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一 研筮最…………………………一 蓑谈智慧国书馆及耳服务模式的构建 On the construction of wisdom library and its service mode 柳州市图书馆MajianJ.n (Liuzhou City Library,Guangxi 545001) 马建军 【摘要】本文从智慧图书馆的概念,提出智慧图书馆是继复合图书馆、数字图书馆之后,图书馆发展的一个更高级阶段。智慧图书馆是在物联网环境下,以云计 算技术为基础,以智慧化设备为手段,实现书书相联、书人相联、人人相联,为用户提供智慧化服务。阐述构建智慧图书馆的服务模式。 【关键词】智慧图书馆;智慧流动;智慧环境;智慧生活 Abstract:From the concept of inteUigenee library,this paper puts forward intelligent library is*he compound libray,dir画ta1 library,the library is a more advanced stage of developmentWisdomlibraryisintheiot environment,based on cloud computingtechnology,thewisdom equipment as ameans ofimplementad0n books books annex., ̄-lrtex, annex,everyone to provide users with intelligent service Wisdom library service model is described. Keywords:Wisdomlibrary;Wisdomflows;InteLlientg environment;Intelligentlife 图书馆的发展是渐进式的,每一次重 大变革都伴随着科技的创新和进步。随着 物联网概念的正式提出并迅速波及全球, 在图书馆界,继复合图书馆、数字图书馆 之后,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数字化、网 络化和智能化为标志的智慧图书馆正在走 进人们的视野。 1.智慧图书馆的概念 目前社会各种各样智慧的概念,如智 慧城市、智慧企业、智慧医疗等成为人们 研究和描画的重点。其中,智慧图书馆也 概莫能外。 当前关于智慧图书馆的定义还没有一 个统一的表述,研究者从不同角度给出了 相应的描述,例如从智能建筑的角度等。 检索近期的相关文献可以发现,目前国内 关于智慧图书馆的研究较多地与物联网、 云计算及数字图书馆、复合图书馆等概念 相联系。笔者认为,智慧图书馆是建立在 物联网和数字图书馆基础之上的新型图书 馆,具有物联网和数字图书馆的双重特 征。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是智慧图书 馆的技术基础,人物互联是智慧图书馆的 核心构成,而实现由知识服务向智慧服务 的提升则是智慧图书馆的精髓。可以说, 智慧图书馆的外在特征是泛在,即在现代 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提供无所不在、无时不 在的服务;而其内在特征是在继提供文献 服务、信息服务、知识服务之后,提供以 人为本的智慧服务,满足读者日益增长与 不断变化的需求。可见,智慧图书馆是未 来图书馆服务技术提升、服务理念创新、 管理形态转型的一场革命。 2智慧图书馆服务的理念及特点 智慧的定义是迅速、灵活、正确地 理解、把握和解决事物的能力。智慧是推 动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实现知识价值化的 重要力量。图书馆作为人类社会的知识中 心,是知识聚集和知识传播的重要场所。 图书馆要帮助读者在使用知识的过程中创 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不是仅仅提供信 息服务就能做到的,必须依靠图书馆创造 性的知识服务,也就是说图书馆要提供有 智慧的知识服务。可见,智慧服务是建立 在知识服务基础上的,运用创造性智慧对 知识进行搜集、组织、分析、整合,形成 全新的知识增值产品,支持读者的知识应 用和知识创新。因此,图书馆智慧服务是 通过知识产品的服务给读者带来经济效益 和社会效益,实现知识产品的增值性。同 114一屯孚世界 时要求图书馆员应具备高水平的职业技 能,为读者提供更深层次的信息服务,才 能构建“智慧图书馆”…。 图书馆智慧服务具有五大基本特征: 是公共性。其服务是面向广大用户、社 会群体和全人类的,是一种普惠范围的服 务;二是智慧性。