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论景观地面铺装的形式美——以留园为例

来源:九壹网
园林与建筑 论景观地面铺装的形式美 ——以留园为例 口张霄 摘要:文章以留园为例,论述中国古典园林地面铺装的形式关,分别从材质、图案和排列等方面,通过对中国传统材质——砖 石、瓦片等的分析,探讨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怎样将中国古典园林地面铺装中的精华与现代铺装相结合。 关键词:留园地面铺装形式美古典园林 在现代国际化的环境下,很多人开始关注景观设计在中国 的演变。相对于纯西方式的地面铺砖,人们更多地倾向于在地 通过不同的形式、高低错落、排列顺序和颜色搭配,可以形成不 同的组合或抽象的图形。 面铺装上体现中国特色,结合中外景观的优势,在体现中国特色 的同时又不失现代化。 一、背景分析 中国铺装采用就地取材的方式,运用天然材料,主要是砖 石、瓦片等。中国地面铺装以条砖界定边界,中间铺上砖头或鹅 卵石,这样不仅纹样丰富多变,而且能在砖石之间留出缝隙,使 雨水能够随着缝隙渗入地下。现在的道路很多是由水泥浇筑而 成,虽然这种道路系统有下水道排水,但道路中间部分的积水并 不容易渗下。 中国北方的故宫、天坛以及一些皇家园林都彰显帝王将相 气魄,大多给人一种大气磅礴的感觉。故宫红墙黄瓦的富丽堂 皇与南方园林小桥流水的精细雅致属于不同的风格。故宫进门 处是一片开阔地带,地面为大小一致、颜色相近的青砖铺地,经 过时间的洗礼,虽然显得比较陈旧,但仍很平整,反而因为经受 风霜而给人一种厚重庄严的沧桑感。 二、留园地面铺装的形式美 1.材料的质感 (1)砖石、瓦片 留园的地面铺装样式多种多样。从材质看,主要分为砖石、 瓦片和鹅卵石。砖石、瓦片这一类材质在中国古典园林中也被 大量运用,主要原因是这类材料比较容易获得,而且比较坚硬, 适用于铺设地面。 砖石、瓦片虽然给人感觉比较坚硬,不像木材让人感觉亲 和,但在室外,砖石、瓦片的运用多过木材。因为木材质在室外 容易被虫蚁啃食,被雨水淋湿后容易腐烂,使用砖石、瓦片就不 存在这样的顾虑,就算经过成百上千年的风吹日晒,其也能够在 很大限度上保留原来的模样。地面的砖石经过长时问的摩擦与 雨水的侵蚀,表面形成一些细小的纹理,反而使这些石块留下了 岁月的痕迹而多了一种艺术美感。 (2)鹅卵石 在留园地面铺装中,鹅卵石是使用最为频繁的材料之一,主 要采用白色、黑色鹅卵石填充图案和铺装路面。运用鹅卵石铺 装一些园林小道,这种弯曲的小道配合鹅卵石的圆润光滑,使地 面增加了曲线、光滑的美感。由于鹅卵石具有圆润光滑的表面 肌理,一般是将其镶嵌在三合土,即石灰、沙子、黏土的混合物中 固定,留出一半在地面上,这样就能使鹅卵石之间留有一定的空 隙,使水分能够顺利排出。 由于鹅卵石具有圆滑的质地和多样的色彩,在铺装时可以 用其做一些图案的平铺与装饰。在用鹅卵石作为地面铺装时, 2.铺装的图案 古人充分利用想象,将一成不变的无趣的园路变成充满中 国传统文化内涵的表达。在留园中,很多铺装的装饰性图案是 中国吉祥图案。这些吉祥图案运用于园林铺装,让人i、l]充满了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些铺装的图案也是当时人们生活中可见 的事物,如花瓶、花朵、金钱、蝴蝶等。 其中,有代表性的有莲藕、荷花、荷叶,莲藕喻示多子多福、 基础稳固、家族强盛、事业兴旺、子孙发达。这些图案基本上采 用对称的形式,对称是一种中国特有的形式美,这种形式美体现 在中国传统建筑的各个方面,不论地域南北。 3.从铺装的排列分析 留园铺装既有类似现代铺砖的抽象铺装形式,如几何图形 等,也有人们能够直接观赏的具象物体图案。单纯以砖铺装的 地面看起来非常平整,但又不像整块石块铺装的地面那样光滑, 就避免了滑倒的危险。这种铺装通常采用一种图案连续的方 式,如“人”字形排列,这使得地面铺装更具有美感,也更加稳 定。砖中镶嵌鹅卵石的组合相对于纯粹用砖而言更富于变化, 具体表现在形式和色彩方面。 三、地面铺装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我国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 影响。我们要充分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地位。从留园的地 面铺装中,我们可以发现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在路面装饰中的艺 术价值,也可以领悟不同材质相互组合而形成的不同艺术形 式。我们应加以借鉴,让地面铺装表现中国历史文化,表现艺术 特色。 结语 我们应充分了解中国传统铺装的材料特性和图案变化,取 其精华并加以利用,使现代技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并加以 创新,使中国传统园林景观得到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梁维.城市广场地面铺装材料选择与功能研究.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201 2. [2]冯妮妮.园林景观传承与创新设计.中国农资,2014(1 6). [3]刘斌.浅析园林铺装景观的设计.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2). (作者单位:淮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编辑王旭 16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