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机械设计专业课程设计任务书及说明书

来源:九壹网


辽宁工业大学

专 业 课 程 设 计 说 明 书

题目: 工艺品山核桃切割机设计

学院(系): 机械学院 专业班级: 机设081 学 号: 080103009 学生姓名: 孙海川 指导教师: 符宝鼎 起止时间: 2011-12-17——2012-1-7

辽 宁 工 业 大 学 课 程 设 计 说 明 ( 计 算 )书

辽宁工业大学专业课程设计任务书

院(系):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教研室: 机械设计教研室 学 号 设计题目 080103009 学生姓名 孙海川 专业(班级) 机设081 工艺品山核桃切割机设计 生 产 率:20片/分。 规 格:核桃直径Φ26—30mm。 适用范围:针对市场上用山核桃切片粘制工艺品,设计山核桃切片机,可切割厚度为8—10mm的椭圆形核桃切片,切割断面光滑平整。能实现工艺品粘制工艺。 电 源:220V,50 Hz 技 术 参 数 与 要 求 1. 总装配图一张,0#; 工 作 量 2. 零件图两张,2#; 3. 有限元分析、三维仿真或程序计算光盘一张; 4. 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 1. 方案拟订 3.5天 2. 设计计算 2.5天 3. 有限元分析、三维仿真或程序计算 3天 4. 绘制总装图 11天 5. 绘制零件图 2天 6. 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1天 7. 答辩 1天 图面 说明书 (20%) 答辩 (20%) 平时 (10%) 有限元分析、三维仿真或程序计算 总分 (10%) 工 作 计 划 成 绩 评 定 (40%) 成绩: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共 28 页 第1页

辽 宁 工 业 大 学 课 程 设 计 说 明 ( 计 算 )书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 4

1.1 研究内容的现状 ............................................................................................................................... 4 1.2 选题意义 ........................................................................................................................................... 5 第二章 总体方案设计 .................................................................................................................................... 6

2.1研究给定设计任务 ............................................................................................................................ 6 2.2设计任务抽象化 ................................................................................................................................ 7

2.2.1总功能提炼 ............................................................................................................................. 7 2.2.2系统边界确定 ......................................................................................................................... 7 2.3 确定工艺原理方案 ......................................................................................................................... 7 2.4确定工艺路线,画出工艺路线图 .................................................................................................... 7 2.5功能分解,画出功能树 .................................................................................................................... 7 2.6确定功能结构 .................................................................................................................................... 8 2.7功能单元求解 .................................................................................................................................... 8 2.8系统原理方案确定 ............................................................................................................................ 8

2.8.1系统原理方案求解 ................................................................................................................. 8 2.8.2系统原理方案形成 ................................................................................................................. 9 2.8.3方案确定 ............................................................................................................................... 10 2.9方案图和总体布局 .......................................................................................................................... 10 2.10主要参数确定 ................................................................................................................................ 11 第三章 执行系统的设计计算 ...................................................................................................................... 11

3.1运动分析 .......................................................................................................................................... 11

3.1.1核桃进给运动分析 ............................................................................................................... 11 3.1.2锯片转动分析 ....................................................................................................................... 11 3.2动力分析 .......................................................................................................................................... 12

3.2.1核桃进给力分析 ................................................................................................................... 12

3.2.2锯片转动力分析 ................................................................................................................... 12 第四章 传动系统的设计计算 ...................................................................................................................... 13

4.1 运动与动力参数的设计计算 ......................................................................................................... 13

4.1.1 电机的选择 .......................................................................................................................... 13 4.1.2总传动比计算及传动比分配 ............................................................................................... 13 4.1.3各轴转速、功率及转矩的计算 ........................................................................................... 13 4.2 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 14

共 28 页 第2页

辽 宁 工 业 大 学 课 程 设 计 说 明 ( 计 算 )书

4.2.1分配传动比 ........................................................................................................................... 14 4.2.2各轴功率、转速和转矩的计算 ........................................................................................... 14 4.3带的设计计算 .................................................................................................................................. 14

