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的启示
——当代大学生可从中学到什么?
内容简介:
如果有那么一种哲学对中华民族的性格塑造影响最为深远,那么它一定是儒学。而提及儒学,我们不得不首推《论语》。宋朝开国宰相赵普曾说过,他以半部《论语》治天下。由此可见论语在古人心中的地位之高。时隔两千多年,我们当代大学生似乎都以为《论语》深奥难懂。但当我们真正用心去与之接触,便会发现其中的道理并不是高不可及的。正如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一样,真理都是简单而朴素的。我认为《论语》所讲的许多道理都值得我们借鉴,学习《论语》可以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简单而快乐。
关键词: 遗憾 交友 学习
一、 怎样面对生活中的遗憾?
正如人们常说的那样,“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尽管大学时期被人们视为人生中最愉悦的时光,我们仍然怀有许多遗憾。例如,有的同学因为对自己的专业不满意,整日唉声叹气;有的同学因为学习成绩没有别人好,而心怀怨恨;有的同学因为不如别人漂亮,而自惭形秽……是啊!当代大学生或多或少都有些遗憾,怎样去面对这些遗憾呢?我们可以从《论语》中得到启示。
孔子有个学生叫司马牛。一日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
患无兄弟也?”
这段话代表了《论语》中提倡的一种价值观念:人首先要能够真确对待人生的遗憾,然后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下来。反复地思索你的遗憾不但于事无补,还会加深你的痛苦。有句话说得好,“如果你因错过太阳而哭泣,那么你也将错过星星”。所以我认为我们应当学习《论语》中的精神,不要消极的去面对遗憾,而应尽自己最大的可能去弥补遗憾。正如子夏说的那样,只要坦诚待人,大丈夫又何患没有兄弟呢?
二、 怎样结交正确的朋友?
大学四年是最好的交友时间。因为我们有很自由,有足够的时间,可以碰到很多有共同爱好的人群。朋友对我们的影响非常大,好朋友可以促进我们成长,反之可能毁灭我们。然而怎样才能结交好朋友呢?
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孔子在这里刚好提出了三类相对的朋友。他告诉我们应该与正直的而不是喜欢谄媚逢迎的人交友;应该与诚实的而不是两面三刀的人交友;应该与有真才实学的而不是喜欢夸夸其谈的人交友。同时我觉得孔子也鼓励我们要做到“直”、“谅”、“多闻”,这样才能赢得真正的友谊。
三、 怎样有效地学习?
大学是学习的圣地,我想没有人会反对这一观点。怎样学习是一个伴随我们一身的问
题,而在大学里尤为重要,因为大学是我们接收正式教育的最后一站。
当我还很小的时候就学习了《论语》中的“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但那时的我没有真正意识到这句话的重要性。直到进入大学后,经历了几番挫折才幡然醒悟。我从大一下学期开始自学日语,为了赶进度,我每篇课文只是匆匆过一遍,而没有复习。结果整本书学下来,我并没有记住多少知识,不得不花费更多的时间从新学习。我认为这个教训同样可以借鉴到其他的学习中去。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告诉我们学习与思考是两个不可分割的过程。记得有这么一个故事,一天老师问学生:“你一天花多少时间学习?” 学生自豪地答道:“几乎所有的时间。”本以为会得到老师的夸奖,可老师却生气地问道:“那你用什么时间去思考?”一个学生如果只知道学习而不加思考,那么他只能成为知识的奴隶,而不是主人。同样一个人不认真学习而整日空想,也只算得上是一个梦想主义者。没有成功是通过空想而得来的,成功者的身后必然布满勤学的足迹!
总结:
《论语》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其中所讲的道理反映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可以中学到很多很多。
参考文献:
1于丹著 《于丹精品集》 北京 作家出版社 2007
2 周仪著 《中国文化概论》 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8
3 中华传世名著经典丛书之《论语》 内蒙古 远方出版社 2007
4 \"论语与当代大学生人格塑造\"学术报告
http://www.hdu.edu.cn/news1.php?id=758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