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电缆穿管敷设施工工艺标准

来源:九壹网
中国化学工程总公司施工工艺标准 QB-CNCEC J060105-2004

电缆穿管敷设施工工艺标准

(QB-CNCEC J060105-2004)

1 使用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10kv及以下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电气工程的塑料控制电缆,矿物绝缘电力电缆、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及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的穿管敷设工程。 2 施工准备

2.1 原材料、半成品的要求

2.1.1 型号规格及电压等级符合设计要求,并有合格证。矿用橡套软电缆、交流额定电压3KV及以下铁路机车车辆用电缆、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橡皮绝缘电缆、额定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需“CCC”认证标志。

2.1.2 每轴电缆上应标明电缆规格、型号、电压等级、长度及出厂日期,电缆轴应完好无损。 2.1.3 电缆外观完好无损,铠装无锈蚀,无机械损伤,无明显皱褶和扭曲现象。橡套、塑料电缆外皮及绝缘层无老化及裂纹。

2.1.4 电缆的其他附属材料:电缆盖板、电缆标示桩、电缆标示牌、油漆、酒精、汽油、硬酸脂、白布带、电缆头附件等均应符合要求。 2.1.5 电缆出厂检验报告符合标准。 2.2 主要工机具

敷设电缆机具见表2.2.2,根据需要选用需要的工具。

表2.2 主要机具一览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机具名称 电缆牵引端 牵引网套 防捻器 电缆滚轮 电动滚轮 电缆盘千斤顶支架 电缆盘制动装置 管口保护喇叭 卷扬机 吊链 滑轮、钢丝绳、大麻绳 绝缘摇表 皮尺 钢锯 单位 个 个 个 个 个 个 个 个 台 个 个 个 个 个 数量 1 1 1 若干 用 处 牵引电缆时连接卷扬机和电缆首端的金具,用于牵引重量较小的电缆 牵引电缆时连接卷扬机和电缆首端的金具,用牵引重量较小的电缆 牵引电缆消除钢丝蝇逐步形成电缆的扭转应力 敷设电缆时的电缆支架,用于减小摩擦和保护电缆,滚轮间距1.5~3m 现场定 敷设电缆时利用其摩擦力推动电缆的外护层,减小牵引力和侧压力 2 1 敷设电缆时支撑电缆盘,以便电缆盘转动 用于制动电缆盘 现场定 钢管内敷设电缆时,在管口处保护电缆 1 2 敷设电缆时用于牵引电缆 敷设电缆时用于提升电缆 现场定 敷设电缆时用于牵引电缆 1 5 3 遥测电缆绝缘 测量电缆长度 手工锯割电缆 39

中国化学工程总公司施工工艺标准 QB-CNCEC J060105-2004

15 16 17 18 19 20 手锤 扳手 电气焊工具 电工工具 无线电对讲机 手持扩音喇叭 个 个 套 套 对 个 3 5 1 1 4 2 现场用 现场用 制作支架等切割金属等 现场用 敷设电缆时的通讯工具 组织敷设电缆用 2.3 作业条件

2.3.1 电缆线路的安装工程应按施工图进行施工。

2.3.2 与电缆线路安装有关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建工程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建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的有关规定。

2.3.3 电缆导管已敷设完毕,并验收合格。 2.4 作业人员

主要施工人员 :电工。经过培训、考核有经验的人员持证上岗。 3 施工工艺 3.1 工艺流程

准备工作 电缆穿管敷设 水平敷设 挂标志牌 垂直敷设 3.2 操作工艺 3.2.1 检查管道

(1)金属导管严禁熔焊连接;防爆导管不应采用倒扣连接,应采用防爆活结头,其结合面应紧密。管口平整光滑,无毛刺。

(2)检查管道内是否有杂物,可在敷设电缆前,应将杂物清理干净。

3.2.2 试牵引:经过检查后的管道,可用一段(长约5m)的同样电缆作模拟牵引,然后观察电缆表面,检查磨损是否属于许可范围。 3.2.3 敷设电缆:

(1)将电缆盘放在电缆入孔井口的外边,先用安装有电缆牵引头并涂有电缆润滑油的钢丝绳与电缆一端连接,钢丝绳的另一端穿过电缆管道,拖拉电缆力量要均匀,检查电缆牵引过程中有无卡阻现象,如张力过大,应查明原因,问题解决后,继续牵引电缆。

(2)电力电缆应单独穿入一根管孔内。同一管孔内可穿入3根控制电缆。 (3)三相或单相单芯电缆不得单独穿于钢导管内。

3.2.4 电缆人孔井:电缆在管道内敷设时,为了抽拉电缆或做电缆连接,电缆管分支、拐弯处,均需按设计要求或规范要求设置电缆人手孔井,电缆人手孔井的距离,应按设计要求设置,一般在直线部分每隔50~100m设置一个。