4.3.1确定设计功率PC .................................................................................................................. 14 4.3.2选取V带的型号 .................................................................................................................. 15

dd4.3.3确定带轮基准直径d1、d2 ............................................................................................ 15 4.3.4确定中心距a和带的基准长度Ld ...................................................................................... 15 4.3.5验算包角

........................................................................................................................... 16

4.3.6确定带根数z ........................................................................................................................ 16 4.3.7确定初拉力F0 ...................................................................................................................... 17 4.3.8计算轴压力Q ....................................................................................................................... 18 4.4轴的设计计算 .................................................................................................................................. 18 4.5轴承的验算 ...................................................................................................................................... 24 4.6键联接的选择和验算 ...................................................................................................................... 26 第四章 结论 .................................................................................................................................................. 27

参考文献 ........................................................................................................................................................ 28

共 28 页 第3页

辽 宁 工 业 大 学 课 程 设 计 说 明 ( 计 算 )书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内容的现状

目前工艺师傅切割山核桃的方法是采用两个特制的木头卡具和木工锯床对核桃进行切割,先用其中一个木头卡具对核桃进行纵向切割,再利用另一个木头卡具对核桃进行横向切割。这种方法不但效率低,而且不安全。具体方式如下:

图1.1纵向切割木头卡具

图1.2纵向切割

共 28 页第4页

辽 宁 工 业 大 学 课 程 设 计 说 明 ( 计 算 )书

图1.3横向切割木头卡具

图1.4横向切割

1.2 选题意义

核桃乃吉祥之物,“核”字与 “和”“合” 谐音,是合家欢乐,幸福平安,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的象征。早在公元1778年, 乾隆皇帝就曾将核桃壳制品,作为“驱邪呈祥”、“保佑平安”之物,并将一些精品,摆放在帝王神龛之上。在1997年香港回归时,中央政府赠于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纪念品中,也有核桃壳制作的珍品

相比于其他工艺品而言,山核桃壳工艺品,是最为年青的一种。但是现在针对山核桃的切削方法费时费力,而且不安全,随着人们对居室幽雅程度要求的日益增高,核桃壳工艺品必将成为一种时尚,进入寻常百姓家中,所以谁能设计出一种能更快更好切核桃的机器,降低山核桃工艺品的成本,谁将占领山核桃工艺品的市场。

共 28 页 第5页

辽 宁 工 业 大 学 课 程 设 计 说 明 ( 计 算 )书

第二章 总体方案设计

2.1研究给定设计任务

表2.1设计任务书

课题编号 设计者

表2.2设计要求

080103009 孙海川 课题名称 起止时间 核桃切片机 2010-11-26 1 功能 主要功能:将直径为26mm-30mm的核桃切成边长为18mm-21mm、 厚度为8mm的椭圆形核片 作业对象:直径为26mm-30mm的核桃(带核桃尖) 2 适应性 工 况:变载荷 环 境:常温,干净 动 力:380V 3 性能 运 动:无 结构尺寸:无要求,但体积、重量尽量小 4 生产能力 生产率:20个/分 5 可靠性 可靠度要达到90%以上、最高一个星期维修一次、 有效度达到90%以上 6 使用寿命 多次性使用寿命八年(经过大修) 7 经济 成本 材料费用2000、设计费用500、制造加工费用1000、 管理费用500 8 9 10 人机 工程 安全 包装 运输 操作方便、省力 保证人身、设备安全 防腐、防锈 共 28 页 第6页

辽 宁 工 业 大 学 课 程 设 计 说 明 ( 计 算 )书

2.2设计任务抽象化

2.2.1总功能提炼

将直径为26mm-30mm的核桃切成边长为18mm-21mm、厚度为8mm的椭圆形核片

2.2.2系统边界确定

由2.2.1总共能的提炼得到核桃切片机总功能的黑箱描述,如图1。

能量 直径为26mm-30mm 的核桃 核桃 切片机 边长为18mm-21mm 厚度为8mm的 椭圆形核片 废削

图2.1核桃切片机总功能的黑箱描述

2.3 确定工艺原理方案

利用剪切力对核桃进行连续切削

2.4确定工艺路线,画出工艺路线图

加料 横切 纵切

2.5功能分解,画出功能树

加料

横切 核桃定位 (去头部和尾部) 核桃进给

切割

功能树

加料 纵切 核桃定位

(分成四片) 核桃进给

切割

共 28 页 第7页

辽 宁 工 业 大 学 课 程 设 计 说 明 ( 计 算 )书

2.6确定功能结构

由2.5的功能分解及功能树,确定功能结构图如图2.2

能量 直径为26mm-30mm 上料 的核桃 传动机构 切割 边长为18mm-21mm 厚度为8mm的 椭圆形核片 上料 定位 进给 图2.2核桃切片机功能结构图

