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的效果观察
【摘要】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探讨中西医非手术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收治的76例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患者按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2组,给予对照组组别 (4~10)×109/L (10~15)×109/L (10~20)×109/L 20×109/L
观察组(n=38) 治疗前 0 2 24 12
治疗后 5 28 5 0
对照组(n=38) 治疗前 0 3 22 13
治疗后 1 15 20 2
2.2疗效对比 观察组38例中治愈7例,显效20例,疗效优良率达71.1%,对照组治愈2例,显效11例,疗效优良率34.2%,对比两组疗效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体见表2
表2 两组疗效比较组别 治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优良效
对照组(n=38) 2(5.3%) 11(29.0%) 19(50.0%) 6(15.8%) 13(34.2%)
观察组(n=38) 7(18.5%) 20(52.6%) 10(26.3%) 1(2.6%) 27(71.1%)
3讨论
急性胰腺炎中以急性水肿型多见,是由于多种病因刺激胰腺组织分泌消化酶原,在胰腺内被激活,进而作用于胰腺自身组织,引起胰腺急性化学性炎症。炎症发生时机体血液中白细胞显著升高,病情迅速加重而发展为急性重症胰腺炎,严重者发展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3]。
历来,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在胰腺炎治疗方面经历了从辅助治疗到主要治疗方法的过程[4],随着对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的认识加深,以及临床实践都证实了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该病具有满意疗效,可有效防止急性水肿型胰腺炎发展成为重症胰腺炎,改善器官功能早期紊乱,达到预防与治疗的双重效果。本研究在西医内科规范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生大黄灌肠,具有清热利湿、解毒通腑、行气活血的功效。生大黄可有效抑制胰腺分泌胰激肽释放酶、胰蛋白酶、胰脂肪酶和胰弹性蛋白酶,同时对胃液及肠液的分泌也有部分抑制作用,加速了肠功能的恢复[5]。灌汤疗法可避免患者恶心、呕吐症状加重,减轻患者痛苦。
治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的关键是早期诊断、采用全胰腺休息疗法、防治多功能器官功能障碍、后期预防感染的发生。西医治疗多对症治疗,且单纯禁食及输
液治疗作用有限,结合中药治疗,大多数患者可治愈而无须转外科手术治疗,治疗时间缩短降低了医疗费用,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胰腺学组.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断及分型标准[J].中华外科杂志,1997,35(12):773
[2]孙鲁梅,马秀英.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09,6(12):73
[3]李栋柏.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12):1471-1473
[4]刘续宝,蒋俊明,等.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附1376例报告)[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35(2)204-208
[5]薛微.虎杖汤结合芒硝外敷干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炎性指标的临床观察[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