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英汉语黄色概念隐喻的文化认知分析

来源:九壹网
2011年4月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Mianyang Normal University Apr.2011 第30卷第4期 V01.30 No.4 英汉语黄色概念隐喻的文化认知分析 张美君 (武夷学院商学院,福建武夷山摘354300) 要:颜色隐喻认知不仅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一个重要认知工具,而且是一种语言现象,一种认知体系和一 种思维方式。本文首先介绍了概念隐喻的特征;其次分析了颜色的概念隐喻特性;最后从隐喻认知的角度分析了 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关键词:概念隐喻;文化对比;黄色 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12x(2011)04—0065—03 一、引言 认知语言学认为,人类认知过程及人类语言的发 展与人类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密不可分。在人类众多 的认知域中,颜色域是最基本的认知领域。颜色与人 类生活密切相关,它不仅具有物理属性,还有着丰富 的文化内涵,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人们无论 是在视觉上还是情感上,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颜色做 出反应,并赋予颜色以特定的含义。但由于文化的差 异性,不同民族对颜色有着不同的体验和认知,从而 形成了大量具有民族文化色彩的颜色隐喻。本文主 要对英汉语黄色隐喻的文化认知对比分析。 定的联系,因而在认知语境中会形成一对一的对 应关系,从而形成映射。 Lakeoff的概念隐喻给我们的启示是:人类的认 知体系首先是一个充满隐喻性思维的体系,而思维 过程中所用的概念隐喻能以已知喻未知,以简单喻 复杂,以具体喻抽象。据统计,普通语言中,大约 70%的表达方式是隐喻性的。[3]65 人们的认识基 一于客观世界,所以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感知有相同的 面;另一方面,人们在认识客观世界的同时,又渗 透着主观因素,因而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就 会有一定的差异,这就体现为隐喻的主观性特点。 一三、英汉“黄色”隐喻的文化认知对比 颜色词所隐喻的民族差异颜色作为客观存在的 种特殊物质形态,不仅要依附于具体的客观事物,而 且还要依赖于人的主观世界的感知和感受。隐喻不 仅是是重要的修辞手段之一,而且还被赋予很强的 喻意。主要用于描写抽象的事物和人物性格、生活 特征、心理活动和情绪等,使表达增添了形象的比 喻、象征意义。由于民情风俗、思维方式、民族心理、 地理环境、宗教信仰等文化背景和语言表达方式等 方面的差异,各种颜色对于不同民族在心理上所引 发的象征意义、联想意义、蕴涵寓意却不进相同,由 此构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色彩文化内涵。颜色文化 隐喻对异文化背景的人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丰 富充实了本土文化和人们的颜色观,颜色词隐喻蕴 涵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心态和感情色彩,是对社会生 活中民族文化的反射。 隐喻概念在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的普遍运用, 二、概念隐喻理论 Lakoff的隐喻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 分,这一理论的提出在隐喻研究领域具有划时代意 义。Lakoff和Johnson提出的“隐喻认知观”是对传 统的“隐喻修辞观”的一种挑战。Lakoff运用源域与 目标域之间的映射以及意象图示来解释隐喻现象, 认为隐喻的本质是以一种事物去理解和体验另一种 事物,从一个比较熟悉、易于理解的源域映射到一个 不太熟悉、较难理解的目的域。其心理基础是抽象 的意象图示,即两域的相似性。[11230一 例如,Love is joumey这一概念隐喻的源域的一系列属性映射日 标域love中的一系列属性。其中joumey这一源域 含有以下属性:同伴、共同的日的地、交通工具等; love这一目标域的属性有:恋人、共同的人生日标、 恋爱关系等。由于两者在我们的认知结构中存在着 收稿日期:2010-03-10 作者简介:张美君(1977一 ),女,汉族,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英语教学、英语修辞。 ・65・ 方面说明了隐喻认知的普遍性和共性:另一方面 也说明人们对外部世界所产生的印象和概念也会产 生差异。所以,不同民族对相同事物会产生不同的 认知概念,隐喻概念也产生了认知上的差异。中英 文中与颜色词“黄色”有关的隐喻既有相同,也有不 同。其相似点是基于人类思维的共性,其不同之处 则是源于文化的个性和不同的思维方式。因此,对 一于中英文颜色词“黄色”隐喻的理解不得不依赖于 它所存在的文化背景,在学习这些颜色词时要充分 考虑它们所蕴含的社会文化色彩和情感内涵,进行 教练的警告。