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湖南省统计局

来源:九壹网
 湖南省统计局

湖南省第二次经济普查 文件 领导小组办公室

湘经普办〔2009〕18号

—————————————————

湖南省统计局

湖南省第二次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关于印发《湖南省第二次经济普查 贸易专业数据审核要点》的通知

各市州经济普查办公室、统计局:

全省第二次经济普查已进入普查报表的登记、填报、收表、审核阶段。为了进一步提高经济普查的数据质量,现将《湖南省第二次经济普查贸易专业数据审核要点》印发,请你们尽快贯彻落实到县市区。

二○○九年二月二十日

湖南省第二次经济普查贸易专业数据审核要点

一、总体原则和基本要求 (一)总体原则

按照《第二次全省经济普查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实施方案》的要求,对普查数据审核实行两个原则:一是分级审核原则,省、市(州)、县分级审核,层层把关;二是可比性原则,密切跟踪监测普查数据及相关大数(包括总量、结构)与历史数据的可比情况,与常规年度的可比情况,与相关部门的可比情况。

(二)基本要求

各级经济普查机构要建立经济普查数据质量审核岗位责任制,并对经济普查数据审核处理、上报中的每个环节实行质量审核和检查验收。要建立普查数据“三审”制度,保证普查数据的质量。

1、初审,由专业人员对本专业的全套普查表进行审核;

2、联审,对多产业法人表、跨专业表等普查通用表的内容,由各级普查机构,组织涉及到的有关专业人员联合审核;

3、复审,由各级普查机构的审核负责人,对初审、联审通过的普查表进行抽审,对抽审问题较多的普查表要重新进行审核,审核无误后签字。

同时要实行各级普查数据上报的验收制度。各级普查机构负责验收下一级普查机构上报的普查数据,每张表都必须有专业人员的签字认可,验收合格后,由验收负责人签字。对数据质量有问题的报表,退回报送单位复查校正后重报,直至验收合格为止。

二、基层表数据审核要点及具体办法 (一)必要审核

必要审核1:核对EPRAS数据处理程序用户环境设臵是否正确。

2

审核办法:在EPRAS数据处理程序界面,点击工具栏选项“文件”,在跳出的“系统环境设臵”对话框中核查“代码”、“名称”、“级别”,确保这3项与数据处理机构实际“代码”、“名称”、“级别”相符。

必要审核2:核查贸易单位填报报表是否完整。 审核办法:

第一步,分调查对象核查贸易单位普查实际填报数是否与清查结果相符,具体有: 一是批零住餐单位,将实际填报数与单位清查汇总结果对比;

二是连锁总店,将实际填报数与单位清查汇总结果对比,并且将实际填报单位名录与单位清查611表确定为连锁总店的名录一一对比;

三是商品交易市场,将实际填报单位名录与2007年年报名录一一对比,并且与单位清查市场小区划分情况对比;

四是成品油经营单位,将实际填报单位名录与2007年年报名录一一对比,与中石化、中石油省公司下发的加油站名录一一对比,并且需要把单位清查611表、普查601表、602表行业代码填为6362、6564、6593的单位名录与之对比。

第二步,分限额标准核查贸易单位普查实际填报数是否与清查结果相符,重点是限上单位,将实际填报的限上单位名录与单位清查经济指标达到限额标准的单位名录进行一一对比,原则是单位清查经济指标达到限额标准的单位必须填报限上单位普查表。

第三步,分单位类型核查普查表实际填报情况是否与清查结果相符,重点有:

一是多产法人单位的产业活动单位602表、602—1表,原则是法人601表产业活动单位数大于等于2的,产业活动单位数是多少,就要有多少张602表,从事批零住餐行业的产业活动单位数是多少,就要有多少张602—1表;

二是非批零住餐法人的产业活动单位从事批零住餐行业的,必须填报602表、602—1表。 必要审核3:核查报表单位专业归类是否准确。

3

审核办法:贸易专业二经普程序套表分6个专业,分别为: E11=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E12=限额以下批发零售企业;E21=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企业;E22=限额以下住宿餐饮企业;E30=商品交易市场;E40=成品油经营单位。