3.2.5 防火措施:敷设电缆电缆管,在穿越防火分区处按设计要求的位置,有防火阻隔措施。 3.2.6 电缆挂标志牌:

(1)标志牌规格应一致,并有防腐性能,挂装应牢固。

40

中国化学工程总公司施工工艺标准 QB-CNCEC J060105-2004

(2)标志牌上应注明电缆编号、规格、型号、电压等级及起始位置。 (3)沿电缆管道敷设的电缆在其两端、人手孔井内应挂标志牌。 4 质量标准 4.1 主控项目

4.1.1 电缆敷设严禁有绞拧、铠装压扁、护层断裂和表面严重划伤等缺陷。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

4.1.2 三相或单相的交流单芯电缆,不得单独穿于钢导管内。

4.1.3 爆炸危险环境的电缆额定电压不得低于750v,且必须穿于钢导管内。 4.2 一般项目

4.2.1 电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应符合2.4.2中规定

表4.2 电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 序号 1 2 3 4 5 电缆种类 无铅包钢铠护套橡皮绝缘电力电缆 有钢铠护套的橡皮绝缘电力电缆 聚氯乙烯绝缘电缆 交联聚氯乙烯绝缘电缆 多芯控制电缆 最小允许弯曲半径 10D 20 D 10 D 15 D 10 D 注:D为电缆外径。

4.2.2 电缆敷设在穿越不同防火区的电缆管道处,按设计要求位置,有防火隔断措施。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

4.2.3 电缆穿管前,应清除管内杂物和积水。管口应有保护措施,不进入接线盒的垂直管口穿入电缆后,管口应密封。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 4.3 特殊工序或关键控制点的控制

表4.3 特殊工序或关键控制点的控制 序号 1 2 3 4 特殊工序/关键控制点 电缆型号、规格 电缆管密封检查 电缆敷设 电缆绝缘试验 主要控制方法 与图纸设计相符 现场观察检查 检查最小允许弯曲半径,严禁绞拧、护层断裂等缺陷 摇表摇测 4.4 质量记录

4.4.1 电缆产品合格证和“CCC”认证标志。 4.4.2 电缆遥测记录或耐压试验记录。 4.4.3 各种金属型钢材质证明、合格证。 4.4.4 自互检记录。 4.4.5 工序交接记录。 4.4.6 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41

中国化学工程总公司施工工艺标准 QB-CNCEC J060105-2004

5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5.0.1 电缆穿管前,要先清除管内杂物和积水,管口不应有毛刺。 5.0.2 弯曲半径要符合规范规定。 6 成品保护

6.0.1 电缆及附件在安装前的保管要求系指保管期限在一年以内者;允许长期保管时,应遵守设备保管专门规定。

6.0.2 在运输装卸过程中,不应使用电缆及电缆盘受到损伤,禁止将电缆盘直接由车上推下。电缆盘不应平放运输和平放储存。

6.0.3 运输及滚动电缆盘前,必须检查电缆盘的牢固性。 6.0.4 电缆及附件如不及时安装,应按下述要求储存:

1) 电缆应集中分类存放,盘上应标明型号、规格、电压、长度。电缆盘之间应有通道,地基应坚实(否则盘下应加垫),易于排水;橡胶套电缆应有防日晒措施。

2) 电缆附件与绝缘材料的防潮包装应密封良好,并置于干燥的室内。

6.0.5 电缆在保管期间,应每三个月检查一次。木盘应完整,标志应齐全,封端应严密,铠装应无锈蚀。如有缺陷应及时处理。 7 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 7.1 施工过程危害辨识及控制措施

表7.1 施工过程危害辨识及控制措施 序号 1 2 3 4 5 6 7 主要作业活动 危险源 主要控制措施 随拆随整理 电缆盘前方不可站人 电缆转向拐角处的人员,必须站在电缆弯曲半径的外侧 迎电缆时,施工人员的眼及身体位置不可直对管口 照明电压不大于36V,施工前清理地面、积水,工作时戴安全帽、穿防护鞋 戴安全帽、安全带,安装用梯子牢固可靠 戴安全帽、安全带,安装用梯子牢固可靠 拆除电缆盘大包装 钉子扎脚或损伤电缆 人力拉电缆 电缆敷设 过管处电缆敷设 沟内电缆敷设 竖井内电缆敷设 桥架内电缆敷设 电缆盘伤人 挤伤人 挫伤 临电不符合要求 坠落 坠落 注:表中内容仅供参考,现场应根据实际情况重新辨识。

7.2 环境因素辨识及控制措施

表7.2 环境因素辨识及控制措施 序号 1 2 主要作业活动 喇叭指挥 电缆敷设 环境因素 燥声 固体废弃物 主要控制措施 合理安排施工顺序,避免夜间施工 及时清理、回收 注:表中内容仅供参考,现场应根据实际情况重新辨识

4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