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0 0 0@@ 中图分类号:D6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g-.1672--4496(2013)03—025—06 政治发展视域下民主党派的利益表达功能研究 王 刚 (沈阳师范大学辽宁沈阳 110034) [内容提要]在考察中外学者有关政党利益表达功能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近5年辽宁省致公党提交的政协 提案统计分析为依据,总结出民主党派利益代表性的特点,以及民主党派利益表达的功能优势。通过对沈阳某高校研究 生的民主党派认知度调查及2012年8月初沈阳闭店事件的网络舆情分析,指出民主党派利益表达功能面临的挑战。有 针对性地提出优化民主党派利益表达功能的路径,着重指出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以机制建设为保证,在回顾历史的基础 上,建议创造性应用最高国务会议、双周座谈会、政协常委会与人大常委会联席会议等形式,以有利于民主党派利益表 达功能的进一步发挥。 [关键词]民主党派;利益表达;功能 (续接《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第17页) 三、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中民主党派利益表达功能面临的挑战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体制转轨、社会结构变迁的 深刻变化中。各种利益关系正在加速分化调整,形成了各种新的利益群体,这导致了利 益诉求的多样化、利益矛盾的复杂化和矛盾冲突的尖锐化。在未来的政治发展中,作为 超大社会的中国仍将面临各种社会矛盾与冲突。 伴随民主党派构成人员的新旧更替,民主党派代表性更为人们所关注,而民主党派 的利益表达功能正回答着其代表性归属问题。同时,随着民众可支配表达渠道的增多, 利益表达成本收益的分殊,必然引起民众对既有表达渠道的遴选。即使中国政党制度为 民主党派利益表达功能的发挥创设了制度空间,但如何在利益表达功能效果上确立民 主党派在中国整体利益表达格局中的地位,则是需要民主党派在中国政治发展中进~ 收稿日期:2013—02一O1 作者简介.王刚,男,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a“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基层 。统战工作理论本溪研究基地”特邀研究员。 一25— < 0@o 0 0@0@@ 步回答的问题。 (一)政治发展中对民主党派利益表达的认知度影响其功能的发挥。为了解社会对 民主党派的认知情况,本文特选取沈阳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作为分析对象,调查他们对 民主党派的认知情况,并以此分析我国各民主党派的相关理论知识与现实信息在高等 院校中的普及情况。研究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在调查的62份有效样本中,对于民主 党派的了解情况如图。认识中国民主同盟的人数最多,共计54人,占总体的87%;认识 九三学社46人,占总体的74.2%,位居第二;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42人,占总体的 67.7%;台湾民主自治同盟36人,占总体的58%;中国民主促进会34人;中国致公党33 人;中国民主建国会32人;中国农工民主党31人。 60 50 40 _l__. ——3 一 /一 20 10 0 3O 6、中国各民主党派,您知道其中的?(可多选) 对民主党派的认知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研究生对于民主党派还是比较了解的,仅有4.8%的被调查者不了解 任何一个民主党派。其中研究生对于影响力较大的民主党派更是比较了解。调查发现非 政治类专业的研究生对民主党派了解相对有限,而政治类专业的研究生通过课程学习 更能了解政治发展中民主党派的概况。但当选择利益表达渠道时,民主党派并不是研究 生的首选,可见研究生对民主党派利益表达功能的优势与特点了解相对有限,这必然制 约了其对民主党派作为利益表达渠道的选择,同时如果民主党派缺少对研究生利益诉 求的了解与吸纳也必然缺少对相关利益诉求的表达。因此,增强社会对民主党派利益表 达功能的认知,对于提升民主党派利益表达功能甚为重要。因为,在利益表达功能中,不 仅需要民主党派对于社会利益诉求的吸纳,更需要社会向民主党派主动输入利益诉求, 一26— < 0@0 0 9 0 0@@ 由此形成民主党派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机制,由此将大大提升民主党派利益表达功能的 效果,也更有利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坚持与发展。 ’ (二)网络政治发展对民主党派利益表达功能的新要求。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 发展,计算机和手机网络的迅速普及,中国政治发展中呈现了政治网络化的趋势,在网 络政治面前民主党派如何将网络利益表达这一新的表达机制纳入其利益表达范畴,是 政治发展中需要解决的新问题。网络利益表达对传统的利益表达从形式、效果、成本、收 益等层面均构成强力挑战,尤其是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崛起迅速成为民间利益表 达的主要管道之一。而民主党派如何在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中优化既有的利益表达功能, 有效吸纳网络利益表达中的合理成分就成为协助执政党汇聚民意的当务之急。 例如,2012年8月初,网络上有关沈阳店铺关店的消息甚嚣尘上,一时间人心惶惶, 不明真相的店铺纷纷闭店歇业。8月6日下午,辽宁省政协委员庄廷伟提交了一份题为 《紧急提案:沈阳各个店铺关店,谣言四起,请权威部门赶紧声明,稳定民心》的加急提 案,并通过新浪微博向公众公布了提案内容,同时国内多家平面媒体和网路媒体对他的 提案进行了转载。