检查E11专业归类的操作:在数据查询中,设臵查询条件为:□√(J601 Z01_182 大于等于 20000 并且 J601 Z01_064 前匹配 63 )。(注,□√为在取反的选项里勾选,下同)。如果查询结果中有单位存在,即这些单位归类错误。

检查E12专业归类的操作:在数据查询中,设臵查询条件为:□√(J601 Z01_182 大于等于 5000 并且 J601 Z01_064 前匹配 65 )。如果查询结果中有单位存在,即这些单位归类错误。

检查E21专业归类的操作:在数据查询中,设臵查询条件为:□√(J601 Z01_182 大于等于 2000 并且 J601 Z01_064 前匹配 66 )。如果查询结果中有单位存在,即这些单位归类错误。

检查E22专业归类的操作:在数据查询中,设臵查询条件为:□√(J601 Z01_182 大于等于 2000 并且 J601 Z01_064 前匹配 67 )。如果查询结果中有单位存在,即这些单位归类错误。

必要审核4:法人在外省、外市州的产业活动单位是否包含在上报省局的基层库中。

审核办法:查询602表中归属法人所在地行政区划不在本市州的单位,并将这些单位在上报省局的基层库中剔除。

(二)各报表审核要点及办法

贸易专业各报表数据审核除进行程序按公式审核外,需进行以下审核。 1、601表审核要点

(1)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户不能填报601表。

(2)重要指标:行业代码、登记注册类型、产业活动单位数、年末从业人员数、主营业务收入、经营形式、是否本期新增或变动单位。

行业代码的审核办法:

4

一是查询重点企业。如中石油中石化、烟草公司、新华书店、供销社、轻工盐、粮食储备库、家润多、苏宁国美、步步高、九芝堂等等系统或集团或连锁公司;

二是导出Excel表,在Excel中通过排序,与3个主要业务活动进行一一比照审核,按行业顺序; 三是分析汇总表单位数,分行业结构按单位数多少顺序分析; 四是同常年报表对比。但是常年报表错误的一定要改正;

五是将限上单位的行业代码一定要与单位清查表最终确定的行业代码保持一致; 六是批发和零售业行业代码要与其经营情况商品类值表结合起来审核。 登记注册类型的审核办法:

一是将登记注册类型与控股情况结合起来审核;

二是将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的汇总结果与部门数据(工商税务、商务等)对比,重点对比外商投资企业单位数及名录。

产业活动单位数的审核办法: 一是与单位清查611表对比; 二是检查是否计算本部这1家。 年末从业人员数的审核办法: 一是与单位清查611表对比; 二是分析其分结构数;

三是与财务表的年平均人数区别。 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的审核办法: 一是与其经营、财务情况表结合起来审核; 二是限上单位与2008年12月快报数进行对比。 经营形式的审核要点:

5

重点审核填报连锁总店、连锁门店的单位,一是限上单位与2007年年报对比;二是与单位清查611表对比。

是否本期新增或变动单位的审核要点:

一是新增单位与开业日期结合起来审核;二是限上单位要与2007年年报对比。 (3)与经营情况、财务表的表间审核。

一是全年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与经营情况、财务表的表间审核; 二是登记注册类型、控股情况与财务表实收资本占比情况的关联审核。 2、602表审核要点

602表与601表相同的指标要按601表审核的要求加强审核。

另外,602表要重点审核归属法人单位情况,其中归属法人单位组织机构代码、法人单位行政区划代码一定要与其法人的601表保持一致。

3、602—1表审核要点 (1)该填、不该填的单位

审核办法:602表填报准确,并且其行业代码前2位为63、65、66、67的,必填602—1表,否则不能填报该表。

(2)该填、不该填的指标

审核办法:602—1表该填,并且其行业代码前2位为63、65的,不需要填报“住宿和餐饮业经营情况”,行业代码前2位为66、67的,不需要填报“批发和零售业商品流转情况”。

