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关于做好高空作业及脚手架专项整治措施

来源:九壹网


关于做好高空作业及脚手架等安全预防 整治措施

司属各项目:

近期在对各项目的安全检查过程中,发现高处作业及脚手架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隐患比重居高且有上升态势,稍有疏忽或失控极容易产生安全事故;为了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力度,坚决遏制施工隐患的多发态势,确保今年下半年施工安全形势平稳,加强对各种高空作业和脚手架等安全措施的监管和安全隐患排除,更注重施工安全具体措施的建立和落实。

经分公司研究决定对在建工程项目施工现场高处作业及脚手架等安全防护措施进行进一步加强。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高处作业专项治理措施

(一)、加强落实对高处作业人员进行专项安全教育、安全技术交底及体检工作。

1、对所有高处作业人员在作业前应做好专项高处作业安全知识教育,提高作业人员自我保护意识。

2、特种高处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

3、作业前应进行专门的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并履行签字手续。

4、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的应进行相关安全技术交底,并履行签字手续。

5、高处作业人员应经过体检,合格后方可上岗。严禁患有高血压、恐高症的人高空作业,严禁酒后高空作业。

(二)、提供合格的安全防护用品,规范各类安全警示标志、防护设施。

1、加强对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的检查验收,严防假冒、伪劣产品进入施工现场,督促作业人员按规定正确佩戴和使用安全防护用品。

2、由针对性地将各类安全警示标志悬挂于施工现场各相应部位,发挥其警示、警告作用。

3、施工作业人员不得随意拆除各类安全警示标志、安全防护设施和安全防护装置,对造成事故的,要依法追究其责任。

(三)、临边作业

1、对楼层临边、阳台临边、屋面临边应随施工进度及时安装临时防护栏杆,高度不低于1.2米,应设置立柱,立柱可利用结构物或在板内预埋铁件焊接,并加挂安全立网。

2、井架与脚手架等与建筑物通道的两侧边,必须设防护栏杆。防护栏杆必须自上而下用安全立网封闭。地面通道上部应装设安全防护棚。

(四)、洞口作业

1、楼板、屋面和平台等面上短边尺寸小于25㎝但大于2.5㎝的孔口,必须用坚实的盖板盖没。盖板应能防止挪动移位。

2、楼板面等处边长为25~50㎝的洞口、安装预制构件时的洞口以及缺件临时形成的洞口,可用竹、木等作盖板,盖住洞口。盖板须能保持四周搁置均衡,并有固定其位置的措施。

