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赛事对城市旅游业的影响及对策初探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 黄丽华
指导教师 陆志东
摘要:本文从体育赛事自身特点出发,采用文献资料法并结合旅游学科理论,阐述了体育赛事对城市旅游业的影响。认为体育赛事能带来丰富举办城市旅游资源、提高举办城市知名度、改善举办城市旅游基础设施、增加举办地旅游收入、提高举办城市旅游营销能力、改善举办城市旅游市场客源结构、促进旅游文化交流等积极影响,但也会带来城市物价大幅上涨、安全和治安问题、城市旅游资源的破坏、交通压力增大、大型赛事后场馆与设施利用率不高等消极影响。在体育赛事对城市旅游业的影响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体育赛事与城市旅游业协调发展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体育赛事;城市旅游业;影响;协调发展;对策
A Tentative Research of Influence and strategy of Sport Events
on the City’s tourism
Student majoring in tourism management Huang Lihua
Tutor Lu Zhidong
Abstract: Conside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port events itself, this paper was analyzed with documentation and tour theory. It studied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1
influences of sport events on the tourism of the host cities. It exerts positive influences upon tourism of the host cities such as enriching tour resources of the host cities, enhancing the popularity of the host cities, attracting more travellers to the host cities, increasing tourist income of the host cities, improving the management and infrastructure of the hosting city’s tourism, speeding the exchange of tour culture to the host cities. However there were some negative influences upon the urban tourism such as rising the price of the host cities, destroying tour resources of the host cities, aggravating the traffic of the host cities, inefficient using of gymnasium after sport events. So we should do some thing to keep the positive influences of sport events on the host city’s tourism and reduce the negative influences of sport events on the tourism of the host cities. This paper depended on analyzing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influences upon the hosting city’s tourism to discuss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sport events and the host city’s tourism. It gave some countermeasures to keep the positive influences of sport events on the host city’s tourism and reduce the negative influences of sport events on the tourism of the host cities.
