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言文阅读 (一)、默写10分 1、有情芍药含春泪, 2、欲为圣朝除弊事, 3、 ,小溪泛尽却山行。 4、乌纱掷去不为官, ;写取一枝清瘦竹、 。 (二)、诗词赏析4分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5、词中“关河”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 。
6、下列对于《诉衷情》的分析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词中“觅封侯”暗用了班超投笔从戎的典故,表现词人当年在梁州时也曾意气风发,有过象班超那样报国的雄心壮志。
B.“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九个字写尽词人一生心事,表现出词人年老体衰,面对敌寇嚣张而难酬壮志的一腔悲愤。
C.“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表现出词人年事已高退隐故乡,因而流露出的悲哀、失落和无奈之情。
D.《诉衷情》苍凉悲壮,上片叙事,下片抒情,通过今昔对比,生动地反映了一位爱国志士的坎坷经历和不幸遭遇。
(三)、阅读课内文言文,回答问题8分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7、本文选自 一书,作者是 时期的孟子。2分 8、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含义2分 (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 ..9、翻译句子2分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0、开篇举出古代六位圣君贤相,说明他们都是 ,并以此为依据,说明 的道理.2分
(四)、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
①②
康熙间,曹练亭为江宁织造,每出,必携书一本,观玩不辍。人问:“公何好学?”.曰:“非也。我非地方官,而百姓见我必起立,我心不安,故借此遮目耳。”素与江宁太守陈③④⑤
鹏年不相中,及陈获罪,乃密疏荐陈。人以此重之。 . (节选自《随园诗话》) 【注释】①曹练亭:曹雪芹之父。②织造:清代的一种特殊官职,主要督理向朝廷供奉的
纺织事务。③陈鹏年:任太守时曾遭人陷害入狱。④相中:合意。⑤荐:介绍。 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4分)
(1)曹练亭为江宁织造( ) (2)及陈获罪( ) ..12.正确翻译文中画线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2分) 公何好学? 13.“故借此遮目耳”中的“此”是指 (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14.从选文看,人们敬重曹练亭的原因是 ⑴ ⑵ (4分)
11.4分,各2分。⑴2分。担任 ⑵ 2分。到,至 12.2分。您为什么(这样)喜欢学习呢?。 13.2分。必携书一本,观玩不辍
14.4分,各2分。⑴对百姓仁厚 ⑵心胸开阔 二现代文阅读:)
(一)《小巷深处》节选(24分
⑴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感到了自己的不同一般。同学异样的目光,老师分外的关切,时刻提醒着我:我,是一个瞎子捡来的女儿;我,拥有的是一个特别贫穷的家。
⑵我开始沉默,开始回避所有的同学,甚至开始厌恶我的家。我不再与母亲相伴而走,也不再从母亲卖冰棍的那条路经过。那段时间,除了几顿饭之外,我几乎整天泡在教室里,只是为了在那个卑微的家里少呆些时间。有人向她问起我,她依旧满面春风:“莉学习忙呢!老师赞她有出息呢!哪会在家耗时间!”除了我,谁也不可能看出她心中深深的落寞。
