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广东省深圳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来源:九壹网
广东省深圳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单选题 (共7题;共14分)

1. (2分)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 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微粒,但是不带电的微粒不一定是分子、原子 B .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所以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都是单质 C . 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D . 酸雨的pH小于7,所以pH小于7的雨水一定是酸雨

2. (2分) (2016九上·丹江口期中) 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如表事实,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事实 碘酒是混合物 端午时节粽飘香 气体受热膨胀 固体碘受热升华 解释 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分子在不断运动着 温度升高,分子自身体积增大 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A . A B . B C . C D . D

3. (2分) 五氧化二碘(I2O5)可用来测定空气中一氧化碳的含量,I2O5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 -5 B . +5 C . +3 D . +2

4. (2分) (2020九上·和平月考) 已知NiFe2O4中Ni 为+2价,则Fe的化合价为 ( ) A . +3 B . +2 C . +1 D . +4

5. (2分) (2020·马龙模拟) 我国科学家最近成功合成了世界上首个全氮阴离子盐(化学式为H25N34O3Cl),该物质是超高能材料,在航空航天上可做推进剂。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属于有机物

B . 氢、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5:34:3 C . 由四种非金属元素组成

第 1 页 共 14 页

D . 一个H25N34O3Cl分子中共含有63个原子

6. (2分) (2018九上·鸡西期末) 据2012年中央电视台3.15晚会报道:液化石油气掺入二甲醚(C2H6O)成行业潜规则,二甲醚对液化气罐及配件有腐蚀性,严重会造成爆炸。下列关于二甲醚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B . 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 . 是一种氧化物 D . 相对分子质量为46

7. (2分) (2016·桐城模拟) 豆浆被称为“植物奶”,其中含有异黄酮(C15H10O2)具有防癌功能.那么下列关于异黄酮说法正确的是( )

A . 异黄酮中共含有27 个原子 B . 一个异黄酮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分子

C . 异黄酮中C、H、O三元素的质量比为15:10:2 D . 异黄酮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二、 填空题 (共5题;共13分)

8. (7分)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1) 洁净的空气属于__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 据报道,今年1﹣4月南京空气中PM2.5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2.3%,下列行为不会增加空气中PM2.5的是( )

A . 燃煤火力发电 B . 治理工地扬尘 C . 露天焚烧垃圾 D . 使用氢能源汽车

(3) 氮气具有广泛用途,它是制造硝酸和氮肥的重要原料.写出含有氮元素的常见氧化物、酸、碱、盐的化学式各一个,并标出所写化学式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氧化物________ 、酸 ________ 、碱 ________ 、盐________ .

9. (1分) 钠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右图,则钠元素属于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它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为________ , 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 ,

10. (2分) (2020九上·滨州期末) 微粒观是初中化学的一个重要观点,初步掌握化学微粒的表示方法及结构非常重要。

第 2 页 共 14 页

(1) 根据所给名称的要求,写出相应的化学符号: ①2个氮原子________; ②氯元素________; ③铝离子________;

④氯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

(2) 如图为A,B,C,D和E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按要求填空。

①A,B,C,D,E五种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与硫元素的原子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②E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形成________(填“阴离子”或“阳离子”); ③由A元素和C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

11. (2分) 今年十月份,我校九年级的同学们都做了“氧气的制取与性质”这个分组实验。同学们在螺旋状的细铁丝末端系上一根火柴梗,将它固定,用镊子夹住铁丝,然后将火柴在酒精灯上点燃,待火柴梗即将燃尽时,将它们由集气瓶口向下慢慢伸入,观察现象:

⑴甲同学发现铁丝在收集到的氧气中燃烧起来,观察到火星四射,放热,并有黑色固体生成,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________ ;

⑵乙同学只发现铁丝红热一下,就没有观察到其它现象,请你分析铁丝没有燃烧的可能原因是 ________ ;(只答一条)

⑶丙同学在做实验时,集气瓶炸裂了,请你帮助他分析一下原因:________ 。

12. (1分) (2017·柘城模拟) 请按要求写出化学式,最清洁的燃料________,常用作复合肥的硝酸盐是________

三、 简答题 (共1题;共2分)

13. (2分) (2020·德州模拟) 科学家提出:“硅是未来的石油”, 硅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太阳能光伏发电和计算机芯片最关键的材料是高纯硅,在高温条件下制备粗硅的反应为:SiO2+2C=Si+nCO↑。则: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 . 该化学方程式中n=1 B . 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C . 反应前后原子总数发生变化 D . 硅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第 3 页 共 14 页

(2) 武汉·中国光谷形成我国最大信息产业圈和激光产业群。下列有关新能源开发利用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

A . 二氧化硅(SiO2)与焦炭制粗硅(Si) B . 氢气与四氯化硅(SiCl4)制纯硅(Si) C . 太阳能热水器中冷水变热水 D . 在催化剂作用下太阳能光解水制氢

(3) 采用改良西门子法制备多晶硅,产生有毒气体氯化氢,在高温条件下利用氢气还原四氯化硅,化学方程式为SiCl4+2H2 =Si(纯)+4HCl,若要得到112kg的硅,则需要参加反应的四氯化硅(SiCl4)的质量是多少千克________。

四、 科学探究题 (共3题;共10分)

14. (3分) (2020·南昌模拟) 某化学兴题小组在学习NaOH溶液与CO2反应知识后,对NaOH固体与CO2是否也会发生反应非常感兴趣,并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NaOH固体与CO2是否反应?