Key word: Sport events; tourism; influence; harmonious develop; strategy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平稳增长,人们的消费水平逐步提高,体育赛事活动也越来越频繁,关注体育赛事已成为人们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首先,大型体育赛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吸引了大量的国际和国内旅游者;其次,国内或地区内的各种竞争性或非竞争性的中小型体育活动日益频繁,促使个人融入相关集体的社交活动性质吸引了普通大众的参与[1]。围绕体育赛事开发相应的旅游活动已成为旅游界关注的话题。本文就体育赛事对城市旅游业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对体育赛事与城市旅游业协调发展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一、体育赛事的概念及特点
2
当今世界体育赛事活动日益纷繁,但其总体的概念和特点可总结如下:
(一)体育赛事的概念
根据近期相关体育赛事的文献描述,体育赛事是一种提供竞赛产品和相关服务产品的特殊事件,其内涵包括:“提供竞赛产品和相关服务产品,受竞赛规则、传统习俗和多种因素的制约;其外延具有项目管理特征、组织文化背景和市场潜力;其作用能够迎合不同参与体分享经历的需求,达到多种目的与目标,对社会和文化、自然和环境、政治和经济、旅游等多个领域发生冲击影响,能够产生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综合效益。”[2]
(二)体育赛事的特点
每项体育赛事都是一个特殊的旅游资源。与其他旅游资源相比,体育赛事有以下几个特点[3、
4]:
1.不可替代性
由于体育比赛结果的不可预测性,使得每项比赛、每场比赛都是唯一的,具有不可替代性。
2.时效性强
体育赛事是具有时间性的,在既定的时间、规定的地点举办。因此以赛事观赏为主要目的的旅游活动也具有很强的时间性,过了比赛时间,以赛事观赏为主要目的的旅游就无法吸引游客了。
3.专业性强
3
观赏体育比赛一般需要较强的体育专业知识或专业技能。为观赏体育比赛而进行体育旅游的旅游者起码应了解该项目的比赛规则,项目特点,参赛双方的技术风格、各自的实力等相关知识。
4.安全系数低
体育赛事的人为因素可控性差。比赛期间人多混杂,再加上赛事竞争激烈,人们往往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造成事故的发生。
5.费用高
体育赛事所吸引的旅游者除了要支付一般的旅游费用外,还要支付观看体育赛事的门票等费用,而一般大型体育赛事的门票价格都较高,如2002年韩日世界杯足球赛的一张普通门票的价格在200~400美元之间。
6.社会效应大
体育赛事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新闻媒体,一经新闻媒体报道或炒作随即成为世人注视的焦点。特别是奥运赛事期间,上百万人从四面八方涌入一个城市,从交通到通讯,从观光到购物,从有形资产聚集到无形资产升值,对赛事举办城市将产生全方位的影响。
7.可再生性强
体育赛事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永久性、可再生、并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被不断充实的资源,如果不能及时善加利用,实属巨大浪费。
二、体育赛事对城市旅游业的影响
4
体育赛事作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对城市旅游业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
(一)体育赛事对城市旅游业的积极影响
1.丰富了举办城市的旅游资源
体育赛事丰富了举办城市的旅游资源,直接拉动了举办城市旅游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具有特色的体育场馆、体育建筑与其它景点构成旅游资源的空间结构,如环境优雅的高尔夫球场,碧蓝的泳池和先进、完善的健身设施等;第二,热烈的体育气氛,重大的国际比赛构成旅游资源的时间结构,比如素有冬季运动之国的挪威利用举办各种国际性冬季滑雪等比赛,吸引大量的游客冬季到该国参与冬季运动,从而使冬季形成旅游热。
2.提高了举办城市的知名度
