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测试卷

来源:九壹网


鲁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测试卷

C.氯仿转化为光气是化学变化 D.一个光气分子由4个原子构成 7.亚硝酸钠(NaNO2)外形酷似食盐,误食会使人中毒。亚硝酸钠中氮的化合价为( )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 Ca-40

一、(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小红同学在化学实验课上建议,用碘水可将淀粉溶液和食盐溶液区分开来,这个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假设 B.交流评价 C.设计实验 D.作出结论

2.“伐薪烧炭南山中”是唐朝诗人白居易所写的诗歌《卖炭翁》中的诗句,这里“伐薪”和“烧炭”各指的变化是( )

A.两者均为物理变化 B.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 C.两者均为化学变化 D.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

3.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4.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下列做法与保护百脉泉系相符的是( ) A.在南部山区筹建大型农药厂 B.种植花草树木,绿化美化百脉泉公园 C.公园内大量使用杀虫剂,以防止美国白蛾

D.游人丢弃的饮料瓶、塑料袋等废弃物,就地掩埋或焚烧

5.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其中表

示化合物的是( )

6.氯仿(CHCl3)是一种良好的有机溶剂,它不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光照条件下被氧气氧化而产生剧毒光气(COCl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氯仿由碳、氢和氯三种元素组成 B.氯仿是一种氧化物

A.+2 B.+3 C.+4 D.+5 8.如图所示,向试管中加入哪种物质后,气球有可能鼓起来( ) A.冰块 B.硝酸铵 C.食盐 D.氢氧化钠 9.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在空气中加热铜片,铜片表面有黑色固体生成

10.08年奥运火炬“祥云”采用的燃料是丙烷,丙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R+5O2 点燃 3CO2+4H2O(R代表丙烷)。由此推断出丙烷的化学式为( )

A.C3H4 B.C3H6 C.C3H8 D.CH4

11.已知硫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都是氧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的两倍,又知氧原子核外电子数与核内中子数相等,由此得出结论:在二氧化硫分子中,①电子数等于核内质子数; ②硫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 ③电子数等于核内中子数; ④质子数等于中子数。以上结论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2.下列关于灭火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A.油着火,用水浇灭 B.扑灭森林火灾,设置隔离带 C.熄灭酒精灯,用嘴吹灭

D.电器着火,直接用水浇灭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3.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用数字和符号表示下列粒子:

(1) 3个水分子 (2) 2个硫酸根离子

14.甲、乙、丙、三种元素,甲的单质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乙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丙元素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用化学符号....填空: 甲的单质是 ;乙和丙形成的化合物 15.化学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

(1)日常中,我们常用 区分硬水和软水。

(2)茶杯内的纱网,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该设计利用的是化学实验操作中的

16.氧气是我们不能离开的物质.关于氧气的叙述有:a.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b.通常情况下,氧气无色无味;c.氧气能支持燃烧;d.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e.氧气能供人呼吸;f.氧气可使钢铁制品生锈;回答下列问题(填写序号): (1)描写氧气物理性质的是 (2)描写氧气用途的是

17.电解水的反应方程式为 ,其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 18.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

(1)表示阳离子的是 ,(填序号,下同); (2)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 。

19、12g A物质溶于228g水中,所得溶液平均分为三等份。 (1)每一份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

(2)在其中一份溶液中再溶解20gA,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20.采集空气样品时,如果没有专业仪器,我们可用矿泉水瓶装满水到采样地点倒掉,这种收集气体的方法叫做 ,实验室制氧气时,也可用这种方法收集,用该方法收集氧气时,制备氧气装置内空气已排尽的标志是 。 三.简答题:(本大题包括2道小题,21题2分,22题4分,共6分)

21.在“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课中,某同学取一段细铁丝在自己收集到的氧气中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结果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请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写两点): (1) (2) 22.在实验室配制溶液时的步骤为:计算、 、溶解 、装瓶.

现欲配制50g5%氯化钠溶液,如果某学生配制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5%,则可能造成误差的原因有(至少举出三点):

(1) (2) (3)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包括2道小题,23题6分,24小题12分,共18分) 23.老师在课堂上用高锰酸钾利用下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氧气。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 ;② 。

(2)大试管中发生的反应是 。(写化学方程式) (3)在反应发生前,一定要要先 ,

实验结束后,先将导管移出水面,

然后再

24.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见图I)进行了大胆改进,设计图(Ⅱ)(选用容积为35mL的18×180mm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实验方案进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请你对比分析下面图I、图Ⅱ实验,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I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图Ⅱ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 ①点燃酒精灯。

②撤去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

③将足量红磷平装入试管中,将20mL的注射器活塞置于10mL刻度处,并按图Ⅱ中所示的连接方式固定好,再将弹簧夹紧橡皮管。 ④读取注射器活塞的数据。

你认为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

(3)按图Ⅱ实验完成后,注射器活塞将从10mL刻度处慢慢前移到约为 mL刻度处才停止。

(4)对照图Ⅱ实验,你认为图I实验有何不足之处?(回答一点即可) (5)采用图I所示装置实验后,发现测定出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低于1/5,试分析原因: 

五.计算题:(本大题包括1道小题,共8分)

24.实验室常采用石灰石(主要成分为CaCO3)和稀盐酸(HCl)反应来制取CO2. (1)CaCO3中各元素质量比Ca:C:O = , (2)CaCO3中Ca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3)若实验室需制取44gCO2,则需要含杂质5%的石灰石多少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