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浙江省温州市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
1. 1955年,郭沫若题词称赞扬李冰:“掘离堆,凿盐井,不仅嘉惠蜀人,实为中国二千数百年前卓越之工程技术专家”。“掘离堆”指兴建( ) A.都江堰
2. “秦二世元年七月,一队开往渔阳的戍卒,在大泽乡遇雨受阻,无法按期赶到戍地。按秦律,戍卒‘失期当斩',这些戍卒为了死里逃生,在带队屯长的领导下揭竿起义”。据此可知,导致这次起义爆发的主要原因是( ) A.大雨滂沱
3. 诸葛亮向孙权分析道:曹军远道而来,又不习水战,孙刘合作定能取胜;曹操败后势必北撤,三分天下的局面自然形成。诸葛亮所预言的这场战役后来发生在( ) A.桂陵
4. 东晋南朝时期,来自北方的麦、黍、粟以及其它各种杂谷,在种植时间上与水稻交错进行,这大大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和亩产量。由此可知,南方农业经济发展是由于( ) A.耕作劳力充足
5. “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这一旨令的颁布者是( ) A.周平王
6. “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内容涉及社会各方面,不虚美,不隐恶,不受正统思想的束缚”。此话评论的对象应是( ) A.《史记》 C.《齐民要术》
7. “汉朝丝绸由中亚、西亚运到罗马帝国,成了罗马元老院议员和其他贵族的夫人的珍贵服饰;罗马的铁制品、玻璃、金银流入了汉朝”。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 ①古罗马人穿丝绸服装很普遍 ②汉朝与西方的交通保持通畅 ③西方与汉朝存在着经济贸易 ④汉朝丝织品的价格非常便宜 A.①② 二、非选择题
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的重要依据。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B.《兰亭序》
D.《伤寒杂病论》
B.秦始皇
C.汉武帝
D.魏孝文帝
B.社会环境安定
C.自然环境优越
D.种植技术改进
B.官渡
C.赤壁
D.淝水
B.赋税繁重
C.刑法严酷
D.徭役沉重
B.阿房宫
C.秦长城
D.龙门石窟
序号 ① ② ③ 历史文化遗址 北京人遗址 跨湖桥遗址 河姆渡遗址 距今时间 距今约70万﹣20万年 距今约7000﹣8000年 距今约7000年 考古发现 共发现分属四十多个男女个体的北京人化石,十多万件石器和石片,还有厚达6米的灰烬层。 出土的独木舟材质为松木,用火烤配合石锛挖凿的方法加工而成。 发现了大面积的稻谷、稻杆、稻叶和木屑、苇编构成的稻谷堆积层,平均堆积厚度20~50厘米,最厚处超过100厘米。 依据材料,对以下表述作出判断:能够从材料中得出的,填涂“√”;不能从材料中得出的,填涂“×”。 序号①:从北京人遗址的考古发现,可知北京人已掌握石器磨制技术和人工取火。________ 序号②:从跨湖桥遗址的考古发现,可知黄帝制作船只的传说具有一定的真实性。________ 序号③:从河姆渡遗址的考古发现,可知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了原始农业的种植。________
中央集权制度萌芽于先秦,形成于秦汉。 【萌芽】
材料一:商鞅曾多次游说秦孝公,均不成功,最后,他以“霸道”游说孝公,“霸道”是强化君主集权,使用刑法,奖励耕织,以经济和军事实力称霸天下的理论。孝公被这种学说深深吸引。 ﹣﹣摘编自王绍东《论商鞅变法对秦文化传统的顺应与整合》
(1)商鞅鼓吹的“霸道”属于战国时期哪一学派的主张? 【初创】
材料二:在地方行政机构上,秦始皇废除了古代的封国建藩制度,把全国分为36郡,秦末增至40余郡。郡设郡守,为一郡的最高长官,掌管全郡,一郡之内辖若干县,万户以上的县设县令;不足万户的设县长。郡县的长官均直接受中央政府的管辖。 ﹣﹣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跌宕】
材料三:刘邦共封十国,并且规定只有姓刘的才可以封王。刘姓诸王专制一方,除丞相一职由皇帝任免外,其他一切官员皆由诸侯王任命。汉初的诸侯王实际上形同独立王国,叛变很难避免,高祖死后四十年即有“七国之乱”。……将刘邦同秦始皇相比,鄙陋与圣德立见。 ﹣﹣摘自李定一《中华史纲:从传说时代到辛亥革命》
(2)为什么李定一认为秦始皇“圣德”而刘邦“鄙陋”?请你结合材料二、三并联系所学知识予以阐释。 【巩固】
材料四:平叛“七国之乱”后,景帝在吴、楚、赵、齐等国旧地陆续分封皇子13人为诸侯王,但规定诸侯王不得干预各自封国的政务,“天子为置吏”。……元朔二年,汉武帝准许梁王等将部分国土分与其弟,并下诏“诸侯王分与子弟邑者”,朝廷均已批准。此后,“诸侯惟得衣食租税”。 ﹣﹣摘编自林剑鸣《秦汉史》
