既具有历史的厚 广泛的研究讨论。 重感,又具有时代的超越性,能赋予师生独立的人格、独立的 校园文化是以特定的校园环境为主要空间,以大学生为 精神,激励师生不断反思、不断超越。 行为主体,涵盖院校领导、教职工,以强化育人功能为主要导 向,以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建设等为主 2 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要内容,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文化。主要包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资源中心,也是学生公共活动 括:以学生为代表的文化观念以及有所规范的学生特有的思 的重要场所,不仅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也是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维特征、行为特征和方式;承载文化精神氛围活动方式和物 的重要阵地,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师生的价值观念、行为习惯、 质形态,学生课余生活以群体形式出现的文化活动,最能体 阅读习惯等。图书馆要以自身的任务和读者需求为依据,有 现校园文化本质内容的是校园风气或校园精神。[4J校园文化 层次、有重点地组织文献资源,使读者通过阅读涵养自身,培 指的是高校所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总的来说,校园 养其创造的欲望和活力。可以说图书馆与大学生的文化修 本文系鲁迅美术学院科学研究立项课题研究成果。 图书馆学刊 2016年第11期 TUSHUGUANXUEKAN No.11.2016 养和知识结构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在保证文献资源质量的前 极的引领、主导作用。当时的北大图书馆不仅是相关信息资 源的传播地,而且也是师生参与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场所。 2.3为校园文化活动提供场所 提下增加文献的数量,为大学生学习科学知识、提高人文素 养提供文献保证,营造大学生成才的精神环境,是大学图书 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使命。图书馆文化建设是校园 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校园文化建设水平的重要体 现。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图书馆应处于引领地位,发 高校图书馆通常设置有报告厅、会议室、多媒体阅览室、 书刊阅览室、培训中心、自习室等功能区域,为师生开展讲 座、读书交流、展览等文化活动提供了活动场所。 展览服务是图书馆传统服务项目之一,在一些特定节 13、纪念日,以及学校的重大活动中,可以在图书馆地大厅、 挥重要作用。图书馆文化体现着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水平, 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师生的价值观念、道德准则、行为习惯、阅 读兴趣和审美情趣等。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到 如下作用: 2.1科学文化知识教育作用 走廊等场地举办图书、图片展览活动,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 行文化修养的熏陶。师生员工利用图书馆的实践活动,并在 活动中表现的相互人际影响和良好读者群体从众行为的形 成,从而营造出的一种向上的、深层的文化积淀和特殊的文 2002年2月26日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 订)教高[2002]3号文件中规定,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 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机构,是学校 化氛围。这种氛围能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充分地激发师生 员工求知欲望并刻苦治学。 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 高等学校图书馆必须贯 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履行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为培养 3加强图书馆文化建设的措施 图书馆自身的文献资源、文化设施、馆员的服务水平等 软硬件条件不仅支持和推进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的建设,也 代表校园文化建设的水平。可以通过加强文献资源建设、改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建设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服务。 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 馆长布克说:“没有一个高质量的图书馆,就不会有高质量的 教育”。 高校图书馆是课堂的延伸和扩展,丰富的文献资源和网 络资源能让学生在巩固课堂知识的同时,汲取课堂上无法获 善图书馆环境、开展多种服务、提高馆员素质等全面提升图 书馆文化建设水平。 3.1优化馆藏结构,加强文献资源建设 得的知识,激发学生对获取知识的渴望。文献资源是图书馆 的基本构成要素,具有丰富性、多样性,同时又具有历史的连 续性、现实的时代性、能全面地支持和服务于校园文化。 