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规划设计 居住区儿童游戏场 设计初探 Preljmjnary Discuss on the Design of Children。S Play Area in Residential Districts ■李敏Li Min 【摘要】对现有的居住区儿童游戏设施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游戏价值与居 住区儿童游戏场地设计、居住区适龄儿童游戏设施设计和居住区儿童游戏场的传 统文化植入三个维度的改良措施。 【关键词】居住区;儿童游戏场地:游戏设施:传统文化 【Abstract】In this article,the author analyzes status of existing children’s play facilities in residential districts,and proposes corrective measure from three dimensions: p】ay vMue and children’s play area design in residential districts,school—aged children’s play facilities design in residential districts as well as traditional culture implantation of children s play area in residential districts. 【Keywords】residential districts;children’s play area;play facilities;traditional cul— tllre 游戏对孩子的认知、身心健康、学 习等多个方面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居 住区儿童游戏场,作为儿童游戏的重要 场所,设计单一的游戏环境已经不能适 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将儿童游戏空间设 计提到与居住区环境设计同等重要的地 位,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融设计性、 创造性和文化性于一体的多元化儿童游 戏场,则不约而同地得到儿童、家长以 及专业人士的更多认同。设计师所要做 的是将游戏环境的概念融入设计,从儿 童的角度去思考他们的需求,引领孩子 的发展 1现状分析 1.1设计层面——场地设计单一 游戏环境恶化,室外游戏设施陈 李敏,华中科技大学毕业,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讲师。 1 0住宅科技/201O.02 旧,多是采用传统的游戏场的模式,一 块彩色的塑胶场地上设置金属或钢结构 的器具,如跷跷板、滑梯、秋千、攀爬架 和旋转装置等,仅提供功能性的游戏。或 是设计者在自己丰富想象力的激发下, 游戏场地中设置如太空船、动物建造物 等游戏设备,以迎合孩子们的梦想世界, 却无法让儿童达到在游戏中从事较多扮 演和团体游戏的机会。 在笔者近年来的设计实践和对一些设 计者的调研来看,一方面是因为我国缺 乏像国外那样的先进游戏制造商和游戏 设备安全规范,更不用说安全考虑和设备 定期维护了。另一方面还是由于一部分 的设计者和开发商没有更多地关注居住 区儿童游戏空间。在设计儿童游戏场时 多是为满足简单的功能性游戏模式,对 游戏设施价值以及游戏本身能达到的预 期价值分析不够,游戏场地以及设施细 部的考虑分析都不够全面:没有从儿童 的角度去了解他们的需求,或者也根本 没有真正关心儿童想要什么。 1.2参与层面——设施与年龄适应性问题 当前居住区儿童游戏空间设计不仅存 在数量偏少,空间偏小,内容单一等问 题,更严重的是没有考虑不同年龄段儿 童的使用需求,基本上是为1~5岁小孩 所设置的游乐设施,6~1 2岁的孩子无处 可去。来自网络的一个数据,如今的居 住区的现实情况导致,因为没有玩伴近 47%的孩子经常是一个人玩,更多孩子 可以在虚拟的电视、电脑游戏中体验种 种感受,却不曾体验过许多同伴参与的 游戏。D r J0 saImon研究表明,从9 岁起,孩子们就不太可能在居住区儿童 游戏空间里游戏,因为他们认为那些儿 规划设计_童游乐设施,是为比他们小的孩子设置 地方。在满足以上的场地设置要求的同 时,要尽量提高活动环境的利用率,首 们对童年美好的回忆。通过观察,许多农 村的儿童非常向往城市的游戏设施。同 的。“许多方面的物质环境对儿童构成 了障碍”。 先,可考虑该场地的夜间照明,夜晚和白 天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环境,对夜晚的体 验也是孩子不可缺少的,设置照明系统 提高利用率:其次,如何确保孩子在雨天 时城市儿童来到乡村、大自然,对随处可 见的小动物、牲畜、植物、水塘等也是如 此钟爱。