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一种用于亚克力板原料的聚合设备[实用新型专利]

来源:九壹网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10229960 U(45)授权公告日 2020.04.03

(21)申请号 201920976780.1(22)申请日 2019.06.27

(73)专利权人 江西欧嘉实业有限公司

地址 331800 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区经济开

发区东升工业园渊山岗片区(72)发明人 欧亦雨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艾皮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777

代理人 杨克(51)Int.Cl.

B01J 19/18(2006.01)B08B 9/087(2006.01)C08F 20/14(2006.01)C08F 2/01(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

CN 210229960 U(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用于亚克力板原料的聚合设备(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亚克力板原料的聚合设备,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侧的上端设置有储料仓,所述箱体上表面的中间处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储料仓内侧上端的中间处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头,且所述第一连接头与所述第一电机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头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有刮板,且所述滑板与所述储料仓的内壁相吻合,所述第一连接头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拌器,所述第一搅拌器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螺旋导料杆。该种用于亚克力板原料的聚合设备,通过刮板便于对储料仓的内壁进行处理,通过第一搅拌器便于对原料进行混合,通过第一搅拌器便于进行下料,通过温度传感器调节聚合仓的温度,通过第二搅拌器对原料进行混合,便于提高聚合效果。

CN 210229960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用于亚克力板原料的聚合设备,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侧的上端设置有储料仓(2),所述箱体(1)上表面的中间处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21),所述储料仓(2)内侧上端的中间处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头(22),且所述第一连接头(22)与所述第一电机(21)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头(22)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有刮板(23),且所述刮板(23)与所述储料仓(2)的内壁相吻合,所述第一连接头(2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拌器(24),所述第一搅拌器(2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螺旋导料杆(25),所述储料仓(2)底部的中间处固定连接有导料管(3),所述导料管(3)端口处固定连接有阀门(31),所述箱体(1)内侧的底部设置有聚合仓(4),且所述聚合仓(4)与所述导料管(3)相连接,所述聚合仓(4)内部上端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41),所述聚合仓(4)内侧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有温度控制器(42),所述箱体(1)底部的中间处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5),所述聚合仓(4)内侧底部的中间处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头(51),且所述第二连接头(51)与所述第二电机(5)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头(5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搅拌器(5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亚克力板原料的聚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正面的中间处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11),所述控制面板(11)的左下角固定连接有接线孔(12),且所述第一电机(21)、所述阀门(31)、所述温度传感器(41)、所述温度控制器(42)和所述第二电机(5)均通过导线与所述控制面板(11)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亚克力板原料的聚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底部的四个拐角处固定连接有支柱(13),所述支柱(1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亚克力板原料的聚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正面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一观察窗(15),且所述第一观察窗(15)与所述储料仓(2)相对应,所述箱体(1)正面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二观察窗(16),且所述第二观察窗(16)与所述聚合仓(4)相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亚克力板原料的聚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上表面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加料管(17),且所述加料管(17)与所述储料仓(2)相连接,所述箱体(1)右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料管(18),且所述出料管(18)与所述聚合仓(4)相连接。

2

CN 210229960 U

说 明 书

一种用于亚克力板原料的聚合设备

1/4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亚克力板原料的聚合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亚克力板原料的聚合设备。

背景技术

[0002]亚克力又称特殊处理的有机玻璃,是有机玻璃换代产品,用亚克力制作的灯箱具有透光性能好、颜色纯正、色彩丰富、美观平整、兼顾白天夜晚两种效果、使用寿命长、不影响使用等特点。

[0003]目前现有的亚克力板原料的聚合设备在加料时,一般直接将原料倒入,原料堆积在聚合仓的内部,这样导致聚合反应效果较差,效率较低,一些现有的加料装置内部原料容易出现堆积现象,且容易附着在箱体的内壁,造成资源浪费,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亚克力板原料的聚合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亚克力板原料的聚合设备,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亚克力板原料的聚合设备,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侧的上端设置有储料仓,所述箱体上表面的中间处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储料仓内侧上端的中间处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头,且所述第一连接头与所述第一电机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头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有刮板,且所述滑板与所述储料仓的内壁相吻合,所述第一连接头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拌器,所述第一搅拌器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螺旋导料杆,所述储料仓底部的中间处固定连接有导料管,所述导料管端口处固定连接有阀门,所述箱体内侧的底部设置有聚合仓,且所述聚合仓与所述导料管相连接,所述聚合仓内部上端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所述聚合仓内侧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有温度控制器,所述箱体底部的中间处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聚合仓内侧底部的中间处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头,且所述第二连接头与所述第二电机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头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搅拌器。

[000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箱体正面的中间处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的左下角固定连接有接线孔,且所述第一电机、所述阀门、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控制器和所述第二电机均通过导线与所述控制面板相连接。[000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箱体底部的四个拐角处固定连接有支柱,所述支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箱体正面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一观察窗,且所述第一观察窗与所述储料仓相对应,所述箱体正面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二观察窗,且所述第二观察窗与所述聚合仓相对应。

[000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箱体上表面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加料

3

CN 210229960 U

说 明 书

2/4页

管,且所述加料管与所述储料仓相连接,所述箱体右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料管,且所述出料管与所述聚合仓相连接。[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1]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亚克力板原料的聚合设备,通过控制面板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带动第一连接头转动,第一连接头带动刮板和第一搅拌器转动,通过刮板便于对储料仓的内壁进行处理,避免原料附着在储料仓内壁上,造成资源浪费,通过第一搅拌器便于对原料进行混合,便于原料均匀分布,通过第一搅拌器底部设有的螺旋导料杆,便于进行下料;

