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1用电话交流信息 教学目标 知识1.知道电话是人们远距离交流信息的重要手段。 技能 2.知道现在的电话种类繁多,功能强大。 : 1.通过观察与比较,了解电话与其他通信方式相比的优势 过程2.通过观察与比较,了解电话功能的进步。 方法 情感1. 通过了解古代一些传递信息的方式,体会人类的聪明才态度智。 价值2. 感受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电话的发展。增强了人们交流信息观 的能力,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快捷。 教学重点 : 知道技术的不断发展改变人们交流信息的方式。 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与比较,了解电话功能的进步。 教学准备 人工交换机的图片,各种电话的图片。 教学方法 谈话法 教学流程: 一.· 二. 导引目标 激发兴趣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电话,你了解电话吗 三.创设条件 主体参与 了解电话发明前人们是如何传递信息的 1. 古代人们是如何传递信息的 2. 讨论:古代传递信息方式的利与弊。 小结:古代人们运用点烽火。派信使、放信 鸽等方式来传递信息,但这些方式速度较慢,有的还不可靠。 四.组织研究 体验发现 { 1.在电话还不普及的年代里、寄信是一种普遍的方式。你对寄信的方式了解多少 2. 打电话有哪些好处非常快捷、直接的方式。 3.了解电话的发明与发展。(1878年人工电话交换机。1892年自动电话交换机。布控交换机。程控交换机) 五.引导创新 应用实践 现在的电话有哪些种类,各有什么功能 你觉得现在的电话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你能预测未来的电话还会有哪些功能 六.* 七. 反思小结 巩固提高 随着技术的发展,你希望将来的电话发展成什么样子 研究性作业 现在的移动电话机除了通话外,还有那些功能 后记 。 4试验中诞生的电话 课题 教学目标 1. 知道电话的发明是经过反复试验才获得成功的。 学会制作纸杯电话. 2. 教学重点 3. 知道电话的发明是经过反复试验才获得成功的。 ¥ 教学难点 学会制作纸杯电话. 教学准备 纸杯、棉线等 教学方法 谈话法 — 教学流程: 一.导引目标 激发兴趣 1.师:新产品的问世要经过无数次试验和改进,其间往往充满了艰辛。电话的发明就是如此。 2.师:请同学们自读贝尔改进电话装置的过程。 3.感受每一项发明的艰难。 二.创设条件 主体参与 1.利用纸杯、棉线等材料,制作一个纸杯电话。 》 2.试验通话质量。 3.得出结论。 三.组织研究 体验发现 1.试验一下,找到比纸杯电话效果更好的“话筒”“听筒”或“话线”。 2.比一比谁 试验效果好,为什么 四.引导创新 应用实践 通过试验找到一种能替代橡皮擦的天然环保材料。 五.反思小结 巩固提高 后记 课题 !5报纸订阅计划 1..知道报纸是一种重要的信息媒体。 教学目标 2知道订阅报纸要考虑的因素及订阅的步骤。 教学重点 .知道报纸是一种重要的信息媒体。 教学难点 知道订阅报纸要考虑的因素及订阅的步骤。 教学准备 ! 教学方法 谈话法 教学流程: 一.导引目标 激发兴趣 多媒体导入 报纸也是一种重要的信息媒体,它最早出现于16世纪中叶,当时是以手抄的方式传播新闻。17世纪初,机器印刷的报纸开始出现,并一直延续到现代。 现代的报纸有三大特性:刊载新闻,定期出版,公开发 二.| 三. 创设条件 主体参与 1.报纸发行的流程 2.报纸与人们的生活联系 四.组织研究 体验发现 探索馆 订阅报纸前,应做哪些基本的调查准备工作 1. 根椐个人需要和爱好,确定要选择的报纸类别。 2. 3. 了解报纸的具体品种。 4. 了解报纸的价格、出版周期等情况。 5. 