⑶时间飞逝,终于,在中考过后的一个月,我接到了县城重点高中的录取通知书。我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摆脱自己家庭的阴影,住进那隔了一座又一座大山的县城一中了。
⑷临行前,我穿上了母亲用从微薄的生活费中硬扣下的钱购置的连衣裙。当我看见穿衣镜中颇具城市少女风采的“我”时,我终于下定了决心,转向母亲,吞吞吐吐却又异常清晰地说:“妈„„您„„以后别„„如果没急事的话„„不用去找我„„”“为什么?”好长好长时间的沉默,终于,她点了点头,顺手取过她那根不知啥时已从角落里拿出来并已磨得又光又亮的竹棒,叩击着地面向厨房走去。“您„„”我上前扶住她,可她轻轻推开我:“我去帮你弄点好吃的,食堂少油。”我有些哽咽,但我什么也没有说。 15、用一句话概括选段的意思。(2分) 16、第一段中“我渐渐感到了自己的不同一般”,“不同一般”体现在哪些方面?(4分) 17、第二段中“依旧满面春风”与“心中深深的落寞”形成了强烈的对照,这样写说明了什么?(4分) 18、第三段中写县城与“我”家隔了一座又一座大山有什么作用?(4分) 19、“当我看见穿衣镜中颇具城市少女风采的„我‟时……”一句中“我”加上引号的原因是 。(2分) 20、揣摩一下“我”“吞吞吐吐却又异常清晰地说”时的心理。(4分) 21、你对你的双亲(母亲和父亲)是什么样的印象,记忆中的双亲和现实中的双亲的印象有什么变化,请作简要说明,并简述理由。(4分)
。
15、“我”厌恶、自卑,借机摆脱家庭的阴影。
16、“我”是一个瞎子捡来的女儿,拥有的是一个特别贫穷的家。
17、说明了母亲在别人面前为了掩饰心中深深的落寞而强作满面春风,也掩饰了母亲心中深深的痛苦。
18、为下文写母亲不辞辛劳去学校看“我”埋下伏笔。
19、穿上连衣裙的“我”不是原来的“我”,不再朴实、纯洁。
20、“吞吞吐吐”是因为母亲那么的爱我,我提出这样的要求是无理的,我的感情上也过不去,所以有些矛盾的心理;“异常清晰”是因为自己的虚荣心占了上风,怕母亲不明白自己的意思,所以虽然有点结巴,实际字字清晰。 21、开放性的题。只要体现出“变化”即可。
(二)母亲情怀
叶倾城
(1).那天是周末,说好了要同朋友去逛夜市,母亲却在下班的时候打来了电话,声音是小女孩般的欢欣雀跃:“明天我们单位组织春游,你下班的时候到威风糕饼店帮我买一袋椰蓉面包,我带着中午吃。”
(2).“春游?”我大吃一惊,“你们还春游?”想都没想,我一口回绝,“妈,我跟朋友约好了要出去,我没时间。”
(3). 跟母亲讨价还价了半天,最后她有点生气了,我才老大不情愿地答应了。
(4).刚下班我就飞身前往,但是远远看见那家糕饼店,我的心便一沉:店里竟挤满了人,排队的长龙一直蜿蜒到店外。我忍不住暗自叫苦。
(5). 随着长龙缓慢地向前移动,我频频看表,又不时踮起脚向前面张望,春天独有的温柔的风绕满我周身,而在新出炉面包熏人欲醉的芳香里,裹挟的却是我接近一触即发的火气。真不知母亲怎么想的,双休日在家里休息不好吗?怎么会突然心血来潮去春游,还说是单位组织的,一群半老太太们在一起,又有什么好玩的?而且春游,根本就是小孩子的事,妈,都什么年纪了!
(6).就在这时,背后有人轻轻叫了声:“小姐。”我转过头去,是个不认识的中年妇女,我没好气:“干什么?”她的笑容几近谦卑:“小姐,我们商量一下好吗?你看,我只在你后面一个人,就得再等一炉。我这是给儿子买,他明天春游,我待会儿还得赶回去做饭,晚上还得送他到奥校去听课.如果你不急的话,我想,嗯„„”她的神情里有说不出的请求:“请问你是给谁买?”
(7).我很自然地回答她:“给我妈买,她明天也春游。”
(8). 有人大声地问我:“你说你买给谁?”我还来不及回答,售货小姐已经笑了:“嗬,今天卖了好几百袋,你可是第一个买给当妈的。”
(9).我一惊,环顾四周才发现,排在队伍里的,几乎都是女人。从白发苍苍老妇到妙龄少妇,每个人手里的大包小包,都在注解着她们的母亲和主妇身份。
(10).“那你们呢?”
(11).“当然是买给我们„小皇帝‟的。”不知是谁接了口,大家都笑了。
(12). 我身后的那位妇女连声说:“对不起,我真没想到,我真没想到,这家店人这么多,你都肯等,真不简单。我本来都不想来了,是儿子一定要,一年只有一次的事,我也愿意让他吃好玩好,我们小时候春游,还不是就想着吃吗?”
