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药学2015年第12卷第11期 87 金莲花化学成分研究进展及前景展望 郝彩琴 李 军 冷晓红 (1.宁夏职业技术学院银川750021;2.宁夏中药材开发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银 川750021) 摘要:近年来,对中药金莲花的研究越来越多,本文对金莲花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其前景进行展望,从而为金莲花的 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关键词:金莲花成分研究 中图分类号:R28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351(2015)11—0087—02 金莲花是毛莨科金莲花植物金莲花(Trollius chinensis 酮、木犀草素是属于首次从金莲花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的黄酮类 Bunge)、短瓣金莲花(T.1edebouri Reichb.)、长瓣金莲花(Trot 成分;任正博等-1】】从短瓣金莲花醇提物中分离出槲皮素、荭草素 lfus macropetalus Fr.Schmidt)和阿尔泰金莲花(T.altaicus C&Mey) 两种黄酮类化合物。6-0一葡萄糖荭草苷和6-0一葡萄糖牡荆苷 等,以花人药的中药,又名旱金莲、旱地莲、金芙蓉、金疙瘩等,为 是吴新安等 首次从金莲花属中分离出的黄酮类成分。槲皮素一 多年生草本植物。我国分布该属植物16个种和7个变种『1_,主要 3-O—B—D一吡喃葡萄糖苷是刘召阳等[ 0用正、反相硅胶柱色谱 分布在山西、河北、内蒙古、陕西等省份[21。 以及制备型薄层色谱(PTLC)和SephadexLH一20等多种分离纯 金莲花的药用历史悠久,始载于清代赵学敏所著《本草纲目 化手段首次从金莲花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的黄酮类化合物。柳穿 拾遗》,据记载,中药金莲花功能为清热解毒,治上感、扁桃体炎、 鱼黄素(Pectolinarigenin)和刺槐素(Acacetin)两种黄酮类化合物 咽炎等『31。 由魏金霞等 首次从金莲花属植物分离到。李世相等【 51通过硅 金莲花属植物主要成分为黄酮类、生物碱、有机酸类等。现 胶柱色谱、Sephadex LH一20柱色谱等分离方法对河北围场产的 代药理学研究证明其具有抗病毒、抗菌等作用[41。本文根据现有 金莲花化学成分进行研究,结果分离出10种化合物,其中荭草 文献,对金莲花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其前景进行 素一2"-0一B—L一半乳糖苷、荭草素、牡荆素、木犀草索、槲皮素、鼠 展望,以期为金莲花药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1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尾草素都属于黄酮类化合物。 1.2生物碱类成分:目前从金莲花中分离得到的生物碱类化合 1.1黄酮类成分:从目前对金莲花化学成分的研究来看,黄酮类 物甚少,国外有学者[ 司从金莲花属植物Tlaxus中分离到两种生 其次是全缘碱。近来,国内魏金霞等㈣和 化合物是其主要化学成分,也是主要有效成分,现已从金莲花中 物碱,主要是千里光宁,分离得到的黄酮类有20余种,如荭草苷和牡荆苷是康少文等 Ru Feng Wang等 ,在不同时期都从金莲花中得到一种新的具 在20世纪80年代首次从金莲花中分离出来的两个黄酮类化合 有生物活性的生物碱:金莲花碱。 物。刘丽娟等[63首次从长瓣金莲花的茎叶部位分离得到两种黄 1.3有机酸类成分:有机酸类化合物在植物中分布较广,目前从 酮类化合物即牡荆素一2”一O—B—D一吡喃木糖苷和荭草素一2”一 金莲花中研究得到的有机酸主要有,康少文等分离得到的软脂 O—B—D一吡喃木糖苷。黄文哲等 首次从短瓣金莲花中分离出三 酸[51,刘丽娟等分离的原金莲酸[61,黄文哲等分离的藜芦酸171。琥 种黄酮类化合物即荭草苷、牡荆苷和槲皮素一新橙皮糖苷。杨雅 珀酸和香草酸这两类有机酸是由宋冬梅等 从阿尔泰金莲花中 信等阎对金莲花70%乙醇提取物进行了分离纯化得到三种黄酮 分离并鉴定出的。