(3)产业活动单位的经营情况指标之和是否等于法人单位的经营情况指标。 审核办法:产业活动单位的经营情况指标之和要等于法人同类经营业务的之和。 (4)批发零售单位分类值表的填报与行业代码的对应。

审核办法:行业代码小类要与其分类值表中该类商品的销售额比重相符。

6

(5)重要指标:商品购进额、商品销售额、批发额、零售额、商品库存额、营业额、客房收入、餐费收入、商品销售额、其他收入

审核办法:

一是将这些重要指标查询出来,导出Excel表,在Excel中按指标大小排序,核查排序在前或在后异常数据的单位;

二是限上产业活动单位与2008年快报对比;

三是指标之间关联或比例审核,如计算购销比、销存比、批零比、单位面积零售额、平均每人销售额、平均每年每间客房收入、平均每年每床客房收入、平均每餐位餐费收入、单位餐饮面积餐费收入、客房餐费收入比等。

4、102—1表审核要点

主要是商品购进额、商品销售额、批发额、零售额、商品库存额等重要指标审核。

一是将这些重要指标查询出来,导出Excel表,在Excel中按指标大小排序,核查排序在前或在后异常数据的单位;

二是限上单位与2008年快报对比;

三是指标之间关联或比例审核,如计算购销比、销存比、批零比、单位面积零售额、平均每人销售额等;

四是与601表以及财务指标的关联审核。 5、102—2表审核要点

主要是营业额、客房收入、餐费收入、商品销售额、其他收入等重要指标审核。

一是将这些重要指标查询出来,导出Excel表,在Excel中按指标大小排序,核查排序在前或在后异常数据的单位;

二是限上单位与2008年快报对比;

7

三是指标之间关联或比例审核,如计算平均每年每间客房收入、平均每年每床客房收入、平均每餐位餐费收入、单位餐饮面积餐费收入、客房餐费收入比等。

四是与601表以及财务指标的关联审核。 6、103表审核要点 (1)重要指标

存货(11、15): “年初存货”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存货”项的年初数填列;“年末存货”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存货”项的期末数填列。

本年折旧:根据会计核算中《资产减值准备、投资及固定资产情况表》内“当年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总额”项本年增加数填列。

主营业务收入(43):根据相关行业的“产品销售收入”、“商品销售收入”、“主营业务收入”、“营业收入”、“经营收入”等科目发生额填列。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如果未设臵该项以营业收入发生额代替填列。

主营业务成本(48):根据会计“利润表”中对应指标计算填列。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如果未设臵该项以营业成本发生额代替填列。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49):根据会计“利润表”中对应指标“本年累计数”填列。未执行2001年《企业会计制度》的企业,用“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 的本期累计数代替。

主营业务利润(50):根据会计“利润表”中对应指标本年累计数填列。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如果未设臵该项以营业利润发生额代替填列。

其他业务收入(51):根据会计“利润表”中对应指标的本年累计数填列。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如果未设臵该项则在此处填0。

其他业务利润(52):根据会计“利润表”中对应指标的本年累计数填列。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如果未设臵该项则在此处填0。

8

营业费用(53):根据“利润表”中对应项目的“本年累计数”填列。未执行2001年《企业会计制度》的企业,用“产品销售费用”的本期累计数代替。

营业利润(64):根据会计“利润表”中对应指标的“本年累计数”填列。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同样根据会计“利润表”中对应指标的“本年累计数”直接填列。

投资收益(65):根据“利润表”中的“投资收益”项填列。若为投资损失,应在本项目金额前加“-”号。

劳动、失业保险费(73):根据会计“管理费用”等科目中的相关项目归纳计算填列。

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费(74):根据会计“营业费用”、“管理费用”科目中的相关项目归纳计算填列。

住房公积金和住房补贴(75):根据会计“营业费用”、“管理费用”科目中的相关项目归纳计算填列。

本年应付工资总额(76):指企业在报告期内支付给本单位职工的全部工资,它反映企业本期累计应付的工资总额,而不是会计“应付工资”科目的余额。根据会计“应付工资”科目的本期贷方累计发生额填列。