2.2营造文化氛围,引导、传播文化 图书馆的馆藏结构和文献资源建设水平从一定程度上 影响了校园文化的发展趋势和速度,因此采取多种措施优化 馆藏结构,加强文献资源建设,有利于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藏书建设要考虑读者的需求和图书馆任务,有层次、有 重点地组织文献资源,建立科学合理的具有本校特色、兼顾 地区特色的馆藏文献体系。资源建设的过程中,对纸质资源 图书馆作为校园文献情报信息中心,为师生提供文献资 料的同时,也为学校的文化活动提供信息资源的支持,图书 馆与大学生的文化修养和知识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图书 馆的服务理念、馆藏结构和影响力都体现了大学的精神价值 追求。 和电子资源的重视程度保持均衡,纸质资源用于满足喜欢传 统纸书的读者需求,电子资源有利于资源的共建共享、对整 合网络资源充实数字馆藏,方便发展移动图书馆,满足新媒 体时代用户的需求。在学科建设上,注重各学科平衡,文史 哲类经典文献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在资源收集 图书馆定期或者不定期举办的各种学术讲座、报告会、 图书展览,以及读书节的系列活动,丰富和繁荣校园文化的 同时也营造文化氛围。利用校报、宣传栏、图书馆网站、微信 的过程中,注重文史哲等文献资源的建设。另外,很多学校 建有本校的文库,这些资料对校园文化的建设也具有重要的 参考价值。 平台等将教育意义深远、内容健康的社科读物推荐给读者, 引导学生阅读相关著作、传记、中外名著等内容健康的社科 读物。回顾我国高校图书馆发展历史,可以找到许多高校图 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引领、主导作用的例子。比如, 在“五四”前后,北京大学图书馆在传播宣传“德先生”“赛先 生”和马克思主义,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就发挥了非常积 在丰富自身馆藏的同时,与兄弟院校图书馆联系,参与 建立地方的资源联盟、参与图书馆联盟共建共享,争取多方 赠书、整合网络资源充实数字馆藏等,为校园文化建设做好 资源保障工作。 啊 图书馆学刊 2016年第11期 TUSHUGUANXUEKAN N0.11.2016 在资源传播的过程中,严把文献资源的质量关,无论是 纸质资源还是网络信息资源,都应认真过滤,确保将先进的、 优秀的文化及时决捷地传递给校园读者。 3.2改善图书馆环境 专业特色,进行资源整理,对于潜在读者进行资源推送,以及 课题跟踪服务。邀请师生参加图书展览并参与采购,激发读 者的阅读欲望,增强读者对本专业文献资源的了解。定期举 办读者座谈会、开展真人图书馆等活动,引导读者阅读经典 图书。为实践教学设置特定区域,用于教师带领学生利用图 书馆资源进行课堂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利用自助借还机、 电子阅读机、自助打印复印机、自助试听等设备为读者提供 方便的阅读服务。 3.4提高馆员素质 优美、干净、整洁的图书馆,为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创 造了良好的阅览环境,有利于校园文化的建设,将图书馆的 环境建设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一种积极 向上的文化氛围。 图书馆的建筑是形成文化品位的重要物质基础,学校图 书馆、公共图书馆都是标志性建筑物,例如深圳大学城图书 馆外观设计灵动、飘逸、流畅、现代,形同“如意”,是大学城的 标志性建筑。 建筑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熏陶和感染着广 大师生,而内部设计、区域分割、色彩基调、家具布局等体现 了图书馆的文化品位。深圳大学城图书馆室内采用大开间 设计,开敞通透,以冷灰和白色为主色调,淡雅简约,绿色植 图书馆员的整体素质将透过服务、工作态度、举止行为 潜移默化的影响到青年学生,提高馆员的素质一方面是提高 职业素养,另一方面是提高业务能力,同时加强图书馆制度 的建设。 根据不同岗位的服务性质、目标,充分考虑馆藏资源、馆 藏规模等条件和服务环境的特点,制订相应的规章制度,符 合图书馆开放性、共享性服务的要求。图书馆服务制度完善 与否,直接影响图书馆服务功能价值影响的深度和广度,影 响图书馆整体价值观和图书馆服务理念,也会对馆员的职业 素养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严格制度的同时,要给予 其生活上更多的关心,以提高馆员的归属感,增强馆员的主 物的衬托,宁静而不乏生气,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平静与专注 的阅读环境。 艺术院校更是可以将图书馆设置成为师生展 览艺术作品的收藏馆、展览平台,在阅览室、走廊、大厅等处, 挂上本校师生创作的书画、摄影、雕塑等作品,设计更多的活 动空间,为读者提供学习科研、阅览休闲的好去处。 事实上,图书馆要为学生的成长搭建更好的空间服务平 人翁责任感。可以通过馆员讲坛、主题演讲、文化体育活动 等形式,发挥员工特长,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活动。 只有提高馆员的业务能力,才能真正做好读者服务工 作。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资源的普及,学科知识的不 断更新,对馆员业务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可通过引 进人才,加强在职人员的培训等方式提高专业水平和业务能 力。通过为所有的读者提供最好的服务,有效满足读者对文 献信息资源的需求。 高校图书馆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不容小觑,它 的服务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培养的质量、校园文化建设的健 康发展、学校教学科研的发展水平。通过丰富的文献信息资 源,整洁、优美的阅览环境和人文环境,多样化、人性化的服 务,使高校图书馆成为思想道德教育的课堂,广大师生通过 阅读、参加图书馆的多样化的活动,塑造和提升承担责任、遵 守规约、爱护资源等潜在素质。高校图书馆作为大学的文献 资源中心、文化中心、公共活动教育社区,在校园文化建设中 台。