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之一,其诊断、治疗、可能复发的威胁及躯体形象的改变使患者及其家属面临诸多挑战。调查表明,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的生命质量和婚姻质量低于一般人群。因此,探讨健康教育对促进乳腺癌患者术后的康复,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性;指导妇女主动地参与乳腺癌的诊断、治疗和康复过程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对乳腺癌患者术前、术后进行健康知识宣教,实施相关的护理措施。可以使患者情绪稳定,能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健康教育对乳腺癌患者的术后愈合及康复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1 健康教育模式
建立健康教育门诊—住院—出院后全程健康教育模式,成立乳腺癌健康教育小组,门诊教育以集体授课与讨论相结合;住院教育以集体上课为主与床旁单人指导和患者看书(健康教育手册)学习相结合,出院后教育以自学为主结合电话随访。 2 健康教育的内容
2.1心理健康教育 在护理工作中应耐心、细致、热情地对待每一位患者,让她们在身心受到创伤时得到护士的同情、关心和体贴,从而产生安全感、信赖感,并由此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应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鼓励她们倾吐心声,使其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心理状态。 2.2家属和社会支持 通过耐心讲解疾病相关知识,介绍疾病的进展信息,说明手术治疗的重要性,术后预后一般良好,使患者正确认识自己疾病,积极配合治疗。同时,还应该做好其家属的思想工作,尤其是取得丈夫的情感支持非常重要。
2.3术前健康教育 乳腺癌只有手术才是最佳治疗途径,因此,术前根据患者接受能力介绍病情,详细说明手术治疗的必要性、效果及可能发生的反应,使其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也可介绍有同样经历的患者现身说教,传递自我康复经验,增强对治疗的信心,以良好的心理来接受手术治疗。
2.4术中健康教育 对于患者的疑问,护士应给予耐心细致地解释,关心、安慰患者,使其尽快熟悉手术室环境,消除紧张陌生感。协助患者摆放麻醉体位,术中与手术无关的话不说,以免患者产生不良心理反应,影响手术顺利进行。
2.5术后健康教育 术后医护人员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患侧肢体远端血运情况。患侧上肢下垫一枕头固定于功能位置,以减轻肿胀,促进淋巴回流。取半坐卧位,利于呼吸及引流切口渗血。讲述保持引流管通畅及维持有效负压重要性,告知患者术后3d内术侧肩部制动,防止皮瓣移动而影响伤口愈合,预防肺部感染和切口感染,必要时可采取超声雾化吸入和及时换药更换敷料, 保持切口周围清洁, 有红肿疼痛应及时处置, 有渗血时应及时报告医生,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
2.6功能康复训练的教育 与患者共同制定适合个体的康复训练计划。术后1~3d,因受伤口等因素的影响,可练习握拳、屈腕、屈肘关节,每天数次;4~5d,借助简单器械装置练习,如牵拉钉在高处的松紧带,逐渐进行前上举,后上举的训练,每天练习,术后坚持锻炼1个月。要求在1~2个月就完全恢复肩部运动。在上述的训练过程中,应努力避免或消除腰部、腕部和肘部替代肩关节的运动。
2.7出院前的健康教育 告知患者各种药物的不良反应,严格按服用方法和剂量使用;认识放疗和化疗的重要性,一般术后6~8个月内应完成化疗方案;定期检查血象、肝肾功能等。嘱患者出院后坚持做肩关节旋转运动,进行各种锻炼,以增强上肢力量;可向患者介绍义乳或乳房矫形手术,以恢复体型,改善自我形象;介绍出院后及时复诊的时间、联系电话,嘱家属密切注意患者的心理和病情变化,教会患者对侧乳房自查,可望使可疑肿瘤早期发现。
3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1存在的问题
3.1.1 认识不足:有些人常常以为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无法抗拒,对健康教育引不起重视; 3.1.2 缺乏毅力,不能长期坚持:有些人往往在取得一些效果后就坚持不下去了,缺乏毅力和信心;
3.1.3 理解偏差:由于文化层次及个人观念的差异,许多人有重治疗轻预防的观念存在; 3.1.4 医护人员缺乏健康教育经验:专业培训少,业务工作忙,大家自发学习的兴趣不浓; 3.1.5 医护人员重治轻防的观念存在。有人仍认为医护人员主要职责是治病救人,没有认识到健康教育在疾病预防保健工作中的重要性;
3.1.6 缺乏有效的检测评价机制:对健康教育缺乏专项经费投入,没有把健康教育纳入量化工作质量检测评价项目,没有很好的调动医护人员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使健康教育流于形式。 3.2对策
3.2.1 重视健康教育工作,加大投入。要增加健康教育的经费投入,组织人力、物力规范健康教育的内容,使健康教育更加规范有序;
3.2.2 提高医护人员的素质。教育医护人员,充分树立起“预防为主”的观念,抓紧新知识、新方法的学习、研究、探索,切实掌握各项技能,提高自身素质;
3.2.3 建立健全教育检测监督机制。加强指导监督,充分调动医护人员的积极性、自觉性,使健康教育不流于形式;
3.2.4 因人施教、责任到人。针对文化层次、生活观念差异不同的问题,因人而异,制定适合其本人的教育方案,引导她们改变不良的思维方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通过对乳腺癌患者实施有计划的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患者加深了对本病的认识,改善情绪,增强自我护理能力,掌握了预防并发症和自我护理的方法,积极实现自我康复,减少并发症,最大程度恢复患侧上肢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