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析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第八课)
第八课 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设
课件95第八课框架结构图 课件96第八课对应课程标准 一、本课设计意图 1.本课教学目标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性;我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根本的就是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中心环节和基础工程;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2.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
引言
课件
在抗日战争时期,《大刀进行曲》《松花江上》《黄河大合唱》等歌曲,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有力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新中国成立以后,《歌唱祖国》《在希望的田野上》《走进新时代》等歌曲,成为响彻神州大地的时代强音,吹响了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号角。
第一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该框共有两个目,即“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中心环节和基础工程”。
第一目“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课件
在生活中我们可能遇到这样一些行为: 上公交车时你推我搡,互不相让; 遇到困难向人求助时,无人理睬; 个别人在网络聊天室里肆意谩骂他人; 有人在公共场合因为一点小事而大吵大闹; ……
你是否遭遇过上述经历?当时的感受如何? 首先是活动导入。活动中的四个具体情景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碰到过的,类似的情景还有不少。让学生置身于这种现实情境之中并进行思考,启发学生体会到良好的道德、健康向上的文化对于一个人、一个单位、一个地区、一个社会全面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那种富口袋、穷脑袋,只重物质文明而忽视精神文明的做法都是片面的,不利于个人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这也就是教材中所说的:“物质上不能贫穷,精神上也不能贫穷。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全面发展。” 社会主义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者协调发展的社会。
课件97三大文明协调发展
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是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
人类文明是一个整体,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个方面。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是“三个文明”有机结合、共同作用的结果,偏离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会使社会发展出现曲折甚至倒退。物质文明为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为民主政治、精神文明发展提供充足的物质条件;政治文明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政治保证和法律保障,只有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才能获得不断完善的政治制度支持和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只有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才能保证经济建设、民主政治发展的正确方向,并充分利用精神文明创造的思想、文化、科技、教育等成果。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党的十六大从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度,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并强调“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明确规定:“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这就从根本大法的高度,肯定了“三个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为“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提供了具有根本性、全局性和长期性的宪法保障。应该说明的是,这个相关链接的内容,并不要求学生掌握,而是为了帮助他们“全面了解”“三个文明”的关系,也有利于他们从宏观上把握全书的内容,请教师不要过于展开,但可以从其内在逻辑上引导学生加深理解。
在全面了解“三个文明”辩证关系的基础上,教材从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两个方面讲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地位。这一层意思也是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一观点的说明。接着,讲了先进文化的概念,即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这也是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党的十六大报告在论述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时,突出强调了牢牢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问题。
文化并不都是先进的。我们面对的文化,有先进的文化,也有落后的文化,还有腐朽文化。因此,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特别重要。教材指出: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首要的和根本的要求,也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保证。
课件
图片: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入
在上个世纪民族灾难最深重的时候,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从此, 中国人民找到了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道路; 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 中国文化从沉沦走向崛起; ……
请用具体事例说明其中的一个观点。
中华文化从衰微走向重振是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开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也是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过程相一致的。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这一点,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教材设计了“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这样一个活动。在探究的基础上,得出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根本的就是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先进的、科学的世界观,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立党立国、执政兴国的根本,也是文化建设的根本。中国
