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第9课《古诗三首》课后作业及答案
1.巧填同音字。
mù ( )色 羡( ) tí ( )目 ( )问 yuán ( )故 ( )来 fēng 山( ) ( )利 lú ( )山 香( ) 2.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瑟(shè sè)瑟的秋风吹拂着树林,仿佛吟(yín yǐng)唱着..对秋的赞歌。
(2)敌人已经输(shū sū)了,只能举手投降(xiáng jiàng)。 ..3.字词理解。
(1)“题西林壁”中“题”的意思是 。题目告诉我们,这首诗是写在 上面的。
(2)“暮江吟”中“吟”是指 。题目告诉我们,写这首诗的时间是 ,地点是 。 4.品读诗句,完成练习。
(1)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①“残阳”是指西沉的太阳,傍晚时分的太阳还叫作 。下列四字词语中不是描写太阳落山的一项的是( )。
A.旭日东升 B.日薄西山 C.残阳如血 D.落日余晖
1 / 7
②理解诗句,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因为太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的,所以“铺”字用得准确、形象
B.“铺”字表现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与江面的平静,给人以安闲、舒适之感
C.诗人抓住了夕阳下的江面呈现的两种颜色,表现出江面微波粼粼的绚烂景象
D.天气晴朗无风,江水缓缓流动,江面皱起细小的波纹。受残阳照射的江水呈现一片青绿色,未受残阳照射的江水呈现出红色 (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①“识”的意思是 ,“缘”的意思是 。我
能写出这两句诗的意思: 。 ②这两句诗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可以用俗语概括为( )。 A.当局者迷,旁观者清B.兼听则明,偏信则暗C.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③这两句诗给我们的启发是( )
A.对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他方面 B.对复杂的事物,应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 C.对复杂的事物,既要多方面观察、多方面调查,又要亲身去体验、去分析
5.读古诗,完成练习。
雪梅
2 / 7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1)“骚人阁笔”的“阁”读音是(gē gé),“骚人阁笔费评章”的原因是 。 (2)“梅雪争春未肯降”一句生动地写出了梅、雪的情态。与这句运用了相同的修辞手法的诗句是( )。
A.飞流直下三千尺 B.二月春风似剪刀 C.落红不是无情物 (3)后两句诗把梅和雪做比较,告诫我们( )。 A.人各有各的长处,不必争抢,做人要谦虚
B.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是正道
C.人各有各的长处,喜好不同时要互相尊重 6.吟诵古诗,活学活用。
(1)老师指导大家写作时,常引用诗人苏轼《题西林壁》中的诗句“ , ”来强调习作要多角度观察,多方面描写,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2)深秋的夜晚多么可爱啊!我站在江边,看到露水像珍珠一样晶
莹光亮,弯弯的月亮像弓一样,想起了白居易的诗句:“ , 。” 7.牛刀小试。
(1)林林画了一幅国画。下面哪首诗最适合题在画上?( ) A.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 / 7
B.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C.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2)这幅画可以命名为“ 图”。
8.试着写一写。
西边天上的朵朵黑云, 变成了 ;
从东山上升起的月亮, 到西山上就要落下! 一夜里月亮做了多少好事: 她把昙花悄悄唤醒, 她给夜来香撒上香粉, 她給青蛙当灯笼,
她 , 她 , 她 ,
月亮就要从西山落啦!
4 / 7
参考答案
1.暮 题 缘 峰 庐 慕 提 原 锋 炉 2.sè yín shū xiáng 3.(1)书写、题写 西林寺的墙壁 (2)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 傍晚 江边 4.(1)①示例:夕阳 A ②D
(2)①认识 因为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的真面目,是因为自己身处这层峦叠嶂的深山之中 ②A ③C 5.略。
6.(1)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2)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1)gē 梅花比起雪花还差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 (2)C (3)B
7.(1)B (2)示例:月夜鸟鸣
8.示例:红彤彤的朝霞 陪着猫头鹰捉老鼠 给花朵披上月光 陪蛾子在灯下嬉戏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第9课《古诗三首》课后作业及答案
一、给多音字注音。
5 / 7
1.敌人在八路军的猛攻下只有投降( )。 2.蒲公英的种子降( )落在大地上。 二、看词语,写拼音。
运输( ) 暮色( ) 瑟瑟( ) 降落( ) 三、课文整体梳理。
1.《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_________的诗作,是一首诗中有画的________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_____________之中。 2.《雪梅》的作者是________,作者通过描写_____与_____争春,让诗人思考后评价二者皆有特色,雪更________,梅花更_____________。 四、《暮江吟》中诗人描写了哪些景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重点段落品析。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比喻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描写了两幅景象,一幅是_________;一幅是_____________。 3.“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 六、写一写。
你也来写一首描写景物的诗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 7
七、画出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的情景。
参考答案
一、yùn shū mù sè sè sè jiàng luò 二、xiáng jiàng
三、1.苏轼 写景 对庐山景色的描绘 2.卢钺 雪 梅花 白 香 四、残阳、江水、露珠、新月
五、1.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2.一幅是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丽景象;一幅是弯月初升,露珠晶莹的朦胧夜色
3.九月初三这个夜晚多么可爱啊,露珠像珍珠一样,而升起的一弯新月像一张精巧的弯弓。 六、略 七、略
7 /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