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织物设计!课程的模块化教学与实践
葛涛,刘静
(广东纺织职业技术学院纺织系,广东佛山528041)
摘要: 针织物设计!课程的模块化教学与实践,顺应高职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方向,紧密联系学生的就业工作岗位群,突出实践技能的培养。
关键词:针织物设计;岗位群;模块化教学;技能训练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615X(2011)01-0051-03
模块化教学!是近年来高职教学实践中一个热门和流行的教改话题,它打破了常规的课程体系,突出实操教学,具有传统课堂教学无可比拟的优点。广东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在专业教学改革中,选择一门实用性、实操性较强的课程 针织物设计!进行了模块化教学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课程设置对应的岗位群
针织物设计!是针织专业的核心必修专业课程,主要讲授针织物的分析及设计方法。内容包括:织物组织结构分析与设计、纱线原料
辨别与选用、编织设备选择、织物上机工艺参数分析与设计等。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掌握针织物分析与设计方法,具备针织产品实物分析及织物设计能力;正确分析织物结构,掌握上机工艺表示方法;能用专业术语表达织物规格和描述织物风格;能仿制织物样品,并具有一定的产品创新设计能力。
针织物设计!主要对应的岗位群有:针织面料分析员、针织面料设计员、针织面料质量检验员、针织面料质量分析控制员(生产管理人员)、市场营销和外贸工作人员(销售员、跟单员)等,表1为与 针织物设计!课程相关的工
表1与 针织物设计!课程相关的工作岗位及能力要求分析表
相关岗位
工作任务
(1)多跑道机产品来样
分析,新产品开发和工艺设计
(2)小提花机产品来样分析,新产品开发和工艺设计
(3)电脑提花机产品开发、花型设计和工艺卡制定
经编产品来样分析,新产品开发和工艺设计针织产品来样分析,新产品开发和工艺设计
岗位要求与职业能力
应会:
(1)能根据来样,进行织物分析,确定编织设备的类型
(2)能根据针织产品工艺要求,进行产品工艺设计和制订,调整
上机工艺参数
(3)能根据针织产品工艺要求,进行改进及创新设计应知:
(1)各种类型针织机的机构、工作原理和性能(2)编织工艺设计原理和方法(3)针织工程的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和新设备及其发展趋势职业要求:
(1)遵守职业法规
(2)敬业爱岗,吃苦耐劳(3)善于沟通协调
(4)较强的创新能力,工作计划编制能力,新工艺、新技术学习
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
圆型纬编针织工艺员、技术员
经编工艺员、技术员
质检所、针织贸易公司的检验员
基金项目:广东纺织职业技术学院2008年度精品课程
作者简介:葛涛(1970),女,江西南昌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针织纬编新产品。Emai:lgetao1190@163.com
52
纺织教育2011年
作岗位及能力要求分析表。为了更好地实施模块化教学,以工作任务、工作过程为导向
[1]
,我
二、 针织物设计!课程模块化教学的实施
1.模块教学内容
通过对针织行业工艺员、技术员等岗位群的调查,分析各岗位的职业能力,进一步确定本专业学科模块教学的课程内容。按照岗位能力要求,分模块建立职业功能课程体系,每一模块对应于针织行业某一领域的工作岗位、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 针织物设计!课程的模块体系内容见表2。
们重新确定了该课程的教学和技能训练内容。其中面料分析员对应来样分析技能,面料设计员对应仿板、创新设计技能,销售员、跟单员对应面料质量检验技能,生产管理人员对应面料检验和质量控制等技能。根据不同工作需求,对学生进行不同模块的理论教学和单项训练或综合技能训练。
表2 针织物设计!课程模块体系的主要内容
项目
模块
模块一横条织物设计
项目一单面多针道织物设计
模块二纵条织物设计模块三斜纹织物设计模块四珠地、网眼类织物设计模块五衬垫类织物设计模块一双面抽针类织物设计
项目二双面多针道织物设计
模块二双面丝盖棉织物设计模块三双面空气层织物设计模块四粗细针距织物设计模块五双面网眼织物设计模块一单面提花织物设计模块二双面提花织物设计
项目三提花织物设计
模块三罗纹移圈织物设计模块四单面电子选针织物设计模块五双面电子选针织物设计模块一经编平纹织物设计
项目四经编织物设计
模块二经编网眼织物设计模块三双针床经编织物设计
经编针织厂工艺员、技术员圆型纬编提花机针织厂工艺员、技术员双面多针道机纬编针织厂工艺员、技术员单面多针道机纬编针织厂工艺员、技术员
对应岗位群
课程内容的四个项目相对独立,实施模块教学较易操作。每个模块对应一种岗位能力,根据岗位能力安排课程教学环节。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采用渐进式仿真的教学模式,与企业生产过程及工作环境一致:理论教学∀针织物来样分析、针织CAD花型设计∀制订上机工艺、工艺卡制作∀上机编织实操(针织大圆机)。在多针道机上仿板设计或创新设计织物,在针织技术实验室的针织大圆机上进行试织、生产。在电脑提花织物设计时,采用德国迈
