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美丽的小兴(xīnɡ)安岭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课文讲述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的物产,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选编本文的意图是让学生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在感受小兴安岭美丽富饶的同时,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所以,在学习第2~5自然段时,体会作者按一定顺序进行描写的方法。教学中教师要采用教、扶、放的教学方式,注意引导学生抓住教材文字优美、情景交融这一特点,把不同形式的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以升华感情,强化理解。此外还要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创设情境,促进理解,使学生入情入境,可见可闻,产生真切感。在引导学生学习本课时,教师要特别注意突出他们的主体地位,设计以自主学习为主的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小兴安岭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搜集有关小兴安岭的文字和图片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引入课题
1.师: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山河壮美。前面我们已经欣赏了富饶、美丽的西沙群岛,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游览美丽的小兴安岭。(板书课题)
2.查看地图,感知方位。
出发之前,我们得做些准备:小兴安岭在哪里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地图找找方向吧!(课件出示地图,生观察)说说你的发现。
3.引导学生结合课前搜集到的资料,对小兴安岭进行介绍。 4.观看录像,感知美丽。
现在我们就出发吧,一起去欣赏美丽的小兴安岭!播放课件。(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风光)
5.生谈感受。
刚才老师看到大家看得那么专心,完全陶醉其中。把你的感受说出来与大家分享,好吗?(生说,师评价)
6.再读课题,提出问题。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读文:课文是怎样来写的呢?
设计意图:上课伊始,创设情境,在一幅幅风光图中导入新课,意在调动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情感,为进一步学习课文做铺垫。
二、初读课文,扫除障碍
1.学生自由读文,思考:小兴安岭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认读词语,适时正音。
课件出示:小兴安岭 侧着 欣赏 浸在 乳白色 利剑 树梢 宿舍 显得 药材 膝盖 来临 宝库 脑袋 严严实实 挡住 视线 花坛 又松又软 刮过 宝库
教师指导易错点:“梢、舍、视”是翘舌音;“侧、材、座”是平舌音;“舍”是多音字,在本课读shè,“兴”是多音字,在本课读xīnɡ。
3.认读会认字:兴 侧 欣 浸 乳 剑 梢 舍 显 材 膝 临 库 (1)说说自己是怎样记忆这些生字的。学习用多种方式识记生字。 (2)区分“舍”“兴”的不同读音,区分字义。 (3)给生字组词语,扩大词汇量。
4.学生通过自由读,指名领读,同桌互考的形式,考查生字学习情况。 5.指导写字,课件出示:脑、袋、挡、视、线,重点指导“袋”和“视”。 (1)观察,这两个字是什么结构?(一个是上下结构,一个是左右结构。) (2)指导书写。(老师边讲解写字方法,边在黑板上写字,学生书空。强调:“袋”字要把上面的“代”稍稍分开,把下面的“衣”写进去。“视”字注意右侧的撇和左侧的“礻”穿插避让。)
(3)学生对照黑板上教师写的范字,在本子上写一个字。评改后再写一个。
设计意图:在整体感知文本的同时,掌握文中的生字、新词,通过自读、齐读、同桌互读互考、送回课文读的方式,让学生学会记忆生字的有效方法,从而为学习课文扫清障碍。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读中让学生了解抓住文章的重点词句来理解课文内容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此环节,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来学习课文,学生既掌握了学习方法,又学得轻松愉快。
三、整体感知,理清层次
1.学生轻声读文。边读边思考: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小兴安岭的?用横线把重点词句画下来。
2.学生读文后汇报。课文是按春、夏、秋、冬的顺序介绍小兴安岭的。(时间顺序)
3.分段读读四个季节的小兴安岭。
4.课文的第1自然段和第6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呢?请大家读一读,说一说。 5.学生读文后汇报:第1自然段概括叙述了小兴安岭的特点——树木繁多、森林面积大;第6自然段是对全文的总结。
6.引领学生齐读第1自然段和第6自然段。
设计意图:有意识地让学生抓住文中表示时间变化的词语:春、夏、秋、冬。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在读中感受文章的有条理性的安排。
四、总结回顾,布置作业
1.教师引导学生概括本节课的内容并且谈谈收获。 2.布置作业:熟读课文,积累自己喜欢的句子。
设计意图:意在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让学生养成积累的习惯。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继续学文
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词。(小兴安岭 侧着 欣赏 浸在 乳白色 利剑 树梢 宿舍 显得 药材 膝盖 来临 宝库 脑袋 严严实实 挡住 视线 花坛 又松又软 刮过 宝库)指名读,齐读。
2.师:看来大家对生字掌握得不错。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一同去领略小兴安岭的无穷魅力。
3.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小兴安岭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预设:
(1)小兴安岭是个美丽的地方。尤其是那里的树木,四季都是那么美。 (2)小兴安岭的动物很可爱。我特别喜欢那里的黑熊、松鼠、紫貂。 (3)是呀!小兴安岭是那么迷人。难怪作者说:“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设计意图: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所以,在读好文章之前,必须要落实生字的掌握情况。课堂伊始,对上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让学生的头脑里浮现课文中的图画。然后直奔中心句段,学生们仿佛听到了作者的由衷赞叹,这赞叹在学生的内心世界里不由自主地产生回声,激起一点微波,引发对美的向往!