2.7功能单元求解

1.、加料:人工供送、拨爪供送、机械手等

2、核桃定位:横切 用核桃尖、核桃凹槽、核桃凸台等 纵切 用横切完的平面、核桃凸台、核桃凹槽等 3、核桃进给:用杠杆(人操作)、曲柄滑块、曲柄滑块等 4、切割:用圆形锯片、条形锯片,线切割等

2.8系统原理方案确定

2.8.1系统原理方案求解

由2.6各功能单元解得核桃切片机形态学矩阵,如下表:

表2.3核桃切片机形态学矩阵 分功能 A加料 横切 B核桃定位 纵切 C核桃进给 D切割 横切完的平面 杠杆(人操作) 圆形锯片 用核桃凸台 用核桃凹槽 曲柄滑块 条形锯片 凸轮推杆 线切割 1 人工供送 用核桃尖 2 拨爪供送 3 机械手 用核桃凸槽 用核桃凹台 共 28 页 第8页

辽 宁 工 业 大 学 课 程 设 计 说 明 ( 计 算 )书

2.8.2系统原理方案形成

1、方案初选 方案一:A1+B1+C1+D1 人工半自动核桃切片机 方案二:A2+B2+C2+D1 机械半自动核桃切片机 2、方案评价 (1).评价目标树

各评价目标的加权系数根据经验给出,见图3和表2。

山核桃 切割机 性能 0.3 成本 0.3 可靠性 0.1 操作性 0.2 维修性 0.1 图2.3 评价目标树

(2)评分标准

采用五分制评分标准。

表2.4 评分标准

五分制 0 1 2 3 4 5 不能用 勉强可用 可用 良好 很好 理想 (3)评分方法 采用集体评分法,由10位评分者以评价目标为序对各方案评分,取平均值。 各均值见表2.6。 (4)总分计算方法

采用分值相加法和有效值法(加权计分法)计算,见表2.6。

表2.5 总分计算方法

方 法 分值相加法 公 式 特 点 计算简单、直观 Q1Pi i1nn有效值法(加权计分法) NPgii i1考虑了各评价目标的相对重要程度 表中: n——评价目标个数; Pi——第i个评价目标的得分;

gi——第i个评价目标的加权系数; Q1——方案总分值;

N——有效值。

共 28 页 第9页

辽 宁 工 业 大 学 课 程 设 计 说 明 ( 计 算 )书

表2.6 山核桃切片机评分表

评价目标 性能 成本 可靠性 操作性 维修性 总分 加权分 值相加 3.40 3.07 加权系数 0.3 方案一 3.1 方案二 3.5 0.3 3.9 2.2 0.1 3.5 3.0 0.2 3.0 3.8 0.1 3.5 3.0 分值相加 17.0 15.5 2.8.3方案确定

根据计算得出方案一的各种总分值(见表4)均最高,为最优方案,所以 选择该方案:用人工加料,横切用核桃尖定位,纵切用横切完的平面定位, 用杠杆对核桃进行进给,用圆形锯片转动对核桃进行切割。

2.9方案图和总体布局

由系统原理方案确定方案简图如图2.4所示。

1—圆柱推杆 2—核桃 3—圆形锯片

图2.4核桃切片机机构简图

人工将核桃放入卡具1中,然后人工按动杠杆2对核桃进行进给,通过锯片3对核桃进行切削。

共 28 页 第10页

辽 宁 工 业 大 学 课 程 设 计 说 明 ( 计 算 )书

2.10主要参数确定

核桃加料:20个/分 内径30mm 厚度2mm

圆形锯片:外径110mm

第三章 执行系统的设计计算

3.1运动分析

3.1.1核桃进给运动分析

图2.5核桃进给机构运动分析

A运动尺寸:根据核桃切片的工艺要求,确定核桃的进给位移3mm。为了安全L3=6mm 。L1,L2根据空间要求,人机工程,省力等方面的要求L1=100mm,L2=200mm