(3)结合材料四,分析汉武帝“推恩令”得以顺利实施的原因。
(4)秦汉奠定了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的基本模式。结合上述材料并联系所学知识,从中央和地方关系的角度予以阐释。
第1页 共6页 ◎ 第2页 共6页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20-2021学年浙江省温州市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 1. 【答案】 A 【考点】 都江堰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2. 【答案】 C
【考点】
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陈胜、吴广起义爆发的原因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秦的暴政的相关史实。 【解答】
秦始皇穷兵黩武、好大喜功,滥用民力,大兴土木.焚书坑儒,禁锢人们的思想;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徭役和兵役;大量的农民被征发修筑长城、宫殿、驰道、建陵墓;其刑法极其严酷.秦的暴政导致了秦末农民战争,秦朝灭亡.据“秦二世元年七月,一队开往渔阳的戍卒,在大泽乡遇雨受阻,无法按期赶到戍地。按秦律,戍卒‘失期当斩',这些戍卒为了死里逃生,在带队屯长的领导下揭竿起义”。可知,导致这次起义爆发的主要原因是刑法严酷。选项C符合题意。 3. 【答案】 C 【考点】 赤壁之战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4. 【答案】 C
【考点】
人口的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第3页 共6页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5. 【答案】 D
【考点】
北魏孝文帝改革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6. 【答案】 A
【考点】
司马迁和《史记》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7. 【答案】 C
【考点】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汉朝的丝绸之路开辟的知识点,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
“汉朝丝绸由中亚、西亚运到罗马帝国,成了罗马元老院议员和其他贵族的夫人的珍贵服饰;罗马的铁制品、玻璃、金银流入了汉朝”表明西汉与罗马存在着经济贸易,西汉时期开辟了丝绸之路,沟通欧亚的这条陆上交通道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故③正确;汉政府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对西域进行有效管理,保障丝绸之路的畅通,故②正确;故C项正确;材料“元老院议员和其他贵族的夫人的珍贵服饰“说明丝绸对于古罗马人非常珍贵稀有,不是平常百姓能穿得起的服饰,故排除带①④的ABD项。 二、非选择题 【答案】 ×,√,√
【考点】
河姆渡人的生活 北京人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第4页 共6页
◎
此题暂无解答 【答案】 法家。
李定一认为秦始皇“圣德”是因为秦始皇采用郡县制,任免官员管理地方 央对地方的管理,建立诸侯国,势力强大,引发战乱。
汉景帝平定了诸侯叛乱,通过分封皇子为诸侯王,极大地削弱了诸侯的势力;汉武帝施行“推恩令”,又彰显了皇帝的仁德,能够为诸侯子弟所接受。
中央对地方实行有效管辖,任免地方官员。秦始皇在全国推行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汉武帝针对汉初诸侯势大的局面,大大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中国古代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的基本模式由此奠基。 【考点】 商鞅变法
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百家争鸣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第5页 共6页 第6页 共6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