图书馆所提供的服务是 在文献服务、信息服务、知识服务基础之 上的智慧服务,图书馆充分发挥客观知识 的拥有者、整合者、启发者的核心作用, 帮助用户在知识应用的过程中创新知识、 提升智慧;三是资源丰富性。图书馆必须 通过物联网、云计算等先进的信息技术, 掌握丰富的信息资源。它包括纸质资源、 数字资源、网络资源等;四是管理集群 化。图书馆通过集群化综合服务平台实现 知识的共建性整合、集约式显示、便捷性 获取、无障碍转换、跨时空传递等;五是 服务协同性。包括行业协同、地区协同、 国家协同、全球协同等,在系统的顶层设 计上整体推进,使资源由分散趋向集约、 由异构趋向统一,克服资源在布局上各自 为政、分散管理和重复建设的弊端,实现 智慧图书馆的管理使命。 3.智慧图书馆的服务形式 “图书馆2.0”与“智慧图书馆”体 系都是建设在复合图书馆或数字图书馆基 础上,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硬件及技术 上。“图书馆2.0”主要依赖“Web2.0” 技术,包括Biog、RsS、Wiki、InStant Message、Tag、Ajax等等,而“智慧图书 馆”则主要依赖于物联网、传感技术和云 计算机。因硬件和技术方面的优势,“智 慧图书馆”与“图书馆2.0”相比能提供 更高层次、更具个性、更加智慧的信息服 务,但两者的服务理念与内涵是一致的, 都是“以读者为中心,以个性化服务”为 原则。 智慧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应该是基于 图书馆员智慧的知识服务,是基于信息资 源的深度知识挖掘以及具有用户需求分析 功能的专家式的系统服务,是一种有内 容、有品质、有价值的高层次服务。柯平 教授曾说:“图书馆服务的发展是在不断 提升的,有三个台阶:由文献服务到信息 服务再到知识服务。这一路径反映了服务 从依赖资源、技术与工具到越来越依赖图 书馆人的智慧 ”在智慧图书馆环境下, 图书馆服务的台阶应该增加一个,即第四 个一一智慧服务 。 一4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的构建 从信息管理与应用的角度来看,智 慧图书馆建设可分为信息汇集、协同感知 和泛在聚合三个阶段。智慧图书馆服务平 台的构建必须具有异构性、开放性、移动 性、协同性、融合性等特点。在建设过程 中必须关注读者的实际信息需求,通过构 建、整合各种信息资源、网络平台,提供 让读者放心且安全的使用环境,让读者能 够跨越时空、无障碍使用图书馆资源,满 足读者不断变化的各种信息需求。 4.1资源服务原则 在图书馆智慧信息服务体系的构建 中,资源、技术和服务是相互依存、相互 支撑的关系。技术是必备的手段,资源奠 定了内容基础,而服务是最终的结果。阮 纲纳赞曾说“书是为了用的”,在物联网 和云计算环境下可以看作“资源是为了用 的”,“资源利用”是图书馆服务的根本 所在。技术是图书馆智慧信息服务体系的 支撑,资源是智慧信息服务体系的核心竞 争力。没有资源,智慧信息服务体系统就 会成为“无米之炊”。服务是智慧信息服 务体系构建的根本目的,是智慧服务平台 构建的立身之本。 4.2资源利用原则 资源集成是在各个文献信息机构和 各类文献之间建立起跨系统应用集成、跨 库网转换互通、跨媒体深度融合、跨部门 信息共享、跨馆际物流速递的服务与管理 模式。它是智慧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技术 基础,图书馆借助云计算技术、物联网技 术整合集群管理系统和文献感知服务系统 J目前国内已有ll0多家图书馆自愿成 立联盟,如2012年3月成立的首都图书馆 联盟由国家图书馆、北京市公共图书馆、 高等院校图书馆和中小学图书馆等联合组 织。建成的联盟组织将给首都市民仅凭一 张读书卡就可浏览百余家图书馆的文献资 源。达到“一馆藏书、各馆共享”、“一 馆办证、各馆通用”、“一卡借阅、就近 还书”、“一馆讲座,各馆转播”、“一 馆咨询、多馆服务”和“与出版机构合 作,推出优惠图书”的便捷性和资源共享 。性。 4.3以人为本原则 在资源集成的基础上,实现资源与人 的时时相联,其中既包括资源与馆员的互 通相联,也包括资源与用户的互通相联。 这是智慧图书馆服务与管理的关键,体现 …………………………一 婴美 一. J 出以人为本的图书馆发展理念与实践。如 深圳图书馆研制出的第二代智能书车和城 市街区24/J ̄时自助图书系统,台湾研制的 智慧型图书馆和图书定位系统,上海普陀 区图书馆设立的图书漂流自助亭等。这些 表面看起来无人值守的图书馆,其自助服 务是建立在前台的服务机与图书馆后台的 集群网络化布点、信息化管理、一体化物 流的庞大的管理系统之上的。通过后台强 大的管理系统和集成化服务,实现了馆 员一一资源~一用户的互通互联,依靠现 代信息技术满足了用户的信息需求,体现 出图书馆服务以用户为中心、以人为本的 原则 。 