不同的生活环境造就了他们不 1.3文化层面——文化的缺失 现如今,行业中出现了很多优秀的 楼盘,各种风格的居住小区目不暇接,不 同的认知需求,我们仅能得出两者是互 补的,在提高居住区儿童游戏设施安全 论是凸显“异域风情”的、还是强调“东 或是寒冷的季节也能外出活动,特别是 方神韵”的,从整体规划、建筑风格和景 夏热冬冷地区,如今越来越多的居住建 观的营造,无不是为了传承传统文化,但 筑设计为底层架空,能够大大地提升活 是笔者却注意小区中五颜六色的儿童游 动空间和景观的穿透性,我们不妨把一 戏空间却大同小异,几乎是橡胶地垫加 部分的儿童游乐场地设置在架空层中, 成品游乐器材。设计者在打造独具风格 并且采取一定的围合措施,在尽量不打 的居住环境时,没有考虑到儿童游戏场 扰居民休息的前提下,确保小孩在外游 的文化融入,导致文化的缺失。 戏的时间。 2.2居住区儿童游戏空间场地设计 2游戏价值与场地设计 2_2.1丰富的区域划分 居住区儿童游戏场地可分为器具游戏 2.1居住区儿童游戏场地位置 区、沙水游戏区、装扮游戏区、规则 居住区儿童游戏场地,学龄前儿童 游戏区,游戏场应提供多样的形式、结 游戏场,供2~5岁儿童使用,服务半径 构、色彩水准和挑战 ,多样性的游戏 不超过1 OOm,多安排在居住建筑的宅 场提供不同的游戏活动,能吸引孩子的 前屋后或组团绿地内,场地规模为 注意,引导游戏的开始,给予兴趣的选 1 OO~2OOm :学龄儿童游戏场,主要 择及鼓励儿童的探索,并使其感官经历 服务对象为6~1 2岁的学龄儿童,服务半 更为丰富 径不宜超过3O0m,安排在小区级绿地 笔者认为,不能一味地否认现代居住 中,用地规模在500~1 000m ”。 区常用的组装式儿童游戏设施。成年人 儿童游戏场的用地应尽量选择通风 强调儿时爬树、捉鱼、堆沙等游戏,为什 好、日照佳、排水畅、无安全隐患的 么成年人都热衷于那些游戏呢7缘于他 性和探索性的同时,把两者合理地布置 在一个空间中,增加更多的自然探索功 能。 本文主要想强调“自然游戏区域” 融入,F0 rst在《儿童游戏与游戏环境》 一书中,提出了大自然赋予儿童的高层 次意义,远远超过那些人造物品的意 义。现在都市中已经很少有这样的地方 了,我们只能在居住儿童游戏场地或是 小区内人工打造这样的区域,进行植物 群落的种植,营造自然生态环境,一段 时间后就有昆虫、鸟类及小动物来栖 息,尽可能地再现大自然的情景,自然 游戏区为儿童提供更多的游戏选择、生 活体验、科普知识以及营造宜人的小气 候和小生境。 2.2.2交互性、创造性游戏空间的营造 在《交往与空间》一书中提及“吸 引”二字,我们要做出成功的儿童游戏场 地,首先要满足“吸引”的条件,正如书 中所说要能看到正在发生的一切、短捷而 方便的道路、有地方可走和有事可做。场 所中活动空间和游戏设施的设置应有一定 的新鲜感和刺激性,激发儿童的游戏兴趣 及好奇心 从小培养儿童的刨造力和动手 能力:加强竞争意识以及冒险精神在有限 的空间扩充无限的游戏内容,锻炼儿童坚 忍不拔的意志。 2-2_3游戏设施与场地完美结合 如何将游戏设施同游戏场地设计结 合,是我们要考虑的重点,更好地实现 游戏价值,把我们遗忘的元素,水、沙 石、有高差坡度的地形表面,运用多样 化的设计为儿童提供丰富的活动场所, 并寓教于乐、启发儿童智慧。如图1设 计师主要的想法是创建一个“地毯”, 采用三元二丙橡胶涂层,将其覆盖到整 个表面,室外家具给人们一种从地上长 出来的印象。在设计中通过竖向设计, 2010.02/住宅科技 1 1 一规划设计 瞰这个游戏场,或是在游戏场中爬行,或是蹒跚学 步。相应的游戏场设计上应该较为清洁、简单,并 与较大孩子的游戏区域相对分开。设置一些简单的游 戏设施、开辟清洁的爬行区域和具有一定挑战的障碍 物。当孩子长大到蹒跚学步并且开始行走,他们变得 更加活跃,在这个期间,好奇心和情绪的发展更加迅 速,喜欢接触水和挑战有一定高差的事物,对小动物 图1寓教于乐的儿童游戏场所 图2 丰富多变的儿童户外游戏设施 把工程中的余土堆成起伏的山丘,山丘、坡道、平地、斜坡、隧道 和洼地等各种地形,高低起伏,丰富的竖向变化不仅仅丰富了景观效 果,拓展了居住区儿童游戏场地的面积,同时也为儿童户外活动提供 了探索、翻滚、滑道、攀岩等更多的选择(图2)。 3适龄儿童游乐设旌设计 3.1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需要有相应的游戏场 婴儿时期(0~2岁),这个时期的小孩,或是在成人的怀抱中俯 1 2住宅科技/2010.02 感兴趣等等一系列的活动。 学龄期(2~5岁),在这个阶段,小孩不论在 认知水平、活动能力、语言沟通、情绪控制等方面 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可以去接触以前禁止或者是难以 接近的地方,比方说水塘和有一定高度的树、墙壁、 栏杆等等,孩子的身高和活动能力允许他们在这样具 有挑战的设施上游戏。 学龄期(6~12岁),在这个阶段,儿童进入了更加 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并且对参与规则游戏更加感兴趣, 他们具备了与人合作的能力,开始对具体事物感兴 趣,希望在第一时间看到、闻到或接触到。 3_2对策 我们在设计过程中,现代居住小区儿童游戏空间 是很有限的,在尽量采用复合型游戏场地设计等方法 拓展使用面积,满足各年龄段的游戏需求的同时,不 能一味地追求对整个年龄段的适应,试图设计包括所 有类型的游戏特性的综合的游戏环境,也是不太现实 的。 