体育赛事赛前声势浩大的推广活动以及众多媒体大规模的报道,会极大提升赛事举办城市的知名度,而城市知名度的提高会显著提高举办城市作为人们旅游目的地的机率,不仅在赛事举办期间给举办地带来大量客源,而且对该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也产生了重大积极的影响[5]。上海市一直把体育作为自己的一张“名片”,通过国际体育赛事推销城市的整体形象。他们投入巨额资金承办F1大奖赛,是因为每年F1赛事的收视观众数为550亿人次,是上海“推销”自己的绝好机会。有数据表明,2000年悉尼奥运会使澳大利亚旅游形象品牌(Australia Brand) 效益超前10年,极大提升了世界各国对澳大利亚旅游的热情和期望值,对澳大利亚的入境旅游市场产生了深远影响[6]。葡萄牙在2004年举办的欧锦赛期间共接待50多万外国球迷和游客,旅游收入达到1.12亿欧元,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为0.78%,虽然这个数字不大,但该国业内人士更看好旅游业的前景。欧洲足联估计,由于欧锦赛的举办,在今后几年将为葡萄牙旅游业带来1.79亿欧元至3.57亿欧元的收入。
5
3.改善了举办城市的旅游基础设施
良好的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是旅游业发展强有力的依托和必不可少的条件,城市旅游尤其需要高标准的设施条件,同时满足城市居民的生活需求和外来游客的旅行需要。体育赛事尤其是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是发生在短时间内的有大规模游客参与的活动,因此在大型赛事前期城市往往会进行较大规模的配套设施建设,使赛事举办城市的基础设施供应能力和运行效率得以全面提高,同时与旅游业密切相关的餐饮、住宿、旅馆、通讯等行业也得到极大的发展,旅游接待能力和品质进一步提高,为城市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汉城为举办第24届奥运会,扩建了国际机场,整修了公路,治理了汉江,改善了城市环境、下水道和水质管理,并开展了防公害等工作。巴塞罗那奥运会组委会计划中最重要的一项措施就是改善城市环境和设施,约耗资362亿比塞塔,建成了5公里长的海滨沙滩,改造了港口,修建了两条环形公路、两条隧道,改建了飞机场,改建了城市的排水系统,建成了提供水、电、气和电话服务的网络。1989-1992年,巴塞罗那的道路设施增加了15%,绿化带和海滨旅游区增加了78%,人工湖和喷泉增加了268%[7]。
4.增加了举办城市的旅游收入
举办体育赛事给当地旅游业带来了无限商机,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全面发展。赛事期间,游客在住宿、餐饮、交通、通讯、观赛、购物等方面的消费都比平时超出许多,集中消费程度较高,举办城市的旅游收入会大大增加。2003年8月西班牙皇家马德里足球队访华比赛,光是票房收入就达近2000万元[8]。在1992年巴塞罗纳奥运会期间,旅游外汇收入达到30多亿美元;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直接带动收入约32亿美元;悉尼奥运会旅游外汇收入高达42.70美元。
5.提升了旅游营销能力和管理水平
城市旅游业的大发展,除了拥有良好的硬件设施外,还需要配套良好的软件——较高的旅游
6
营销、管理水平。现代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涉及方方面面,一般都会引进专业公司对赛事进行整体营销策划,如通过广告策划的整体思路对赛事进行包装推广,用多样化的媒介经营手段发掘体育无形资产,赛事的系列文化活动、明星效应,甚至是赛事的花边新闻策略等等都可以为城市旅游业的推广所借鉴,提高自身的营销管理水平。同时,赛事的某些具体要求对提高旅游业的管理水平有直接的促进作用,比如有的大型体育赛事会与赛事举办方签订赛事接待合作协议,对赛事接待的服务内容、服务质量等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规定。这些合同条款的要求通常是或高于国际相关行业标准,这就会使其相关行业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逐渐与国际标准相接轨[9]。对于大型体育赛事的这些直接和间接效应,城市旅游业如能很好地加以借鉴,将能够较快地提高自身的营销、管理水平,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6.改善了旅游市场的客源结构