主营业务应付工资总额(77):根据会计“应付工资”科目中本期转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产品销售费用”科目的贷方发生额(即本期应由上述科目负担的工资)归纳填列。

本年应付福利费总额(78):它反映本期应付福利费的全部发生额,而不是会计“应付福利费”科目的余额。根据会计“应付福利费”科目的本期贷方累计发生额填列。

主营业务应付福利费总额(79):根据会计“应付福利费”科目的贷方发生额中从“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产品销售费用”科目中提取的福利费归纳填列。

本年应交增值税(80):

本年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减免

9

税款+出口退税

根据企业会计“应交增值税明细表”计算填列。

(2)容易漏填的指标: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及其分项、应交所得税、劳动、失业保险费、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和住房补贴、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应交增值税、年平均人数。

审核办法:

一是将这些重要指标查询出来,导出Excel表,在Excel中按指标大小排序,核查排序在前或在后异常数据的单位;

二是指标之间关联或比例审核,如毛利润、资产负债率、总资产周转率、销售净利率、成本费用净利率、主营业务利润率、平均每人每年工资、平均每人每年福利费、平均每人劳动失业保险费、平均每人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费、平均每人住房公积金和住房补贴等指标。

(3)主营业务利润等指标新旧会计制度的衔接

在旧会计制度中: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营业费用+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主营业务利润 在新会计制度中: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主营业务利润。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新旧制度中“主营业务利润”的差异:

新制度:主营业务利润未扣除营业费用,在计算营业利润时再扣除 旧制度:主营业务利润已扣除经营费用,而在计算营业利润时不再扣除 执行旧会计制度企业填报E103表及G603—4表的办法:

如果执行旧会计制度,填E103表及G603—4表时,将“主营业务利润”加上“经营费用”填入E1031表及G603—4表的“主营业务利润”中(即,新主营业务利润=旧主营业务利润或商品销售利润+经营费用)。销售(营业)费用即为营业费用,营业费用仍然存在。

7、105—1表审核要点

10

主要是门店总数、从业人员数、商品购进额、商品销售额、营业额、餐费收入和商品销售额等重要指标审核。

审核办法:

一是将这些重要指标查询出来,导出Excel表,在Excel中按指标大小排序,核查排序在前或在后异常数据的单位;

二是指标之间关联或比例审核,如计算购销比、单位门店销售额、单位门店从业人员数、统一配送比、自有配送比、非自有配送比、单位营业面积销售额、单位餐饮面积营业额、平均每年每间客房收入、平均每年每床客房收入、平均每餐位餐费收入等;

三是与2007年年报对比。 8、105—2表审核要点

主要是与105—1表之间的表间关联审核。 9、603—4表审核要点

第一部分财务指标审核要点同103表; 第三、四部分审核要点同602—1、102—1表。 10、603—5表审核要点

第一部分财务指标审核要点同103表; 第三部分审核要点同602—1、102—2表。

11、E101A表(商品交易市场基本情况表)审核要点 (1)市场名录

审核办法:一是与2007年年报名录一一对比;二是与单位清查市场小区划分情况对比 (2)营业面积、总摊位数、个体户承租摊位数等重要指标 审核办法:

11

一是与2007年报对比;

二是指标之间关联或比例审核,如计算每个摊位营业面积、个体户承租比等;

三是将这些重要指标查询出来,导出Excel表,在Excel中按指标大小排序,核查排序在前或在后异常数据的单位;

(3)市场类别

市场类别由分类值表的填报情况决定,具体规则如下:

如果某类摊位成交额占总成交额大于等于60%,则市场类别应为该类市场!比如:肉禽蛋类摊位成交额占该市场总成交额大于等于60%,则市场类别应为肉禽蛋市场!

如果确认为某类市场,则该类商品成交额之和占总成交额应大于等于60%!比如:某市场类别为小商品市场,则化妆品类,日用品类摊位成交额之和占总成交额应大于等于60%!