由沈阳闭店事件可见,当前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成为最活跃的网络 议事平台,民主党派需要在新媒体中吸纳民意,向政治系统输入利益表达,以回应新媒 体的及时性要求,纾解网络民意中的喜怒与哀愁、紧张与恐惧,进而消除网络政治对现 实政治系统的冲击与挑战。在面临网络政治发展纷繁复杂局势之时,需要民主党派既能 迎接挑战、又能把握机遇,充分实现其利益表达功能。 ’ 四、政治发展视域下完善民主党派利益表达功能的路径思考 鉴于政党运作是民主政治的关键,提升民主党派利益表达功能的质量,避免其弱化 已成为重要的课题。要进一步发挥民主党派利益表达功能的优势,需要民主党派继续加 强自身建设以优化功能实施主体,同时也需要给民主党派提供充沛的制度资源供给,为 其利益表达功能的实施创设外部条件。只有功能主体与制度资源实现双向互动,民主党 派利益表达功能才能更加有效。当下,为实现民主党派利益表达功能,既要继承和坚持 既有的优秀制度资源,又需要在如下方面继续努力。 (一)传承同心思想——奠定利益表达功能的思想基础。民主党派要以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体系为指引,不断夯实利益表达功能的思想基础,在政治上更加坚定,自觉传承与 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的优良传统,坚定信念,真正做到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上同心同 德、在目标上同心同向、在行动上同心同行。 一27— < 0@0 0 9 0 0 e@ 当前,思想上同心同德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 论体系和制度;目标上同心同向,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共同致力于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行动上同心同行,就是要自觉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伟大实践,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民主党派深入学习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增进政治共识,同时充分表达有的价值的意见观点,实现思想上同 心、利益表达上同力,促进经济的发展、社会和谐、文化繁荣、政治稳定。 (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明确利益表达功能的目标。建 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是各民主党派共同的愿望和追求。民主党派要围绕社会现 代建设的工作大局,切实发挥利益表达功能,努力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民 主党派要紧紧围绕主题、主线,深入考察调研,强化利益表达、建言献策。特别是面对严峻 复杂的经济形势,民主党派各级组织更要统一成员思想,鼓舞发展热情,为努力推动发展 而发挥利益表达功能。尤其是民主党派成员多数是从事科学技术和高等教育、医疗卫生 工作的,要身体力行,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和教育卫生的改革发展。保 障和改善民生、服务社会,是民主党派利益表达的重要内容。民主党派各级组织要更多地 关注民生,关注社会反映强烈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积极反映社情民意,充分发挥利益表达 功能,为困难群体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主动参与化解社会矛盾工作,促进社会和谐。 (三)细化政党制度规范——夯实民主党派利益表达的制度基础。我国的政党制度已 然建立并运行60多年了,这为进一步细化民主党派利益表达的制度规范提供了条件。在 宪法的规定比较宏观而又无法短时间改变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修改或出台其他的政治文 件来进一步细化民主党派利益表达机制,以进一步夯实民主党派利益表达的制度基础。 第一,开放利益表达过程。利益表达过程的开放性,可以减少不必要的神秘感和暗箱 操作的可能性,保证参与者认真履行职责,防止参与者只表达自身利益或敷衍了事。开放 利益表达过程主要应该从3方面入手。一是建立健全利益表达的信息公开机制;二是建 立健全旁听和听证制度,允许民主党派以非正式参与者能够随时参与、监督和评价利益 表达过程;三是建立健全新闻媒体跟踪报道机制,增强民主党派利益表达功能的社会认 知度。 第二,严格利益表达环节。一是坚持先协商后表决的步骤。由于两会间隔时间过短, 许多问题并不能充分展开讨论,利益表达不够充分。为此,可以考虑两会间隔一段时间召 开,中间留一段时间让人大代表对政协会议上提出的意见、建议进行充分的思考和补充。 二是要明确时限规定。由于“决策之前”的时间限定过于笼统,能否规定一个大体的时间 范围,比如决策前1个月到半年。这是因为,既然是“大政方针”和“重要问题”,就需要认 一28— < 0@0 0 9 0 0@@ 真调研、精心准备,否则要么会使民主党派的利益表达失之于偏颇,要么会使表达流于形 式。 第三,丰富利益表达形式。一方面,要完善已有的利益表达形式,并创造新的形式,使 利益表达活动更加灵活多样,加强专门委员会的建设,密切同有关部门、民主党派、社会 团体的联系;另一方面,可以考虑恢复并完善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政治协商形式,诸如最 高国务会议。目前国务院和各级地方政府全体会议邀请有关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 列席会议的形式,其作用也属参政议政,但在层次和规模上显然与最高国务会议不能相 比。从政治发展角度来看,对诸如最高国务会议这样的形式重新加以创造性的利用,进而 可以考虑恢复和完善双周座谈会、政协常委会与人大常委会联席会议等形式,以有利于 民主党派利益表达功能的进一步发挥。 (四)提升表达能力——增强民主党派利益表达的输送绩效。整合民主党派的组织资 源,实利益表达功能的系统提升,将进~步增进民主党派利益表达功能的绩效。在民主党 派的组织中,不仅需要学术界、科技界或工商界的精英来实现民主党派的利益表达功能, 还需要进一步发挥党派全体成员的合力作用,共同肩负利益诉求吸纳的职责,共同促进 党派利益表达功能的优化。