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加强党对社会中介组织领导的思考

来源:九壹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社会探索 ●刘 明朱毅蓉 [内容提要]对增加社会资本存量,实现社会的良序治理而言,大力发展社会中介组织是一个重要的方向。科 学地确定社会中介组织中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创新工作方式,是加强和改善党的的领导,促进社会中介组织健康 发展的保证。 [关键词] 社会中介组织社会资本基层党组织 一、当前社会中介组织中党组织 (一)组建率不高,党组织的影响 的分化组合频繁,其中的党组织也必 的发展现状 力明显削弱 然随之“聚聚散散”,使党建工作更为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政 社会中介组织的发展给正在改变 艰难。另… 方面,虽然建立了党组织, 治体制变革不断促成中国公民社会的 社会角色,从“单位人”向“社会人” 但活动不太正常,有的甚至长期不过 发育与发展,表现在政府日益重视法 演变的个人提供了一个新的活动场所, 一次组织生活。这些情况表明党组织 制和法治,公民的结社自由开始具有 为个人的充分发展创造了新的条件。 的影响力和渗透力明显有所减弱。社 实质性意义。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 通过中介组织这一渠道,个人与社会 会组织的迅速发展而党组织建设却不 的各种类型的中介组织取得了“爆发 间建立了一种积极的、双向互动的联 能立即跟进,必然导致转型期政党执 式的增长”。到2005年底,在民政部门 系。而在中介组织发展过程中,当社会 政权威的流失。随着社会的急剧变迁, 正式登记的社会团体的数量,就达到 利益需求从单一性向多样性转变时, 国家传统的一部分管理权力从社会领 r 171 150个;民办非企业单位147637 党过去运用国家资源来实现对人们利 域中逐渐分离出来,这种国家和社会 个;基金会也有975个。 社会中介组 益整合的方式受到了多重制约;通过 的分离曾经在各种社会组织中形成短 织的发展水平表征着公民社会的自治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正面灌输来实现 暂的权威真空,但是组织的社会化过 程度、整合方式和组织水平。它将会极 对人们价值整合的方式也受到了冲击。 程迅速地填补了这种空白,组织权威 大地培养公民的监督意识,扩人公民 因此,要加强党对转型时期社会整合 代替了国家权威。这时,执政党的基层 的监督渠道,有效防止公共权力的异 过程的领导,就必须加强中介组织中 组织方式如果还没有实现真正的转变, 化,使社会更加理性和成熟。另一 方 党组织建设。近年来,按照中央的精 对社会组织的覆盖面还没有真正建立 面,大量涌现的中介组织所拓展的社 神,各级从抓紧在社会中介组织中建 起来,执政党的合法性资源将面临着 会生活新领域,既是党的工作的薄弱 立党的组织人手,探索该领域党的建 在新形势下如何进行整合的挑战。 点和空白点,又是巩固和扩大党的执 设。与过去相比,在该组织中党组织的 (二)隶属关系不清,党组织的设 政基础新的生长点。开展社会中介组 组建情况有了一定的改善,但与整个 置模式缺位 织的党建工作,增强党的影响力和渗 社会中介组织的蓬勃发展态势相比, 在公民社会条件下,党只有融入 透力,是保证党对中介组织实施政治 组建率并不高。例如,2005年中,海南 社会,才可能发挥其整合社会、凝聚社 领导的迫切要求,也是其自身规范、有 省已建立党组织的社会团体(42)占社 会、主导社会的作用,才能维护社会整 序、健康发展的内在需要。就目前而 团总数(952)的4.4%,安徽省的比例 体的统一一陛,促进政府与社会的良性 言,社会中介组织中的党组织在发展 为5.5%,其他省份隋况大致相同,有的 互动。在社会中介组织建立党组织,要 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较高,有的偏低。。由于社会中介组织 遵循和适应该组织发展的自身特点和 94 发展研究/2007年第11期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社会探索 规律,才能有效地开展活动,成为其政 治保障和指导力量。从目前情况看,社 J,党组织的组织空间和活动范围,党 组织往往被排斥在管理层和决策层外, 无法真正参与重大问题的讨论。传统 仅仅是民族国家政府民主化的一个直 接结果。它们对于民主程序自身的运 行,对于使政府的高压统治最小化、对 于政治自身、对于人类福祉也是必须 的。”。可以说,独立自主的社会中介组 会中介组织的批准一 般属行业主管部 门,登记一般属工商部门,在业务指导 的活动方式在中介组织巾难以得到正 常开展,凝聚力减弱,政治核心作用不 明显。中国共产党传统的执政方式具 上则归几十个不同的政府职能部rJ。 