听听他人的评价。 6. 根据以上信息选出最合适的一份报纸,身邮局交费,并填写订报单据。 五.引导创新 应用实践 为你小区内的老年人制定一份报纸的订阅计划,计划中应注明你的选择过程和理由。 六.) 七. 反思小结 巩固提高 与家长一起,制定一份详细的电视机先购计划。 后记 课题 6、我们的公益广告 1. 知道复杂的信息可以通过简单的符号组合来表达。 教学目标 2. 能建立声音传递系统,完成“投信”任务。 教学重点 按一定的规则建立声音传递系统,完成“投信”任务,。 教学难点 ^ 按一定的规则建立声音传递系统,完成游戏任务。 教学准备 铅笔、易拉罐等。 . 教学方法 谈话法 教学流程: 一.导引目标 激发兴趣 \" 1.你在什么地方看见过广告 2.你知道什么是公益广告公益广告的内容有哪些有什么作用 二.创设条件 主体参与 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制作一个以环保为主题的公益广告牌。 三.组织研究 体验发现 指导学生制作 — 四.引导创新 应用实践 自主确定公益广告的主题,选择恰当的方式,发布你的公益广告。 五.反思小结 巩固提高 组织学生评价。 后记
:
课题 7“打碎”杯子 ------信息重新交合 教学目标 1..知道信息交合法的含义和操作方法。 2.学会用信息交合法对事物方方面面的信息进行分解、交合,产生新的创意。 教学重点 学会用信息交合法对事物方方面面的信息进行分解、交合,产生新的创意 。 知道信息交合法的含义和操作方法。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方法 谈话法 教学流程: 一. 导引目标 激发兴趣 [ 师:现在市场上的杯子似乎已经应有尽有了,如果想设计一种新颖的杯子,能办到吗 生:基本上很难。 师:其实,可以从很多方面去剖析一个杯子,比如部件、形状、材料、功能,每个方面又包含许多内容。 师:请同学们先分一分,比一比,看一看。 生:汇报 二. 创设条件 主体参与 1.师:这些构成杯子的内容还可以细分。构成一个物品的方方面面的内容也被称为信息。如果将这信息重新组合,就有可能得到创新的灵感。请同学们分一分,试一试。 2.学生分组学习,分组汇报。 三. ] 四. 组织研究 体验发现 师:要设计新物品,首先要把研究对象“打碎”,越碎越好。如北朝鲜整体分成若干方面,每个方面又分解成许多内容,每项内容再细细分解,最后将它们以一条条信息标表示出来。 然后,将不同的信息标上的信息互相组合,列出所有的交合信息。不同信息交合可以产生新的信息。 仍以杯子为例,可以分解成材料、形状、功能这三个信息标。将材料、形状信息标上的信息交合。再将交合信息与功能信息标交合,可以产生新的信息。 最后对交合后产生的新思想、新方案进行可行性评估,从中选出适合的信息。 五. 引导创新 应用实践 笔、书包、练习本、计算器是我们每天都要打交道的学习用品。文具可以分解成“书写工具”“作图工具”“辅助工具”“电子用品”四个信息标。 2.获得并选取交合的信息。 ¥ 3.创意设计 五. 反思小结 巩固提高 后记
课题 8 邮递员投信 教学目标 1、 知道复杂的信息可以通过简单的符号来表达。 2、 } 3、 能建立声音传递系统,完成、“投信”任务。 教学重点 按一定的规则建立声音传递系统,完成、“投信”任务。 教学难点 能建立声音传递系统及应用该系统完成游戏任务。 教学准备 ) 铅笔、纸、塑料杯等 教学方法 谈话法 教学流程: 一.导引目标 激发兴趣 介绍材料,提出任务:根据声音信息进行“邮递员投信”的游戏。 二.创设条件 主体参与 [ 1、介绍莫尔斯代码和计算机代码,使学生认识到“复杂的信息可以通过简单的符号来表达”。 2、指导学生建立“投信”的声音传递系统。 三.组织研究 体验发现 组织学生进行演练。 四.引导创新 应用实践 进行邮递员“投信”的游戏。 ~ 五.反思小结 巩固提高 组织学生交流游戏过程中的感受并展开评价。 后记 %