12、104表审核要点

年末出租摊位数、成交额等重要指标审核。 一是与2007年报对比;

二是指标之间关联或比例审核,如计算每个摊位成交额、出租比等;

三是将这些重要指标查询出来,导出Excel表,在Excel中按指标大小排序,核查排序在前或在后异常数据的单位。

13、E101B表(成品油经营单位基本情况表)审核要点 (1)批发企业和零售企业的归类

审核办法:与2008年定报中成品油单位的批发和零售企业归类保持一致;另外,对于新增单位,普查新增的加油站一律作零售企业报,普查新增的单位601表行业代码是6362的,也作批发企业报,是6564、6593的作零售企业报。

(2)重点属性指标:单位类别、归属企业、登记注册类型

12

审核办法:

一是与2007年年报、2008年定报对比;二是与中石化、中石油省公司名录对比;三是指标间关联审核

14、121表审核要点 重点审核统计范围和口径。

一是该批发单位是否该填数据,中石化、中石油系统内以开具正式发票为准,不开具正式发票的调拨不计入购进量和销售量;

二是与2007年年报、2008年定报对比,严格执行原标准; 三是各指标数据要与2008年第四季度报表数据保持一致; 四是所有数据保留一位小数;

五是注意单位为吨,其他单位计算的要严格按规定系数换算 15、122表审核要点

一是各指标数据要与2008年第四季度报表数据保持一致;

二是将库存量、销售量这些重要指标查询出来,导出Excel表,在Excel中按指标大小排序,核查排序在前或在后异常数据的单位;

三是指标之间关联或比例审核,如计算销售库存比; 四是所有数据保留一位小数;

五是注意单位为吨,其他单位计算的要严格按规定系数换算 三、综合表数据审核要点及具体办法

综合表的数据处理审核主要以机器程序审核为主,同时注意对综合大数的比对把握。具体办法见附件。

13

附件:1、2008年经济普查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主要指标与2007年对比表

2、2008年经济普查限额以下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主要指标与2007年对比表 3、2008年经济普查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主要指标与2008年快报对比表

主题词:第二次经济普查 贸易专业 数据 审核要点 通知

共印20份

常德市人民政府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2009年2月23日

14

附件1

8年经济普查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主要指标与2007年对比

单 位 个 万元 万元 万元 %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 个 万元 万元 万元 %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 2008年 经普 2007年 08比07年 增长(%) 三、住宿业 1、企业(单位)数 2、营业额 3、零售额 4、总产出 5、增加值 (1)劳动者报酬 (2)生产税净额 (3)固定资产折旧 (4) 企业营业盈余 6、增加值率 四、餐饮业 1、企业(单位)数 2、营业额 3、零售额 4、总产出 5、增加值 (1)劳动者报酬 (2)生产税净额 (3)固定资产折旧 (4) 企业营业盈余 6、增加值率 单 位 个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 个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 2008年 经普 2007年 08年增长发业 企业(单位)数 销售额 零售额 总产出 毛利率 增加值 劳动者报酬 生产税净额 固定资产折旧 企业营业盈余 增加值率 售业 企业(单位)数 销售额 零售额 总产出 毛利率 增加值 劳动者报酬 生产税净额 固定资产折旧 企业营业盈余 增加值率

说明:

一、 2008年各指标资料取自:

1、2008年批发零售业企业数、销售额、零售额(资料取自E683—1表);住宿餐饮业企业数、营业额(资料取自E685—1表)

2、2008年住宿业、餐饮业零售额=餐费收入+商品销售收入(资料取自E685—1表)

3、2008年批零业总产出=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本年应缴增值税(资料取自E668表) 4、2008年批零业毛利率=总产出/主营业务收入(资料取自E668表) 5、2008年住宿餐饮业总产出=主营业务收入(资料取自E670表)

6、2008年增加值计算=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企业营业盈余 其中:批发零售业(资料取自E668表):

(1)劳动者报酬=主营业务应付工资总额+主营业务应付福利费总额+住房公积金和住房补贴+劳动失业保险费+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费+工会经费*60%+差旅费*6.4%+(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0.3%

(2)生产税净额=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管理费中的税金+应交增值税+(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0.1%