B运动参数:推杆平均速度V=0.06m/min

3.1.2锯片转动分析

A运动尺寸:外径110mm

共 28 页 第11页

辽 宁 工 业 大 学 课 程 设 计 说 明 ( 计 算 )书

内径30mm

B运动参数:类比法,转速2000r/min

3.2动力分析

3.2.1核桃进给力分析

图2.6核桃进给机构力分析

F×(L1+L2)×COSθ=Q×L1×COSθ 因为L1=2×L2 所以λ=Q/F=3

3.2.2锯片转动力分析

因为锯片外径为110mm,转速为2000r/min 所以锯片角速度ω=2πn/60=209.33rad/s 线速度V=ωr=209.33×0.055=11.5m/s 用类比法:普通木工机械电机功率为4 KW 所以F=P/V=4000/11.5=347.8N

共 28 页 第12页

辽 宁 工 业 大 学 课 程 设 计 说 明 ( 计 算 )书

第四章 传动系统的设计计算

4.1 运动与动力参数的设计计算

4.1.1 电机的选择

根据工作条件,选择YL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

4.1.2总传动比计算及传动比分配

用类比法:普通木工机械电机功率为4 KW

即P总=4kw

由锯片线速度11.5m/s推出F=347.8N 传动装置的总效率:总带球 式中: V带传动效率:带 = 0.95

深沟球轴承: 球=0.99

传动总效率 总=0.9405

所需电动机功率 P=P总总=4×0.9405=3.762 kw

4.1.3各轴转速、功率及转矩的计算

类比法:2000r/min

根据锯片所需的功率和转速,可选择功率为4KW,同步转速为 3000r/min的电动机。

表4.1电动机数据及传动比

电机型号 额定功率 同步转速 满载转速 总传动比 YL112M—2 4 3000 2800 1.4 轴伸直径D=28mm,轴伸长度E=60mm电动机中心高H=112mm。

共 28 页第13页

辽 宁 工 业 大 学 课 程 设 计 说 明 ( 计 算 )书

4.2 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4.2.1分配传动比

总传动比i∑=n0/nw =2800/2000=1.4 V带传动比为2—4,取

i带1.4

4.2.2各轴功率、转速和转矩的计算

0轴:即电机轴

P0=P电=4kw

n0=2800r/min T0=9.55×P0/n0=9.55×4×103/2800=13.64Nm Ⅰ轴:锯片高速轴

P1=

P0带4×0.95=3.8kw

n1= n0/i01 =2800/1.4=2000r/min T1=9.55×P1/n1=9.55×3.8×103/2000= 18.15Nm

表4.2 各轴运动及动力参数

功率P 转速n 转矩T 序号 传动型式 传动比 效率η /kw /(r/min) /Nm 0 4 2800 13.64 带传动 1.4 0.95 1 3.8 2000 18.15 4.3带的设计计算

4.3.1确定设计功率PC

由《机械设计》教材表3—4查得KA=1.2

PC=KA×P=1.2×4=4.8 kw

共 28 页

第14页

辽 宁 工 业 大 学 课 程 设 计 说 明 ( 计 算 )书

4.3.2选取V带的型号

根据PC和n0由教材图3-12确定, 因工作点外于A型区,故选A型。

4.3.3确定带轮基准直径dd1、dd2

1.选择小带轮直径dd1

由《机械设计》教材表3-5和教材表3-6确定dd1=112mm 2.验算带速V

V=

dd1n11122800601000=

601000=16.59m/s

在5—25m/s之间,故合乎要求 3.确定从动轮基准直径dd2

dd2=i带dd1=1.4×112=156.8mm

查《机械设计》教材表3-6取dd2=160mm 4.实际从动轮转速n2和实际传动比i

不计ε影响,若算得n2与预定转速相差5%为允许。

i=

dd2160d==1.43 d1112 (i-i)/i×100%=(1.43-1.4)/1.4×100%=0.2<5% 4.3.4确定中心距a和带的基准长度Ld

1.初定中心a0

本题目没有给定中心距,故按《机械设计》教材式3—25确定0.7(dd2+dd1)≤a0≤2(dd2+dd1) 0.7(112+160)≤a0≤2(112+160) 190.4≤a0≤544