对羟基苯甲酸和棕榈酸是由邹建华等【-q从短 类碳苷,分别为荭草素一2”一O—B—L一半乳糖苷、荭草苷和牡荆苷。 瓣金莲花中分离得到。乌苏酸是刘召阳等 】从金莲花中分离而 宋冬梅等[91从阿尔泰金莲花中利用色谱手段分离出6个化合 得。原儿茶酸是魏金霞等[ 】从金莲花中分离而得。此外,还有马 物,其中荭草苷、柯伊利素为黄酮类化合物。邹建华等I 睬用硅 伯良等分离的金莲酸_181。Wang Rufeng等[191 ̄长瓣金莲花中分离 胶柱色谱和SephadexLH一20柱色谱分离纯化手段,从短瓣金莲 得到的Trollioside。李胜银等[201从金莲花中分离得到的有机酸类 花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出14个已知化合物,玄参黄酮、白羊黄 4一(B—D—glucopyranosyloxy)一3一(3一methyl一2一buteny1)benzoic 控制等方面进行更深^的研究,确保该药临床使用的安全和有效。 的含量『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1,30(9):702—704. 参考文献 [9]丛竹凤,高鹏.HPLC测定复方血栓通胶囊中人参皂苷Rgl Rbl 【1】广东众生药业有限公司.复方血栓通胶囊简介[J],眼科, 和- ̄-A;皂苷Rl的含量lJ1.辽宁中医杂志,2010,37(3):509—5l1. 2009.18(4):后插Ⅲ一Ⅳ. [10】王玉华,付丽佳,徐莲琴,等.HPLC—ELSD测定复方血栓通胶 【2】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1.2010年版,北 囊中三七皂苷R 、人参皂苷R 及Rb。的含量fJ1.中医药信息, 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909—910. 2014,31(2):70—72. 【3】孙金良.复方血栓通胶囊在眼科疾病中的应用fJ1.中国现代药 【11]梁洁萍,陈思,谢称石,等.复方血栓通胶囊中4个有效成分 物应用,2014,8【19):123-124. 的一测多评定量方法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国家药典委员会.国家药品标准新药转正标准第27册【S1.北 2013,52(5):123—129. 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15—17. 『121李华,乔莉,周颖仪.复方血栓通系列品种中四种皂苷通用检 【5】国家药典委员会.国家药品标准新药转正标准76册[s】.北京: 测方法研究【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7:14—17.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9:115—118. 『13]于素云,杨立华,王源,等.一测多评法在复方血栓通胶囊8种 【6】梁洁萍,刘忠政,彭维,等.复方血栓通胶囊HPLC指纹图谱质 成分检测中的应用IJ1.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14,41(2):231—237. 量控制方法研究【Jl1.中药材,2012,35(11):1854—1858. f141李华,乔莉,用颖仪.复方血栓通系列品种中丹酚酸B的通用 [7】邹颖,刘丹霞.指纹图谱技术在中药制剂研究中的应用[J].时珍 检测方法研究『J].北方药学,2014,11(5):2—4. 国医国药,2007。18(12):3129—3131. 『15]-: ̄-淡娜,赵春明.复方血栓通胶囊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验证 【8】刘乔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血栓通胶囊中三七总皂苷 【J】.中国实用医药,2011,6(19):149—150. 88 北方药学2015年第12卷第11期 acid。李占林等口 l从金莲花中分离得到的苯甲酸、(R)一10,16一二 2012,11(3):73—74.羟基十六烷酸。董永喜等 从金莲花的70%乙醇提取液中分离 [5】康少文,于永芳,王沛.金莲花化学成分的研究lJ】.