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主要强调自身信息平台的定位和 作用,环境洁静雅、服务大板块是其基本面貌。随着时代发 展,读者观念和阅读行为不断更新,人性化、亲密感、体验式 服务更受青睐,这也正是图书馆转变空间格局,服务上提供 人文关怀所要聚焦之处。而环境空间服务的发掘,是图书馆 超越馆藏之外的物质文明的积极宣扬和阐释,是依托馆藏精 神文明的图书馆功能的放大和实现,是高校校园文化的独特 “地貌”和展示。图书馆环境在校园中是独一无二的,处处散 发着人类文明的光辉,它是如此的魅力无限,以致时时吸引 学子的目光。如此,提出图书馆空间服务,让学生于此实现 文化的吸吮、交流和碰撞何等重要。讨论间、自修室、展览 厅、影像屋、阅读吧、活动场……凡此种种,图书馆开拓服务 大有可为,引领文化得天独厚。 3.3利用科技手段,开展多种人性化服务 有了丰富的馆藏、充足的资源、优美的环境之后,如何将 这些资源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就必须不断提升图书馆的服 务,使图书馆真正活起来。 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通过图书馆主页、微信平台、QQ、微博等途径重点推荐 经典图书,解答读者资源建设与服务的相关问题。结合学校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 图书馆学刊 2016年第11期 TUSHUGUANXUEKAN No.11,2016 “EH+"时代图书馆传统读者服务模式的演变与发屡 王昶 (广东金融学院图书馆,广东广州51 0521) 【摘径。 要】分析了“互联网+”时代图书馆服务面临的挑战,以及“互联网+”时代图书馆传统读者服务模式的演变过 程,提出图书馆基于“互联网+”思维的读者服务理念创新,探究了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图书馆读者服务模式拓展途 【关键词】‘‘互联网+” 图书馆【分类号]G252 读者服务模式创新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 网+”的概念,要求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互联网技术 与制造业、金融业等领域的协同发展。由此引发社会各界对 技术深化读者服务层次,打造读者服务品牌,是当前探讨的 重点问题。 “互联网+”的关注,促使传统行业借助“互联网+”思维向新业 1“互联网+"时代图书馆服务面临的 挑战 1.1信息环境发生变化 态转型。作为传统信息服务业态的图书馆,也受到“互联 网+”带来的巨大冲击。“互联网+”时代公众的信息行为逐渐 呈现出网络化特征,信息获取和传播渠道增多,信息资源El 益丰富,为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奠定了基础。而不同行业、 不同学科的关联与融合,使得信息主体不再满足于简单的信 息浏览和检索,对图书馆服务的要求更加专业化、精细化。 “互联网+”时代图书馆如何转变传统服务理念,利用现代化 e ; }e N } 石 N = 石 “互联网+”时代图书馆面临的信息环境发生了巨大变 化。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学习方式, 也为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移动通讯技术的 进步,使得公众可以利用智能手机、Pc、掌上阅读器等设备, 随时获取所需信息资源,使互联网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渠 \!菇 建设的意 ̄,[EB/OL].[2014-08-26].http://www.china.com. cn/chinese/PI—c/743l 12.htm. ljRBhZNd2_vOC4mU8k 1Jn8Bw—UaSwUelE2BcZsjkMYO— IyB5CE7DFaHCvXtQR_C7GJ3. _[2]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IEB/OL]. [2015—08—26].http://www.gov.cn/ldhd/201 1-04/24/content_ 1 85 1436.htm. [7]姜昊.高校图书馆: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角色.华中农业 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113—116. 【8】巩梅.浅谈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大学图 丰富学生精神生活——全国首次 [EB/OL].[2015—08-26].http://xuewen. [3]加强校园文化导向校园文化研讨会 ̄书馆学报,2002(5):77—80. [9】深圳大学城图书馆.[EB/OL].[2015—08-26].hnp://baike. baidu.corn/link?url=ljmKyD4cl8mm0c03SARsUBW6Ksk一 cnki.net/CJFD—JYDK1990Z4001.htm1. [4]校园文化.[EB/OL].[2015—08-261.http://baike.baidu.com/ view/40820.htm?fr=Aladdin. 0LN8lKSRb5vHhzSwmARQmDy6qIpgoP0cYGg9wJHFo— zQvlf2pOvCrR—R8K. [5]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EB/OL].[2014-08-26]. http://www.sca1.edu.cn/gczn/sygc. 庄革发 男,1967年生。本科学历,副研究馆员,馆长。 【6】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的 通知[EB/OL].[2016—0l_26].http://wenku.baidu.corn/link? url=qahpEbY5LcZPQv3B7dGFSXU6MUOD3YO8GMCSISH (收稿日期:2016—09—12;责编:徐向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