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斟 2015年6月 第1O卷第3期 335 有自杀行为或念头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特点分析 梁翠英 (广西脑科医院,柳州市545005) 【摘要】 目的分析有自杀行为或念头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特点,比较有、无自杀行为或念头时精神分裂症患者 的心理特点。探讨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对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按有、无自杀行为或念头分为两组,分别对其进行心 理测评、记录,制订相应的护理措施,并比较分析测评结果。结果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 自杀组中,多数患者得分处于抑郁、焦虑标准分值之上;SCL-90症状量表的评定中,抑郁、焦虑、强迫、敌对、偏执的分值自杀 组高于非自杀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EPQ的性格稳定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自杀原因的分析中, 自责自罪,情绪低落,被害妄想是患者自杀的主要原因。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杀行为多数是抑郁情绪所致。 【关键词】 自杀行为;心理特点;护理 【中图分类号】 R 749.3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6121/i.cnki.cn45—1347/r.2015.03.21 【文章编号】 1673-7768(2015)03-0335-02 自杀行为在精神科中是常见的行为,它可见于抑郁 症、也可见于精神分裂症;可引起严重后果;对于自杀行 为患者的护理,是精神科重点的护理工作之一;临床上 即使注意防范,也常会出现自杀案例,如果了解患者的 自杀规律,将会明显减少自杀案例的发生,为了使护理 后1周内分别采用SAS(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 量表)、SCL-90(90项症状自评量表)、EPQ(艾森克个性 量表)对其心理特征进行测定并比较两组情况。 1.3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处 理,计量资料采用 ±s表示,比较采用f检验,计数资料 采用x 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工作更有效,本文就有自杀念头及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 者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 2结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 院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均符合ICD-10精神分 裂症诊断标准¨j,按有、无自杀行为或念头分为两组,其 中自杀组为人院前已有自杀行为或念头及人院后检查 发现有自杀行为或念头者,共20例,其中男1O例, 女10例,年龄(25.05±8.52)岁,病程(42.7±48.78)个 月;非自杀组为同期入院的患者,既无自杀念头,也无自 杀行为,共20例,其中男11例,女9例,年龄 (24.70±6.67)岁,病程(34.9±34.27)个月。两组患者 年龄、性别、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 自杀组患者SAS、 SDS评分略高于非自杀组,两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见表1。 表1两组患者SAS、SDS标准分值比较(n, ±s) 2.2两组患者SCL-90评分比较SCL-90症状量表的 评定中,自杀组患者抑郁、焦虑、强迫、敌对、偏执的分值 高于非自杀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n, 士s) 1.2研究方法入院时了解患者病史,两组患者入院 表2两组患者SCL-90评分比较336 2.3 两组患者艾森克个性量表比较艾森克个性量表 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性格稳定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见表3。 评定中,两组患者内外向、精神质、神经质比较差异无统 表3两组患者EPQ评分比较【 , 土s) 2.4精神症状及自杀原因 经检查,引起的自杀原因 中,有罪感6例,被害妄想+情绪低落5例,情绪低落 5例,幻觉3例,被害妄想1例,其他1例。在引起自杀 原因中,幻听、幻视、被洞悉感、被控制感,两组病例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被害妄想、情绪低落、自责自罪, 两组病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4。 中,情绪对患者的行为影响比较大;SCL-90显示,自杀组 患者焦虑与抑郁分值明显高于非自杀组,比较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自 杀组多数患者处于焦虑、抑郁状态中。在自杀原因分析 表4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原因 (it,/) 中,有罪感排于第一位,既有妄想又有情绪低落位于第 二位,伴有情绪低落者占有比较大的比例。充分说明抑 郁状态,促进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杀行为。因此临床 上对伴随有情绪低落、自罪观念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应 特别注意,护理上采取抑郁状态的护理模式,如注意危 险品保管,将患者放置到易观察的病房,务必使患者的 活动不脱离工作人员的视线;对有自杀念头的患者应予 密切观察,并予特殊护理,如安排跟随式陪伴。本病例 中,单纯幻觉、妄想引起的自杀占部分比例,可见幻觉、 妄想支配下也可出现危险状态,因此该类患者也是重点 3讨论 护理对象之一。SCL-90评分显示,自杀组的抑郁、敌对、 偏执的分值高于非自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 对于有妄想又有情绪低落的患者,既应按妄想状态下进 行护理,也应按抑郁状态进行护理,才能防患于未然。 有自杀行为和凶杀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人格 特点是冲动、情绪不稳,控制力差 ;本研究结果提示, 两组患者的性格稳定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自杀 组的患者中,性格不稳定居多,显示患者心理不平衡,易 激动,情绪化做事,易做出不计后果的事情,是易自杀的 原因之一。护理上应关心及安慰患者,态度温和,有利 于患者情绪的平衡。 参考文献 [1]范肖东,汪向东,于欣,等译.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 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70—79. [2]王小平,蔡伟雄,刘铁桥.有自杀和凶杀行为的精神分裂 症患者人格特征比较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1,9(1):48—49. 精神分裂症常有幻觉、妄想等症状,人们常认为幻 觉、妄想是导致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的主要原因,实则 不然,多数情况下,是患者伴随的抑郁情绪所致;有资料 显示,精神分裂症的自杀原因中,抑郁占57.14%,逃避 “被害”占11.61%,命令性幻听占4.76% 。本组病例 [3] 谢世平,翟书涛.精神科自杀未遂病人的研究[J].四川 精神卫生,1996,9(3):177—178. (收稿日期:2015-02-27修回日期:2015-04-25) (上接第311页) 竭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 7(18):47—48. 参考文献 [4] 刘坤,敖大乔.有创一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COPD合 并呼吸衰竭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8): 4—5.8. [1]严锡祥,李红苗,沈文富,等.有创一无创机械通气序贯 治疗严重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J].河北医学,2014, 20(9):1491—1494. [2]姜娟,姚贵江.有创一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COPD并 [5] 陆炎.经面罩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患者的临 床护理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3,6(3):113— 114. 急性呼吸衰竭的疗效分析[J].现代药物应用,2014, 89(19):105—106. (收稿日期:2015-02-24修回13期:2015-04-21) 『3 1 王颖.有创一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