承德医学院 得到的色氨酸和对羟基苯甲苹果酸。李世相等[, 从河北围场产 学报,1984,1:1-4. 金莲花中分离出对羟基苯甲苹果酸、藜芦酸、苯甲酸、(R)10,16 【6]刘丽娟,王秀坤,匡海学.长瓣金莲花茎叶化学成分的研究[J]. 二羟基十六烷酸四个有机酸。彭玉帅等g3]首次从金莲花中分离 药学学报,1992,27(11):837—840. 得到的一个酚酸类化合物即藜芦酸葡萄糖酯。 I7]黄文哲,王磊,段金廒.短瓣金莲花化学成分的研究fJ1.中草药, 1-4挥发油类成分:早在20世纪90年代,冯学锋[241就利用GC— 2000,31(10):731—732. MS对金莲花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并鉴定出21种成分,主要有 【8]杨雅信,张贵君.金莲花70%乙醇提取液中黄酮碳苷类成分的 十四烷酸(21.34%)、十二烷酸(20.57%)、十六烷酸(5.46%)、 研究(I)【D].中国科学院冶金研究所,2000. 9,12,15一十八碳三烯酸(4.47%)等挥发性脂肪酸,及相对含量 [9】宋冬梅,孙启时.阿尔泰金莲花化学成分的研究(I)[J].中国药 较高的酯类物质。近年来,王建玲等圜又采用GC—MS对金莲花 物化学杂志,2004,14(4):233—235. 的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发现主要为:有机酸(64.77%)、高级脂 [10】邹建华,杨峻山.短瓣金莲花的化学成分研究【JJ.中国药学杂 肪烃类(9.22%)、酯类(4.78%)等。姬小明等l删采用6种方法对金 志,2005,40(10):733—735. 莲花挥发油进行提取,并分别采用GC~MS分析结果表明,6种 [11】任正博,张振学,周伟利,等.金莲花化学成分研究[J】.中国现 方法提取金莲花挥发油的相同组分以高级脂肪酸、高级烷烃、酯 代中药,2006,8(2):14—15. 类和酮类为主。 f12]吴新安,赵毅民,赵刚.短瓣金莲花黄酮碳苷类化学成分研究 1.5多糖类成分:目前,对金莲花多糖的研究甚少,王书华等 】从 [J].中国中药杂志,2007,32(9):864—865. 金莲花中分离得到金莲花多糖1,研究表明由鼠李糖、无水葡萄 【1315,1召阳,罗都强.金莲花的化学成分研究[J].中草药,2010,41 (3):370—373. 糖和阿拉伯糖组成,物质的量比值为1.16:1:0.84。 1.6其他类成分:金莲花的化学成分多样,除了以上种类,还有色 【l4】魏金霞,李丹毅,华会明,等.金莲花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素类,主要成分为金莲花黄质和叶黄素一环氧化合物[281,主要组 (II)『J1.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12,29(1):12—15. 成为水溶性和脂溶性两部分,有学者对该色素研究表明常温下, 【15】李世相,赵凤舞.金莲花化学成分提取及抗茵作用研究[J】.中 pH3.0~7.0、蔗糖介质中较稳定 ;也有学者对金莲花色素的研 兽医医药杂志,2013,5:8-11. 究表明,金莲花黄色素属于脂溶性色素,在pH=4.0~7.5条件下 『16]Lid—dell J R,Stermitz F R.Pyrrolizidine alkaloids from Trollius— 具有良好的稳定性pq。 laxus[J].Chemical Abstracts,1996:124. 另外,从金莲花中分离得到的化学成分还有,醇类如:B一谷 【17]Ru Feng Wang,Xiu wei Yang et a1.A BIOACTIVE ALKA- 甾醇、3,4一二羟基苯乙醇、4一羟基一3一甲氧基苯乙醇;苷类如:日 LOID FROM THE FLOWERS OF TROLLIUS CHINENslSfJJ.Het— 本椴苷、胡萝卜苷、2一(3,4一二羟基苯基)乙醇葡萄糖苷;酯类 eroeycles,2004,63(6):1443—1448. 如:对羟基苯甲酸甲酯、3,4-二羟基苯甲酸甲酯、七叶内酯、E一 f18]马伯良.长瓣金莲花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草药,1985,16(8): 7-9. 对一香豆酸甲酯等 oI I 。 