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医籍、医名与医理:明末李中梓的儒医形象及知识传承

来源:九壹网
Medical Books, Medical Reputation and MedicalKnowledge:Image of Confucian Physician LiZhongzi and Inheritance of Medical Knowledge in

the Late Ming Dynasty

作者: 冯玉荣[1]

作者机构: [1]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湖北武汉430079出版物刊名: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页码: 121-129页年卷期: 2014年 第4期

主题词: 医籍;医名;医理;儒医;李中梓

摘要:明清两季,儒医鼎盛,但医者之所以获“儒医”之名,并非由国家进行资格认证,而是基于职业出身、医术水平、医学著述、社会交往、济世关怀等社会化标准的形象认同.李中梓为明末名医,幼习举业,由儒入医,深通医理,著述丰硕,自成医派,为儒医之重要典范.在李中梓医名的养成与传播过程中,所著医籍居于中心位置.其医籍既重医理归纳普及,亦重医案汇集分析.医籍由新安商人出资,广为刊刻,病者、医者、士林、官府无不看重.医籍既是其专业水准之体现,也是极具说服力的个人“营销”,更以兼具儒士风雅,士林交游广阔,儒医之名既知于当世,更垂范后世.然在医学并未列于主流知识谱系的明清时代,盛名之下,学派渐成,亦彰显在社会化的职业养成及专业评定体系之下医学传承的市场及知识路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