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白纸坊太狮的起源

来源:九壹网
白纸坊太狮的起源 赵(北京体育大学摘飞 北京100084) 要 “白纸坊太狮”是北京地区著名的民间花会之一。它已经舞进了国家及北京市两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已 太狮 文献标识码:A 人刘德海(第六代传承人)教授技艺,由于太狮老会的其他一 些骨干也在北京印钞厂工作,60年代以后北京印钞厂舞狮队 经舞出了北京,舞向了世界。白纸坊太狮与白纸坊有什么关系,它是怎么形成的。 关键词 白纸坊中图分类号:G852.9 老北京的太狮,过去逢年过节常参加一些祭祀活动,以祈 求神明赐予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祛邪降祥,事事如意,每年的 朝庙进香活动中也都少不了舞狮表演。狮子舞常同其它民间 花会一起走会,老北京城屈指可数的花会之一当数白纸坊太 狮会。白纸坊与白纸坊太狮之间有什么关联?白纸坊太狮又 是怎么来的?本文就将对这些问题进行论述。 1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成为白纸坊太狮的代表。一直延续到今,一直保留白纸坊太狮。 2_3白纸坊太狮的历史起源 “白纸坊太狮”能够留存至今,不能不说是有一定原因和 历史渊源的。 “白纸坊太狮”又名“白纸坊太狮老会”,它成立于清乾隆 五年(1740年),距今已有270多年的历史;在发展进程期间断 断续续,到了同治九年(1870年),白纸坊的两位大户一一当时 火药局局长陈子鹤和李庭朴共同出面,重整狮子会,更名为“广 安门内白纸坊永寿长春太狮胜会”。 由于陈子鹤是当时朝廷的四品官员,他就仿造紫禁城太 和殿门前的石狮子重新设计了白纸坊太狮的狮头;其大碑额 头、窝窝眼、血盆大口、翻鼻孔的威武、凶猛的特点重塑了狮子 的造型。除此之外,狮脖子上还挂有七个铜铃铛,代表“喜、怒、 哀、思、悲、恐、惊”的情绪;狮头约重七十八斤,整狮身长一丈 二。按照“黄毛狮子蓝毛吼”的民间传说,表演时一黄一蓝两 只太狮同时出场,以其“渣 卧”“旋”“朴”及享誉京城的绝技 “戏水”,形成了白纸坊太狮“凶猛粗犷,形神兼备”的风格,具 有鲜明的中国民间“北派”舞狮的特色。 之所以称为“太狮”是由于狮子舞分为两种:一种称为“少 狮”,是由单人进行表演的小狮子;而另外一种就是我们常说的 大狮子“太狮”,即一人演狮头,一人演狮尾。而“永寿长春”的 来历则有不同的说法:一说是由于陈子鹤专门聘请了舞狮艺人 刘五做教头。此人以做筛子为业,所以绰号“筛子刘五“。“永” 是指刘五家住的永安路:“寿”指北京万寿寺,“长春”即长椿寺, 除教头刘五外,这两所寺庙的两位武僧也来传授过舞狮技艺。 “永寿长春”四个字实际代表了白纸坊太狮的第一代传人。二 说关于“永寿长春”四字则是来自于当时慈禧太后的皇封。 “白纸坊太狮老会”在舞狮艺人不断的指点下,广集会众, 屡屡参加京城各处的行香走会,逐步享誉京城,名震四方。 3结论 白纸坊太狮成立于清乾隆五年,由当时白纸坊的两位大 户陈子鹤和李庭朴共同出面,重整狮子会,后来由刘德海(第 六代传承人)北京印钞厂工人教授舞狮技艺,并成立了舞狮队, 成为了白纸坊太狮的代表,一直流传至今。 白纸坊的来历、白纸坊与白纸坊太狮的关系及白纸坊太 狮的起源。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1)学术期刊及论文。根据研究需要,通过中国知网、维 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网址进行检索,掌握本课题的研究 现状并对文献的研究成果加以分析整理,发现问题,为本研究 提供理论支撑。 (2)网络文献。查阅中国龙狮运动协会网站,印钞厂网站 以及相关网站有关舞狮运动、白纸坊太狮的科研论文及相关 文献。 1.2.2专家访谈法 对北京白纸坊太狮第七代传人王建文老师、北京体育大 学副教授段全伟老师进行访谈,听取他们对本研究的分析和 建议。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白纸坊一词的来历 白纸坊地处北京市西城区的西南角,地方不算太大,却有 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名字来源于造纸行业,元代至清末生活 在当地的人都以造纸为业,这里就是手工造纸作坊的集中地, 亦称白纸坊。白纸坊一词元代是作为官府衙署名称,而到了 明代嘉靖年间,随着北京外城的扩建,南城外八坊里有了白纸 坊的芳名,具明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里记载白纸坊,五牌,三十 铺,东起教子胡同至右安门,西至广宁门(今广安门)迤南一 一线,北起广宁门大街(今广安门外大街)南至右安门迤西一线。 自清代以后演变为对这一地区的泛称,白纸坊经历了元明清 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五代,名副其实地延续了八百多年,直 到1958年这里的手工造纸作坊消失,白纸坊成为北京城唯一 保留的以“坊(作坊)”命名的地名。 2.2白纸坊与印钞厂的关系 白纸坊太狮诞生于北京南城老宣武区白纸坊,北京印钞 厂原来就座落在白纸坊,很多白纸坊的老职工,喜欢玩狮子, 并且白纸坊的人也有传统,喜欢习武,练累了他们也觉得枯燥, 那么拿起狮子玩玩,这样就形成了武术和狮子的结合。在解 放以后很多人就进入了印钞厂工作,从1953年开始,为丰富 职工文艺活动,印钞厂就成立了舞狮队,由当时印钞厂里的工 参考文献 [1】段全伟,吕韶钧,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白纸坊太狮”传承与保护[J]l北京体 育大学学报,201l(9). [2】刘伟.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北京白纸坊太狮传承与发展研究[D].北京体 育大学,2012. 86 一科教导刊f电子版J・2015年第1期f上J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