在这种管理框架下,造成了许多社会 织是社会生活多元化的中坚力量,也 中介组织党组织的隶属关系问题长期 得不到解决。有的希望挂靠在主管部 门的党组织,但许多主管部门党组织 不愿管;一 些社区党组织愿意管,民办 中介组织的党组织又不甘心进入社区, 处于两难境地。这使得党组织设置和 管理出现衔接不清、界限不明、相互交 错现象。我们都知道“党的组织形式和 工作方法,是依据党所处的内外环境 和党的任务来决定的,必须具有一一定 的灵活性。如果环境变化,工作条件改 变,党提出了新的政治任务,那么,党 的组织形式与工作方法,也必须有所 改变。”0今天,在社会组织自身日益网 络化而带来的权力转移和进一步的民 主化趋势下,中国共产党必须在权力 主体多元化和民主化中找到自己的位 置,正确处理执政党与国家、社会的关 系,创新党组织管理方式,来提高党建 工作的有效性。如果党的工作无法在 中介组织中形成真正的影响力和覆盖 面,那么中介组织的发展空间必定会 受到挤压和限制,社会资本得不到有 效利用。一旦引发社会秩序的紊乱和 政治发展的倒退,民众则即刻将对执 政党合法性产生质疑。 (三)凝聚力不强,党组织政治核 心作用虚化 社会组织的迅速发展,表现了较 强的非政府化趋势,其自治管理能力 相对增强。它的管理行为,构成r介于 国家的法治管理、个人的自主管理与 市场的契约管理之间的群体性管理。 社会中介组织特有的制度安排,限定 有全面性、直接性、集权性的特征,党 长期对国家和社会的一切事务实行全 方位领导和全面执政,是通过政治动 员式的行政体制来掌控社会,通过对 单位组织领导人的任命等途径形成自 上而下的各级党组织控制社会资源的 局面。新的历史时期,在对待社会中介 组织的管理上,党传统的运作机制的 惯性十分明显。而政党这种不适当的 活动方式很可能会产生执政的负效应, 即政治动员、政治社会化受阻,执政基 础受到削弱。这是造成中介组织中党 组织的核心地位和领导作用虚化的一 个重要原因。“当社会历史条件发生变 革的情况下,过去形成的某些惯例、制 度,失去了存在的依据,其制度化的优 势反而会成为创造新的活动方式的障 碍。在这种情况下,鼓励、支持各级组 织和党员在活动方式上创新就是必要 的。”0所以,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 必须尊重社会中介组织独立开展 作 的权力,不能直接干预它的工作。也就 是说,党要通过非权力性影响力的途 径来发挥其政治核心作用,来增强凝 聚力和渗透力。 二、加强和改进党对社会中介组 织的领导 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导致了多元利 益格局的产生,同时也推动了社会阶 级和阶层的急剧分化与结构的复杂化, 进而引起了社会成员角色的重构和社 会组织的迅速发展。罗伯特・达尔高度 评价了中介组织的诞生所赋予的政治 意义,他认为:“这种组织的出现,不 是公民社会执行政治社会化功能的组 织和机构。与社会团体快速发展的新 形势相比,社会中介组织的党建-T作 滞后,是一个存在的突出问题。只有认 真研究中介组织中党建工作的特点和 规律,积极探索实现党组织的核心地 位和领导作用的方式方法,在实践中 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社会中介 组织才能不断壮大。 (一)从宏观到微观:党组织功能 定位的新视野 加强和改善党对社会中介组织的 领导,首先必须解决好新的历史时期 党组织的功能定位问题,只有这样才 能使之获得立足的依据和长远的发展。 从已有的实践来看,在党的基层组织 中,企业、高校、街道等党组织的功能 定位是明确的,而社会中介组织的特 有的组织结构和行为方式决定了在这 一实体中党建T作与社区、新经济组 织相比更为复杂,中介组织中党组织 的定位不明晰或不适当,是导致目前 工作上产生困惑和困难的重要原因。 发挥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实现 凝聚群众、影响群众作为社会中介组 织党建工作的战略目标,己成共识。然 而,这些认识是从宏观的政治需求来 分析问题,对社会组织中的党组织来 说,它只是提供了自身建立和发展的 客观要求。强调党组织的核心功能,固 然是必要的也是毋庸置疑的;但如果 只从宏观的角度而不从微观的视野对 党组织功能作进一一步明确和界定,就 可能产生把社会组织,不论什么类型, 发展研竞/2007年第11期 95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社会探索 都看作是党的下级机构或政府的一个 分支机构的错觉,形成强烈的一元化 和同质性倾向,限制了各种社会组织 体而与政府对立。相反,中国的社会组 织在观念、行为、目标上与政府具有相 当的一致性。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要使 巾介组织在社会多元结构中的有序存 在和良性发展,置于其中的党组织的 管理方式、领导方式必然面临着更新 ⑤罗伯特・达尔:《多元主义民主 的困境》【M】,北京求实出版社2006年 版,第1页 相应功能的有效发挥。