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析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来源:九壹网
浅析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方i岫 (黄石市下陆建筑有限责任公司 湖北 黄石摘435004) 要:近几年,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不断发展,公道路施工工艺和技术进步也大有发展。对公路工 程施工质量也逐步有所重视。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常见质量病害、施工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一些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然后结合施工中的实际就过程质量控制中的几个质量检验问题作一 些探讨。 关键词: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U416.216 文献标识码:A 1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见问题 及原因 横向排水不畅.唧泥和淘空基层造成断 出一些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2.1严格控制路面原材料的质量 板 而缩缝未插入传力杆.重车多次碾 压、颠簸,造成板端出现微小沉降,板与 水泥混凝上路面结构层是以水泥 与水合成的水泥浆为结合料、碎(砾)石 1.1施工期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开裂、断 板之间则会出现错台 板、错台 1.3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平整度差、噪音高 相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来说.水泥混 为骨料、砂为填充料,经拌和、摊铺、压 实和养生而成的 由于路面结构层同受 我国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开裂、断 板.将直接影响路面的使用性能 路面 凝土路面的平整度较低,但衰减较慢。 雨水渗入基层.导致唧泥.并淘空基层. 造成错台、断板。路面出现断板.主要是 到车轮荷载和自然因素的综合作用.则 要求混凝土材料必须具有较高的强度、 抗磨性、耐冻性(寒冷地带)以及尽可能 低的膨胀系数和弹性模量。为此,应对 路面混凝土及其组成材料提出一定的 但目前我国水泥混凝土路面平整度差. 我认为主要有以下方面的因素 首先.我国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起 点低,采用机械代施工程度低.且时间 短.造成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水平相对 以下原因:日温差过大或蒸发量过高。 日温差过大.切缝不及时,温度应力高 于混凝土路面的抵抗拉裂强度.造成断 要求.并确定合适的配合比例。 对水泥的质量控制.应考虑道路等 板。在风速过大。蒸发量过高时.养护不 较低,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等对路面的 及时,表面干缩过快,出现收缩裂缝:基 研究重视程度不够.恣意缩短工期.导 级、工期、铺筑时间、施工方法及经济性 等因素.原则上应采用抗折强度高、耐 疲劳、于缩小、耐磨性和抗冻性好的水 泥:水泥进场时.应严格检查生产厂家 层强度过高.基层裂缝未进行处理.造 致施工单位出现赶工.是造成路面平整 成基层裂缝反射断板:水泥水化热过高 度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次.施工单 铺的认识不深刻.不能根据不同的施工 或安定性不良.或两种水泥混用.也会 位配置人员力量弱.技术人员对路面摊 引发早期断板。我国企业实行集团化, 原厂供应不及时的情况下采取两厂同 的水泥产品化验资料(报告单),并对其 品种、标号、包装、数量、出厂日期等进 行检查.