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教“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招生对象与学习期限
1.招生对象:高中、中专、职高、技校应往届毕业生 2.学习期限:全日制三年 二、人才培养目标
通过本专业的学习,学生应具备相应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习惯,能够从事普通机床和数控机床的操作、编程、维护及产品的常规工艺设计、管理和实施等工作。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高等应用型技术人才。
三、培养规格
凡取得教学计划规定的所有课程成绩合格、实践考试合格、思想品德经鉴定合格者,颁发国家承认经教育部统一电子注册的毕业证书。
(一)素质结构 1.基本素质 (1)思想道德素质
熟悉我国国情,牢固树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政治思想,坚持正义,自觉抵制各种危害祖国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不良思想和行为,牢固树立社会主义“八荣八耻”的荣辱观和法纪观,自尊、自爱、自律、自强,遵纪守法,尊重
他人,养成恪守职业道德与行为规范的习惯,做一个对国家和社会负责任的人。
(2)科学文化素质
对文学、哲学、历史、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具有一定了解,具有一定的文化品味,审美情趣、人文素养。
(3)心理素质
能正确面对困难、压力和挫折,具有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健康平和的心态。
(4)身体素质
具有一定的体育运动和卫生保健知识,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达到国家颁布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身体健康。
2.职业素质
(1)具有良好的道德和行为规范;
(2)热爱职业岗位,具有本专业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3)具有从事机械加工领域工作岗位实际工作能力; (4)具有调研、组织、管理及自主创业的能力; (5)具有吃苦耐劳、团结协作、诚信和爱岗敬业品质; (6)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交往能力。 (二)能力结构 1.职业方法能力 (1)自我学习能力
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能够快速查阅专业的相关资料和文献,能够快速自学专业领域的一些前沿知识和技能。
(2)信息处理,数字应用能力
能根据专业领城的需要,运用多种媒介、多种方式采集、提炼、加工、整理信息。掌握本专业所需的数据处理方法,并能根据数据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
(3)实践动手能力
能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及时、正确地处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能积极主动地解决所在岗位的技术难题。
2.职业社会能力 (1)与人交流能力
具有良好的心态和换位思考的宽广胸怀,尊重他人,诚以待人,能够敏锐发现共同的话题和兴趣,运用巧妙的方式和对方沟通。
(2)与人合作能力
牢固树立团队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观点,尊重并理解他人的观点
与处境,能评价和约束自己的行为,能综合地运用各种交流和沟通的方法进行合作。
(3)解决问题能力
具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运用所学的综合知识去努力思考、积极探索,并且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4)革新创新能力
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技能,以高超的学习能力,敢于冒险的勇气和敏锐洞察力,坚持不懈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5)外语应用能力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阅读本专业英文资料,能规范书写英文简历、汇报、申请、总结、通知等应用文,能够进行简单的英语交流。
3.专业能力
(1)具有一般产品的工艺分析能力,会制定常规工艺; (2)具有操作普通机床的基本能力; (3)具有数控机床的编程与操作能力; (4)具有工装夹具设计的基本能力。 (三)知识结构 1.基础知识
(1)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 (2)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3)掌握人文、道德和法律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专业知识
(1)掌握机械制造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现代制造技术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和应用。 (3)掌握数控编程的原理和方法。 (4)了解现代制造业的生产管理和经营。 (四)毕业要求
1.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且学习成绩全部合格; 2.必须参加计划内的实践单列科目(如课程设计、社会实践、技能训练、顶岗实习等),成绩均达到及格以上水平;
