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共沸法生产无水乙醇中共沸剂配比的研究

来源:九壹网
第20卷第3期

2000年9月

顺石油学院学报

JOURNAL OF FUSHUN PETROLEUM INSTITUTE

   抚

Vol.20 No.3

 Sep.2000

  文章编号:1005-3883(2000)03-0013-03

共沸法生产无水乙醇中共沸剂配比的研究

封瑞江,  赵崇峰

(抚顺石油学院石油化工系,辽宁抚顺113001)摘 要: 详细讨论了共沸精馏的基本原理,并在填料塔中利用共沸精馏,研究了乙醇-水系统所需共沸剂(苯)的配比与乙醇的最终浓度及共沸精馏时间之间的关系。采用了两种加料方式及富苯相回流。结果表明,两种加料方式具有类似的规律,均存在一个共沸剂的最佳配比,但达到某一分离要求时共沸精馏所需时间及共沸剂用量不同。在乙醇质量分数达99.7%以上时,采用富苯相回流的共沸剂较采用普通的混相回流少用1/3~1/2。因此,采用混相回流可减少共沸剂用量,降低共沸剂提纯回收费用,对工业生产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填料塔; 共沸剂; 苯; 乙醇中图分类号:TQ028.4    文献标识码:A

  精馏是化工生产中最常用的分离方法,但有些物系如乙醇-水在精馏过程中形成共沸物,采用普通精馏难以将其分开获得无水乙醇。此种情况可采取特殊精馏如:共沸精馏。所谓

共沸精馏是指向原混合物中加入第三组分(共沸剂),使其与原混合物中的一个或几个组分形成新的共沸物,一般此共沸物具有最低共沸点,在精馏过程中共沸剂以共沸物的形式从塔顶蒸出,塔釜可得纯物质。

有关共沸精馏应用的研究及如何选择共沸剂的研究报道较多[1~7],但对共沸剂配比及用量的详细研究未见报道。共沸剂用量的多少不仅影响共沸剂的回收提纯费用,而且直接影响到所得产品的质量和收率。因此,研究不同情况下共沸剂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下4种共沸物,其常压下的共沸点及共沸组成见表1。

表1 乙醇-水-苯三元体系共沸物性质共沸物乙醇-水-苯(T)乙醇-苯(ZAB)苯-水(ZBW)乙醇-水(ZAW)

共沸点/℃

64.8568.2469.2578.15

ω(共沸组成),%乙醇

18.507.4074.1032.700.0067.360.00

8.8391.17

0.00

95.574.43

  整个精馏过程可用图1来说明。图中曲线为25℃下乙醇-水-苯三元混合物的溶解度曲线,曲线下方为两相区,上方为均相区,三元共沸点T处在两相区内。

1 实验原理

乙醇-水系统中加入共沸剂苯以后形成如

收稿日期:2000-03-06

作者简介:封瑞江(1961-),男,河北省易县,副教授。

硕士。

14抚顺石油学院学报                第20卷

  以T为中心,连结A、B、W及ZAB、ZAW、

ZBW将图分为6个小三角形。如果原料的组成点落在某个小三角形内,当塔顶采用混相回流时,精馏的最终结果只能得到这个三角形3个顶点所代表的物质。故要想得到无水乙醇,原料的组成点必须落在包含顶点A在内的两个小三角形内。从沸点看,乙醇-水的共沸点与乙醇的沸点仅差0.15℃,很难分开,而乙醇-苯的共沸点与乙醇的沸点相差10.06℃,较易分开。因此,分析的最终结果是将原料液组成控制在由ATZAB所围成的三角形内。图中F代表未加共沸剂时原料组成,随着共沸剂苯的加入,原料液的总组成沿FB线变化,并与AT线交于H点(此点分析纯苯与化学纯乙醇的质量比约为5:7),它是达到分离要求所需最少共沸剂用量,而实际用量应略高于此值。上述分析只限于混相回流的情况,而采用富苯相回流时,共沸剂用量比上述值要低得多。下面对富苯相回流情况进行详细研究。

