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培养方案-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

来源:九壹网
浙江大学卓越工程师计划

软件工程专业硕士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软件工程专业硕士培养具有良好软件设计开发能力、国际交流能力、管理与沟通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高层次软件人才,使学生毕业后能够从事软件系统的分析设计与开发、项目管理以及软件系统的运行维护等方面的工作。

二、培养要求

学生主要学习系统分析与设计开发、软件项目管理、行业领域知识、团队合作与交流等方面课程,并学习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强化英语。毕业生应达到以下要求:

1. 具有扎实的科学和工程知识基础,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掌握本专业领域的技术

基础和理论知识,包括程序设计技术、系统平台技术、软件工程方法等; 2. 具有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的能力;具备软件系统的实现能力以及测试能力;具有良好

的使用软件开发工具的能力;

3. 了解本领域的技术发展趋势以及相关应用领域的知识,具有很好的获取新知识与技术

的能力;

4. 能认识和遵循职业规范与社会伦理道德,具有较强的职业责任感; 5. 有较好的组织、沟通、管理与职业发展能力。

三、学制

计划学制 2年(第2年在企业学习) 最低毕业学分 32 授予学位 软件工程硕士

学科专业类别 电气信息类 所依托的主干学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

专业课与专业方向选修课涵盖培养标准实现矩阵中的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与专业方向特色课程。

类别 课程名称 硕士生英语 自然辩证法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公共素质类讲座 软件项目管理 系统分析与设计 软件架构设计 金融信息系统 面向对象高级开发技术 高级企业应用开发技术 现代金融业务 国际证券市场 Web应用开发 Web Services 开发 Web2.0 应用开发 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技术 专 业 方 向 选 修 课 协作软件生命周期管理 智慧的电子商务 高级操作系统 高级数据库技术 商务智能与数据仓库 ERP原理及其软件系统 ERP分销和制造管理 软件文档写作 嵌入式系统设计 高级计算机体系结构 嵌入式操作系统 嵌入式软件设计与开发 智能移动终端软件开发 高级嵌入式技术应用 网络构建技术 高性能网络原理与设计 网络协议分析与设计 总学时 32 32 24 16 32 64 32 32 32 32 32 32 64 32 32 32 32 32 32 64 32 32 32 32 64 32 64 64 32 32 64 32 32 周学时 4-0 4-0 4-0 4-0 4-0 4-4 4-0 4-0 4-0 4-0 4-0 4-0 4-4 4-0 4-0 4-0 4-0 4-0 4-0 4-4 4-0 4-0 4-0 4-0 4-4 4-0 4-4 4-4 4-0 4-0 4-4 4-0 4-0 学分 2 2 1 1 2 3 2 2 2 2 2 2 3 2 2 2 2 2 2 3 2 2 2 2 3 2 3 3 2 2 3 2 2 公 学 位 课 共 课 专业 课 - 1 -

云计算环境下的终端开发 网络工程前沿技术 网络安全开发技术 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物流信息系统 现代物流信息技术 物流规划及优化 电子商务 整合与创新设计 服务设计 文化构成 交互设计 设计工程 技术、创新与设计 产品创新与商业模式 项目管理案例分析 电子服务信任与信誉 组织行为学 IT服务管理 软件项目实训 读书报告 64 32 32 32 32 64 32 32 64 64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96 4-4 4-0 4-0 4-0 4-0 4-4 4-0 4-0 4-4 4-4 4-0 4-0 4-0 4-0 4-0 4-0 4-0 4-0 4-0 3 2 2 2 2 3 2 2 3 3 2 2 2 2 2 2 2 2 2 3 2 五、企业学习阶段培养内容

软件工程专业硕士培养具有良好软件设计能力、国际交流能力、管理与沟通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高层次软件人才。本专业按照1+1的培养模式制定培养方案,其中第1年主要在学校学习,第2年在企业学习。

根据总体培养路线规划,企业学习阶段通过与若干著名软件企业合作,共建针对性、实践性很强的项目实训和工程实践基地,培养学生综合工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使学生了解企业与商业环境。合作候选企业包括:IBM、Google、Microsoft、Intel、State Street、华为、百度、网新恒天、阿里巴巴、网易、中远物流、东软等。

该阶段学习培养的主要环节及内容是:

1、认识实习

认识实习是学生走向社会,了解自己未来真实工作环境的一个环节。基本做法是安排学生分组到大中型软件企业参观考察,了解行业发展状况、企业运行机制、企业文化、工作环境、人才需求等情况,完成调查报告,再以小组形式进行汇报交流。认识实习旨在推动学生对IT行业产生初步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以期帮助学生为未来的工作做好准备。

时间:第1年第1学期。

要求提交的阶段成果:企业调查报告。

涉及企业:IBM、Microsoft、Intel、Google、State Street、华为、百度、网新恒天、阿里巴巴、网易、中远物流、东软等。

师资配备:各企业人力资源部、大学合作部主管。

2、项目实训

由企业技术专家与学校教师合作,拟定项目内容,组织与指导学生模拟企业环境进行项目开发,使学生了解项目构思、设计、实现、测试的全过程,给学生带来模拟真实的企业研发的环境和流程。项目实训作为课堂训练和企业实习之间的过渡,一方面让学生演练软件项目开发的过程,另一方面也为学生参加下一阶段的企业实习做好准备。

时间:第1年的第1学期开始,延续3~4个月。 要求提交的阶段成果:项目开发文档及最终产品。

涉及企业:IBM、State Street、网新恒天、华为、中远物流、东软等。 师资配备:各企业高级项目经理。每10~12名学生配备1名经理。

3、企业实习

通过与企业共同建设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企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环境,使学生直接参与企业真实软件项目开发的全过程,熟悉相应企业的生产过程,了解企业文化,并逐步熟悉国际软件产业市场,实现与社会需求的接轨。学生同时以企业项目为内容完成毕业设计,要求在充分理解并掌握某专业技术的基础上,按照软件工程的基本流程,设计并实现一个具有充分规模的(子)产品,并对个人工作进行总结,同时提交工作中产生的技术文档和最终完成的(子)产品。

时间:第2年全年。

要求提交的阶段成果:中期实习报告、文献综述与论文开题报告、学位论文、软件开发文档(如软件设计文档、使用说明书、测试分析报告等)、源程序清单和有效程序光盘。

涉及企业:IBM、Microsoft、Intel、Google、State Street、华为、百度、网新恒天、阿里软件、网易、中远物流、东软等。

师资配备:各企业工程师、项目经理,计算机学院教师。每位学生配备1名企业导师、1名校内导师。

六、企业学习阶段的质量控制

企业学习阶段主要分项目实训和企业实习。其中项目实训在校内由学校教师直接参与下进行,质量相对容易控制。而企业实习主要在企业进行,需要有良好的质量控制手段。

1、选题的确定

由企业导师与校内导师商量,事先确定项目实训和学生工程实践的内容(包括项目内容、学生角色、要求的条件、给予的待遇等)。合作企业到学校演讲,介绍企业以及拟招生实施的实习项目内容。学生与企业进行双向选择,并签定三方协议。

2、过程控制与评价

企业实习实行双导师制(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学校导师参与选题的确定,负责审查学生的开题报告、中期检查、毕业设计的撰写和毕业答辩。企业导师负责学生工程实践的具体指导,并负责对学生的工程实践结果、工作态度和合作能力做出评价。

- 1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