赛事举办期间,旅游人数大量增加,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游客是举办地的非传统客源,这部分新游客的到来促进了对举办城市的了解与沟通,有利于举办地通过宣传发展新的市场,进而改善举办地的客源结构。以悉尼2000年奥运会为例,由于奥运会对潜在旅游者的爱好趋向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从而直接促进了澳大利亚海外客源市场的增长,其14个主要客源国的潜在游客中因悉尼举办奥运会的缘故而前往澳洲旅游的意愿平均增长了29.3%。西班牙巴塞罗那由于举办1992年第25届夏季奥运会,当地设施数量、设施的使用率、游客逗留时间都得到了提高,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举办奥运会使巴塞罗那的游客构成和旅游目的构成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游客结构方面,远程游客比重大幅度提高、近程(本国)游客比例则出现明显的下降;旅游目的方面,度假旅游比重增长了1倍多,公务旅游出现下降。这两个结构的变化,使得巴塞罗那旅游业的经济效益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10]。
7.促进了旅游文化的交流
大型体育赛事举办时,五湖四海的运动员、体育官员、各国的赛事观众等将齐聚一堂,这就
7
为举办城市展示自己的文化特色提供了一个重要契机。旅游文化是最具有魅力和持久生命力的旅游资源,所以一般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通常会伴有大量的专项文化宣传活动以促进举办地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如韩日世界杯期间,韩国政府和民间推出了各种与世界杯相关的特色活动项目,精心打造了128个文化类旅游活动,在各赛场城市举办了一系列文化展示活动,集中展示韩国的人类文化遗产。2004年奥运期间,希腊则是利用一切机会宣传展示希腊历史和文化。对于历史古迹希腊也进行了修复,并将珍贵的文物拿出来展示,博物馆也延长了闭馆时间,从晚上7点推迟到9点。雅典还在卫城下举办了奥运艺术节,邀请世界各地的艺术家来表演。这必然促进希腊文化旅游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二)体育赛事对城市旅游业的消极影响
1.引起城市物价的大幅上涨
体育赛事所吸引的旅游者其主体旅游活动都是参加或观看体育赛事,因此基本的旅游行为具有趋同的特征,他们所要求的基本旅游服务和特殊需求一般也具有类同性,这将导致对同样的旅游服务和设施的大量需求。因此房租、餐饮、交通价格等将明显上涨,同时也会造成城市物价的大幅上涨,使游客和居民的经济负担加重。
以希腊奥运会为例[11、12],希腊旅游企业协会主席斯特夫洛斯·安德列亚季斯指出,游客已经被希腊作为昂贵目的地的形象吓跑了。2004年一季度,希腊房租平均增幅高达50%到100%,有的甚至提高了8倍。比如,雅典皇家奥林匹克宾馆,2月份,每间房子每日价格是125美元,到6月份已涨至400美元。几乎所有旅行社的旅游指南手册上每条线路标注的价格都注明“此价格8月无效”。这样一来令不少游人望而却步。据希腊有关媒体报道,希腊2004年一季度的酒店订房率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1%。这种状况迫使国家旅游局不得不出面制止,但也无济于事。而2002年足球世界杯期间韩国游的价格上涨了120%,这成为影响中国球迷赴韩观赛的重要因素之一。
8
2.带来安全、治安问题
(1)参与主体来源的复杂性直接导致了安全、治安问题
在赛事活动举办期间,来自各地的参赛人员、记者、观众众多,由于各国家的法律不同,文化不同,道德观念、价值观念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日常生活习惯不同等等,都会在活动期间带来一些摩擦。体育赛事的人为因素可控性差,比赛期间人多混杂,再加上赛事竞争激烈,人们往往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造成事故的发生。
(2)旅游者个体心理的相异性使体育赛事安全问题具有复杂性[13]
最为极端的例子是许多地方的博彩机构甚至黑社会赌博机构将奥运成绩作为赌博的工具,因此许多组织其中包括一些黑社会组织力图通过各种行为来影响比赛成绩,从而为自己牟取巨额利润,这其中包括各种恐怖手段。同时,旅游者当中还包括其他一些具有明显安全隐患的特例成员,比如臭名昭著的欧洲足球流氓,他们就给多项足球比赛带来过数之不尽的麻烦。
(3)体育赛事的社会效应带来的安全、治安问题