首先,可以按照发展适当地增加其复杂性。 例 如,如果是平衡木游戏,那么对一个较小的孩子来 说,步行一条直线也是一种挑战。当孩子能够控制身 体顺利通过后,人们会设想下一步将是把平衡木的高 度提高到40cm,以提高于地面的方式,来增长这种设 施的复杂性。然而,这仅仅增加了风险,并非复杂 性,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提高了一种伤害的可能性” 。 要增加任务的复杂性,可以增加长度和改变角度,翻 倒或者更换为走石头。高度的提升仅仅会增加游戏的 风险而不是复杂性。 其次,观察发现孩子们普遍倾向与年龄比自己大 几岁或者小几岁的儿童游戏,这样的现象是由于孩子与 生俱来的性格造成的,有的孩子喜欢充当领导者来获得 满足感,有的则喜欢依附于别的孩子来获得安全感I 。 不同年龄的孩子对于同种游戏对象会采取截然不同的游 戏方式,使一种游戏内容产生多种游戏功能。 4传统文化在居住区儿童游戏场地设计的植入 在全球化大潮冲击下,各国都面临如何保护和传 承本国、本民族文化特质的困惑。作为传播文化的当 规划设计一 代设计师,能否使得若干年后,后人看 待当代设计时,认识到他体现了文化的 演进和发展。而民族文明、文化之薪火 相传,孩子的教育是起点,在儿童游戏 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引导孩子接触传统 文化,达到寓教于乐的功效。 性与时效性于一体的探索性游戏。 化与施特拉特福德小镇文化有机的结 合,设计的核心也不仅只是造型与风格 上的变化,而且还包括了造型和风格中 4.3提炼传统文化元素精髓。并运用现 代设计思想赋予它时代的含义 施特拉特福德社区游戏场(图4、 5)作品荣获了澳大利亚公园与休闲空 间大奖,Ric Mccona ̄hv在设计这个游 戏场地时,概念来源于莎士比亚主题文 蕴含的艺术性、文化内容及其功能性。 可以从以上的案例中得到启示,在居住 区儿童游戏场地设计中除了传统形体上 融八,还要充分挖掘地方文化价值,讲 4.1形态中感悟——传统造型艺术在居住 区儿童游戏场中的创新运用 从造型艺术上讲,要在居住区儿童 游戏场中将传统文化融入其中,可以从 “形、意、神”几个角度来塑造。但 作为儿童游戏空间,形态与色彩最能吸 引孩子的注意,将其分别融入儿童游戏 的场地空间布局和儿童游戏设施的设计 之中。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可以分为传统 平面、立体造型艺术,平面艺术造型有 文字、书法、国画、印章、剪纸、皮 影、织绣、壁画、星象和传统装饰纹 样等等:立体造型艺术有京剧脸谱、民 间玩具、泥塑、竹简等等,平面立体 造型亦可相互转换。 对传统造型加以改造、提炼和运 用,使其富有时代特色:或者把传统造 型的方法和表现形式运用到居住区儿童 游戏场设计中,用以表达现代的设计理 念又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例 如,在儿童游戏场场地设计上融入甲骨 文字样,已具备了“象形、会意、形 声、指事、转注、假借”的造字方法, 展现中国文字的独特魅力。 4-2游戏中体验——文化元素融入居住区 儿童的游戏 正如新北京科技馆,无不体现中国 文化,例如机器人展区内,高科技的机 器人与象棋、太极、京剧、甲骨文形 式的轨道等等完美结合,让体验者置身 其中,充分领略“中国”的独特魅力。 在居住区儿童游戏空间设计中,也可以 采取这样的形式,让传统的技术与现代 儿童的游戏过程中紧密结合。如图3我 们把水车与儿童游戏结合,在儿童游戏 需要水时,只有将干枯的水池、水车、 操纵杆、水槽和水源有效地联系起来, 儿童才能用到水,这样的过程需要小家 伙们开动脑筋、团结合作才能取得成 功。这样的游戏,可想而知它是聚趣味 述文化、艺术及哲学等无形的内容。 5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 代居住区儿童游戏场地 设计中应充分了解各年 龄段儿童所需,强调 设计性与创造性,加 大自然环境的营造力 度 并转化传统文化 元素精髓,运用现代 Sketch of irrigation system 设计思想赋予它时代的 图3探索性游戏设施 含义,让儿童在形态 中感悟、在游戏中体 验,为儿童的传统文 化启蒙教育助一臂之 力,为他们提供全天 候、多元化、个性化 的游戏场地。 参考文献: f11 Susan D Hudson, Donna Thompson.Are playgrounds still viable in the 21st century?Parks& 图4施特拉特福德社区游戏场 Recreation.Arlington. 2001.36(4):54. 『21张晔.3—10岁儿童对 居住区活动环境设施的 需求.硕士学位论文集 [D1.上海同济大学建筑 城规学院,2007. (收稿日期: 2009—1 2—22) 图5施特拉特福德社区游戏场 201O.02/住宅科技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