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析大学生就业指导创新途径

来源:九壹网
2013年南昌教育学院学报高等教育第28卷第4期

浅析大学生就业指导创新途径

黎清旦

(东莞理工学院广东东莞523808)

摘 要: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为了改变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必须在就业指导工作上做出努力,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在传统的就业指导基础上大胆进行创新,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为学生就业提供更加符合社会时下需求的指导。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创新途径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757(2013)04-0054-01

一、引言

我国高等院校就业指导教育开展的时间较短,经验并不是很丰富。深圳大学最早在1987年首次将就业指导作为一个独立的教育培训内容列入到毕业生教育课程之中,并以此为主要内容开办了国内第一份有关就业指导的学报——《就业辅导报》,在深圳大学的初次尝试之后,国家于1989年正式成立了就业指导中心,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和择业服务,自此

以后我国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教育正式拉开了序幕。

3.求职指导与入职指导失衡。目前国内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现状并不仅仅局限于大学生在毕业之际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是有很多学生在入职之后觉得工作环境不理想,预想与现实落差太大,心理难以承受,因此脱离工作岗位再次返入到求职的行列,这也是目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因素之一。

三、就业指导创新途径简析

1.加强职业认识指导,打好就业指导基础。在既往的就业

指导工作中,教育者普遍对学生能否找到工作以及有多少学生

二、当前高校就业指导存在的问题分析

1.就业服务与就业指导失衡。目前国内高等院校的就业指导中心所提供的就业帮助明显是就业服务要多于就业指导,而传统意义上就业服务是指高校的就业指导部门为学生提供咨询服务,帮助学生完成签订劳动合同,提供就业形势的信息,组织学生参加不同规模的招聘会。这种就业服务虽然为学生提供了人性化的帮助,但是缺乏有针对性的指导。而我国的高校毕业生存在着一个很严重的缺点就是难以定位自己,难以找到自身的特点与时下就业形势的契合点,并且在就业过程中心态较为浮躁,难以发挥自身优势。毕业生存在着这些普遍的缺点并不是就业服务所能弥补的,而我国高校大多数的就业指导中心并没有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工作,更多的还是进行着就业服务的工作,这就造成了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

2.招聘服务于匹配服务失衡。目前国内很多高校都会在每一年的毕业之际举办许多场大中小型招聘会,与会的用人单位也是从几十家到上百家不等,这种招聘的服务确实为很多学生解决了就业的难题,让很多学生找到了自己理想中的工作,但是这部分学生毕竟还是不占多数,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高校所提供的招聘服务要远远大于就业的匹配服务,尤其是学生所学专业与用人单位所提供的工作岗位之间的匹配以及学生个体与工作岗位之间的匹配。在高校召开招聘会的时候,一般都是对招聘会的规模以及场次进行关注和统计,对与会的用人单位提供了多少个职位进行统计,但是却并没有对与会的用人单位所提供的岗位与本校的专业相匹配的岗位、用人单位所提供的工作岗位与学生个体之间相匹配的工作岗位进行过统计,换句话讲就是高校普遍都是在招聘会和工作岗位的数量上下足了功夫,却并没有在效率上进行过关注,这就导致很多学校召开了无数次的招聘会,邀请了无数的用人单位来参加招聘会,用人单位也提供了许许多多的就业机会,但是本校的就业率却始终得不到提高。因此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把就业指导工作做精做细,不但要充分的掌握当前就业形势,还要对参与就业的毕业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提高招聘服务中的匹配服务,切实提高本校毕业生的就业率。

收稿日期:2013-03-19

作者简介:黎清旦(1984-),女,广东阳江人,助教,从事大学生就业

找到工作这样的事情比较关注,而对学生是否能够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以及利用广泛的就业信息资源来为学生提供一个客观的就业情势分析工作并没有投入太多的教学努力。而做好职业认识和职业资源利用工作,是搞好就业指导工作的一个最为基本的前提,任何一个职业都对就业者的个人素质以及个人实际技能有着较高的要求,学生在毕业之际并没有太多的社会经验,对于社会上各种各样的职业也没有很深的认识,往往在就业中都是“我想要做什么”,而不是“我能够做什么”,这就造成了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盲目性,当第一步迈出之后才发现自己的选择并不如以前预想的那样理想,这就会造成学生心理上的落差。因此在就业指导过程中,应该重点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情势分析和职业介绍工作,让学生能够清晰的认识到每个职业的基本要求以及发展的方向,这样学生能够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和人生设想来选择自己职业。

2.加强个体化的就业指导工作,提高就业指导水平。目前国内的大学就业指导工作普遍侧重于就业管理以及就业服务方面的工作,而实质性的就业指导工作也基本停留在集体性的就业指导层面之上,这样的就业指导工作针对性不足,缺乏对每个学生或者是每类学生的就业指导,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职业分化越来越细,对于人才基本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笼统的集体性就业指导解决不了这些细节上的问题,往往导致学生看着职业与专业相适应,就盲目的就业,当工作开始的时候才发现这个工作与自己最初的认识并不一样,甚至是完全不一样,这就导致学生在择业上的偏差。

因此在就业指导中高校应该加强就业指导的个体化工作,针对每个学生在生理以及心理方面的特征来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并且根据学生的专业化水平以及职业理想来为学生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方便学生在就业之初完善自己职业水平,定位自己的职业理想。

3.加强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工作,完善就业指导工作。以往就业指导工作范围较为局限,只注重对学生就业技能以及面试技巧的指导,更多的关心还是学生们是否能够找到工作,而