体育赛事在举办过程中受到大量媒体和相关组织的关注,这就成了恐怖组织利用的对象。近年来,世界上接连发生一连串的恐怖袭击事件,人人谈恐色变,都害怕恐怖分子将体育赛事作为袭击对象。2004年5月初雅典南部卡利西亚区发生了爆炸事件,让人们对雅典奥运会的安全问题感到担忧。此外,世界各地媒体对奥运安全问题的炒作,也使许多游客望而却步。
3.产生“蜂聚现象”和“挤出效应”
体育赛事使得短时间内有大规模旅游者涌入,会产生“蜂聚现象”,对城市旅游资源造成破
9
坏并在交通、噪音、废弃物等方面对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产生负面影响,从而产生“挤出效应”
[14]。
“蜂聚现象”是指重大事件的举办,引来了大量的旅游者,从而使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者、旅游住宿、旅游交通需求呈现集中性增长。虽然面临游客的急剧增加,但由于受到场地和景区性质的限制,旅游地的各类景区不可能为了一个体育赛事所引发的旅游而进行大规模的扩大和增容工程,而体育赛事引发的旅游活动的集中性将使大量的游客在一个较为集中的时段持续或重复地使用某一景区,景区容量和游客数量的将出现矛盾。这就有可能使城市的旅游资源遭到破坏。同时赛事期间,由于大量游客涌入,带来了大量噪音、废气物,同时城市交通运输压力大大增加,将会给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带来负面影响。
“挤出效应”是指原来打算到旅游目的地旅游的游客为了避开庞大的旅游群,而改为选择别的旅游目的地或休闲方式。对于成熟的旅游消费群体而言,这种可能性是绝对存在的。如2000年悉尼奥运会期间第一次出现了“反旅游”的问题,即大量的居民为躲避大规模人流,纷纷逃离自己所居住的城市。2004年希腊奥运期间希腊政府出于安全考虑,对入境客人要求持有双签证,即赴欧洲国家的申根签证和希腊政府单独发的签证两证俱全。手续烦琐令众多游客望而却步。
4.体育赛事活动后续开发不利
体育赛事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举办过程中为城市旅游业打开了新的局面,但其后续开发却往往被忽视,为体育赛事建造的场馆、建筑和其它一些设施会出现闲置状况。一方面体育场馆建设需占用大量的耕地,另一方面体育场馆赛后运营是个国际性难题。现代体育场馆投资巨大,回收周期长,回报率低。目前国内大多数体育场馆经营不佳,高度依赖政府财政拨款,建一个亏一个,成为地方政府的“烧钱大户”,烫手山芋。如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后,有很多奥运场馆直到使用寿命结束时仍没有补够建设它们留下的财政赤字;1990年北京亚运会后也出现了一些场馆使用效率低的问题。就连被世人誉为典范的2000年悉尼奥运会,其主体育场所在的奥林匹克公园
10
在赛后也难避“门前冷落车马稀”的惨淡。
三、体育赛事与城市旅游业协调发展的对策
体育赛事是一种特殊的、重要的旅游资源。体育赛事尤其是大型体育赛事的成功举办对城市旅游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15],它能为举办地吸引大量游客,大大增加举办地的旅游收入,提高举办地的知名度等。同时,体育赛事的举办也会给旅游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物价上涨、交通拥挤等。总的来说,体育赛事的成功举办,对城市旅游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各举办城市应该把握好举办体育赛事的机遇,最大限度地消除负面影响,全面提升城市旅游业的综合竞争力,推动城市各项建设事业的全面发展。为此,本文提出了一些促进体育赛事与城市旅游业协调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一)对体育赛事进行整体组织与分阶段的营销开发
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体育赛事未必能带来游客数量和投资的持续增长[16]。盖茨[17]也提到并不是所有的赛事都能成为旅游吸引物或提升当地的目的地形象。所以要对体育赛事进行组织规划与营销才能引起当地居民以及旅游者的兴趣,促进举办城市旅游业的发展。
1.对体育赛事进行整体组织
由体育赛事所引发的旅游其产生的前提是赛事活动的有效组织。这部分旅游者最关心的是比赛,所以举办地必须尽全力妥善安排各项比赛事宜,保证旅游者安全、舒适、尽情地观看比赛。除了保证基本的接待条件外,还必须妥善解决有关的手续问题,如签证和票务等。举办地应成立专门机构,统一管理和协调赛事活动,以提高赛事活动的组织效率和接待质量。赛事活动举办前要进行设施的合理规划来预防事故的发生,在赛事活动中要利用先进的技术基础和高效率的安全组织队伍来确保旅游者的安全问题。