2前景展望 [1 9]Wang Rufeng,Yang Xiawei,Ma Chaomei,et a1.Trollioside, 2.1扩大新成分的提取分离:目前对金莲花化学成分的提取分 anew compound rfom the flowers of Trollius chinensis[J].Journal of an natural products research,2004,6(2):139—144. 离主要集中在主要活性成分——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及提 Asi取工艺方面的研究,其次是有机酸类,其他的活性成分如生物碱 【201李胜银,蔡金娜,刘江云,等.金莲花化学成分研究[J1.亚太传 4(7):18—19. 类、多糖类研究报道甚少。所以,今后可以加强金莲花中这两类 统医药,2008,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或许可以发现结构更新颖的活性成分。 [211李占林,李丹毅,吴瑛,等.金莲花抗茵有效成分fJ1.沈阳药科 2.2加强化学成分的药理活性研究:经过文献分析发现,对中药 大学学报,2008,25(8):627—629. 金莲花的药理活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不同提取物、黄酮类化合 物及精油的抑菌活性、抗炎、抗氧化等活性方面,而对其有机酸 类、生物碱类、多糖类的药理活性研究较少,故今后可以加强这 些化学成分的活性研究,从而扩大中药金莲花的药用价值和应 f221董永喜,张桂青,王爱民,等.金莲花水溶性化学成分的研究 【J】.中国药业,2012,21(19):l7一l8. f231彭玉帅,刘莉嘉,赵灿,等.金莲花中首次分离的一个酚酸类 化合物及其抗炎和抑菌活一D-[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5,33(6): 1349—1351. 用范围。 2.3充分利用现代分离纯化手段:目前对金莲花的提取方法研 【24]冯学锋.金莲花的挥发油成分分析[J].中草药,1998,29(9): 究较多,如溶剂提取、超声辅助提取、微波辅助提取等,而对其分 587-588. 离纯化方法主要集中在硅胶柱色谱、大孔树脂等方面,因此在今 【25]王建玲,倪克平,姬小明,等.金莲花挥发油Gc—MS分析及单 后的分离纯化方面加强现代分离纯化手段的应用,如超滤、微滤 料烟加香应用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12,41(5):121—124. 等膜分离技术、聚酰胺树脂、凝胶色谱技术、逆流分配色谱技术、 『261tr ̄小明,李冰洁,刘国顺,等.金莲花挥发油成分分析及其在 高压液相色谱制备等,从而发现新的化合物。 卷烟加香中的应用『J】.精Ni)ccr_,2011,28(10):982—986. 参考文献 『27]Y-书华,饶娜,安芳.金莲花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其抗氧化作用 【1]Flora of China.Editor Committee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研究[J].中成药,2013,35(11):2384—2389. [J】.Beij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1979:27,85. 2000,11(12):1110. 【28]谢宗万.全国中草药汇编(上册,第二版)[M].北京:人民卫生 【291谢宗万.全国中草药汇编(上册,第二版)[M】.北京:人民卫生 【2】沈志平.中药金莲花药源考证与应用【J].时珍国医国药, 出版社,1996:549—551. 【3】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上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社,1996:549—551.1977:1398—1399. 『301杨辉,曾春萍,王欢欢,等.金莲花黄色素的提取及其稳定性 【4]魏洪杰.金莲花的利用价值与栽培保护lJ1.产业与科技论坛, 研究『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6(2):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