[实验探究1]迅速将NaOH固体用研钵磨成粉末状,用干燥矿泉水瓶收集一瓶纯净的CO2。将2g左右的NaOH粉末倒入装有CO2的矿泉水瓶中,立刻盖紧瓶盖,迅速上下振荡,矿泉水瓶逐渐变瘪,内壁有水雾出现。

(1) [解释与结论]

将NaOH固体用研钵磨成粉末状,目的是________。

(2) NaOH固体是否发生反应的依据有:①矿泉水瓶逐渐变瘪②________。 (3) 写出NaOH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 [实验探究2]对反应后的固体成分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反应后的固体配成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 ①________ 固体中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②继续滴加足量的BaCl2溶液,过滤,向滤②产生蓝色沉淀 液中滴加________。 [反思与评价]将NaOH溶液倒入充满CO2的矿泉水瓶中,矿泉水瓶也会逐渐变瘪,但据此却不能判断NaOH溶液与CO2反应,其原因是________。

15. (3分) (2019九下·阜阳期中) 兴趣小组借助如图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及相关试剂粗略测量空气中O2的体积百分数。

第 4 页 共 14 页

(1) 实验前用砂纸打磨铁钉至光亮的目的是________。

(2) 已知试管剩余空间和导管的体积为20mL,导管截面积约为1cm2 , 充分反应后,形成稳定液柱时,读取读数为4.1cm,则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3) 实验时发现上述测量过程因反应较慢耗时较长,现对影响铁生锈速率的因素作如下分析: (提出假设)假设一:溶液的酸碱度; 假设二:NaCl溶液的浓度;

请你再提出一种影响铁生锈快慢的因素。 假设三:________。

(4) (实验探究)借助上述实验装置,通过控制铁钉用量等其他条件均相同时,调节溶液的pH获得了如表实验数据:

pH 液柱高度(cm) 形成稳定液柱时间(min) 2.0 0 3.0 5.5 0.6 3.0 6.0 4.1 5.1 6.5 4.1 5.3 7.0 4.1 15.6 8.0 4.1 17.5 (实验结论)根据实验数据分析,为缩短实验测定时间,pH的最佳范围是________;还可以采取何种方法进一步缩短实验时间________(答一条即可)。

(5) (实验反思)当pH=2时,没有观察到稳定液柱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

16. (4分) (2019九上·大兴安岭月考) 如图为初中化学教材上的一些重要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A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第 5 页 共 14 页

B电解水实验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

(1) 实验A中用过量红磷的目的是________;

(2) B实验需要在水中加一些硫酸钠的作用是________;

(3) C 实验红热的铁丝没有在纯净的氧气中燃烧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五、 实验题 (共1题;共2分)

17. (2分) (2015九上·武威期中)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甲、乙两个集气瓶用导管连接,玻璃管A的下端紧系一只气球,乙集气瓶中放一块白磷,将此装置放置在阳光下,一段时间后,可能观察到的现象;

(1) 白磷________ (2) 气球________.

第 6 页 共 14 页

参考答案

一、 单选题 (共7题;共14分)

答案:1-1、 考点:解析:

答案:2-1、 考点:解析:

答案:3-1、 考点:解析:

第 7 页 共 14 页

答案:4-1、 考点:解析:

答案:5-1、考点:解析:

答案:6-1、 考点:解析:

第 8 页 共 14 页

答案:7-1、 考点:解析:

二、 填空题 (共5题;共13分)

答案:8-1、答案:8-2、

答案:8-3、考点:

第 9 页 共 14 页

解析:

答案:9-1、考点:解析:

答案:10-1、

答案:10-2、考点:解析:

第 10 页 共 14 页

答案:11-1、考点:解析:

答案:12-1、考点:解析:

三、 简答题 (共1题;共2分)

答案:13-1、

第 11 页 共 14 页

答案:13-2、 答案:13-3、考点:解析:

四、 科学探究题 (共3题;共10分)

答案:14-1、答案:14-2、答案:14-3、

第 12 页 共 14 页

答案:14-4、考点:解析:

答案:15-1、答案:15-2、答案:15-3、

答案:15-4、答案:15-5、

考点:解析:

第 13 页 共 14 页

答案:16-1、答案:16-2、答案:16-3、考点:解析:

五、 实验题 (共1题;共2分)

答案:17-1、答案:17-2、考点:解析:

第 14 页 共 14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