看是否能满足各项路用指标: 各大厂兼并无数小厂.改造后挂牌.在 环境调整摊铺的各个环节.而是照搬以 往成功的经验 机械操作手文化素质 时供应水泥.两种水泥混用.极易造成 低.不能较好地对路面施工的各个环节 在现场进行水泥细度、凝结时间、体积 安定性、强度抽检试验.特别是安定性 指标必须进行抽检:对施工中所用的水 路面大面积开裂、断板:摊铺机操作不 裂断板 1.2通车后的错台、断板 通车两年内的断板.一是由于路基 理解透彻.施工的路面平整度不理想。 当或混凝土工作性不适应造成路面拉 再次.设计单位对混凝土路面的后期平 整度影响因素考虑不周.路面的设计厚 度或施工厚度不足.基层的平整度较 差 泥必须经该地区有资质的试验室复验 合格后方可使用:不同标号、厂牌、品 种、出厂日期的水泥,不得混合堆放.严 未完全沉降稳固.路基自然沉降出现断 板 二是基层表面的粗糙度过大.面板 2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如何进一步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 禁混合使用:出厂期超过三个月或受潮 的水泥.必须经过试验.按其试验结果 收缩时.基层对路面的局部磨擦力过 大.使混凝土路面产生过大的拉应力而 决定正常使用或降级使用.已经结块变 质的水泥不得使用:混凝土路面施工中 应尽量选用同一厂家在同一时期生产 的同一标号水泥 的施工质量.减少或杜绝常见病害的发 术人员十分关注的问题。对此,笔者提 断板:通车2~5年内的断板。则主要是 生,提高行车的舒适性,是每位工程技 基层稳定性不好.不耐冲刷.路面结构 收稿日期:2010—11-11 178 科技创业月刊2011年第3期 浅析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对骨料的质量控制.施工中,水泥 适的位置进行基线微调:三是对胀缝、 钢筋补强位置进行预先标识并提前到 位.不因钢筋的安装影响摊铺机的连续 作业。 路面当日开工前.对材料进行含水 量检测.尤其是对砂和小碎石的含水量 要特别注意 拌和时注意控制混凝土的 拌和质量,确保混凝土坍落度的均匀。 另外还要随时根据天气情况,如温度、 越来越细.这实际上带来了两种结果: 一混凝土路面的最大粒径应根据具体施 工要求决定.使用碎石时.应采用 是可能增大的干缩裂缝:二是混凝土 强度被进一步加强 发展路用水泥的原 意是为了更好地使水泥适宜于水泥混 30ram:使用砾石时,应采用20mm;同时 使用优良的级配.严格限制针片状颗粒 凝土路面施工.但人们对其的认知程度 尚局限于对铁铝酸四钙的取舍上.因为 的含量.粗骨料中薄片状及长针状颗粒 应控制在15%以内f细骨料可不加限 制):骨料的强度要符合质量要求,粗骨 料的强度应高于混凝土标号的1.5倍. 其压碎值不宜大于20%:严格控制集料 这一活性成份直接影响弯拉强度。在施 工过程中,业主、监理和施工单位应从 经验的角度.认真检测早期强度的发展 风速等.对混凝土的出厂坍落度进行微 状况.对于出现早期强度过高的现象. 中的含泥土(石粉)量:砾石料要采取高 并采取必要措施控制早 调.确保机前混合料的均匀.根据运距 必须引起警惕.压水冲洗等措施.而且不允许露天堆 放.砂石料与水泥一样.在施工现场必 须罐装.不允许有任何污染 2.2优化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和优化 是滑模摊铺路面的关键技术.配合比设 计时除满足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物理力 学指标外.重要的是考虑混凝土的工作 性和经济性 因此对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要特别注意:首先是减水剂的选用。要 配制出高抗弯拉强度、耐久性好的混凝 土配合比.就要求混凝土的水灰比较 小.因此必须采用高效减水剂。保证混 凝土较好的工作性:其次是矿料级配的 组成原则 砂率的选用由于有比较成功 的实践经验.目前的理论和经验数据比 较成熟,容易选定。但粗集料一般要采 用两级配集料进行掺配.由于粗集料加 工的现状不理想.确定一个相对合理的 掺配系数是极其重要的。另外,粗集料 的含泥量一般不大于1%.砂的含泥量 不大于2%.否则将严重影响路面的抗 折强度和增大干缩变形 在配合比设计前.对水泥、粉煤灰 的路用品质进行检测.如发现问题.及 时与厂家进行协商和探讨.调整水泥的 组分.