11
2.对体育赛事进行分阶段的营销开发
体育赛事由于其强大的影响力,对旅游者的影响分为赛前、赛中和赛后。因此旅游目的地必须实行分阶段营销战略,从而达到更全面的营销效果。
(1)赛事举办前
赛事举办前,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动机主要是针对旅游目的地的整体旅游产品,在这一阶段的营销过程中,除了强调体育赛事的吸引力之外,更应该强调旅游目的地的整体营销。
(2)赛事举办过程中
在赛事举办过程中,旅游者的主要旅游动机是参与或观赏体育赛事,因此营销的重点应放在赛事吸引力的宣传上,例如赛事精彩内容的宣传、名人的参与等。此外,为尽力减少“挤出效应”的影响,目的地在旅游营销的过程中,应强调外部可进入性和内部可进入性的保障。一般意义而言,体育赛事的举办会引起目的地餐饮、住宿、交通等价格的上涨,而这直接影响了部分价格敏感旅游者的旅游决策,因此适当推出价位合适的旅游套餐会受到很多旅游者的青睐。
(3)赛事举办后
体育赛事举办后,旅游目的地的营销应该利用赛事对目的地整体旅游形象的塑造作用,向目标顾客推出全新的或改进的目的地旅游新形象,以吸引更多的旅游者。
(二)针对旅游者进行目标市场划分
由于赛事特别是大型赛事所吸引的旅游者来自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因此旅游活动的设计必
12
须考虑到旅游者的不同需求。要针对体育赛事所吸引的旅游者进行目标市场划分,并围绕比赛推出专项旅游活动,强化旅游者的感受。旅游日程和行程的安排应针对不同旅游者提供相应的选择菜单。各种不同项目的比赛都会有自己的忠实观众群和潜在观众群。确定顾客属于哪类群体、设计何种标准的观赛和旅游路线非常重要。
忠实观众群是指那些不管比赛在何时何地进行,都会尽最大可能去现场观战助威,条件不允许时才在家收看电视、电台报纸报道的人群。例如支持中国足球的狂热球迷在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期间约有4万中国球迷赴韩观战,给韩国商界和旅游界带来了颇丰的收入。这类人群通常会非常关注开赛时间、竞赛日程、比赛地点、门票价格等赛事信息,旅行社必须尽最大可能为他们达到观赛目的保证门票供应、办理各种手续、以及提供其它各类服务,观赛之余合理的观光、旅游、购物等休闲活动往往处于附带产品的位置。而且作为观众,他们往往具有鲜明的立场,一旦支持的队伍未赢得比赛,很可能会情绪沮丧,影响赛后的观光游览活动。一般情况下对于这种立场鲜明的旅游者,为避免失败一方的沮丧情绪影响后期旅游消费,旅游活动应尽可能安排在比赛之前或是两场比赛的间隔阶段。考虑到时间问题,旅游所选择的传统著名旅游胜地应以距离接待地中程和近程为主,或者是在中途的周转站;所选择的传统景点要能够反映当地的特色,具有代表性。
潜在观众群是指对某些比赛有一定的兴趣,但以在家看电视为主,只有当宣传报道非常动人、充分激发了其兴趣才会去现场观看,从而引发旅游活动的人群。对于这类人群而言,观赛和旅游观光可能处于同等重要的位置,都只是休闲放松的一种方式,甚至有时候观赛位列其次,旅游可能是其主要目的。他们对于观赛的要求可能并不是很高,但可能会非常在意观光游览活动的质量和满意度。对这类人群的行程设计应该是不一样的。
(三)制定适当的价格策略
举办赛事活动的意义并不只在于比赛期间举办地所获得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为举办地各
13
项事业的长期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契机。过高的商品价格往往会使一些旅游者望而却步,从而影响举办地的最终效益。所以举办地应立足于长远,制定适当的价格政策,限制比赛期间价格的过度上涨。对于旅游者必须购买的基本产品的价格,可对其上涨幅度的上限做出规定,对于非基本产品的价格可以适当放开,由市场自动调节。为调节供求平衡和确保一定的经济效益,赛事活动期间旅游活动往往以高档产品为主,这是符合市场规律的。对其价格监控主要是防止价格过高,超出高收入旅游者的承受范围。同时应基本维持一部分中低档产品的价格,为中等收入的爱好者提供观看比赛的机会,树立举办地热情好客的形象。
(四)提高举办城市服务质量
