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名师教案

来源:九壹网
第二节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一、教学目标 1、核心素养

通过分组调查实践,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合作探究的能力,增强热爱自然的意识。 2、学习目标

(1)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

(2)描述周边环境中的生物及其生活环境。

(3)初步学会设计调查活动方案,并学会做调查记录。

(4)关注周边生物的生存环境,从而增强热爱生物和自然的意识。 3、教学重难点

(1)重点 调查活动的组织和实施。

(2)难点 组织学生观察和描述周边环境中的生物及其生活环境。 二、教学设计思路 1、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和实践活动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从内容上看,学生在初步学习生物特征的基础之上,继续了解生物有哪些类型,这些生物生存的环境是怎样的,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在完成本节的调查活动后,学生能知道生物分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的,从而为进一步学习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打下基础。 从活动设计上看,观察是最基本的科学方法,先以观察实物、 图片为主,通过观察、对比,概括出生物的基本特征。再以学生获得的知识为基础,观察周边环境中的生物及其生活环境,并进行记录,形成调查报告。 2、学情分析

学生对身边的生物有一定的了解,也能说出部分生物的名称,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收集资料的能力和对生物进行简单分类的能力,这些都为学生学习本节课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但是学生在生物学基础知识、调查方法与实践能力等方面比较欠缺,教师需要进行必要的指导,以保证学生顺利完成调查活动。 3、设计思路

j精选

本节课以调查活动为主要内容,重点是使学生通过调查知道自己身边有哪些生物,关注生物的生活环境,同时了解调查的一般方法。要完成本节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可以分为如下环节:讨论怎样进行调查→制定可行的调查活动方案→实施调查活动过程→调查活动汇报和评价。 三、教学设计 (一)课前设计

查看《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预习任务和《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预习活动,初步了解学生本课课前预习任务的完成情况、预习检测作答情况及学生学习问题反馈情况。

课前5分钟针对学生预习情况进行总结展示和解答。 (二)课堂设计

1、教学方法:讨论法、实地调查法。 2、教学手段:多媒体 3、课时安排:1课时

学习调查的一般方法,小组讨论并制定可行的调查活动方案。教师组织学生到校园进行调查活动,调查结束后,每小组完成一篇调查报告。 4、教学准备

(1)材料准备:调查表,笔,卷尺,望远镜,放大镜,照相机,摄像机,温度计,湿度计,动植物检索简表等用具。

(2)教师准备:课前培训各组小组长,内容包括如何使用测量工具、如何记录生物的形态特征、如何查阅资料、如何对生物进行归类,等等。 5、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引入新课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引导学生关同学们我们学过鲁迅先生的《从百草阅读并回答

j精选

园到三位书屋》,下面让我们走进百问题。 注调查的主要内容和分类等基本的调查方法,同时渗透鲁迅草园,看看其中所描写的身边的生物 世界。看看其中有哪些植物?又提到 哪些昆虫和鸟类?它们栖息的环境 有什么不同?下面让我们共同欣赏。 【提问】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位皂荚树、蝉、先生认真 细书屋》的这段文字中都提到了哪些生黄蜂、油蛉、致的观察方物?(生答) 探究新知 一、调查 (一)问题引导 自主探究 以上这些是鲁迅先生身边的生物世草、云雀 学生展开讨 法和态度。 通过实例把 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引导学生认识到选取样本和运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的重要性。 这样分组既有助于充分发挥每个学 生的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同 时也有利于界,那同学们身边的生物世界又是怎论,回答问样的呢?为了更好的认识和了解它题。 们,让我们一起做一次调查。这节课 我们共同学习《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 物》。下面看老师制作的微课来共同学习一下调查。 同学们刚刚了解了什么是调查以及 调查的分类,但同学们知道调查的具 体步骤有哪些吗?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9页到11页的内容,尝试解决: 1、什么是调查?请举例说明哪些可以用调查方法? 2、调查的目的是什么?对象是谁? 3、调查的步骤是什么? 4、调查时注意事项有哪些? (二)展示交流 释疑解惑 小组成员经过讨论后,在调查活动的j精选

1、选两个小组展示学习成果,其他小组补充,并提出你们的疑点? 2、释疑解惑一:举例如:调查我国教师的指导 下制定出活顺利完成。 动方案。方案 的森林资源、调查人口、调查我们班要合理可行, 的视力、调查我校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组内成员分 状 况、调查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等等。 工明确,落实 到个人。 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能力 3、释疑解惑二:范围太大时,要设计 好调查路线(如调查校园生物)和选 好样本(如调查种子的发芽率)很关 键。否则调查慢、不能反映整体情况。 下面我们就以调查我们班同学的平均身高为例,看看怎样做? (三)视野拓展 感悟提升 假如要学生讨论回答 调查全国初一年级学生的平均身高, 如何开展调查? 教师总结: 1、选取样本要准确,能反映整体的情况。 2、调查活动一定要落在实处,小组 内成员要合理分工,密切配合,事先 设计好调查方案和调查表是非常重 要的,这有利于自己按表行事,避免 盲目。 调查中注意的事项有哪些? 学生回答 二、上课前我让同学们调查公园、乡 村、校园、小区内的生物种类,同学 们调查好了吗?(生答:调查好了) 展示交流 j精选

释疑解惑 (1)每一小组展示的问题:你们小组调查了多少种生物?你们是按什么特征分类的?分多少类?各多少种?每类选1—2种生物说说他们的生活环境? (2)说一说你在调查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你是如何克服的? (3)根据交流情况小组内互评,教师也作出评论 视野拓展 感悟提升,谈一谈你在调查中的收获。 请同学们把书打开11页,共同讨论一下生物的归类方法。(学生讨论) 下面各组找一名同学把你们组调查到的生物和采用的归类方法向全班同学汇报一下。 总结:关爱生物的同时要保护他们的生存环境更为重要 检测反馈 小组展示 展示名师训练试题内容,组织学生进学生做练习 行互动学习卡答题,通过即时反馈的答题结果选学生进行作答分析或者教师进行补充讲解。 “随堂训练栏目——名师训练——课堂反馈-《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更多课堂检测试卷: “随堂训练-优教训练”栏目:“课中-课堂训练A--《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j精选

物》”或“课中-课堂训练B--《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课堂小结 梳理总结 反思升华 课后作业 1.完成“课后-基础巩固--《调查周 边环境中的生物》”,“课后-拔高提升--《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随堂训练栏目——优教训练”下。) 2.完成下一节课《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预习任务和预习活动。(“课前预习——名师预习”下。)

j精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