民主党派成员科技、文化等知识精英的背景既具有利益表达 的优势,又需有提防知识盲点引发的利益表达缺陷。防止某些民主党派成员对政府工作 缺乏全面的了解,单凭热情去吸纳利益诉求,而导致利益诉求的正当性、客观性和可行性 出现偏差的现象。 民主党派在吸纳众多的利益诉求后,需要进行认真的调查核实和分析研究,做到“去 伪存真、去粗取精”,以达到甄别利益诉求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的目的。民主党派在分析利 益诉求的客观背景和形成过程后,才能更好地把握利益诉求中的合理部分,抛弃利益诉 求中不合理的和超出现实可能性的部分,向执政党和政府输入理性、规范的利益表达,以 实现公平与正义,从而影响公共决策。 民主党派利益表达功能的实现需要其党内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发挥更加积极的 作用。为此,民主党派与其推荐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间需要建立更加紧密的互动与约束 机制。在英国,各政党对其所属议员进行着严格控制,这方面政党建设的经验可为我国民 主党派参考借鉴。一方面,民主党派组织应该经常把民众反映的各种利益诉求进行选择 和整理,及时传递给其党内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另一方面,对其党内的人大代表和政 协委员的利益表达绩效要进行评估与监督,对于未能有效发挥利益表达功能的人大代表 和政协委员应采取相应的问责措施,以优化民主党派整体的利益表达功能。 综上所述,和谐社会绝不是一个没有利益冲突的社会。相反,和谐社会是一个有能力 一29— < 0@ 0 9@0@@ 解决和化解利益冲突,并由此实现利益大体均衡的社会。在社会多元化加剧的情况下,和 谐社会建设需要吸纳多方面的利益表达,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的利益表达功能,既是社会 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内在要求,又是民主党派责无旁贷的历史责任。当前,国际风云变 幻、现代化建设面临挑战,但只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同心 同力同行,那么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一定会更加顺畅、更加快速,和谐社会的目标也一 定能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政党制度【EB/OL].http://w ̄w.gov. 1一l5 cn/zwgk/2007—1 1/15/content806278.htm.2007一l一[2]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EB/OL].http://cpc.people COm.cn/GB/64162/7138O/1O2565/182142/1O993406.htm1.2005—02—18 [3]王邦佐等.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生态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4]梁琴等.中外政党制度比较[M].商务印书馆,2000 [5]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6]萧超然、晓韦.当代中国政党制度论纲[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 [7]王韶兴.政党政治论[M].山东人民出版社,201l [8]陈明明、何俊志.中国民主的制度结构(复旦政治学评论第6辑)[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9]民革中央.中国的参政党[M].团结出版社,2005 [1O]清华课题组.以利益表达制度化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J].领导者.2010(4) [11]塞缪尔・亨廷顿、琼・纳尔逊.汪晓寿、吴志华、项继权译.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M].华夏出版社,1989 [12]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三联书店,1989 [13]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曹沛林等译.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14]王长江.政党现代化论[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15]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16]李强.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分层[M].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 [17]桑玉成.利益分化的政治时代[M].学林出版社,2002 [18]桑玉成.政治发展与政治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20]李金河.多党合作的历史与现实[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注:本文系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瑞典社会民主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比较研究”(12CKS034)、 辽宁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基地课题“文化视域下中国政党制度功能研究”(ZTS201210)、辽宁省2012年统战理 论研究立项课题阶段性成果。荣获全国统战理论研究创新成果二等奖。 责任编辑/刘顺宝 一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