(下转第64页)

向的研究。

54

2013年刘永柱 王 慧:种业新政形势下,我国种子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探讨第28卷第4期

(三)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种子科学与工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传统的种子科学教学方法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学生很难以通过实践环节来检验理论学习的效果,也难以有机会接触农业生产实践操作,学生经过四年的学习,不能够很好地了解和掌握农作物生产的基本过程的相关技能,甚至有些同学对农作物生产最基本的农事季节,栽培管理,作物生长发育习性都是一知半解。现代种业人才教学必须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依托,加大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和科研意识。通过传统教学与现代网络教学相结合,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手段,创新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通过建立校内外学生实习基地,学生实训基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同时,加大与企业合作开展人才培养,在学校与企业之间相互建立教学实习基地和研发中心,通过校企合作,学校为企业培养后备人才,企业为人才培训提供硬件支撑。

(四)完善种子企业用人机制,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目前,种子企业用人机制不完善,在人才观念上还存在着误区,企业人才的职称、待遇、福利等问题还未理顺,严重影响了从业人员的积极性,也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就业选择倾向。因此,必须建立与现代种业发展相匹配的有关政策法规,解决种子企业人员职业技术职称评定问题,依据不同工作岗位、不同工作性质,建立合理人用人考评机制,稳定企业人才结构。同时,加强大学生就业观念转变,鼓励大学生到种子企业就业,这更利于学生发挥自身优势,体现自身价值。

参与文献:

[1]姜振峰,刘志华,王振华.种子科学体系“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分析[J].高等农业教育,2010(07):46-48.

[2]王恒炜.对促进我国现代种业发展的几点政策建议[J].种子世界,2012(02):1-3.

Discussesourcountryseedscienceandengineeringtalenttrainingunderthenewsituationofseedindustry

LiuYong-zhu,WangHui

(AgriculturalCollegeofSouthChinaAgriculturalUniversity,GuangzhouGuangdong,510642,China)

Abstract:Inthispaper,inviewofourcountryissuedthetaskofseedindustrypersonneltrainingrequirementsin\"onacceleratingthedevelopmentofmoderncropseedindustryviews\analyzesthedevelopmentfeaturesofChina'scurrentcropseedindustryandtheexistingproblems,analyzesourcountrycurrentseedcultivationcondition,proposedthetransformationmodeandstudentsemploymentconceptandtrainingofhigheragriculturalcollegesinseedscienceandengineeringtalentstrainingtarget,coursesystemconstruction,teachersteamconstruction,talenttohavenewinnovation,contributetothetrainingofcompoundtalentsoftheseed.

Keywords:seedindustrydevelopment;seedscienceandengineering;personneltraining

[责任编辑:邓 乐]

(上接第54页)

对学生们的职业生涯规划有所忽略,这种注重眼前利益的指导方法对于学生个体来说并不是一种负责任的指导,很多学生在工作了很多年之后也没有一个清醒的发展路线,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在工作若干年之后觉得看不到希望决定放弃本职业,这样学生们前几年的努力就会付之东流,这种情况归根结底是因为就业指导工作缺乏前瞻性和战略性,过分注重眼前的利益而忽视了长远性的利益,也是对学生未来责任心不高。

因此在就业指导中,要有效的融入对学生职业生涯进行规划、指导和教育,让学生能够在清醒的时候认识到自己所热衷职业的基本素质需求和专业水平需要之后,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及理想做出三年至五年的职业规划,并通过自己的一步步努力来实现自己的既定计划,这样虽然是在几年之后才能见到成果的工作,但是对于眼下学生的就业也是意义非凡,学生通过这种职业生涯的规划,能够更加客观和实际的面对其职业生涯的第一步——就业,这样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才能够真正做到位。

4.加强创业指导,缓解就业压力。在就业指导中还应该加强对学生创业的指导,因为这不仅仅是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对学生辉煌人生的一种激励,而且学生对于创业

指导会更感兴趣,对于创业的尝试也会比较热衷。因此在创业指导中要结合现有的就业趋势及时发布有效的市场信息,给学生以最为客观最为冷静的创业分析,让学生能够较为充分的了解当前就业情势,以便为自己的创业明确方向。除此以外,创业指导对于针对性要求更高,因为创业的成功并没有准确的标准来衡量,也没有固定的路线去遵循,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向和路线,所以我们的指导工作应该较就业指导来说更加具有针对性,让学生能够客观的分析市场,慎重的开始自己创业人生的第一步。四、结束语

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应该在既往就业指导工作的基础之上,进行大胆创新,强化对大学生的就业情势分析和职业引导,强化就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前瞻性和战略性,让学生们能够清醒的认识到每个职业的具体要求,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个人素质以及人生理想来进行理性化就业。

参考文献:

[1]徐颖云.大学生就业指导创新途径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2012(03).

Theemploymentguidanceforuniversitystudentsinnovation

LiQing-dan

(DongguanUniversityofTechnology,DongguanGuangdong,523808,China)

Abstract:Theemploymentproblemsofuniversitystudentshasbecomeasocialissueofcommonconcern,inordertochangethesituationofuniversitystudentsemployment,mustmakeeffortsinemployment,improvetheemploymentguidanceforinnovation,boldonthebasisoftraditionalemployment,keepupwiththepaceofsocialdevelopment,toprovidemoreinlinewiththesocietynowadaysthedemandguidanceforstudents'employment.

Keywords:collegegraduates;employmentguidance;innovationway

[责任编辑:邓 乐]6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