确保水泥品质的完全合格:粉煤 灰则必须达到二级以上.对每车材料必 须进行检测后才能人罐.否则三级以上 的粉煤灰对路面的危害极大 2.3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控制 在路面摊铺前.先做好各项准备工 作。一是对基层进行清扫、修补。对破损 的基层采用高标号的水泥砂浆修补平 整密实.对基层裂缝则进行清缝后灌入 沥青并在表面粘贴不窄于lm宽的单层 油毡.防止路面反射裂缝的出现:二是 准备好摊铺机行走的基线.确保基线平 滑顺适.逐桩检查板厚.并对板厚不合 的变化,微调减水剂及水灰比.使混凝 期强度发展过快的趋势。 土的工作性得到保障 3.2切缝的检验 在摊铺机在开工前.应调整好振动 提出对切缝深度的检测并重新规 捧.抹平板等的位置.校核摊铺机的仰 定其深度.是基于近年滑模施工工艺推 角及平面位置等。施工时。控制振捣仓 行以来.在部分省区的高速公路上出现 的料位及机前的料位.并控制行进速 的施工质量问题而言 滑模摊铺机在摊 度。不宜过快 太快则工人的修边速度 铺8m以上的双车道路面后.需要进行 跟不上.拉杆插入的位置不太准确.且 纵、横缩缝的开切.由于纵缝问设计上 机手对前、后的照顾易出现瑕疵,一般 一般有拉杆.在锯纵缝时,施工单位往 以1.0~1.5m/min为宜 另外.根据施工 往担心锯到拉杆.因而开切深度不够 后的路面情况.及时调整摊铺机的振动 f特别是对前置式打拉杆的摊铺机)或 频率。 切缝时间过晚.必然不利于纵缝的导裂 当路面施工完成后.应及时喷洒养 和面板防裂 护剂,根据天气情况(温度、风速、湿度 3.3养生的质量控制 等)确定养护剂的喷洒遍数、浓度。路面 目前被大家所接受的养生方法是 切缝后.采用保湿养护膜或薄膜覆盖养 喷洒养生剂同时覆盖薄膜.这一工艺是 生。养生28天后.开放交通 基于水泥混凝土中的水分可实现充分 2.4提高路面平整度 自养的机理 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时 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的平整度.是使 有发生养护施工疏忽造成自养水份不 用质量的最重要指标 平整度高的路 足的问题 养护市场还出现一种双层保 面,不但可以提高通过能力.提高经济 水覆盖方法.即在切缝后.先覆盖一层 效益,而且可以减少对面板的冲击力. 带夹层的有孔保湿保温薄膜.薄膜夹层 从而可以延缓甚至避免错台.唧泥、断 中有高分子聚合物.可如海绵一样贮存 裂现象的发生.延长路面使用寿命 在 大量水分.用水车进行全面补水后.再 水泥混凝土平整度指标的控制上.应做 覆盖一层密封薄膜.达到了对混凝土保 好收水抹面和表面拉毛.严格控制水灰 水、补水的功效。另外,在饱和湿度条件 配合比.并要摊铺均匀.掌握最佳混凝 下.使用土工毡也使失水较慢.只要面 土拌制时间.以及振动棒的走向及布料 板表面不发白.也具有很好的养生效 厚度要明确控制.不允许把振动棒作为 果 养生问题规范并未规定一种强制的 布料工程使用.振捣必须到位.防止漏 方式。具体做法由施工单位自定。路面 振、过振:掌握真空脱水时间.避免造成 混凝土施工养生的总原则是:要求前7 中部和表层已达到塑性强度.边部和下 天内养生的混凝土表面不得有干燥发 层却仍是弹软状态.造成剩余水灰比分 白现象 布不匀情况 3.4地材的检测问题 3影响路面质量控制的几个 目前我国大部份施工单位对碎石、 实际问题 河砂等地材采取分类堆放的方式.这造 成了检测及判定批次的困难 因此.进 3.1 强度 场材料的检测关键是按车次确定其批 随着水泥质量的提高.水泥的细度 次,或在石场、砂场的生产场地确认。这 PfONEERfNG WfTH SCfENCE&TECHNoLoGY MONTHLY NO.3 201 1 17l9 Web2.0时代的网络教育模式 鲁 徐1 薛 飞2 陈俊良2 (军事经济学院襄樊分院 湖北 襄阳441118) 摘 要: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趋势的加强以及学习社会化思潮的提出.为Web2.0下的社会化网 络教育提供了物质基础。由于具有其固有的特性,Web2.0更加符合教育信息化的要求,适合未来的网络教 育模式。理解Web2.0思想以及在它基础上构建的新型网络教育体系,是发展未来信息化教育的前提。 关键字:Web2.0;网络教育;信.