举办城市应根据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旅游者的需求,提供针对性接待服务。接待单位在安排住宿、餐饮服务时应考虑到旅游者的生活习惯。由于这部分旅游者不同于接待地的传统客源,接待单位往往缺乏经验,所以事前必须经过精心的安排和部署。地面交通、通讯、信息咨询等公共服务项目对于散客尤为重要,这些项目的提供必须考虑到他们的需求。2002年足球世界杯期间韩国的多种语言信息服务中心的设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思路。比赛盛事是集中反映接待地组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活动。赛事活动的接待工作压力大、任务重、范围广、客源复杂,是对当地接待系统的严峻考验,因此接待单位必须予以充分重视。旅行社在其中要充分发挥纽带和桥梁作用,协调各相关单位,做好接待工作。另外,由于这部分旅游者往往是某项体育活动的痴迷者,所以旅行社为此类团队所派出的导游也应该是体育爱好者,以便于导游和客人之间的沟通。
(五)减少对举办城市环境的破坏
体育赛事在短时间内吸引了大量旅游者的涌入有可能使举办城市的环境遭到破坏,带来噪音、废气物、交通等方面的负面影响。例如F1赛事竞技激烈并且汽车轰鸣声巨大,可想而知由此带来的汽车尾气的排放会对大气造成污染,轰鸣声会对现场观众和周围居民的听觉造成巨大冲
14
击。所以应采取积极措施降低尾气、噪音对环境形成的压力,如在赛场外围种植可吸附噪声和烟尘尾气的各种植物,必要地段加装隔音墙等。
为减少游客形成的废弃物带来的污染,应合理布置垃圾筒和厕所,设专门机构和人员负责赛场及周围景区的环卫工作,及时打扫清理废弃物。
要减少交通的压力则要对城市周边区域交通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注意加强交警及导引员配备,做好交通管制及疏通,配置交通信息咨询中心。
(六)注重赛事活动本身和承办城市的文化背景
体育赛事前要进行强有力的宣传,营造赛事气氛,力促比赛与旅游的互动。赛事活动期间人们关注比赛是自然的,而如何让人们在关注比赛的同时关注举办地、关注举办地的旅游等各项事业是举办地应该着力研究的问题。没有文化的活动是苍白无力、缺乏内涵的。不同的比赛项目其历史渊源和当今发展各不相同,承办赛事的城市也有自己独特的风土人情,民俗习惯。针对体育赛事开发的旅游活动不仅应该让游客体验到观赏和参与赛事的乐趣,了解该项目的特征及发展,更应该以城市的综合实力为依托,在旅游中穿插对承办城市的经济、文化、历史、地理等的宣传,让游客在不经意间了解她、熟悉她。在此基础上再对其完备的旅游设施和高质量的服务水平进行宣传,以解除旅游者的后顾之忧。
(七)以举办城市为中心,发展周边地区的旅游
赛事活动的开展并不只限于举办地。据有关研究发现,是观赛者相互认同的一种体育文化精神,即对特定运动项目的共同兴趣,而不是比赛场地本身吸引了大量的旅游者前往比赛场所。是否亲临现场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在一种特定的氛围中参与该项活动[18]。因此由赛事引发的旅游活动不一定发生在举办地,在距离举办地较近的地区(考虑到时差问题),在该项活动最为
15
普及的地区,或在去往举办地的途经地区都可以开展旅游活动,重要的是要创造一种氛围,并进行强有力的宣传。2002年世界杯期间泰国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泰国充分利用了与举办地距离较近的地理优势,通过适当的宣传和价格优惠等一系列措施吸引了许多欧洲球迷到泰国观看比赛。与泰国不同的是,我国的旅游部门和企业则更多地关注了我国球迷的赴韩之旅,而忽视了世界杯给我国带来的入境商机。
有鉴于此,应向临近地区的旅行社提供赛事的信息(比赛信息、大型活动信息、商业和文化信息、特色旅游信息等),协助旅游部门招徕被吸引的游客。有利于旅行社合理安排活动计划,减少旅游景区游客“蜂聚”压力,提高游览质量。在重要赛场和活动场所建立与旅游景点相连线的交通,引导客流向各个旅游地点移动和分散。
(八)重视赛后城市旅游业的开发
大型赛事活动对于举办地的影响,不仅仅表现在比赛期间大批旅游者的光临,更重要的是赛后旅游者的持续增加。大赛期间,部分传统客源考虑到赛事期间的价格、交通、住宿、服务等问题,有可能会推迟或改变他们的旅行计划。而由于大赛对举办地的宣传和举办地良好形象的进一步树立,部分旅游者会选择在赛后到举办地观光游览,使得许多比赛对旅游业的影响具有滞后效应。因此举办地的组织者在开发旅游产品和项目时,还必须考虑到以后的发展和利用问题,应从战略角度出发,重视举办地形象的树立和旅游业发展质量的提高,同时也要避免比赛后遗症的出现,实现举办地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对体育场馆的利用要进行科学规划。可将场馆划分为永久性与临时性两类。临时性设施赛后可以拆除而改为其他公共文化娱乐活动的体育设施。永久性设施则尽量控制其体育场馆的建设规模,并配备各种档次的贵宾包厢和高档座位,通过出售或出租收回部分投资,吸引固定观众。在非活动期间,包厢还能提供会议和会宾服务。同时,可以预留大面积的建设用地,配套建设酒店、会议、商业、办公等设施,为赛后利用创造良好条件。