(13). 我问:“现在还记得?”
(14).她笑了:“怎么不记得,现在也想去啊,每年都想,哪怕就在草坪上坐一坐晒晒太阳也好,到底是春天,可是总没时间。”她轻轻叹口气,“大概,我也只有等到孩子长大到
你这种年纪的时候,才有机会吧。”
(15). 原来是这样,并不是母亲心血来潮,而只是内心深处一个已经埋藏了几十年的心愿。而我怎么会一直不知道呢?我是母亲的女儿啊。仿佛是醍醐灌顶①的刹那,让我看到自己竟是这样自私的人。
(16). 她手里的塑料袋里,全是饮料、雪饼、果冻……小孩子爱吃的东西。沉甸甸的,坠得身体微微倾斜,她也不肯放下来歇一歇。她向我解释:“都是不能碰不能压的。”她就这样,背负着她不能碰不能压的责任,吃力而又安详地等待着。
(17). 我说:“你太辛苦了。”她的笑容平静里有喟叹:“谁叫我是当妈的?熬吧,等孩子懂得给我买东西的时候就好了。” 她的眼睛深深地看着我,声音里充满了肯定,“反正,那一天也不远了。”
(18). 只因为我的存在,便给了她那么大的信心吗?我在瞬间想起了我对母亲的推三阻四,整张脸像着了火一样热了起来,而我的心,开始狠狠地发痛。
(19). 这时,新的一炉面包热气腾腾地端了出来,芳香像原子弹一般地炸开,我前面的那位妇女转过身来:“我们换一下位置,你先买吧!”
(20). 我一愣,连忙谦让:“不用了,你等了那么久。” ……… (21).“快点啊。”有人催我,“你妈还在家里等你哪。” ……
(22). 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通往柜台的路一下子变得很长很长,我慎重地走在每一位母亲的情怀里,就好像走过了长长的一生,从未an人事的小孩走到了人生的尽头。
(23). 终于读懂了母亲的心。 注:①醍醐(tíhú)灌顶:比喻灌输智慧,使人彻底醒悟。 1“母亲情怀”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怀? 2.第5和15段两次出现“心血来潮”,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3.第18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中为什么说“脸像着了火一样热”?为什么 “心”“狠狠地发痛”?请结合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 4.第16段画线句“背负着她不能碰不能压的责任,吃力而又安详地等待着”,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概括第16段的内容,然后说说这一段在文中的作用 概括: 作用: 谈谈你对第(22)段中划线句的理解 5.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
A.本文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顺序进行叙述,条理清楚,结构严谨。 B.本文综合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生动、感人。
C.本文大量运用语言和心理描写,反映了人物的性格,表现了人物的思想。
D.文章详写了“我”的所见、所闻、所感,略写了母亲春游的行动,这样就影响了中心的表达。
6.对本文中心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答案
1.“母亲情怀”是一种关爱儿女、为了儿女的无私的奉献精神。
2.第一次“心血来潮”体现的是“我”的埋怨;第二次“心血来潮”体现的是“我”的恍然大悟。 3. “我”的“脸像着了火一样热”,是因为“我”内心深感惭愧。而“我”的心“狠狠地发痛”,是因为“我”内心产生了深深的自责,“我”非常痛恨自己。
4.这份责任是母亲的情怀,是母亲对儿女的深切的爱与永远不会也不愿意推卸的责任,是母亲付出一切都愿意背负的责任。 5.D【提示】“这样就影响了中心的表达”这种说法不对,因为“母亲春游”只是文章的一个“引子”,并非主题。
6.D【提示】本文重在写母爱,不涉及溺爱,因此D项表述的内容与文章中心无关。
A.所有的母亲都有一种伟大而无私的对儿女爱的情怀。 B.“我”从所有母亲的感情中,理解了自己的母亲,“我”感到母爱是如此的伟大。 C“我”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重新认识了母亲,也为自己的自私感到惭愧。 D.当今存在着一个普遍现象就是对孩子的溺爱,这样只能宠坏了那些“小皇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