耶#西公司的PIC花型设计系统,并在提花大圆机上进行实物编织,模拟一个真实的生产过程。
2.模块教学的实施
教师针对教学内容,提出针织物来样分析及设计、创新织物结构设计等类型的工作任务,学生边学边练,以小组为单位(每组3~4人)完成任务,小组成员相互交流,相互协作。在实训教学中,改变传统的 先理论后实践!的教学顺序,通过完成任务学习新知识,学习过程是先动手再
第1期葛涛,等: 针织物设计!课程的模块化教学与实践
53
动脑,遵从 实践理论再实践认识提高!的认知规律,获得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将实践活动和后续的理论知识紧密地联系起来。
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首先带领学生完成一系列织物布样的结构分析与工艺参数分析,并进行上机工艺设计。当学生对各种织物组织与上机工艺有一定认识后,再逐步过渡到根据(客户)要求自主设计织物结构。工作任务由易到难,通过实践学到蕴涵其中的理论知识,逐步建构新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
在任务驱动式教学中,要把握好 四个环节!,即创设情境,提出任务;分解任务,操作实施;解决问题,建构知识;巩固练习,考核评价。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任务驱动法教学过程如下:
(1)课前准备工作。教师事先准备任务、设备,完成织物分析或设计任务中各类表格准备。
(2)教学实施。以 网眼效应织物设计!任务的教学为例,提前向学生布置任务。在任务实施过程中,每位学生分别完成自己的织物设计任务,再以小组为单位,判断、分析各小组成员的工作结果,经小组讨论后得出结论。
(3)教师引导,传授新知识点。通过对任务的点评,引出需要用到的知识点。
(4)小结。小组代表向全班汇报本次任务完成情况:完成任务的思路,设计工作结果,完成任务过程中的经验与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没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请教师解答或供全体学生讨论。
(5)教师评议。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的
情况进行总结、评价,答疑解惑。
(6)学生提交实训作业。三、模块化教学实施效果
1.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保证了实操训练模块化教学的内容操作性强,教师在教学中少讲理论,在技能训练点进行教学,直接讲实操、做示范,为学生纠正错误并进行指导,学生带着工作任务学习。学生动手机会多,在 做!中 学!知识和技能,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2.开发校本教材,加强与企业、行业合作原有的教材注重知识的完整性,不太适合模块化教学。为了更好地开展模块化教学,我们大力开发校本教材,围绕某一工种或工作岗位所需要的技能重点,增加了实操性强的技能教学内容。学校组织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与企业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师以及行业协会专家共同参与教材的开发和编写。为了实现教学与就业的 零距离!对接,加强与企业、行业的合作沟通,还把企业的技术骨干请进学校,为学生讲授新知识、新技能。
3.强化技能训练,使学生毕业即能上岗,上岗则能胜任
模块化教学保证了课程核心内容的教学,大大缩短了教学课时,提高了教学效率。每一个模块的学习任务对应一项职业岗位能力,学生感到学得有重点、有收获,技能训练得到了保证。实现了就业 零磨合!,受到了用人单位的欢迎。
参考文献:
[1]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
大学出版社,2007.
院校动态
浙江理工大学新增四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
日前,浙江省教育厅下发了∃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0年省本科院校第二批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名单的通知%(浙教办高教&2010∋183号)文件,浙江理工大学理学院心理学实验教学中心、材料与纺织学院材料工程实验教学中心、信息电子学院信息电子实验教学中心、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实验教学中心被批准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至此,该校圆满完成了2010年省级示范中心建设点的申报工作,共获得建设点9个。
[摘自:浙江理工大学校园网,2010-12-2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