“yellow flag”特指受隔离检疫的轮船 所挂的黄色旗子,一般人不得靠近。“yellow alert” 表示空袭预备警报。“yellow cross”是毒气的标志。 yellow sheet”指有前科的犯罪记录。 (二)文化冲突 文化有其共性,同时也存在个性。尽管同一颜 色词在汉英两种语言中概念意义相对应,因其社会 文化背景的不同,该词语的社会文化色彩和情感内 涵可能相去甚远。由于英汉两种文化积淀的差异, 人们的生活环境、心理状态、思维方式等不完全相 “文化对比。 (一)文化对等 人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生活、文化有着惊人 的相似性。自然界中的缤纷色彩是客观存在的,并不 会由于在不同语言中对应的不同词汇而有所改变。 1.象征悲伤和死亡 黄色常常与秋天联系在一起,在英汉两种语言 文化中,它都是凋零衰败、忧伤死亡的象征。黄色和 yellow都可象征“死亡”、“荒凉”、“萧条”等。当秋 风来临,树叶变得枯黄,大地变得一片萧条凄凉。因 此,东西方人都倾向于把黄色或yellow同“死亡”、 “荒凉”、“不景气的现象”联系在一起。 在汉语中,“面黄肌瘦”、“昨日黄花”、“人老珠 黄”、“黄粱一梦”、“事情黄了”等等表达都具有疾 病、衰败和失败的气息。如我国宋代词人李清照一 句“人比黄花瘦”读来断肠。而诗人卢伦在他的《悲 秋》里叹道:“春去人头白,秋来树叶黄。搔头向黄 叶,与尔共悲秋。”读了这首诗,我们会理解诗人沉 重的心情。 同样在英美文化中也有把黄色用作萧瑟死亡之 意的。在英语中,yellow blight(枯黄病),yellow fe— ver(由热带病毒引发的传染病),yellow lfag(船上有 流行病的象征)等等都有消极、死亡的联想。莎士 比亚笔下的麦克自在最后说自己的“生命的黄叶已 陷入凋零”(my way of life is fallen into sear,the yel— lowleaf),刻画出了其内心的孤独与忧伤。英国著名 浪漫主义诗人雪莱在西风颂中把黄叶称作死叶 “dead leaf”,形容它们是“染上瘟疫的魔怪,被道劲 的西风吹得四处逃散”。 2.象征提示和警告 英语短语中的yellow和汉语中的黄色都有提示 警告的意思,用来强调重点和紧急事件。如汉语中 的“青黄不接”表示陈粮已经吃完,新谷还没成熟。 类似的还有“苗黄缺肥,人黄有病”、“面黄肌瘦”、 “黄疽性肝炎”。 “yellow”在西方文化中还有警示作用。在英国 “yellow line”指沿路边划出的黄色单线或双线,通常 表示停车限制。“yellow warming card”原指黄色的 牌,后来广泛用于体育比赛,表示裁判对犯规队员及 ・66・ 同,不同语言中词汇间的完全等义、等值是有限的、 相对的。 1.黄色与王权高贵 在中国文化中,黄色表示很高的荣耀和尊重。 从古时候开始,中华民族就居住在黄河流域,中国文 化也发源于此,所以黄河又名“黄龙”,被看作是中 华民族的摇篮。数千年来,汉族人民在黄河流域繁 衍生息,在黄土地上耕耘收割,吃着黄米饭,喝着黄 河水,有着黄皮肤。因此黄色在汉文化中是高贵的 颜色,中国人也以自己是黄种人而感到自豪。 根据五行要素论,中国的祖先们认为世界是由 五种基本元素组成:金、木、水、火、土。它们相应的 颜色也就被认为是基本的颜色。青色代表东方,象 征着木;赤代表南方,象征着火;白色代表西方,象征 着金;黑色代表北方,象征着水;黄色象征着土,被视 为中心色。这种文化观念非常适合封建统治者的需 要,黄色因而被历代帝王所推崇和垄断,被称为“帝 王颜色”15]126。如:皇帝穿的衣服叫“黄袍”,“黄龙” 皇帝的徽记,皇帝的诏书称“藤黄”,皇帝的御车称 “黄屋”,皇帝出巡用黄旗,皇帝的文告被称为“黄 榜”,“黄袍加身”意为做皇帝,就连皇宫的琉璃瓦都 是黄色的。 2.黄色与宗教 黄色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都被中国人看作是 皇帝的颜色,黄色象征着皇帝的尊严和至高无上的 权威,因此竭力维护封建帝王统治的佛教与道教也 自然崇尚黄色。“黄冠”指道士的冠帽,也可表示道 人。“黄道吉日”在迷信的人心中指诸事皆宜的好 日子。黄表纸指敬神或祭祀的黄纸。黄泉又名“阴 间”,指人死后居住的地方。自居易在《长恨歌》中 用“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描写了唐玄 宗与杨贵妃的悲剧爱情。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 市,有“天下江山第一楼”之称,传说古仙人子安从 此地乘鹤而去。唐朝诗人崔颖在《黄鹤楼》中用“昔 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抒发了诗人对岁月难再,世事茫 然的感叹。 在信奉基督教的西方国家中,教徒们视黄色为 下等色,这是因为叛徒犹大的衣服即为黄色。但是, 在英美文化中,“yellow”与“权势”并无关联,西方人 常用颜色词“purple”和“blue”象征“权利与地位。” 在古罗马,皇帝都穿紫袍,“the purple”比喻“帝位或 者红衣主教的职位”。“be born in thepurple”表示出 “生于皇室或贵族人家”。“marry in to the purple” 指“嫁到显贵人家”。“raise to the purple”表示“当 皇帝或者升为红衣主教”。英国古代的盎格鲁撒克 逊人早期居住在海边,因此,蓝色与他们的生活息息 相关。“blue—blooded”指“出自名门贵族的”。 “blue—ribbon”表示“优秀的、杰出的”。“win one’S blue”指“进入牛津、剑桥的校队”,这对学生而言是 非常荣耀的事情。 (三)文化缺省 由于文化缺省的原因,某些颜色词在汉民族文 化中具有特殊的文化色彩和情感内涵,在英民族文 化中却没有这种含义。反之亦然,某些颜色词在英 民族文化中具有特殊的文化色彩和情感内涵,在汉 民族文化中却没有这种联想意义。 在现代汉语中,黄色常用作色情的东西,如“黄 色电影”、“黄色书刊”、“黄色音乐”等不能直接译成 yellow movies,yellow book,yellow music。如果这样 翻译,恐怕西方人并不理解这些是何物,因为英语中 没有这种说法。这些词语中的“黄色”带有汉语特 有的文化含义,意为“色情的”、“堕落的”、“低级无 聊的”、“淫秽的”、“下流的”。 在汉语中,“黄”,也有过时、失败之意。比如 “人老珠黄”、“明日黄花”、“陈年黄历”、“黄粱美 梦’等。当生意失败时,我们通常会说“买卖黄了”。 英语文化里,黄色常有忧郁的、病态的、令人讨 厌的、胆小的等象征意。有很多的英语短语都表达 了这样的意思,如:to yellow to stand up and ifght(因 太懦弱而不敢斗争),yellow belly(懦夫),yellow— bellied or yellow—livered(懦弱的),a yellow streak (某人天性懦弱)。另外yellow还有小气、邪恶的意 思。yellow—dog contract(资本家在劳工不在场时, 对劳工签订的不平等条约),yellow union(镇压工人 罢工的黄色工会),yellow dog(卑鄙小人),yellow loks(尖酸多疑的神情),yellow wiht jealousy(嫉 妒)。而yellow jersey指环法自行车赛冠军所得的 奖品黄背心,Yellow Book是法国政府公开发行的有 关国家政策的报告书(因黄色封页而得名),而 yellow peril专指希特勒散发的黄种人危害西方文明 的东方文化威胁论。 英语中的“yellow”还象征着爱情。很多年前, yellow ribbon”是指妻子等待丈夫战后回来的希望, 今天它仍被用于爱人的回归。“YeHow back”是指 没有任何文学价值的小说。 “四、结语 可见,在英、汉语中,相同的颜色在不同的文化 体系中具有不同的文化价值取向,也具有各自不同 的认知隐喻。本文从认知角度对英汉两种语言中的 黄色隐喻认知进行系统的对比分析,剖析两者的共 性和差异,目的在于增进语言文化和社会文化的联 系,有效地进行跨文化的言语交际,从而提高语用者 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英语中,这些文化意义却不存在。 参考文献: [1]Lakoff,G.and M.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80. [23束定芳.论隐喻的运作机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2):14—17. [3]Lakoff,G.and M.Turner.More Than Cool Reason:A Field 池to Poetic Metaphor[M].Chicago:Chicgo Uniaversity Press, 1989. [4]蔡银环.汉英基本色彩词的对比和翻译[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75—79. [5]邓炎昌,刘润沽.语言与文化一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3.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A Cultural Comparison of Yellow in English and Chinese on the Basis of Conceptual Metaphor ZHANG Mei-jun (School of Business,Wuyi University,Wuyishan,Fujian,China 354300) Abstract:Colors conceptual cognition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tool for human beings to learn the world,but also a linguistic phenomenon,a system of cognition and a means of thinking at the same time.Firstly,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roperties of conceptual metaphor and then analyses the attibutres of colo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ceptual metaphors.Finally,the paper involve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the color words in both English and Chinese on the basis of metaphorical cognition. Key words:conceptual metaphor;cultural comparison;yellow ・6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