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淹井事故防范措施

来源:九壹网


淹井事故防范措施

1煤矿有限责任公司

二〇一七年

/ 煤 矿 防 淹 井 措 施

为保证矿井安全生产,杜绝井下突发重大水灾事故或地面突降大暴雨,因排水不畅,洪水倒灌井下,以及因受采动影响,裂隙沟通地面水体进入井下,从而造成淹井,特制定防淹井措施如下:

1.查明矿区和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建立井下水动态观测系统,坚持每月逐头逐面的地质及水文地质预报,制定相应的“防、、堵、疏、排、截”综合治理措施,并认真组织落实。

2.在上级主管部门协调下,加强对周边小煤矿的调查,保证留出规定的边界煤柱,禁止越界开采,并及时调查分析留设的防水煤柱的可靠性。

3.我矿主、副井及风井井口标高都在+1218m以上,井口标高均高于当地历年最高洪水位,但雨季时各井口都应备有一定数量的黄土袋,预防洪水倒灌井下。

4.雨季来临前,要组织队伍对地面排水沟、渠进行清挖,严禁堵塞。如发现水沟、渠变形严重或可能造成水流不畅的,要及时整修。

5、对地面裂缝由安检科负责充填,对没有填平的,雨季期间要经常检查,特别在降大到暴雨时,由办公室、调度室、地测科、安检科等部门及时进行检查,发现漏水情况,必须及时进行处理。

6.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探后采”的原则,所有采掘必须制定专项防治水措施。工作面圈出后,应至少选用两种探测手段查明工作面内赋水情况,有效防治水害事故的发生。

7. 加强对周边煤矿的调查观测,及时掌握周边煤矿的动态及老空水变化情况,及时上图进行技术分析。留设的防治水煤柱要根据采掘情况及时核算,如有变化,重新上报区煤炭局。

8. 根据永乐煤矿井下实际揭露的裂隙出水情况,分析延展构造带范围,在此区域内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9. 及时收集相关地质资料并上图分析,施工过程中所揭露地质构造地段要加强水害防治工作,特别是因断层发生出水区域,在断层两翼及其延伸方向一定范围内要进行底板加固。

10定期调查本矿采空区和相临煤矿老空区和废弃井巷的积水情况,对积水区位置、范围、标高、积水时间和积水量,要在矿井充水性图上用蓝线圈出积水范围,并外推60米用红线圈出探水警戒线。有淤泥的废弃井巷、硐室也要在矿井充水性图上用蓝线圈出积水范围和探水警戒线。在采掘活动范围接近探水警戒线时,防治水中心必须向有关单位下发安全通知,施工单位必须执行“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探后采”的原则。必须编制探放水设计,并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到位置后必须进行打钻疏放。

11.加强对我矿北部的上河煤矿的采掘活动及水情水害调查,发现其存在涌水量增大或矿井静水位升高、淹井等重大水灾事故可能影响我矿安全时,要及时启动重大水灾应急救援预案。

12. 加强超前钻探工作,必须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不探不掘、不治不采”原则。超前钻探的钻孔不能少于3个,其中巷道煤层中间布置1个、两侧各1个,如遇特殊情况要加密钻探。

13.中央变电所设置的防水闸门要加强维修,必须保证灵活可靠,并保证每年进行两次关闭试验,其中一次在雨季前进行,关闭闸门所用的工具和零配件,必须专人保管,专门地点存放。不准挪用、丢失。

14.现有的排水泵房、排水管路必须经常保持完好状态。能力符合《煤矿防治水规定》有关要求。

15.主要水仓的空仓仓容量必须经常保持总容量的50%以上,水仓、水沟、沉淀池中的淤泥应及时清理。大泵排水保持在水仓最低水位,以充分利用水仓缓冲水患。

16.有水灾威胁时,各大泵房必须各备100条麻袋和足够量黄土,以便关闭密闭门前打好土堰,抵御水进泵房。同时检查泵房高位人行出口通道,保证出口通道畅通。

17.机电部门要随时掌握全矿供电设备运转情况,有问题及时协调矿有关部门以于处理,问题重大时,应立即向矿区电力调度汇报,要求帮助处理问题,确保我矿电力系统安全有效运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