[0012]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亚克力板原料的聚合设备,通过控制面板启动阀门打开导料管,便于原料进行聚合仓内,通过控制面板启动温度控制器,通过温度传感器便于调节聚合仓的温度,通过控制面板启动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带动第二连接头转动,第二连接头带动第二搅拌器转动,通过第二搅拌器便于对原料进行混合,便于充分反应,便于提高聚合效果;

[0013]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亚克力板原料的聚合设备,通过第一观察窗便于观察储料仓内部原料状况,通过第二观察窗便于观察聚合仓内聚合反应状况,该新型便于操作,较为实用,适合广泛推广与使用。附图说明

[0014]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亚克力板原料的聚合设备的主视剖视图;[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亚克力板原料的聚合设备的主视图。[0017]图中:箱体1,控制面板11,接线孔12,支柱13,底座14,第一观察窗15,第二观察窗16,加料管17,出料管18,储料仓2,第一电机21,第一连接头22,刮板23,第一搅拌器24,螺旋导料杆25,导料管3,阀门31,聚合仓4,温度传感器41,温度控制器42,第二电机5,第二连接头51,第二搅拌器52。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0019]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亚克力板原料的聚合设备,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内侧的上端设置有储料仓2,所述箱体1上表面的中间处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21,所述储料仓2内侧上端的中间处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头22,且所述第一连接头22与所述第一电机21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头22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有刮板23,且所述滑板23与所述储料仓2的内壁相吻合,所述第一连接头2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拌器24,所述第一搅拌器2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螺旋导料杆25,所述储料仓2底部的中间处固定连接有导料管3,所述导料管3端口处固定连接有阀门31,所述箱体1内侧的底部设置有聚合仓4,且所述聚合仓4与所述导料管3相连接,所述聚合仓4内部上端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41,所述聚合仓4内侧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有温度控制器42,所述箱体1底部的中间

4

CN 210229960 U

说 明 书

3/4页

处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5,所述聚合仓4内侧底部的中间处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头51,且所述第二连接头51与所述第二电机5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头5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搅拌器52,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通过控制面板11启动第一电机21,第一电机21带动第一连接头22转动,第一连接头22带动刮板23和第一搅拌器24转动,通过刮板23便于对储料仓2的内壁进行处理,避免原料附着在储料仓2内壁上,造成资源浪费,通过第一搅拌器24便于对原料进行混合,便于原料均匀分布,通过第一搅拌器24底部设有的螺旋导料杆25,便于进行下料,通过控制面板11启动阀门31打开导料管3,便于原料进行聚合仓4内,通过控制面板11启动温度控制器42,通过温度传感器41便于调节聚合仓4的温度,通过控制面板11启动第二电机5,第二电机5带动第二连接头51转动,第二连接头51带动第二搅拌器52转动,通过第二搅拌器52便于对原料进行混合,便于充分反应,便于提高聚合效果,通过第一观察窗15便于观察储料仓2内部原料状况,通过第二观察窗16便于观察聚合仓4内聚合反应状况。[0020]请参阅图1-2,所述箱体1正面的中间处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11,所述控制面板11的左下角固定连接有接线孔12,且所述第一电机21、所述阀门31、所述温度传感器41、所述温度控制器42和所述第二电机5均通过导线与所述控制面板11相连接,通过接线孔12与电源相连接。

[0021]请参阅图1-2,所述箱体1底部的四个拐角处固定连接有支柱13,所述支柱1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14,通过支柱13和底座14起到支撑作用。[0022]请参阅图2,所述箱体1正面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一观察窗15,且所述第一观察窗15与所述储料仓2相对应,所述箱体1正面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二观察窗16,且所述第二观察窗16与所述聚合仓4相对应,通过第一观察窗15和第二观察窗16进行观察。[0023]请参阅图1-2,所述箱体1上表面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加料管17,且所述加料管17与所述储料仓2相连接,所述箱体1右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料管18,且所述出料管18与所述聚合仓4相连接,加料管17添加原料,通过出料管18排料。[0024]工作原理: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用于亚克力板原料的聚合设备,包括箱体1,控制面板11,接线孔12,支柱13,底座14,第一观察窗15,第二观察窗16,加料管17,出料管18,储料仓2,第一电机21,第一连接头22,刮板23,第一搅拌器24,螺旋导料杆25,导料管3,阀门31,聚合仓4,温度传感器41,温度控制器42,第二电机5,第二连接头51,第二搅拌器52,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用户通过接线孔12与电源相连接,通过控制面板11启动第一电机21,第一电机21带动第一连接头22转动,第一连接头22带动刮板23和第一搅拌器24转动,通过刮板23便于对储料仓2的内壁进行处理,避免原料附着在储料仓2内壁上,造成资源浪费,通过第一搅拌器24便于对原料进行混合,便于原料均匀分布,通过第一搅拌器24底部设有的螺旋导料杆25,便于进行下料,通过控制面板11启动阀门31打开导料管3,便于原料进行聚合仓4内,通过控制面板11启动温度控制器42,通过温度传感器41便于调节聚合仓4的温度,通过控制面板11启动第二电机5,第二电机5带动第二连接头51转动,第二连接头51带动第二搅拌器52转动,通过第二搅拌器52便于对原料进行混合,便于充分反应,便于提高聚合效果,通过第一观察窗15便于观察储料仓2内部原料状况,通过第二观察窗16便于观察聚合仓4内聚合反应状况。

[0025]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

5

CN 210229960 U

说 明 书

4/4页

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26]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6

CN 210229960 U

说 明 书 附 图

1/1页

图1

图2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