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阅读材料
花卉物流难题如何破解
自从2009年3月国务院印发《物流调整和振兴规划》以来,大力发展物流业成为社会各界热议的话题。议论的热点集中在交通、税收、过路过桥等方方面面。对于花卉行业,除了这些共性的问题外,面临的还有其独特的困难。发展的道路会更加艰难。比如花卉产品货物总量小,单品种难以形成规模;花卉是鲜活产品,对运输时间有严格的要求,部分产品为了保证质量还需要冷链运输;花卉的运输包装也有其特殊性,有些种类不能平放或倾斜;再有如花卉产品种类繁多,没有全国的通行标准等等。因此虽然社会上有很多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却没有一家的专业花卉物流公司。园林花卉产品只能艰难地在其他产品物流夹缝中求生存。如此以来,花卉产品运费高、损耗率高也就在所难免。
2010年底,北京市举办了一次花卉物流产业研讨会,会上有专家给出了这样的数字:“我国鲜切花在采后流通过程中的损耗率通常为30%以上,在远途运输过程中的损耗率为40%以上。”如此高的损耗率对花卉产品进入千家万户无疑是一个致命的硬伤,大力发展现代花卉物流业已成为当务之急。
如何发展花卉物流业?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国家的大政方针。2011年6月初,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了国务院常务会议,重点研究部署如何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并提出了8项具体措施,其中就有专门针对加快农产品物流发展的部分。花卉产品是农产品的一部分,显然可以对国家加快农产品物流发展的一些政策措施加以研究并充分利用。另一方面针对花卉产品的特殊性,则有必要联合花卉业和物流业专家专题研究,寻找适合花卉产品物流发展的针对性方法。为此计划于2011年11月在已获得第八届中国花卉博览会举办权的江苏省常州市举行的“第七届中国花卉产业高峰论坛”,主题已锁定为“大力发展现代花卉物流”。论坛将邀请各地各行业专家对花卉物流的特殊性进行探讨,并且提出应对方法。中国花卉协会最近也已启动一项针对花卉物流业的专题调研报告,希望通过目前花卉物流业的状况摸底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日本、韩国和欧美国家花卉产业发展程度比我们高,虽然他们一些先进的花卉物流经验可以借鉴,但是“拿来主义”是否会引起“消化不良”还值得探讨,这个问题也的确不容忽视,因为“拿来主义”引起的“消化不良”已在不同的行业中多次出现。
总之,花卉物流业的发展不可能是一蹴而就,是一个长期而又艰苦的过程,大家必须要做好“八年抗战”的心理准备。
二、思考内容
(一)花卉物流的概念 (二)花卉物流的发展现状 1、国外: 区域 欧洲 亚洲 北美 非洲 南美 代表国家 荷兰 日本 美国 肯尼亚 哥伦比亚 负责对象 蒋海燕 肖荣基 秦世永 吴月林 高然 2、国内: 代表省份 负责对象 上海 广州 云南 台湾 广西 蒋海燕 高然 秦世永 潘荫梅 吴月林 3、查找内容:(国外国内均使用,每人只需选择2-3项)
(1)市场地位(从种植面积、销售额、进出口额、占GDP比重、品牌等方面着手)
(2)花卉流通体系(从拍卖市场、批发市场、零售店着手) (3)组织化程度(从农业合作组织等中介机构着手) (4)社会化、专业化程度(从物流公司着手)
(5)基础设施(从冷藏技术、仓储、交通等方面着手,介绍1-2样花卉物流技术装备或花卉运输工具) (6)信息化程度
三、比较差距,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法或方向 (一)国外国内比较 1、差距
2、中国的优势和劣势
3、解决方法或发展方向
(二)国内各城市间比较——以云南、广西为例 1、差距
2、比较优势劣势 3、解决方法或发展方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