所以,要使民间 组织真正承担起宏观政治的功能性需 求并在社会组织内部发挥作用,就必 参考文献: f1】燕继荣:《投资社会资本 政治发展的一种维度》【M】,北京大学出 须依据其发展、运作的特点和内在需 要,努力探索基层党组织在民间组织 中应当、或者可能承担的功能。这样, 才会在社会组织中形成建立党组织的 内在动因,进而把握其党建工作的主 动性,党组织与其依托的中介组织间 才能建立有机联系,结合成有机整体。 否则,党组织即使建立起来,也很难在 民间组织中正常运转。社会中介组织 是中国政治发展进程中不可忽视的建 设性主体因素,它的兴起被视为作为 中国政治发展的一项重要的新兴社会 动力机制,准确定位并充分发挥党组 织在其中的作用,将保证其健康发展, 达到提升政府治理,促进政治参与,型 塑社会资本,强化权力监督的政治意 义。 (二)从刚性到柔性:党组织管理 方式的新认同 多样化的中介组织渗透在中国社 会的各个角落,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这 种格局打破了执政党对中国社会的全 面渗透和各种组织资源的绝对控制权, 从而对执政党的执政方式、管理方式 及其有效性提出了挑战。在传统的管 理理念中,执政党的管理是主导性甚 至是睢一牲的。党不断加强“一元化领 导”,实际成了决策、管理、执行的中 心。这样的模式随着社会体制的转型, 公民社会的发展,渐渐暴露它的不足。 党组织干预的范围太宽,窒息了社会 中介组织的发展空间。需要明确的是, 社会组织并不是作为政府的对立面出 现的,它并不代表某些独立的社会群 96 发展研究/2007年第11期 和调整。也就是说,社会组织的发展, 不仅表现在自身社会政治参与的扩大 化,而且扩展、增加了整个社会的政治 参与的渠道和方式,这就要求党必须 改变以往的政治动员方式,学会借助 于不同的载体进行有效的引导和管理。 党必须在坚持民主原则和民主精神的 基础上,借助不同形式,通过不同途 径,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来实现两者 的顺畅沟通和交流,以力争达到认识 的同一:必须从过多地运用行政力量、 刚性的、一元的方式,转变为民主的、 多元的管理方式,在坚持党的政治领 导的前提下,强化社会中介组织的相 对独立性,使之成为利益表达、利益聚 合、利益传输的政治诉求渠道。所以, 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政 府职能的转换,公民社会逐渐显现出 来的时侯,在社会组织内,基层党组织 的管理方式、领导方式必然面临着重 大转变,这种转变是以党的功能某种 程度的变化为前提的,这样才能在权 力所达到的范围和权力不能达到的范 围都保持自己的凝聚力。 注释: ①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2005年 民间组织统计数据 ②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2005年 民间组织统计数据 ③《刘少奇选集》【M】,上卷,人民 出版社1981年版,第316-317页 ④高新民:《中国共产党活动方式 研究》【M】,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 版,第23页 版社2006年版 【2】景跃进:《政治空间的转换 制度变迁与技术操作》【M】,中国社会 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3】焦 奎:《社会中介组织的发 展及其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挑战》,《江 汉论坛》【J】2004年第8期 【4】陈 宪:《社会中介组织“三 性”论》,《上海改革》【J】,2001年第5 期 【5】刘华安:《民间组织的崛起与 执政党的政治整合》,《云南师范大学 学报》【J],2004年第4期 【6】陆传照:《民间组织的兴起和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云南行政学院 学报》【J】,2006年第3期 【7】郭亚丁:《民间组织发展与党 的民主执政方式》,《社会主义研究》 【J】,2005年第4期 【8】马西恒:《民间组织发展与执 政党建设》,《政治学研究》【J】,2003年 第1期 【9】尹德慈:《中国民间组织发展 与党的执政方式研究》,《探求》【J】, 2004年第3期 【1O】周耀虹:《加强和改善党对民 间组织的领导》,《理论建设》【J】,2001 年第6期 【11】刘中起,吴娟:《中间组织发 育与公民社会兴起》,《社会科学论坛》 【J】,2005年第1期 [作者单位: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党 建教研室、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 中心] (责任编辑:王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