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来源:九壹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作者:宣吴丹 徐志丽 刘烨

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8年第12期

【摘 要】目的:探讨和分析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6年7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8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优质组,对照组患者42例,实施常规急诊抢救流程进行抢救,优质组患者43例,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进行抢救,观察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结果:优质组患者对抢救护理流程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12-03--01 急性心肌梗塞是由于心肌持久严重缺血导致的部分心肌坏死,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1]。其致死率较高、且并发症多,急性心肌梗塞临床表现有发热、心绞痛、心力衰竭、低血压及休克等现象[2]。急性心肌梗死在临床治疗上以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将患者相关梗死的血管进行疏通,促使患者心肌血液恢复灌注,阻止心肌损伤尽量挽救患者生命[3]。在患者进行有效的抢救治疗前的时候,护理工作的配合十分重要,整个护理流程工作缺一不可。本研究主要以对2016年7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8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和分析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具体操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对2016年7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8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优质组,对照组患者42例,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分布35—64岁,平均年龄(49.53±6.88)岁,发病到接诊间隔时间1—8h,平均间隔时间(4.51±2.68)h;优质组患者43例,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分布37—66岁,平均年龄(51.59±6.02)岁,发病到接诊间隔时间1—10h,平均间隔时间(5.58±2.63)h;排除伴有精神障碍、各种功能障碍、血液疾病及凝血功能障碍等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发病时间等基线资料,数据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急诊抢救流程进行抢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方法:护理人员接到急诊电话后立刻发车赶往患者抢救现场,到达后先实施院前抢救,迅速讲话中接待入院,快速完善患者的相关信息并办理手续,安排其他护理人员完成相关辅助检查,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给予患者氧气吸入,并实施相关的抢救措施。 优质组: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进行抢救

方法:(1)接待:急诊护理人员接到急诊电话后,立即联系120救护车去接患者入院,备好相关急救设施,在回医院的120车上可以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认真评估患者病情,并对患者病情进行控制,防止病情加剧,联系医院里相关科室的医生到场,进行联合抢救。在抢救过程中,护理人员要积极配合抢救,密切观察患者的生理状况 ,出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后续办理入院手续告知家属进行完成。(2)评估:患者从救护车转移至急诊室内后,由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病情检查,观察患者呼吸、意识、血压、触摸肢体温度、嘴唇颜色等,询问患者疼痛部位及程度、家族史、过敏史、用药史等相关信息,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同时做好风险评估及诊断,根据对患者的评估情况联系相关科室医生进行会诊及检查。(3)工作分配: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立即组织小组成员进行配合抢救,小组成员全程负责抢救,由小组责任人进行询问及完善患者的相关信息,其余小组人员度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的监测、心电图监测、建立静脉通道、完善相关的辅助检查等操作;将结果交由医生,并遵医嘱给予患者进行抢救药物,如阿司匹林等;做好PCI术前准备,与相关医护人员做好交接工作,治疗后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检测生命体征。 1.3 疗效判定

比较两组患者对抢救护理流程满意度,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满意度=(满意+一般)/总例数X100。 1.4 统计学分析

最后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标准差(`x±s)表示,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若p 2 结果

经抢救,优质组患者对抢救护理流程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习惯的改变,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也原来越高,该病起病急、症状严重,给患者及家庭带来极大的压力,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急救不仅是咋手术室内进行,还包括院前和我院内,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能够提高抢救的整体工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作效率,降低了接诊和抢救工作的混乱,并且通过护理人员对患者家属的正确指导,能够显著换直接患者的病情变化,提高了抢救效果。

综上所述,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能够提高抢救成功率,且提高了工作效率,以最快的速度抢救患者,为患者争取抢救时间。故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杨华, 黄贵祥, 曾俊.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7, 14(2):83-85.

杨纹英.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J]. 中国医药指南, 2016, 14(1):254-255.

赵静.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价值[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 25(17):1919-192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