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认识方程说课稿

来源:九壹网


各位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讲的课题是《认识方程》。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出处 这一节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第2节的内容 。 2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知识是在 “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编排的。教材编排时,创设了多方面的问题情境,使学生通过对多个实例的讨论,发现方程能刻画现实生活中的很多问题,从而体会到方程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为今后学习解方程和一元一次方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3 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以及新课标的要求,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方程的含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初步体会方程和等式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 比较 分析,从具体生活情境中寻找等量关系,用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表示等量关系。 (3)情感与态度:在学生大胆猜想 积极验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的精神和严谨细致的思维品质。 4 教学重难点 因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认识方程,掌握方程的概念,所以本节课 的教学重点是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抽象思维能力,制定如下教学难点:会用方 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对学生来说是一节全新的数学概念课,学生在此之 前从没有接触过方程。但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算术知识(如整数 小数的四则运算)和一定的代数知识(用字母表示数),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内容做好了铺垫。理解方程的意义,为学生学习“解方程” 奠定基础,并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下面,为了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目标,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三、教法学法 1 教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以学生发展为本”必须为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高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就要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及教材特点,这节课,主要采用直观教学法、演示法、观察法等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数学学习环境,使得他们能够积极自主地,充满自信地学习数学。 2 学法: 为了使学生获取这部分的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在特定的数学活动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知识的自信心。让学生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真正理解和掌握方程最基本的知识,

1

培养学生探索、发现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渠道,根据教学要求为实施教学计划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将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 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从谈话引入,出示图片,创设情境,让学生思考小红的年龄和她妈妈年龄之间的关系,复习上节课所学习的“用字母表示数”的有关知识,从而揭示今天的课题“认识方程”。 2 新课讲授 (1)从学生的“老朋友”天平入手,让学生回想起天平的有关知识。先出示一张天平图片,问学生发现了什么,学生观察后发现天平的指针向左偏了,说明左边的质量大于右边,让学生用数学算式表示天平两边物体质量的不相等关系。接着出示第二张天平图片,问学生发现了什么,学生回答天平的指针指在中间,说明左右两边的质量是相等的,同样让学生用数学算式表示天平两边物体质量的相等关系。利用天平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的理解等式的性质。 (2)出示图片,创设情境:新学期开始了,小明买文具,用2元买了4枝铅笔,用6元买了3个文具盒。在这里铅笔和文具盒的单价不知道,因为学生已经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所以铅笔和文具盒的单价分别用x、y来表示,让学生思考分别用怎样的数学算式表示它们之间所存在的等量关系。 (3)教学到这里已经陆续写出了三个等式,让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所写出的这几个等式有怎样的共同特点,学生讨论后发现这几个等式都“含有未知数”“都是等式”。这时指出方程的概念:像X+50=150 4x=2 3y=6这样的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让学生理解方程必须具备两个要素:含有未知数、是等式。 (4)学生以前学习了等式,现在学习了方程,让学生思考讨论方程和等式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学生讨论后得出的结论是: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用图示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3 巩固练习 设计的练习题有两种,一个是判断给出的各式是不是方程,是的在括号里画“√”,通过这样的练习可以加深学生对“方程”这一概念的理解,巩固课堂知识;二是从“小明帮妈妈去超市买水果”这样具体的生活情境出发,结合实际的生活问题,列出方程,通过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学会用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表示等量关系。 4 课堂小结 让学生小组讨论,小组交流后派代表回答这节课都学到了些什么知识。(1)什么是方程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2)方程有两个特点:第一,它一定是一个等式;第二,含有未知数。(3)只有找到数量之间的等量关系,就能列出方程。 5 知识拓展 问学生知道方程的由来吗,给学生讲解“方程史话“,这样可以增长学生的课外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6 课下作业

2

为让学生打好基础,根据教材的编排,学生的作业是课本上的习题前五题。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以前所学习的天平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揭示等式的性质。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方程的特点,理解“方程”这一概念。在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相吻合,以便使整个课堂教学自然流畅,巩固练习,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 为了突出本节课的重点,我的板书是按照从上往下依次呈现的。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