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弦动琴幽 翰墨书香——— 著名学者、书法家陈初生访谈

来源:九壹网


6分钟左右 舒缓

弦动琴幽 翰墨书香

——— 著名学者、书法家陈初生访谈

碧天无际,雁阵成行。长河暎日,芦荻苍苍。 少陵八詠,永叔一章。猱注七弦,佐我吟觞。 ——— 《一天秋》

古人云:书者,抒也,心之迹也。书法乃书法家内心追求的外化,蕴含了书法家的文化修养和艺术追求。书法之妙道,往往取法于书法家自身的修为,而书法家的艺术造诣与追求,又直观地体现于书作之上。接下来就让我们跟随镜头一起来拜访汉琴堂的主人,著名古文字学家 ——— 陈初生。

陈初生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古文字学家、书法家、诗人、艺术品鉴赏收藏家。曾师从中山大学容庚、商承祚教授,长期在暨南大学任教,创建了暨南大学艺术中心,是暨南大学艺术教育的开拓者之一。

陈教授平生最让人叹服,也最能体现其学识水平的是他于1986年完成的65万字的手写巨著——《金文常用字

典》。他在其导师容庚所著《金文编》的基础上,仅用7个月时间完成编纂,然后又用8个月时间完成了该书的誊写,其深厚的积累可见一斑。该书开创了金文字典编撰新的体例:形、音、义相结合,取舍严谨,被学术界誉为“至今为止仍是一部适用的古文字字典”。

2007年退休以后,陈初生教授便全身心投入自己喜爱的事业之中。他自幼喜好音乐,从小便学习拉二胡,中学、大学期间一直是学校文艺宣传队的骨干。退休后,陈教授拜岭南古琴大师谢导秀先生为师学习古琴。由于有二胡的基础,琴艺进步很快,几年工夫,已能参与登台演奏,令人刮目相看的是,陈教授在琴铭艺术上开拓了一片新的天地,展示了他多方面的才华。

艺术品鉴赏收藏家是陈初生教授为人熟知的另一个身份。他的收藏,不拘一类,随缘而动,或陶瓷、或玉器、或铜器字画或木器砚石杂件,所交学费固然不菲,而真善美者亦多有所获,为存古物于国门之内尽了绵薄之力。近年来,他钟情于古琴收藏,目前已收藏了近二十把古琴。不仅如此,他还为每一把古琴取了一个高雅的名字,如怀月、凝碧、鸣绿、雨霖蕉、霞绮、青林白露、古雪、虞廷賸柱、羚峡潜蛟等等。出于对古琴的喜爱,他将平生所有的本领都使用上,为每一把琴创作了一首琴铭,并将琴铭写在琴上,然后亲自把他们刻出来。这样一来,一把琴就成了一个富有文化品位的艺术品。

书法创作是陈初生教授退休后最喜欢的活动之一。他早年专攻篆书、隶书,形成了典雅淳厚的书风;而近年则重视行书的临习,追求温润有书卷气的书风。

腹有诗书气自华。陈初生教授可谓是饱学之士,他的学问做得好,博古通今,书法与文字学又多有创举。退休后的他,不再是日月中天,古人云:人书俱老。陈教授却说自己还未老,书法更没有老。这就是陈初生,一位集教授、学者、书法家、诗人、收藏家于一身的长者。或许我们不必为他定位,但我们见到的却是一位真真切切、平易近人的师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