人民在上个世纪民族灾难最为深重的时候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才找到了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道路,中国革命和中国文化从此开了新生面。中国*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大理论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是中国*艰辛探索、在伟大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新的理论成果,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根本的就是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文化有着鲜明的意识形态性,从来没有脱离意识形态的文化。毛泽东指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绝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动摇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必须导致思想混乱和社会动乱。马克思主义是随着实践、时代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向前发展的。只有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社会主义文化才具有持久的生命力,才能具有强大的创造力和感召力。
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就是要用“三个代表”指导整个文化工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同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统一起来,把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统一起来,从而进一步明确了先进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为文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只有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才能把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的发展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维护和发展、同人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抵制和消除各种落后的、腐朽的思想文化的影响,保证文化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才能创造性地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第二目“中心环节和基础工程”
课件98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首先通过一个活动引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然后分别对这两个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
课件 有人说:“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 如果一个人不讲信任,会……
如果一个企业生产假冒伪劣产品,会…… 如果一个城市社会治安状况不好,会…… 教材围绕如果一个人、一个单位失去诚信、不讲道德会产生什么后果这一角度设计了一个活动,让学生感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从而逻辑地得出这样三层意思:一是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二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目标;三我们应该如何做,即要以实际行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自觉履行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境界。
课件99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课件100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孔子说过:“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重视道德教化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继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十五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法律
体系的目标后,十六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目标。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立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客观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思想道德领域的主流积极、健康、向上。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人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些原有的道德规范不能适应新的实际,而新的道德规范还没有形成。因而一些领域和地方是非、美丑、善恶界限出现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蔓延。经济活动中,掺假制假、以次充好、欺行霸市、偷税漏税、不讲信任等现象时有发生。所有这些道德失范、秩序失范的状况腐蚀了人们的灵魂,污染了社会风气,阻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适应新的形势,深入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道德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坚持公民承担社会责任与社会尊重个人合法权益相一致,效率优先与兼顾公平相统一,着力培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观念。
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和道德都是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行为的重要手段。对于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与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把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公民道德建设的不断深化和拓展,使法律和道德在内容上相互衔接、相互协调,逐步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历久弥新的优良美德。如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的奉献思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品德,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厚德载物、道济天下的广阔胸襟,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立身操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为政风范,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社会理想,等等。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优良美德激励一代代志士仁人以天下为己任,内而修学储能,砥砺道德,外而平治天下,建功立业。同时,这些优良美德内化为坚忍不拔、刻苦耐劳、乐观进取、善良敦厚的民族性格。弘扬传统美德,有助于培养人们崇高的社会理想、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高尚的集体主义精神以及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奋斗的奉献精神,有助于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课件
改革开放以来,“要富口袋,先富脑袋”成为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深刻体会;“科教兴省”“文化强市”“城市为体,文化为魂”,成为许多地方的发展思路;“充电”、“考本”、“学习型”、“知识型”,成为社会时尚……