共 28 页 第15页

辽 宁 工 业 大 学 课 程 设 计 说 明 ( 计 算 )书

取a0=300mm。 2.确定带的计算基准长度Lc按教材式

L(dd2dd1)2c≈2a0+2(dd1+dd2)+

4a 0=2×300+160-11222(112+160)+4300 =1028.96㎜

3.取标准Ld按《机械设计》教材表3-3取Ld=1000㎜。 4.确定中心距a按《机械设计》教材式3-27

a=ad0+

LcL2=300+1028.9610002=314.48㎜ a调整范围

amax=a+0.03Ld=314.48+0.03×1000=344.48㎜ amin=a-0.015Ld=314.48-0.015×1000=299.48㎜

4.3.5验算包角

≈180°-(dd2dd1)a×60° =180°-

160-112314.48×60°=170.84°>1200 符合要求

4.3.6确定带根数z

按《机械设计》教材式3-29 Z≥

PcP 0由《机械设计》教材式3-19单根V带所能传递的功率

p0=ka(p0+p1+p2 ) 由《机械设计》教材式3-20包角系数ka

170.84ka=1.25(150180)=1.25(15180)=0.98

共 28 页第16页

辽 宁 工 业 大 学 课 程 设 计 说 明 ( 计 算 )书

由《机械设计》教材表4-3查得

C1=3.78×10-4 C2=9.81×10-3 C3=9.6×10-15 C4=4.65×10-5 L0=1700㎜

ω2n21=

60=280060=293rad/s P20=dd1ω1〔C1-

cd-C3(dd11)2-C4lg(dd1ω1)〕 d1293×[3.78×10-4

-9.81103=112×112-9.6×10-15 (112293)2

-4.65×10-5×lg(112×293)〕

=2.4

p1=C4dd1ω1lg

2110c11

2cd(1)4d1s2=4.65×10-5

×112×293×lg

9.8110311

4.65105112110111.4=0.41

p-52=c4dd1ω1lg

LdL=4.65×10×112×293×lg100001700=-0.35

p0=ka(p0+p1+p2)=0.98×(2.4+0.41-0.35)=2.41 V带的根数

Z≥

PcP=4.8=1.99 取Z=2根 02.414.3.7确定初拉力F0

按《机械设计》教材式3-30

FP0=500

cz(2.5K-1)+q2 a=500×

4.82.516.59210.116.5920.97=141.6N 式中q由教材表3-1查得q=0.1Kg/m。

共 28 页 第17页

辽 宁 工 业 大 学 课 程 设 计 说 明 ( 计 算 )书

4.3.8计算轴压力Q

按《机械设计》教材式3-31 Q=2F0zsin

a0170.84=2×141.6×2×sin=564.65N

224.4轴的设计计算

1.选择轴的材料

轴的材料为45号钢,调质处理

2、按扭矩初步估算轴端直径

P按式(8-2)d1A031

n1查《机械设计》表(8-2) A0=110—160,取A0=120

d112033.8=14.86mm 2000考虑轴端有一个键槽 取d1=25mm 该段轴长l=35mm

3、初选滚动轴承

因该轴的转速很高,选用球轴承。根据轴端尺寸,带轮的定位方式和轴承的大概安装位置,初选深沟球轴承6207(35×72×17) 4、设计轴的结构

a.两轴承之间的跨距l2

l2130mm b.确定轴承的润滑方式与密封方式 速度因数dn=35×2000=7×104

由于dn<16×104所以滚动轴承采用脂润滑 高速轴密封处的圆周速度V

601000601000由于V5m/s,所以采用毡圈密封。

Vdn3520003.66m/s

c.布置轴上零件,设计轴的结构