(3)固定资产折旧=本年折旧

(4)企业营业盈余=营业利润+工会经费*40%+(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0.9%

15

其中:住宿餐饮业(资料取自E670表):

(1)劳动者报酬=主营业务应付工资总额+主营业务应付福利费总额+住房公积金和住房补贴+劳动失业保险费+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费+工会经费*60%+差旅费*6.4%+(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

用)*a% (注:住宿业a=2.7;餐饮业a=0.9) (2)生产税净额=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管理费中的税金+(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b%(注:住宿业b=0.9;餐饮业b=0.2) (3)固定资产折旧=本年折旧

(4)企业营业盈余=营业利润+工会经费*40%+(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c%(注:住宿业c=2.7;餐饮业c=0.8)

7.增加值率=增加值/总产出

二、2007年各指标资料取自2007年报

1、2007年住宿业、餐饮业零售额=餐费收入+商品销售收入(资料取自E302表)

2、2007年批零业总产出=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本年应缴增值税(资料取自E303表) 3、2007年批零业毛利率=总产出/主营业务收入(资料取自E303表) 4、2007年住宿餐饮业总产出=主营业务收入(资料取自E304表)

5、2007年批零业增加值及各分项指标取自核算专业,批发业要减去关税 6、2007年住餐业增加值及各分项指标取自核算专业 7、增加值率=增加值/总产出

三、2008年、2007年资料均只包括限上企业(单位) 四、本表于2009年2月底前报省局贸外处。

附件2 2008年经济普查限额以下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主要指标与2007年对比表 0808比比2002000707单 8年 200单 8年 200年 年 经7年 经7年 位 位 增增普 普 长长(%) (%) 三、住宿业 一、批发业 —— 1、企业(单位)—— 1、企业(单位)数 个 个 — — 数 — — 万万 2、营业额 2、销售额 元 元 万万 3、零售额 3、零售额 元 元 万万———— 4、总产出 4、总产出 — — — — 元 元 万——% 5、毛利率 5、增加值 — — 元 万万—— 6、增加值 (1)劳动者报酬 — — 元 元 万万———— (1)劳动者报酬 (2)生产税净额 — — — — 元 元 万万—— (3)固定资产折—— (2)生产税净额 — — 旧 — — 元 元 (3)固定资产折万万———— (4)营业盈余 — — — — 旧 元 元 16

(4)营业盈余 7、增加值率 二、零售业 1、企业(单位)数 2、销售额 3、零售额 4、总产出 5、毛利率 6、增加值 (1)劳动者报酬 (2)生产税净额 (3)固定资产折旧 (4)营业盈余 7、增加值率 万元 % 个 万元 万元 万元 %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 —— —— —— —— —— —— —— —— —— —— —— —— —— 6、增加值率 四、餐饮业 1、企业(单位)数 % —— —— —— —— —— —— —— —— —— —— —— —— —— —— —— —— 个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 2、营业额 3、零售额 —— —— —— —— —— —— —— 4、总产出 5、增加值 (1)劳动者报酬 (2)生产税净额 (3)固定资产折旧 (4)营业盈余 6、增加值率

说明:

一、关于2008年经普限下批零、住餐企业主要指标: (一)、限下批发、零售企业

1、2008年经普限下批发、零售业企业单位数、销售额、零售额取自E683—2表。

2、2008年经普限下批发、零售企业总产出=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本年应交增值税(资料取自E669)

3、2008年经普限下批发、零售企业毛利率=总产出/主营业务收入

4、2008年经普限下批发、零售企业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资料取自E669表)

其中:劳动者报酬=职工工资和福利费+三项费用合计*0.8%

生产税净额=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本年应交增值税+三项费用合计*0.1% 固定资产折旧=本年折旧

营业盈余=营业利润*(主营业务收入/营业收入合计)+三项费用合计*0.9% 5、增加值率=增加值/总产出 (二)、限下住宿、餐饮企业

1、2008年经普限下住宿、餐饮业企业单位数、营业额取自E685—2表,零售额按“餐费收入+商品销售收入”计算。

2、2008年经普限下住宿、餐饮企业总产出=主营业务收入(资料取自E671)。

3、2008年经普限下住宿、餐饮企业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资料取自E671表)

