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意义
一、他山之石
在职业教育蓬勃发展的今天,高职院校的教育改革更是你追我赶,花样繁多,为此各大学校竞相派专家及骨干教师到国外参观学习,采他山之石,取经回国,把大量国外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带回国内,于是国内各种职业教育改革的培训班遍地开花。总结培训之体会,国外的校企合作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一些国家的职业教育的成功典范是值得我们借鉴的,目前国外高职院校成功的校企合作主要是三种模式:
1.以企业为主,学校为辅的校企合作
这种校企合作模式代表是德国的双元制。德国的双元制历史悠久,至今已有 100多年的历史。
所谓双元,是以企业为先,企业是校企合作教育中学生接受技能培训的场所,另一元是职业学校,是学生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和文化课的场所。双元制模式下的校企合作学生有两个身份,一个身份是学校里的学生,另一个身份是企业的学徒工,所以又将双元制叫作学徒制。
在双元制的合作模式中,企业负责招收学生(学徒),学生在企业接受培训的时间要远远多于在职业学校接受理论知识和普通文化的学习的时间,比例大致可以是7∶3,学生由企业提供生活费,一周有3天的时间在企业做学徒,接受技能培训,有两天半的时间到学校学习专业技能所需的理论知识和必要的文化课程。双元制的主要任务是培训企业所需要的初、中级技术工人和管理人员,教学内容校企分工合作,国家行业的管理部门制定的各项职业培训条例是校企双方实施的标准和准则。双元制的成绩考核认定由各行业协会负责,通过
考核的学生可以获得国家承认的岗位资格证书,成为岗位的合格技工。
2.以行业为主导的校企合作模式
此模式成功典范是澳大利亚的 tafe 学院,tafe是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 的简称,全称是技术与职业教育学院,是澳大利亚提供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的专门机构。tafe以行业为依托进行开放性办学,招生面向全民,不分年龄,不分地区,各种层次的人员在 tafe学院注册学习,学制采用的是学分制,以积累学分的多少发放相应的证书,证书是以后就业的必备条件。tafe学院建立了多循环的终身教育模式,即学习工作再学习再工作,学生在学院学到相应的职业课程,然后去工作,在工作中遇到新的职业知识,就回到学院再进行职业知识的更新,然后再去工作,这样多次循环的终身教育模式。tafe按社会需求进行专业设置,专业课程设置依据是行业组织制定的职业能力标准和国家统一的证书制度,学制长短不一,从 12周、24周、一年、两年不等,教学组织方式灵活多样,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情况进行课堂学习、现场学习、业余时间学习、互联网学习,甚至还可以学生和老师商量进行协议学习,80%的时间是在工作现场进行专业培训学习,20%的时间是在学院学习,学生每年必须到企业实习2~6 个月,可以是边学习边工作,一般是一周4 天在企业实习,1 天在学校学习实际上是一种新的现代学徒制,tafe模式对教师水平要求非常高,专职教师要定期离开学校到行业或企业专业岗位进行实践,保持与产业界的紧密联系。
3.以学校为主的校企合作模式
该模式的代表是英国以学院为依托的工读交替制和美国的合作教育。英国的校企合作教育理念昀初开始于 1903年,20世纪中期,英国的高等教育开始实行三明治式的校企合作模式,学制按学期的长短分为两种,长期的是学年制,短期的则通常为 6个月。以学制四年年为例,三明治校企合作模式课程按照入学和教学类型可分为三种:第一,学生接受职业
技术教育和工作训练的时间各为半年,交替进行;第二,学生前两年在学校学习,第三年排学生到企业单位实习,第四年又回到学校学习,考试,取得证书,即2+1+1制;第三,在每年的教学计划中安排9个月的学校正式教育和3个月的实习。这种模式是学习实践学习,是产教结合,工读交替,所以三明治制也称为工读交替制。三明治模式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为前提,彻底打破传统的以知识为基础的课程设计,以企业需求设置专业,以职业能力为基础设计职业标准,以职业标准编写教学计划和教材、教学大纲。三明治校企合作职业教育模式,学习组织形式突破传统的以班级为单位的学习,无论是在学校学习还是在企业实践,都把学生分为小组,这种组织形式有利于学生合作能力、团队精神的培养。
国外校企合作模式,除了以上介绍的之外,还有美国实施的与英国基本相同的工学结合的合作教育;新加坡式的双元制教育教学工厂;日本的产学官合作;意大利的企业参与大学教育模式等,纵观国外职业教育,可以看出,虽各具特色,但以市场需求为目标、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就业为目的、工学结合的校企合作为其共同具有的教学模式,这也正是我国职业教育昀值得借鉴之处。
二、校企合作的内涵
所谓校企合作,简单说就是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但就其合作的内涵是指教育与经济的融合,是学校与企业的互通,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和企业的环境资源,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行为过程,其目的是通过产学结合,增强办学活力,全面提高高职高专学生素质,适应市场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三、校企合作的意义
2014年的教育部文件指出,今后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指出,中国
将建设一个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从教育模式、教育机制到人才培养模式,简单来说就是学中做,做中学,建立系统化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体系,目标是面向生产一线培养以技术为基础的技能型人才,鲁昕部长强调今后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利用市场的力量来办学,今后高职院校可以实行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让教师和企业管理人才、校长和ceo自由转换身份,打造灵活的办学体制。鲁昕部长的讲话让我们不难看出中国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成,其切入点就是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改革的核心,无论是对学校还是对企业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