3、边长为50~150㎝的洞口,必须设置以扣件扣接钢管而成的网格,并在其上满铺竹笆或脚手板。也可采用贯穿于混凝土板内的钢筋构成防护网,钢筋间距不得大于20㎝。

4、边长在150㎝以上的洞口,四周设防护栏杆,洞口下张设安全平网。

5、下边沿至楼板或底面低于80㎝的窗台等竖向洞口,如侧边落差大于2m时,应加设1.2m高的临时护栏。

6、电梯井口必须设防护杆或固定栅门;电梯井内应每隔两层并最多隔10m设一道安全网。安装拆卸电梯井内安全平网时,作业人员应按规定配戴安全带。

7、施工现场通道附近的各类洞口与坑槽等处,除设置防护设施与安全标志外,夜间还应设红灯示警。

8、洞口防护栏杆应由上、下两道横杆及栏杆柱组成,上杆离地高度为1.0~1.2m,下杆离地高度为0.5~0.6m。横杆长度大于2m时,必须加设栏杆柱。

(五)攀登作业

作业人员应从规定的通道上下,不得在阳台之间等非规定通道进行攀登,也不得利用吊车臂架等施工设备进行攀登。使用直爬梯进行攀登作业时,攀登高度以5m为宜。

(六)悬空作业

1、模板支撑和拆卸时的悬空作业

支模应按规定的作业程序进行,模板未固定前不得进行下道工序。严禁在连接件和支撑件上攀登上下,并严禁在上下同一垂直面上装、拆模板。

支设高度在3m以上的柱模板,四周应设斜撑,并应设立操作平台。低于3m的可使用马登操作。

支设悬挑形式的模板时,应有稳固的立足点。模板上有预留洞时,应在安装后将洞盖没。拆模高处作业时,应配置登高用具或搭设支架。

2、钢筋绑扎时的悬空作业

绑扎钢筋和安装钢筋骨架时,必须搭设脚手架。

绑扎圈梁、挑梁、挑檐、外墙和边柱等钢筋时,应搭设操作台架和张挂安全网。悬空大梁钢筋的绑扎,必须在满铺脚手板的支架或操作平台上操作。

绑扎立柱钢筋时,不得站在钢筋骨架上或攀登骨架上下。3m以内的柱钢筋,可在地面或楼面上绑扎,整体竖立。绑扎3m以上的柱钢筋,必须搭设操作平台。

3、混凝土浇筑时的悬空作业

浇筑离地2m以上的框架、过梁、雨篷和小平台时,应搭设操作平台,不得直接站在模板或支撑件上操作。

特殊情况下如无可靠的安全设施,必须系好安全带并扣好保险钩,或架设安全网。

4、门窗悬空作业

安装门、窗,油漆及安装玻璃时,严禁操作人员站在樘子、阳台栏板上操作。门、窗临时固定,封填材料未达到强度,以及电焊时,严禁手拉门、窗进行攀登。

在高处外墙安装门、窗,无外脚手时,应张挂安全网。无安全网时,操作人员应系好安全带,其保险钩应挂在操作人员上方的可靠物件上。

进行各项窗口作业时,操作人员的重心应位于室内,不得在窗台站立,必要时应系好安全带进行操作。

(七)、各类固定、移动式操作平台

1、固定式、移动式操作平台应由项目工程师按现行的相应规范进行设计、计算及绘制图纸。

2、应对制作、搭设人员进行交底,并履行签字手续。

3、操作平台可采用Φ48*3.5㎜钢管、扣件连接,平台搁栅间距不应大于40㎝,台面

应铺满5㎝厚木板或竹笆。

4、有登高扶梯。台面四周有1.2米高围护,在0.6米、1.2米处设栏杆二道。

5、固定、移动式操作平台高度达到2米的,底边长度不小于1.5米;平台高度达到3米的,底边长度不小于2米;平台高度达到4米的,底边长度不小于2.5米;平台高度达到5米的,底边长度不小于2.8米。底边以正方形为宜,平台高度不宜大于5米,作业台面不宜大于10平方米,立柱上部宜向内倾斜15度左右。

6、移动平台主轮宜用手推车车轮,用转轮的不小于Φ30㎝为宜。

7、卸料平台不得与脚手架连接,应独立于建筑物拉结牢固。

8、固定、移动卸料平台制作(搭设)完毕后,必须经过验收合格挂牌后方可使用。验收牌上营注明容许荷载值,严禁超载。

9、移动平台移动时,平台上面不得乘人,严禁人在平台上攀登平台移动,以免造成平台倾覆。

10、操作平台在移动后,作业前应有木楔将轮子固定。

二、脚手架工程

1、脚手架搭、拆应有施工方案,并履行交底签字手续。

2、搭、拆作业前应进行专项安全教育、安全技术交底签字手续,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

并经过体检合格。

3、高处临边搭、拆时应系好安全带、戴好安全帽,并佩戴正确。

4、做好施工层及以下四步一隔离,防止人员和物料坠落。

5、按规范做好拉结(水平不大于4.8米,垂直不大于3.6米,采取梅花形拉结),防止脚手架倒塌。

6、作业层脚手板与建筑物之间的空隙大于15㎝时应作防护措施,防止人员和物料坠落。

7、脚手架应设专用通道,严禁作业人员攀爬架体。

8、拆除脚手架前应对脚手架全面检查,在确定无危险因素的情况下,方可开始拆除作业,如有拉结已被拆除的,应先加固,以确保拆除作业安全顺利进行。

9、拆除应按自上而下顺序,一步一清,不得采用踏步式拆除,不得上下同时作业。

10、在搭、拆脚手架时,如已拆开扣件,均不得中途停止,对留存的脚手架的端面必须做好封头,防止人员坠落。

11、遇有恶劣气候影响施工安全时(如风力大于6级、大雨、雪、雾天气)不得进行高处脚手架搭、拆作业。

12、搭、拆时应设置警戒区,有专人负责监控并记录。

三、防止触电专项治理措施

1.项目在施工前编制用电方案,包括现场勘探,符合计算,变压器的选择,导线截面的选择,低压电气元件类型、规格的选择,绘制临时用电平面图。方案要经过审批。

2.根据方案购置变压器、五芯电缆、配电箱、开关箱、闸刀开关、熔断器自动空气开关、漏电保护器、磁力启动器、接触器等。

3.现场采用“三相五线制”供电方式,三级配电二级(或多级)保护,一机一闸一漏一箱。在专用保护零线的首端(配电室或总配电箱)、末端及线路中间做重复接地,接地电阻小于10Ω,接地线采用二根以上导体(角钢、圆钢、钢管),在不同点与接地装置做电气连接。

4.当在建工程(含脚手架)的外侧边缘与外电架空线路间距达不到最小安全操作距离时,增设屏障、遮拦或保护网,并悬挂醒目的警示标牌。

5.总配电箱的漏电保护器额定动作电流小于250mA,动作时间小于0.2s,开关箱的漏电保护器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小于30 mA,动作时间小于0.1s。潮湿场所的漏保采用防溅型产品,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小于15 mA。

6.根据现场需要采用的移动式配电箱设置在各施工点,随施工层上移,线路的敷设尽量架空、绝缘,手持电动工具以及电焊机电源线最长不超过5m。

7.所有用电设备、配电箱、开关箱的外壳、金属防护罩都采用保护接零。

8.在有高温、导电灰尘和灯具离地高度低于2.4m等场所的照明用电36v电源电压,

潮湿场所照明用12v电源电压。

9.配电箱、开关箱设置防雨棚,箱体严密端正,加门锁。

10.电工持证上岗,建立用电档案,逐日作好各项用电记录,严禁非电工检修、操作用电设备和敷设、搭接用电线路。

11.现场一级配电箱未经允许,任何人不能随意开、和闸,二级配由电工操作,关闸检修时挂“严禁合闸”牌。

2014年7月12日

电箱开关操作必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