4.4服务读者原则 图书馆阅读呈现多样性的变化,表 现为纸本阅读与电子阅读、物理阅读与网 络阅读、定点阅读与移动阅读、碎片阅读 与集中阅读、文字阅读与视听阅读、个体 阅读与群体阅读、线性阅读与互动阅读、 大众阅读与经典阅读、本土阅读与国际阅 读融合共存、交叉汇聚的阅读新形态,对 图书馆的阅读管理与阅读服务带来了全新 的发展机遇与挑战,需要运用创新驱动战 略,坚持读者为本的理念,对阅读进行再 认识,并进而对传统的图书馆业务程式和 流程提出转型发展的新要求,以适应社会 阅读的新变化和新需求,为书香中国添砖 加瓦。 5智慧图书馆是图书馆未来发展方向 智慧图书馆为图书馆界注入了新的 活力,带来新的愿景和新的希望,也为读 与社会和环境和谐相处为主要服务发展方 向。为此,有待探讨和研究的问题是:公 共图书馆在当代科普工作中的地位与定 位;图书馆科普教育的意义和作用;图书 馆科普工作的方向与内容;公共图书馆开 展现代科普的教育的途径和方法:阅读推 广工作与科学普及等。 参考文献 【1】董晓霞,龚向阳,张若林等.智慧图书馆的定义、设 者带来全新的体验和满足。尽管现阶段智 慧图书馆的建设仅仅处于初始阶段,一些 尝试也属于试验性的,但随着RFID等物联 网技术、云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智慧图 书馆的发展前景一定十分远大。一是建立 起用户与馆员多维的交互模式,图书馆服 务也更加人性化、个性化、智能化和智慧 化。二是借助物联网技术实现用户信息的 自主组织和自主知识空间的构建,通过网 络技术、语义技术对原始数据进行语义抽 取,构建行业或学科的宏观知识空间和用 户特定的微观知识空间 J。 未来的公共图书馆将以普及科学知 识、为专业人士提供科技咨询以及确立人 计以及实现【J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Ol1(2):76—80. 【2]严栋.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图书馆U].图书馆学刊, 2OlO :65—68 『3王世伟.3]未来图书馆发展的新模式——智慧图书馆 Ⅱ].图书馆建设,2o11(12):1—5. 【4】姜永常.基于知识构建的知识服务实现机理研究 【J].情报资料工作,2Oll(2):76—81. [5】柯平.当代图书馆服务的创新趋势U1高校图书馆 工作,2008[2):1—7,18. 作者简介:马建军(1963一),女,大学本科,图 书助理馆员,现供职于柳州市图书馆,主要从事报 刊管理服务工作。 (上接第11 3页) 话j fl( 鼙封)I 据源后,就可以完成整张报表的显示。 试验测试结果验证了该系统的优势和 实用性。 5.结语 t… f3】宣士斌,李永胜,李熹,刘美玲.VC中基于Excel的用 户自定义报表设计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6(8). f41[美J海杰尔斯伯格,韦尔特马瑟,戈尔德.c拌编程语 言详解(第2版)[tvq.韩江,王秀慧译.2007.8 [5】陈国华,刘海林.管理信息系统中自定义报表工具 …f…* :::l=I。: | : : :::::竺 扩展型自定义报表的实现改进了传统 的手工编程方式绘制整张报表的流程,使 得现在的报表系统更加简单,更具有可移 植性。该系统的设计不仅具有实践意义, 而且也能为将来的报表组件化提供一些参 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宋晓宇,1]刘蔚然,刘天波.基于组件的自定义报表系 统的设计与实现Ⅱ】_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8(29). f2陈传波,21黄刚,刘清慧.一种基于ASP.NET的自定义 报表的设计与实现Ⅱ】.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06(6]. 的研究与设计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6(5). I6J杜嘉.呼叫中心自定义报表生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U】2010,6. 基金项目:江苏省省级现代服务业(软件产业)发 展专项引导资金资助项目(Z065);科技部院所技 术开发专项(201 2EG1 221 96)。 图4模拟量日报表 从图4中我们可以明显比较出,采用 可扩展单元格模型的自定义报表,存在着 操作便利的优势,用户只需要配置一行数 作者简介:丁瑞琦(1981一),男,江苏常州人, 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煤矿监测类软件设计与研发 工作。 电子mPIt一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