你的身边还有哪些类似的现象? 你是如何看待这些现象的?
发展教育和科学,是先进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能不能有效地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直接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能否顺利实现。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接受良好的教育,已逐渐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第一需要和终身受益的财富,甚至决定其一生的命运。只有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广大人民的综合素质和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当前,激烈的国际竞争实质上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综合国力的竞争,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人才是核心。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以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越来越表现为高新技术和创新性人才拥有的数量和质量,教育和科学的地位日益凸显。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但并不具备人力资源优势。我国劳动力知识结构重心偏低,高层次人才和技术工人严重不足,人力资源处于劣势地位。我国国民科学文化素质偏低,教育发展状况不能适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际竞争和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影响我国产业结
构升级和国家创新能力的提高。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快人才培养,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应对国际竞争的必然选择。
课件
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邓小平
总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犹如车之两*,鸟之两翼,同等重要,不可偏废。
第二框“灿烂的文明之花”
该框共设两个目,即“神州开遍文明花”和“细微之处见行动”。
第一目“神州开遍文明花”
课件
作为一个扶贫支教志愿者,明凡在西部某小学支教已满一年。在告别的时候,稚气未脱的孩子们送来了用山间野花编织成的大花篮。与他朝夕相处的孩子们流着泪说:“老师!我们不要你走!”明凡禁不住与孩子们哭在一起。一位家长紧紧地拉着明凡的手说:“老师,是你让孩子知道了刷牙、唱歌和汉语拼音,孩子们舍不得你啊!”看着依依不舍的老师、学生和自发前来送行的乡亲们,明凡想…… 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支教工作的实施,
●提高了贫困地区的教学质量,促进了贫困地区教育等各项事业的发展; ●促进了贫困地区群众思想观念的转变;
●青年志愿者更多地接触社会现实,更全面地了解了中国国情; ●……
如果你是明凡,你有哪些感想?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我国人民移风易俗、改造社会的伟大创造,也是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有效形式。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建设形式。在创建文明城市的活动中,通过创建优美环境,建立优良秩序,搞好优质服务的“创三优”活动,涌现出一批文明城市和文明社区;在创建文明村镇的活动中,通过“文明户”的评选,“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万村书库”活动及其他各种移风易俗活动,涌现出一批创建文明村镇的典型和文明村镇示范点等。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极大地推动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对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第二目“细微之处见行动”
课件
在一些同学中间,出现了造型奇特、内容怪诞的“变味贺卡”。在这类贺卡中,面目狰狞的“鬼怪”成了贺卡的封面,脏话和成人笑话成了“变味”的祝福,还有的贺卡内容居然是恶俗的“征婚启事”。一种较为抢手的“鬼怪贺卡”打开后,会冷不防弹出一个露着白牙、伸着红舌头的绿色骷髅头,而另一种电子贺卡一打开会突然发出“怪叫”。不少同学对这种“变味的贺卡”感兴趣。 如果你收到“变味的贺卡”,你的感受如何?
在我们的周围,还有哪些类似的文化现象? 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做?
阳光总会伴随阴影。当我们沐浴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灿烂阳光中的时候,各种有害的文化细菌和病毒也在伺机传播。要保持我们精神肌体的健康,就要善于辨别各种消极文化并自觉地加以抵制。
(图配图说)在一次社区情况交流会上,张大爷说:“一些人习惯于把垃圾往垃圾桶外一扔,就扬长而去!看了真不是滋味!”李大妈说:“邻里之间没有交往,有时闷得慌,想找个人说说话,都难。”吴先生说:“社区没有健身、娱乐等设施,想活动活动,还找不到地方。” 一位年轻妈妈说:“社区里车来车往,小孩子在下面玩都令人提心吊胆!” 如果你是该社区的居民,你想:
如果你是该社区居委会主任,你最想做的三件事是:
社区(街道或乡村)不仅是我们的居住地,而且是进行人际交往的场所,弘扬社会文明的大学校。洁净而优美、热情而温馨、活跃而向上、富足而安全的社区要靠你我他来共同创造。
2008年,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北京举办。那时,也许我们能相聚在北京,给外国朋友当导游,为他们当翻译,给他们介绍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在全世界都关注着“建设新北京,办好新奥运”的今天,让我们在课余时间,为奥运献上一份“奥运形象规划”。 面对的问题:人们在语言、行为、服务、礼仪、环境等方面还存在着“京骂”“国骂”、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乱贴小广告、乱穿乱行、服务不规范等问题。 目标:向世界人民展示一个开放、繁荣、文明的中国形象。
宗旨: 坚持以人为本,围绕尊重人、关心人、教育人、激励人、凝聚人、全心全意为外国朋友办好事等。 具体步骤:
在设计奥运形象规划时,你可以考虑以下几点。 借鉴以往志愿者行动的有益经验; 结合宣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规划要尽量具体,切实可行,如呼吁推广“诚信在的士”“请讲普通话”等活动。
社会是我们共同的家,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参与到各种各样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共享精神文明的温暖阳光。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思想文化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先进文化在创新中不断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的积极健康的思想观念始终是人们精神世界的主流。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碰撞十分激烈。一方面思想文化的交流有利于我国吸收世界思想文化的优秀成果,另一方面西方敌对势力凭借文化实力的优势,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图谋,千方百计对我国进行思想文化渗透。从国内来看,人们思想文化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进一步增强。这一变化趋势总体上是积极的。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社会上还存在一些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庸俗色彩的落后文化,甚至存在一些阻碍先进生产力发展、危害社会主义事业、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腐朽文化。思想文化领域,先进文化不去占领,落后文化、腐朽文化就会占领。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不断提高文化产品品位,才能有效地抵制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