¥-4JC;社会交往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在当今的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信 息化进程开始向各个领域快速的伸展 联网应用的统称 Web1.0的主要特点在 不同服务之间的交互 丰富的交互性将 带来的服务应用功能的极大增进: (3)服务的去中心化 网络服务将 向着分散化、小型化、组合式的方向发 展。Web2.0网站不需要是大型网站,只 要为用户之间提供充分的交互技术.小 型站点在Web2.0时代将得到非常广阔 的发展空间: (4)标准化设计。Web2.0时代的 Web设计会被规定为严格遵循国际标 准.摒弃Web1.0诸多非标准的设计模 于用户通过浏览器获取信息 Web2.0则 更注重于用户的交互作用.用户既是内 容的浏览者,也是内容的制造者。 Web2.0是互联网的一次理念和思想体 系上的升级换代.由原来的自上而下 的、由少数资源控制者集中控制主导的 触角.信息量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人 们如何根据自身的需要对海量的信息 与知识进行选择和吸取.已成为一个重 要的课题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网 络建设的日臻完善.基于Web2.0的信 息化教育已经开始在教育领域壮大.成 为未来信息化教育的风向标 有别于传 统的网络教育.Web2.0教育模式更注重 学习的自主性和交互性.更倾向于让服 务分布在网络的各个角落.从而给用户 互联网体系转变为自下而上的、由广大 用户集体智慧和力量主导的互联网体 系 Web2.0是互联网建设的一种新模 式.不再是单方向的对用户输出信息. 而是让用户参与到共同建设上来.实现 个性化、自主化、社会化的网络新体验。 相较于Web1.0而言.Web2.0具备以下 特点: (1)用户为核心。与Web1.0的单向 式.以确保网站设计代码规范而精简. 从而节省了网络资源.提高了访问速 度.并为用户提供了更加友好的交互体 验: 提供一种组合式的服务 随着信息技术 的发展.即将到来的Web2.0时代.必将 (5)思想的革命。对于Web2.0而言, 技术本身不是核心.重要的在于Web2.0 技术体现了具有革命性特征的崭新应 用模式 因此.与其说Web2.0是互联网 在技术层面上的创新.不如说是在应用 使每一个人在网络中的作用和地位发 生根本改变.为人们提供一个更加广阔 的知识学习空问 信息发布模式不同.Web2.0的内容通常 来自于用户.这就意味着Web2.0为用 户提供了更多参与的机会: (2)注重交互性 与Web1.0的传统 服务不同.Web2.0不仅提供给用户与服 1 Web2.0概述 Web2.0是相对Web1.0的新一代互 指导思想上的革命 由此.Web2.0并不是一个具体的事 务器交互的权力.更实现了不同用户、 是一项十分繁锁的工作.许多施工单位 常因嫌麻烦或管理不到位造成进场材 各种因素的综合反映.施工质量的检 查、验收与控制应贯穿整个施工过程, 并对各工艺过程、技术环节严格把关. 行管理控制 参考文献 料的漏检.使规范规定的检测频率不能 得到保证.这是必需引起注意的。 抓好各个施工环节.任一环节的都不能 疏忽和马虎.施工过程中采用先进的施 工机械和工艺.提高施工的机械化程 度.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在采用规范 要求的检查验收标准指标时.必须了 解、把握其产生的原因,才能有效地进 l李继业.刘经强.道路工程施2f-实用手册 [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水泥混凝 5结语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的质量控制 是一个系统工程.而公路最终的成品质 量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质量的好坏是 土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GH 12—2003) [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35—39 (责任编辑高平) 收稿日期:2010—12—12 180 科技创业月于 20t1年第3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