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谈初中物理概念的教学

来源:九壹网


浅谈初中物理概念的教学

物理概念是物理学科的基础,是物理知识的网络的结点。在教学中,让学生准确地理解基本概念,对于学好物理是十分重要的。下面浅谈初中物理概念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注意概念的分析

初中物理概念按其定义式不同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概念的定义式是个比值,如密度、比热容、电阻、热值等等。这类概念一般说来是从某个侧面反映事物的特性,这些比值的大小是由事物本身的属性所决定的,而与比值中各量无关,并且在一定的条件下,这些比值必然是一个恒量。另一类是概念的定义式是个积,如功、热量等。对于这类概念应从它所能够产生的物理效果去认识它的特征。还有一类是概念没有物理公式的,如力、熔点、温度、焦点等。这类概念既有描述事物特征的,如熔点,也有要从物理效果去认识的,如力的概念。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概念的归类,进行类比教学。

二、掌握概念的要点

重视概念中的关键词语,使用词准确,内容 完整,这是学好物理概念的前提。有些学生对一些概念中的某些关键的词容易忽略,如“一般物体都是具有热涨冷缩的性质”往往把“一般”省去,从而使概念绝对化,导致错误的推论“水在0 ℃——4 ℃之间也是 热胀冷缩的”,这恰与事实相反。还有些学生对一些概念中的某些关键词混淆不清,如把“单位质量的某种晶体,在熔点变成同温度的液体时吸收的热量叫这种晶体的熔解热。”中的“晶体”写成了“固体”,因而混淆了概念的使用范围。对于“熔解热”这个概念,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抓住三个要点,即“单位质量”、“晶体”、“同温度的”,这样掌握要点,对概念的理解就比较深刻,不仅容易记住,而且能准确运用。

三、比较概念间的异同

在教学中,要注意区别近似的概念,消除疑点。对于易混淆的基本概念,要从多方面比较它们的异同,抓住根本区别点加以比较。例如,压力和重力这两个物理概念进行比较可知,相同点是它们都属于力的一种,单位相同。不同点是,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压力则是相互挤压产生的,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物体表面的,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只有通过以上对照比较,才能分清容易混淆的概念,通过概念间的比较还要明确哪些概念是并列的,哪些是从属的,哪些是对应的,哪些是发展深化的不同关系。如“汽化”是和“液化”相反的过程,都属于物态变化。“汽化”又包括“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把概念整理归类,弄清来龙去脉,分清哪些是基本的,哪些是派生的,是正确理解概念的重要工作。

四、排除对概念的干扰

要形成正确的概念,还要纠正错误的概念,排除学生由于生活“经验”所造成的干扰。如热量和温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由于人的触觉是凉和热,所以有些学生就把热量和温度等同起来。又如,手提重物在水平方面上移动时提物的力没有做功,学生想不通,提着重物很累人,耗费精力,怎么说没有做功呢?凡此种种,由“经验”造成的概念上的错误,都要花大气力用实验的方法和分析的方法去纠正它。

五、明确建立概念的必要性

任何概念的建立,有它的必要性,弄清这一点能激起学生对学习此概念的兴趣和求知欲,从而有目的地学好它,因此,在教学中,要交待建立概念的必要性。例如,学完功的概念后,学生已认识到吊车吊起物体和人用滑轮提起物体时都要做功,但通过比较它们在相同时间内做功多少的不同,学生就会发现不同的物体做功有快慢之分,从而认识到有必要引入一个新概念描述物体做功快慢程度。这样学生对引入功率的客观性和必要性就比较清楚了。总之,要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确实是一件十分重要复杂而困难的工作,应该引起我们教学工作者的足够重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