二、精读课文,读中感悟
(一)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体会小兴安岭的树多。
1.默读第1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绿色的海洋?(课件出示第1自然段: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栎树……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
2.学生汇报。引导学生抓住“数不清”“连成一片”等并结合图片来体会树多。(出示林海图片)
3.师:是呀,小兴安岭的树木可真多呀!(学生接读: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栎树……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
4.师:读得多好哇!听了你们的朗读,我仿佛也置身于这绿色的海洋之中。让我们一边想象画面一边齐读这个自然段吧!
过渡: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假如你有机会去小兴安岭,你会选择哪个季节去呢?根据学生的选择,学习相应的段落。
(二)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感受春天活力之美。
1.学生朗读第2自然段。教师指导学生感受“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中“抽出”用得准确、生动,充满了春天的活力之美。练习朗读,要求读出树木的生机勃勃。
2.读了这个自然段,你觉得小兴安岭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你是从哪个词语
中感受到的?
3.学生汇报。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描写小鹿的句子。(课件出示:“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从这句话中,你能感受到什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于小鹿的描写也充满了春天的活力之美。
教师小结:这么幽静的环境,连可爱的小鹿都驻足欣赏自己的美丽身影,可见春天里的小兴安岭到处充满着生机,充满着活力。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在读这个自然段时,我们也要充满活力。 6.指导学生背诵这一自然段。
(三)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感受夏天葱茏之美。
1.春天里去小兴安岭,我们的整个身心都充满了活力。夏日里的小兴安岭又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大家默读课文第3自然段,看看这个自然段与上个自然段有什么相似之处?(都是先写树木,再写树木周围的美丽景色。)
2.(课件出示第3自然段)自己读一读这个自然段,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小兴安岭的夏天之美吗?(葱葱茏茏)
3.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了夏天草木葱茏的特点?动笔画一画。 4.学生读后,交流汇报,体会夏天的葱茏之美。 汇报形式:
(1)找出相关语句,读给大家听。
(2)读后,通过抓重点词句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3)带着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齐读这句话。 (4)全体同学有感情地读一读这句话。
5.文中还有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夏天之美?(学生汇报交流) 6.回顾学习第2、3自然段的方法。
先读文,抓特点,找相关语句读一读,再谈感受,带着感受有感情地读。 (四)自学课文第4、5自然段,感受秋、冬之美。 1.引导学生自学第4自然段。
(1)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我们常常说金色的秋天。当秋天来到小兴安岭时,这儿又是另一番景象。假如这时我们来到这里,会特别喜欢这里的什么?把有关的语句画下来。
(2)在第4自然段的描写中,你觉得哪些词语用得特别生动?(课件出示:比较句子)
(3)想象性语言描述:我们来到这儿,在小兴安岭人的允许下,我们可以去采些什么?当时的情景会怎样呢?分享小兴安岭人丰收的喜悦。
(4)分层次。
①写秋风中松柏更苍翠。落叶在林间飞舞。 ②写森林向人们献宝。(课件出示森林里的物产) (5)指名朗读。
2.引导学生自学第5自然段。 (1)引导学生自己读书、思考。 (2)交流要点。
①冬天,小兴安岭的雪是怎样的?课文中用了哪些词语,又使你联想到了哪些词语?(想到:鹅毛般的、大雪封山、白皑皑、白茫茫、银色的世界。)(课件出示:比较句子)
②小兴安岭的动物,它们怎么过冬?你觉得课文中的哪些小动物过冬特别有趣?
(五)学习课文第6自然段。
1.启发:学到这儿,你觉得小兴安岭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2.语言训练。
小兴安岭__________,是__________,也是__________。 3.课文是怎么总结全文的? 4.齐读第6自然段。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设计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在读文的同时,学会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在理解和感悟中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读、悟、思的方式,实现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同时也向学生
渗透“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的学习方法,从而领悟作者的写作手法。
三、示范引领,自主写字
1.课件出示要求会写的字:严、实、坛、显、材、软、刮、库,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字的特点。
2.组织学生交流观察结果。
3.教师根据学生交流情况,引导学生观察重点笔画。如:“软”的第四笔是提,不是横;“库”的横画长短不一。
4.教师示范书写生字,学生仔细观察,并用小手跟着书空。
5.学生描红,临写,自由练写。教师巡视重点指导车字旁、提土旁和木字旁的写法。
6.投影展示,师生共同评议。
设计意图: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所以教师强调练字的过程应是在学生仔细观察、发现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的,然后教师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抓住重点对学生进行书写指导。
四、习作练笔,互动交流
1.回顾课文: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向我们介绍小兴安岭的美丽的? 2.引导交流,指导写话:你能仿照本课的写作顺序,描写一下校园的四季吗?(课上写出一段话即可)
3.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校园四季景物的特点。 4.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练笔写话。
设计意图:在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使课堂阅读得到一定延伸。
五、布置作业,课后延伸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修改自己的小练笔。
设计意图:回顾课文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提升思想感悟,丰富积累。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教学时,我为了拉近学生与小兴安岭的距离,运用多媒体让学生认识美丽的小兴安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这一课,因为课文容量较大,而且“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内容,在学法、步骤上基本一致,于是,我采用导、扶、放的方法。“导”体现在春天一段的教学中,“扶”体现在夏天一段的教学中,“放”体现在秋冬两段的教学中,放之前总结学法,通过对第2、3自然段的学习,让学生根据此学法自学第4、5自然段,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从而提高了学习能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