共 28 页 第18页

辽 宁 工 业 大 学 课 程 设 计 说 明 ( 计 算 )书

根据安装和定位的需要,初定各轴段直径和长度,各跨度尺寸如图7

图4.1轴段直径和长度

通过ANSYS的分析得到轴的变形情况如图8,轴的应力图9,应变图10

图4.2轴的变形

共 28 页 第19页

辽 宁 工 业 大 学 课 程 设 计 说 明 ( 计 算 )书

图4.3轴的应变

图4.4轴的应力

共 28 页 第20页

辽 宁 工 业 大 学 课 程 设 计 说 明 ( 计 算 )书

5、对轴进行分析,作当量弯矩图。

a.绘制受力简图

由Q×(125.5+130)=R1×130得到R1=1109.75N

由R1×125.5=R2×(125.5+130)得到R2=545.10N

图4.5受力简图

b.求轴的弯矩M,画弯矩图

M1-125.5564.65-70863.58Nmm

M2545.1089.548786.45Nmm

图4.6弯矩图

c.画轴的扭矩图

T=18150-165×55=9075Nmm

图4.7扭矩图

共 28 页 第21页

辽 宁 工 业 大 学 课 程 设 计 说 明 ( 计 算 )书

d.求计算弯矩Mca,画计算弯矩图

2取根据McaM2(T),0.6

Mcao00.690755445Nmm

271072Mca1M10.6T70863.580.69075.46 Nmm

2222222Mca2M20.6T48786.4520.6907549089.36Nmm

Mca3M30.6T020.690755445Nmm

222

图4.8计算弯矩图

6.校核轴的静强度

根据图中轴的结构尺寸,选择弯矩最大的Ⅰ剖面进行验算。 根据《机械设计》教材表8-3查得b1=59 MPa Ⅰ剖面的计算应力:ca7.校核轴的疲劳强度 a.判断危险剖面

分别选择Ⅱ,Ⅲ剖面进行验算:Ⅲ剖面所受的弯矩和扭矩大,轴肩圆角处有 应力集中。Ⅱ剖面除受弯矩和扭矩外,附近还有过盈配合,键槽和轴肩圆角 三个应力集中源。

Mca171072.4645.49MPab 安全

1W0.1253268MPa,1155MPa。 45钢调质的机械性能参数:B637MPa,1 b.Ⅱ剖面疲劳强度安全系数校核

因轴单向转动,弯曲应力为对称循环变应力。扭剪应力按脉动循环处理。

共 28 页 第22页

辽 宁 工 业 大 学 课 程 设 计 说 明 ( 计 算 )书

maxM71072.4645.49MPa3W0.125

minmax45.49MPa

amax45.49MPa

m0

maxT90752.9MPa 3WT0.225min0

ma1.45MPa

根据《机械设计》教材附表查取应力集中系数,绝对尺寸影响系数和表面质

量系数。

Dd42 r2r20.08 查得:d25根据:

查得:K2.1,K1.72,0.91,0.89,0.95, 并取0.25

S=

1K=

2682.127.15500.910.95155=4.27

S=

Km1m=

=

1.7211.140.2511.140.890.95=5.97

S=

SSSS224.275.9874.275.9722=2.43

取[S]=1.5~1.8 S>[S], 满足要求 c.Ⅲ剖面疲劳强度安全系数校核

因轴单向转动,弯曲应力为对称循环变应力。扭剪应力按脉动循环处理。

maxM49089.3616.14MPa3W0.129

共 28 页 第23页

辽 宁 工 业 大 学 课 程 设 计 说 明 ( 计 算 )书

minmax16.14MPa

amax16.14MPa

m0

maxT90751.86MPa WT0.2293min0

ma0.93MPa

根据《机械设计》教材附表查取应力集中系数,绝对尺寸影响系数和表面质

量系数。

Dd63 r2r20.069 查得:d29根据:

查得:K1.85,K1.6,0.88,0.81,0.95,并取0.25

S=

1K=

2681.8516.1400.880.95155=7.89

S=

Km1m=

=

1.53.30.253.30.810.95=22.3

S=

SSSS227.8922.37.8922.322=7.4

取[S]=1.5~1.8 S>[S], 满足要求

4.5轴承的验算

以知:30207轴承(35×72×17)。基本额定动载荷C=51500N,基本额定e=0.37,Y=1.6. 由前面计算得知: R1H1899.5N

.5N R2H1539.58N R2V2210 共 28 页 第24页

辽 宁 工 业 大 学 课 程 设 计 说 明 ( 计 算 )书

R1V907.39N

合成支反力:

R1=R1HR1V=2105.10N R2=R2HR2V=2693.83N

2222S1=R1/(2Y)=2105.10/(2×1.6)=657.84N

S2=R2/(2Y)=2693.83/(2×1.6)=841.82N

A1=max(S1,S2+Fa)=(657.84,991.81)

A2=max(S2,S1-Fa)=(841.82,507.85)

A1=991.81N

A2=841.82N A1/R1=991.81/2105.10=0.47>e=0.37

X1=0.4,Y1=1.6

A2/R2=841.82/2693.83=0.31<e=3.7

X2=1,Y2=0

轴承承受轻度载荷冲击,所以取fd=1.5 根据弯矩合成图 fm1=1 fm2=1.5

P1=fd fm1(X1R1+A1Y1)

=11.5×(0.4×2105.10+1.6×991.81)=3643.4N

P2=fdfm2(X2R2+A2Y2)

1.52693.83=6061.11N

∵P1∴计算轴承2的寿命

610L10h=

10ftc10660nP60676.25150036061.1130842.9h =12.8年预期寿命: 12.8年 >8年 寿命足够

共 28 页第25页

=1.5 辽 宁 工 业 大 学 课 程 设 计 说 明 ( 计 算 )书

4.6键联接的选择和验算

1.键联接的类型和尺寸选择

由于齿轮为8级精度要求,有较高的对中性要求,故选用平键联接 查手册得:当d22~30时,键的剖面bh8mm7mm 参考轮毂长度选键长L25mm,键的材料选45号钢 2.对轴上键联接的强度校核

键联接的失效形式是轴、轮毂和键三个零件中较弱零件的压溃。故应进行挤压强度校核。

键工作长度:L=L-b=25-8=17mm 由表查得:[σp]=40N/mm2

σp=4T/dhL=4×9075/25×7×17=12.2N/mm2 <[σp],安全

共 28 页 第26页

辽 宁 工 业 大 学 课 程 设 计 说 明 ( 计 算 )书

第四章 结论

工艺品山核桃切割机不但效率高,而且安全可靠,它有以下优点:

1.操作简单,先将核桃放入卡具中,然后向下压压杆,带动推杆向下运动,实现对核桃的进给。

2.效率高,可达到20个/分钟远远高于现有的生产率 3.安全可靠,锯片安装在机架里面,不会接触人体。 4.成本低,该机器结构简单因此成本比较低。

由于设计者水平有限,设计中肯定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但是该机器已经弥补了现有加工方法中的许多不足之处,将会对山核桃工艺品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共 28 页 第27页

辽 宁 工 业 大 学 课 程 设 计 说 明 ( 计 算 )书

参考文献

[1]高泽远,遥玉泉,李林贵编,机械设计(修订版)。沈阳:东北工学院出版社,1992 [2]鄂中凯,王金,田世新,刘孔均主编,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东北工学院出版社,

1992

[3]孙志礼等主编,机械设计。东北大学出版社,2000

[4]巩云鹏,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9

[5]孙德志,张伟华编,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6]王金,张锡安主编,机械设计程序设计。东北工学院出版社,1991

[7]黄世清,王世佐主编,计算机辅助机械零件设计。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1991

[8]卢左潮,黎桂英主编,计算机辅助机械设计。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1 [9]蔡春源主编,机械零件设计手册(第三版)。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4 [10]http://5-zn.com/ngtd/201006/271422.html

[11]http://www.mahetao.org/news/2011-5-12/2747.html [12]http://www.nfkjw.com/a/201009/20100926033131.htm

共 28 页 第28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