其中:住宿业劳动者报酬=职工工资和福利费+三项费用合计*2.7% 住宿业生产税净额=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三项费用合计*0.9%

17

住宿业固定资产折旧=本年折旧

住宿业营业盈余=营业利润*(主营业务收入/营业收入合计)+三项费用合计*2.7% 餐饮业劳动者报酬=职工工资和福利费+三项费用合计*1.3% 餐饮业生产税净额=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三项费用合计*0.2% 餐饮业固定资产折旧=本年折旧

餐饮业营业盈余=营业利润*(主营业务收入/营业收入合计)+三项费用合计*0.4% 4、增加值率=增加值/总产出

二、关于2007年限下批零、住餐企业主要指标:

1、2007年限下批发、零售企业销售额(零售额)=2007年限下批发、零售企业和个体户销售额(零售额)*(2004年经济普查限下企业销售额(零售额)/2004年经济普查限下企业及个体户销售额(零售额))。

2、2007年限下住宿、餐饮企业营业额(零售额)=2007年限下住宿、餐饮企业和个体户营业额(零售额)*(2004年经济普查限下企业营业额(零售额)/2004年经济普查限下企业及个体户营业额(零售额))。 3、2007年限下批零、住餐企业增加值=2007年增加值核算年报限下企业及个体户增加值*(2004年经济普查限下企业增加值/2004年经济普查限下企业及个体户增加值)。 三、本表2008年经普、2007年指标数据不含个体经营户部分。 四、本表于2009年4月底前报省局贸外处。 附件3

2008年经济普查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主要指标与2008年快报对比表 经普比经普比2008200820082008单 单快报 快报 年 年 年 年 位 位 增长增长经普 快报 经普 快报 (%) (%) 二、住宿餐饮业 一、批发零售业 1、企业(单位) 1、企业(单位) —— —— —— —— 个 个 数 数 (1)限额以上 (1)限额以上 个 个 企业 企业 (2)限额以下 (2)限额以下 —— —— —— —— 个 个 企业 企业 万万 2、.营业额 2、销售额 元 元 (1)限额以上万 (1)限额以上万 企业 元 企业 元 (2)限额以下万 (2)限额以下万 企业 元 企业 元 万万 3、零售额 3、零售额 元 元 (1)限额以上万 (1)限额以上万 企业 元 企业 元 (2)限额以下万 (2)限额以下万 企业 元 企业 元 万万 4、增加值 4、增加值 元 元 (1)限额以上万 (1)限额以上万 —— —— —— —— 企业 元 企业 元 (2)限额以下万 (2)限额以下万 —— —— —— —— 企业 元 企业 元 说明: 18

一、关于2008年经普批零、住餐企业主要指标:

1、2008年经普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限上、限下)企业单位数、销售额、营业额、零售额取自表一或表二。

2、2008年经普限额以上企业增加值取自表一,限额以下企业增加值取自表二。 二、关于2008年快报批零、住餐企业主要指标:

1、2008年快报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销售额(零售额)取自2008年12月月报E401表; 2008年快报限额以下批发零售企业销售额(零售额)=2008年限下批发、零售企业和个体户销售额(零售额)*(2004年经济普查限下企业销售额(零售额)/2004年经济普查限下企业及个体户销售额(零售额))。2.2008年快报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企业营业额(零售额)取自2008年12月月报E402表;2008年快报限额以下住宿餐饮企业营业额(零售额)=2008年限下住宿、餐饮企业和个体户营业额(零售额)*(2004年经济普查限下企业营业额(零售额)/2004年经济普查限下企业及个体户营业额(零售额))。3.2008年快报企业增加值=2008年快报核算增加值*(1—2004年经济普查中个体户增加值/2004年经济普查增加值)。

三、本表2008年经普、快报指标数据不含个体经营户部分。 四、本表于2009年4月底前报省局贸外处。

1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