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调研检测试卷
本试卷共8页.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约为340m/s B.物体吸收热量后,温度一定上升
C.在街头设置噪声检测仪,可有效阻断噪声的传播 D.用超声波检查人体,是应用了超声波能传递信息 2.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中,需要放热的是( )
A.干冰变小
C.干手器将手烘干 B.草上的露珠
第2题图
D.冰雪消融
3.在严寒的冬天,需要排尽汽车水箱里的水并注入防冻剂.与水相比,防冻剂不易凝固也不易沸腾.这是因为( )
A.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高,沸点比水的沸点低 B.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高,沸点比水的沸点高 C.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沸点比水的沸点低 D.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沸点比水的沸点高
4.陶瓷茶杯底部放有一枚硬币,人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看不见硬币(如图甲),往茶杯中倒入一些水后,又能够看见硬币了(如图乙).能正确反映其中奥秘的光路图的是( )
第4题图
5.以下估测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
A.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37℃ B.普通中学生百米赛跑的成绩约为8.5s
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4m/s D.高淳冬季最低气温可降到-40℃ 6.如图所示,物体AB长1.6m,平面镜CD长0.6m,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为2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通过该平面镜不能成完整的像 B.像长与物体的长相同,为1.6m C.物体与像的距离为2m D.像长与平面镜的长相同,为0.6m
第6题图
7.下列有关光现象中,和雨后彩虹的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
A.水中倒影 B.树荫下圆形光斑 C.手影 D.放大的文字
第7题图
8.如图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装置示意图,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如图所示的情景,眼睛可能观察到烛焰经凸透镜折射所成虚像的是( )
第8题图
9.小明在行驶的动车上透过窗户看到路旁的风景树疾速向车后退去.这是因为小明所选的参照物是( )
A.路旁风景树 B.路旁的房子
C.小明乘坐的动车 D.铁轨
10.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通过
的路程之比为3∶2,所用时间之比为2∶3,则速度之比为( )
第9题图
A.9∶4 B.4∶9 C.1∶1 D.3∶2 11.透镜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近视眼镜镜片是凹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B.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镜头两倍焦距以内
C.投影仪的镜头是凸透镜,能使物体在屏幕上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D.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小于一倍焦距
12.甲、乙两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假如把他们的运动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处理,他们同时从起跑线起跑,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的位置如图Ⅰ所示,在图Ⅱ中分别作出的是在这段时间内两人运动路程s、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正确的是( )
图Ⅰ
第12题图 图Ⅱ
二、填空题(本题共11小题,每空1分,共28分)
13.如图所示,用手拨动塑料尺,发出的声音是由塑料尺 产生的,若只改变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会使声音的 发生改变.
14.如图所示:(1)温度计的示数为 ℃. (2)木块的长度为 cm.
第13题图
第14题图
15.小欣打开冰箱门,发现冷冻室的侧壁上有很多霜,这是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形成的,这个过程需要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16.小林第一次通过眼镜看到书上的字如图甲所示;第二次通过眼镜看到书上的字如图乙所示,该镜片对光线具有 作用,两次实验中,第 次所成的像是实像,眼镜到书本的距离S甲 S乙(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甲
第16题图
乙
第17题图
17.夏天的中午,小华来到公园,看见地面上有很多光斑和树荫,还有很多光柱从树叶间的缝隙照射到地面上,如图所示: (1)树荫的形成说明了 .
(2)圆形的光斑一般是 (选填“树叶”或“太阳”)的 (选填“像”或“影子”).
(3)小华让光透过三棱镜,在地面上看见一个彩色的光带,说明太阳光是由 种色光组成的.
18.太阳能热水器可以把水加热,说明光具有 ;光 (选填“能”或“不能”)通过真空传播,其速度是 m/s.
19.把一块平面镜放在白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如图所示,从侧面看, (选填“平面镜”或“白纸”)表面比较暗,光线在白纸表面发生了 反射.
第19题图
第20题图
20.某物理兴趣小组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决定斜面应选择较小坡度,这样设计是为了实验中便于测量小车运动的 .若秒表每格为1s,则该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m/s.实验中,小车通过上半程的平均速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车通过下半程的平均速度.
21.两辆汽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时出发,其路程s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甲车的速度为 m/s,当t=50s时,甲、乙两车相距 m.
第21题图
B′
第22题图
22.如图所示,B′是人在A处通过水面看见的河底一白色鹅卵石B的像,真正的鹅卵石B在B′的 (选填“上”或“下”)方;将A处的激光手电对准 (选填“B”或“B′”)照射,则手电发出的光刚好能照射到河底的白色鹅卵石B上.
23.身高1.68m的小颖同学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2m处的地方,则她在镜中的像高为 m.若她以0.5m/s的速度平行于镜面方向移动,则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像相对于她的速度为 m/s.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作图题每图2分,其余每空1分,共48分) 24.按要求作图:(1)根据光的反射规律,作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大小. (2)A′B′是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找到并画出平面镜. (3)AO、BC分别是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画出对应的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
第24题图
A
25.(7分)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
(1)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在组装过程中需要先调整的是 (选填“A”或“B”).