课题 9钓鱼 教学目标 4、 知道信息可以各种载体和形式加以表达,表达信息的载体和方式必须由通信双方共同约定。 5、 能建立视觉信息传递系统,完成“钓鱼”任务。 教学重点 按一定的规则建立视觉信息传递系统,完成“钓鱼”任务。 《 教学难点 能建立视觉传递系统及应用该系统完成游戏任务。 教学准备 铅笔、纸、塑料杯等 教学方法 谈话法 ¥ 一.导引目标 激发兴趣 1、介绍材料,提出任务:根据视觉信息进行“钓鱼”的游戏。 2、组织学生讨论完成此任务的各项要求及评分标准。 二.创设条件 主体参与 1、介绍传递信息的各种方式。 2、指导学生建立“钓鱼”的信息传递系统并开展交流。 | 教学流程: 三.组织研究 体验发现 组织学生进行成分的尝试和演练。 四.引导创新 应用实践 进行“钓鱼”的游戏。 五.反思小结 巩固提高 组织学生交流游戏过程中的感受并展开评价。 ^ 后记 课题 3 用因特网共享信息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因特网的神奇 ' 2、使学生学会上网的简单操作。 3、通过学习,让学生体验到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树立学科学、爱科学的思想。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因特网的神奇 教学难点 使学生学会上网的简单操作。 教学准备 计算机 , 谈话法、动手操作 教学方法 教学流程: 一.导引目标 激发兴趣 学生交流:神奇的因特网。 二.创设条件 主体参与 介绍因特网常用术语。 · 三.组织研究 体验发现 引导学生学习上网。 四.引导创新 应用实践 讨论因特网带来的问题。个人安全问题如何防范社会问题如何防范 & 五. 提醒学生:应该谨慎上网,不轻易泄露自己和朋友、家人的信息,不登陆可能带来风险的网站。 作业: 反思:
,
课题 2用电波传递信息
教学目标 1、知道无限电技术的发明和应用使人们能够运用电波来传递信息。 2. 知道无限电波的作用 。了解电视的进步。知道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各自特点。
教学重点 知道无限电技术的发明和应用使人们能够运用电波来传递信息。 教学难点 知道无限电波的作用 。了解电视的进步。知道人际传播和大众传
播的各自特点。
教学准备 搜集资料 教学方法 谈话法 教学流程:
一.导引目标 激发兴趣
1.你听到的是什么声音这个声音来自哪里我们是如何听到这一声音的 2.无线电技术的发明应用使我们摆脱了导线的束缚,可运用无线电波来传递信息)
3.我们用肉眼无法看到无线电波,但它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人们将声音信号载入无线电波 发送出去,由收音机天线接收,在转换成声音。)
二.创设条件 主体参与
1.通过无线电广播,我们可以获得哪些信息时事新闻、气象信息、交通路况
信息、娱乐 信息。
2.课件:对讲机,飞机、船舶、火车与指挥台联系,宇航员与地球联系。 3.讨论;自然灾害发生时,无线电波能起到什么作用在其他方式都中断的情
况下,能起到特定的作用。
三.组织研究 体验发现 1.了解电视的发展
2.提问:电视和广播相比具有哪些 优点(无线电传播图像,使信息想的传播
更加直观)
3.介绍:从用无线电传送的电视信号,到用电缆传送的有线电视,再到利用
卫星传送的卫星电视的发展过程。
4.电视的进步:尺寸可以做得越来越大,图像越来越清晰,色彩越来越逼真,样式越来越美观,功能越来越多,这些都体现了技术的进步。
四.引导创新 应用实践
1.学生自学: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各有什么利弊 2.人际传播:口语、体语作媒介。
3.大众传播:大众媒介,如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 五.反思小结 巩固提高 作业: 反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