3.推行“多证书”制度,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毕业前必须获取以下资格证书:
(1)基础应用能力证书和专业应用能力证书:(多选一)全国高等院校英语应用能力B级以上证书;
劳动部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计算机操作(中级); Auto-CAD一级(中级制图员)以上(含一级)证书 (2)职业资格认证证书(必须考取,多选一): A.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级车工(或中级数控车工); B.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级钳工;
C.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级数控铣工(或中级加工中心工); D.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级焊工。 E.安监局特种电工作业操作证
4.思想品德鉴定合格,无严重违反校规校纪等行为。 (五)职业范围
本专业毕业生可在制造企业承担常规产品的工艺设计与一线操作工作,也可承担数控加工CAD/CAM软件的应用
及常规技术管理工作。 四、本专业主干课程及内容
1.主干课程:计算机基础、CAD/CAM软件基础、机械制图、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机械设计基础、金属工艺学、数控工艺与编程、机械制造工艺与工装等。
2.课程内容
(1)计算机应用基础
本课程主要讲授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应用和基本组成、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一些常用的命令,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Windows操作、Office和Internet基础知识。
(2)机械制图
本课程主要讲授机械制图国家制图标准的基本知识。重点讲解三视图、零件图、装配图的绘制与识图,强调零件图、装配图识图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正确地阅读和绘制机械零件图和中等复杂的装配
图。掌握零件的配合关系,能查阅机械零件手册和有关的国家标准,学会尺寸公差配合与表面粗糙度等符号的标注方法。
(3)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
主要讲授光滑圆柱的公差配合、形位公差与测量、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尺寸链的求解等内容。使学生掌握互换性公差标准的概念,获得选择公差配合及形位公差等的能力。
(4)机械设计基础
本课程主要讲述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轮系、间歇运动机构、组合机构,回转体的平衡,机器速度的波动及调节,机械零件设计概论,联接、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蜗杆传动、轴、滑动轴承、滚动轴承、联轴器与离合器、弹簧等。
(5)Auto-CAD
本课程主要讲述绘制工程图环境的设置,常用的绘图和编辑命令,绘制组合体视图及尺寸标注,绘制剖视图、剖面图、专业图的相关技术与方法等。通过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绘图软件的应用,能绘制中等复杂程度的视图。
(6)电工电子技术基础
本课程主要讲授电路模型和电路的基本定律、电路的分析方法、交流电路、一阶电路的时域分析、基本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直流稳压电源、集成门电路、集成触发器及时序逻辑电路、EWB简介、应用举例等。
(7)机床电气控制技术
本课程主要讲授机床电气控制技术,并进一步对数控机床电气控制及电气图的计算机绘制作了详尽介绍。内容包括机床电气控制中使用的各种低压电器、常见基本控制电路及电机控制、典型机床的电气控制线路分析、PLC控制技术及其在数控机床中的应用、典型数控系统及其电气控制、电气CAD等。
(8)金属工艺学
本课程主要讲授金属机件的加工工艺过程和结构工艺性;常用金
属材料性能对加工工艺的影响;工艺方法的综合比较等。研究在机械制造中金属材料(或坯料、半成品等)的冶炼、铸造、锻压、焊接、金属热处理、切削加工、机械装配等的工艺过程和方法的一门学科。
(9)数控工艺与编程
本课程主要讲授数控加工工艺分析与工艺设计方法;数控车床、数控铣床与加工中心、线切割机床的加工工艺特点和程序编制中常用的编程指令和编程方法及用户宏程序在数控编程中的应用,使学生熟悉手工编程的过程。
(10)Master-CAM、本课程主要讲述利用CAD/CAM 软件进行三坐标数控铣床(包括加工中心)的NC编程基础知识、思路、方法和工艺处理:MasterCAM的基本操作和常用的绘图指令:MasterCAM数控铣刀具路径的生成步骤、参数设置及实用技巧、编程实例等
(11)机械制造工艺与工装
本课程主要介绍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典型零件加工工艺、加工精度、表面质量等,工件的定位与加紧、定位结构、夹紧机构等内容。使学生掌握机械加工工艺的基本理论,掌握典型零件的常规工艺,了解先进工艺技术。具有编制、实施工艺规程的能力,掌握零件的定位、夹紧原理和误
差分析方法,具有设计一般复杂程度夹具的能力。 五、成教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进程与学时分配表
说明:
1.教学计划第一学期安排2周军训,13周理论教学;第
二、三学期安排17周理论教学,第四学期安排16周理论教学和
8周(暑假短学期)专业技能实训教学,第五、第六学期分别安排17、16周顶岗实习。
2.考试形式K为考试;C为考查。
3.毕业必须达到考试、考查、实习全部合格并有两个(含两个)以上资格证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