精馏时间的延长,塔釜中水不断被苯带出,塔釜乙醇浓度越来越高,且开始升高较快,随精馏的不断进行,升高越来越慢,最终趋于稳定。而共沸剂用量(配比)不同,乙醇浓度升高速度不同,且最终所需精馏时间和获得的乙醇浓度也不同。在此种加料情况下,m(苯):m(乙醇,化学纯)=3:7最好,且最终乙醇质量分数高达99.7%以上;精馏时间约为120min。这是因为若

苯量太大,会使最终塔釜液中留有苯而使乙醇浓度下降;而若苯量太小,不能将水有效地以共沸物形式带出。2 实验试剂及设备

乙醇(分析纯,质量分数为99.7%以上);乙醇(化学纯,质量分数为93.75%,其余主要是水);苯(分析纯,质量分数为99.5%);丙酮;蒸馏水等。

本实验采用内径为<20mm×2000mm的玻璃塔,内装<2mm×2mm的θ网环,填料层高为1.5m,塔顶有冷凝器和分相回流器,塔釜用电加热,塔顶、塔底温度用热电偶测量。釜液组成由阿贝折光仪测量。

  (2)将共沸剂与化学纯乙醇-同加入塔

3 实验结果

本实验采用如下两种方式加入共沸剂:

(1)将共沸剂先充满分相器,剩余部分置于塔釜,实验结果见图2。由图2可看出,随着

釜,实验结果见图3。图3中曲线趋势与图2类似,图中m(苯):m(乙醇,化学纯)=3:7为最佳配比,此时乙醇质量分数高达99.7%,所需精馏时间约为150min,较情况1有所延长。图3中曲线解释类似于图2,此处不多阐述。

参考文献

[1] SongYunan(宋运安).共沸精馏法从未加氢裂解汽油中提取纯苯[J].LiaoningChemicalIndustry(辽宁化工),

第3期           封瑞江等.共沸法生产无水乙醇中共沸剂配比的研究

1996,(2):44~47

15

[2] JiaShaoyi(贾绍义),LiXiyuan(李锡源).二元非均相共沸物分离过程模拟计算[J].ChemicalEngineering(化学

工程),1994,22(5):13~19

[3] LiuGuangyong(刘光永).ExperimentalTechnologyofChemicalDevelopment(化工开发实验技术)[M].Tianjin

(天津):ThePressofTianjinUniversity(天津大学出版社),1994.232~235

[4] JunZuxian(君祖先),ZhuangZhifa(庄志发),LiYunji(李运济).共沸法无水酒精制备[J].ShandongChemical

Industry(山东化工),1993,(4):26~29

[5] LiaoYongzhong(廖永忠),BaoJianbin(鲍坚斌).共沸点的测定[J].PetrochemicalTechnology(石油化工),1991,

20(3):171~175

[6] LiaoYongzhong(廖永忠),HanShijun(韩世钧).三元系共沸点的测定及预测[J].PetrochemicalTechnology(石

油化工),1991,20(7):473~476

[7] SuiZhenying(隋振英),ZouDonglei(邹东雷).共沸精馏中共沸剂的选择[J].ChemicalEngineer(化学工程师),

1996,(3):27~29

StudyontheMixtureRatioofAzeotropicAgentinProducing

AbsoluteEthanolwithAzeotropicMethod

FengRuijiang, ZhaoChongfeng

(DepartmentofPetrochemicalEngineering,FushunPetroleum

Institute,LiaoningFushun113001,China)

Abstract: Theprincipleofazeotropicdistillationisdiscussedindetailandtherelationshipamongtheratioofazeotropicagent(benzene),theethanolconcentrations,theazeotropicdistillationtimeinethanol-watersystemisstudiedinpackingtower.Twofeedingmethodsandbenzene-richphaserefluxwereused,andthesimilaroptimumazeotropicagentratiowasobtained.Buttheethanolconcentrationsandtheazeotropicdistillationtimeweredifferent.Theresultsshowthattheamountofazeotropicagentwithbenzene-richphaserefluxis1/3~1/2lessthanthatwithmixedphasereflux,andtheethanolconcentrationsexceed99.7%.Thecostforrecoveringazeotropicagentdecreases.Theresultswillhavegreatsignificanceintheindustrialprocesses.

Keywords: Packingtower; Azeotropicagent; Benzene; Ethanol

(Ed.:T,W)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