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资讯.改革 中嚣器誊 国科技产业200 年第∞期/ ■:21El8l 目l譬圈l睢 科技部副部长尚勇日前在“2006中国汽车自主创新发展论坛”上呼吁政府各个部门应该为汽车企业创造 更适宜创新的环境,真正发挥体制对创新的促进作用,鼓励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尚勇认为,我国汽车产 业自主发展的时机已趋成熟。“时机成熟,机遇大好,时不我待”。 我国汽车工业开始起步与共和国工业体系的建立几乎同步。在上世纪5O年代末,我国就生产出了轿车。改 革开放后,我国汽车工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实现了技术水平的跨越。虽然与韩国等国家相比,自主创新的路 子走得慢了一点,但必须肯定的是,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走自主创新道路的条件已经成熟。 目前,我国汽车产业的自主创新已经取得骄人的成绩。其中货车技术水平已经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包括大 客车,绝大多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在轿车技术方面,我国企业近些年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提高了自身的 设计水平、制造水平和管理经验,完善了经营模式,尽管自主品牌还处于较弱阶段,但绝不能因此否认我国轿 车工业在引进技术方面取得的成就。 “轿车工业通过这些年的技术引进和某种程度上的消化吸收,技术已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尚勇说,我国 企业已经具备自主研究开发的能力,从技术水平、技术创新能力方面分析,我国企业已经具备建立自主品牌汽 车的基础。而且一批自主品牌的汽车企业不断崛起,奇瑞、吉利、长安都作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此外, 一批骨干汽车企业,也正致力于开发自主产品,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作中。 同时,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生产国,去年汽车产量接近600万辆,增长速度位列世界第一,并且 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增长速度高于合资汽车企业。 目E嘲 我国能源供应安全与否,已成为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国家发改委能源经济与发展战略研究中 心副主任刘小丽近日表示,中国将采取八大措施构筑能源安全,其中包括:政府倡议建设节能社会,并推出多 项具体节能措施;清洁开发和利用煤炭为主的基础能源;发展多元化能源;加大国内资源勘探和开发力度;积 极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替代能源;保护环境;建设石油储备基地;广泛开展国际能源合作等。她认为,中国GDP 维持较高速度增长,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消费方式改变等,都是促使中国能源消费需求增长的原因。 刘小丽介绍,据中国政府“十一五”规划GDP翻两番的目标预测,2000年至2020年,中国能源需求平 均年增长速度从3.2%提高到4%,达2O亿吨标油,其中石油年需求增长4%,约5亿吨左右。她表示,中国能 源安全面临三大挑战:一是能源资源供应;二是资源利用率低,中小能源企业生产效率低;三是环境污染。 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近日发布研究报告,对中国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问题做出整体评估, 并预测未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将呈现的新特征。报告评估了中国几个重点经济区域的特点,长三角被认为是以 城市聚集互补合作见长,政府联合推进和协调机制及特色鲜明的产业层次等是其已形成的基本经验。珠三角被 研究者认为具有开放型异质性合作的特征,其泛珠三角的合作创新模式对各成员的发展将带来新的机遇。与前 二者相比,研究者认为,京津冀表现出明显的内向型合作特点,东北地区是浅度竞争型合作模式,中部地区是 浅度互补型合作,各方面均相对处于劣势的西部地区则属于制度导向的互补型合作。 根据当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以及国家战略规划,报告认为,未来中国区域发展会呈现几大趋势,首先 是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加快,大城市圈将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其次,大区域的经济合作将进一步加强。 第三,区域经济合作将进一步提升,形成新的区域经济合作的牵引。第四,各类开发区会呈现出融合的趋势。 最后,新一轮的区域合作会由各地方的政府主导转变为企业主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