(2)当水温升高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直到水沸腾后几分钟为止,记
甲
乙
第25题图 丙
丁
B A
录的数据如下表:
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 ℃,当时环境的气压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时间/min 温度/℃ 1 90 2 92 3 94 4 96 5 98 6 98 7 98 8 98 (3)图 是反映水沸腾时的气泡情况,此时气泡内的物质主要是 ,烧杯上方出现了大量的“白气”,“白气”形成的物态变化是 .
(4)某组同学在相同条件下,用不同体积的水进行两次实验,得到如图丁所示的“温度—时间”图像,根据图像可知,体积较大一次对应的图线是 (选填“a”或“b”).
26.(9分)如图所示,将茶色玻璃板作为平面镜竖直放置在一张方格纸上,并准备了两个相同的棋子A和B、刻度尺、铅笔等,用来探究棋子A在平面镜中成像的特点. (1)该实验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方便确定 ,此时成像的清晰度比日常使用平面镜 (选填“好一些”或“差一些”).
(2)在寻找棋子像的位置时,应该移动棋子 (选填“A”或“B”),人要在棋子 (选填“A”或“B”)一侧,直到观察到手中棋子与另一棋子的像完全重合.
(3)在研究像和物到镜面距离的关系,应多次改变 (选填“A”或“B”)棋子的位置,重复实验,多次实验的好处是 .
(4)在探究平面镜所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时,小明应把光屏放在 的位置处,然后 (选填“透过玻璃板”或“直接”)观察光屏,实验中他 (选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看到像.
B A
第26题图 甲 第27题图 乙
27.(7分)物理课上,小明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1)实验前,小明将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得到如图甲所示的光路图.则该透镜的焦距为 cm.
(2)如图乙所示,小明在只移动光屏的情况下,发现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
丙 第27题图 丁
(3)如图丙,蜡烛在光具座上A处时,可以在B处的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若把蜡烛从A处向左移动距离s到C处,为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则他应将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小”、“变大”或“不变”). (4)实验过程中,蜡烛在燃烧中不断缩短,导致光屏上的像向上移动,为使像重新回到光屏中央,应将光屏向 (选填“上”或“下”)移动.
(5)当清晰的像重新回到了光屏中央后,小明将一眼镜片放在凸透镜前(如图丁所示),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只把光屏向右移动,像又清晰了,由此可判定该镜片是 透镜,该镜片可以矫正 (选填“近视”或“远视”)眼.
28.(5分)探究“冰熔化过程的规律”,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并画出了熔化图像.
甲
第28题图
乙
(1)实验中宜选用 (选填“较大的冰块”或“碎冰”),其好处是 . (2)根据熔化图像,可以判断冰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在熔化过程中,冰不断吸收热量,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熔化持续了 min.
29.(5分)如图甲所示,在“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中: (1)气泡上升过程中,若以气泡为参照物,玻璃管口的塞子是 的.
(2)若测得气泡在管内上升的距离为50 cm,所用的时间为6.25 s,则在这个过程中气泡的平均速度为 m/ s.
(3)为了判断气泡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需要测量气泡运动的路程和时间.为便于时间的测量,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 (选填“快”或“慢”).
(4)下表为小明同学在实验中测得的数据,请你根据他所测得的数据在图乙中画出s-t的图像.(2分)
30.(3分)小聪一家去南京旅游,在公路的路口处,他看到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 (1)标志牌上的数字“80”表示的意思是 . (2)司机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请计算从此标志牌处匀速到达南京,最快需要几小时?
31.(6分)如图所示,长江大桥的铁路桥全长6800 m,一列长为200 m的火车以20 m/s的速度匀速通过大桥,求:
(1)这列火车全部过铁路桥所用的时间. (2)这列火车全部在铁路桥上的时间. (3)火车司机过铁路桥的时间.
第31题图 第30题图
甲
乙
第29题图
八年级物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题号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D B D D C B D B C A D B 二.填空题(每空1分 共28分)
13、振动 音调 14、 (1) -5 (2) 3.17-3.19都可以 15、凝华 放出 16、会聚 二 小于 17、(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太阳 像 (3) 多
8
18、能量 能 3×10 19、平面镜 漫 20、时间 0.2 小于 21、30 450 22、下 B’ 23、1.68 不变 0
三.解答题(作图题每题2分,其余每空1分 共48分)
24、略 25、(1)B (2)98 小于 (3)乙 水蒸气 液化 (4)b 26、(1)像的位置 差一些 (2)B A (3)A 避免偶然性,使结论具有普遍性
(4)像 直接 不能 27、(1)20 (2)u (2)(2分)火车全部在桥上时,所通过的路程S总 s总l桥l车6800m200m6600m ts总6600m330s v车20m/s(3)(2分)火车司机过桥所通过的路程S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