16
体育赛事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资源,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有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还有待于更为深入的探讨。各级组织者和旅游企业应借鉴其他国家和企业的经验,结合我国特有的其他旅游资源,围绕体育赛事开发有中国特色的旅游活动,使其成为蓬勃发展中的我国旅游业的一枝新秀,并为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做好准备。
致谢
感谢我的导师在百忙之中对论文的悉心指导和仔细评阅,为整篇论文的结构及内容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在此我深表感谢!
参考文献:
[1] 谭白英,邹蓉. 体育旅游在中国的发展[J]. 体育学刊,2002,(3).
[2] 王守恒,叶庆辉. 体育赛事的界定及分类[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2).
[3] 江珊珊. 南京十运会赛事旅游资源开发中相关问题的经济学思考[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5,(4).
[4] 连桂红. 论体育旅游及其基本特征[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3).
[5] 肖锋,沈建华,刘静. 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旅游的影响[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4,(6).
[6] 王志东. 2008年奥运会对山东旅游业的影响及对策[J]. 财贸经济,2002,(11).
17
[7] 罗秋菊. 世界大型事件活动对旅游业的影响及对中国的启示——以历届奥运会和韩国世界杯为例[J]. 商业研究,2003,(11).
[8] 易剑东. 大型赛事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论纲[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5,(6).
[9] 吴元文,王志成. 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旅游业的影响[J].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6,(1).
[10] Ignacio de Delas. 奥运会对巴塞罗那的影响[J]. 旅游研究与信息,2001,(4).
[11] 邹统钎,彭海静. 奥运会的旅游效应分析——以悉尼奥运会及雅典奥运会为例[J]. 商业经济与管理,2005,(4).
[12] George Costa, Eleni Glinia. Sport tourism in Greece[J]. Journal of Sport Tourism, 2004, (9).
[13] 谢朝武,郑向敏. 奥运旅游安全管理研究[J]. 体育文化导刊,2003,(12).
[14] 张丽,郭英之. 重大事件的旅游效应分析及营销策略[J]. 商业研究,2005,(18).
[15] Laurence Chalip, Johanne McGuirty. Bundling Sport events with the host destination[J]. Journal of Sport Tourism, 2004, (3).
[16] Hall, C.M.Hallmark. Tourist events: Impacts,Management and Planning [M]. London: Belhaven Press, 1992 .
[17] Getz.Festivals, Special Events and Tourism[M]. New York: Van Nostrand Reinhold
18
International Company Limited,1991.
[18] 吴必虎. 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 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1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