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增刊 2002年6月 广东水利水电 GUANGD0NG WATER REs0URCES AND HYDR0POWER Supplement JUN瑚2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二期混凝土防渗面板的夏季施工 马满胜 (广东省水利水电第二工程局,广东增城摘511340) 要:针对混凝土在夏季高温条件下施工的不便与困难,提出了相应的降温的措施,并在工程中实践,证明可行。 文献标识码:B 关键词:混凝土面板堆石坝;防渗面板;夏季施工 中图分类号:TV52 1工程概述 2.4施工方法的确定 2.4.1施工方法选择 高塘水电站位于广东省怀集县白水河上,是白水河梯级开 发的龙头电站,为引水式电站。枢纽建筑物主要由大坝、溢洪 道、引水系统、发电厂房和开关站组成。大坝为混凝土面板堆石 因为面板的设计坡度为1:1.4,且面积大,长度较长,用普 通的装模、浇筑混凝土的方法是非常困难的。据一期面板的施 工经验及其他面板坝的施工方法,采用滑模施工法。 因面板有12 m宽和6 m宽两种类型,为加快施工进度,制 作了长度为14 m和8 m两种规格的滑模,便于两块面板同时进 行混凝土浇筑。 2.4.2施工时间的选择 坝,坝底高程3l3.5 nl,坝顶高程424.3 nl,最大坝高110.8 nl,坝 顶宽8.0 m,坝顶长288.3 m。坝体上游坝坡为1:1.4,坝面采用 钢筋混凝土防渗面板,其厚度沿高程变化按 厚摩)=0.3+ 0.003 坝高)确定,面板内设置双层钢筋,并按6 nl和12 nl两种 间距分缝。 坝体填筑共分4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从坝基础~ 386 m;第二阶段: 386 m~V408 m;第三阶段: 408 m~ 421 m; 第四阶段:V421 m~ 423 m。与之相应的防渗面板混凝土施 由于二期面板是在高温季节施工,为确保面板混凝土的施 工质量,选择混凝土的浇筑时间为l9时开仓,次日9时以前结 束(共14 h)。 施工时间选择依据是:二期面板的最大长度为30.4 m,滑模 提升的速度平均2.2 m/h,正常情况下,浇筑面板最长用时T: (30.4/2.2)h:13.8 h。现有拌和楼的生产能力为20 rn3/h,如同 时浇两块面板(12 m和6 m),其施工强度为(12×0.39×2.2)m3 :10.3 m]和(6×0.39×2.2)m3=5.15 m],合计为l5.45 m],小 于拌和楼的生产能力。 工分三期,第一期:从坝基础~ 382 m;第二期: 382 m~V400 m;第三期:V400 m~V420.36 m(面板结束)。坝体填筑与相应 的面板施工交叉进行,第四阶段的坝体填筑待坝前防浪墙施工 完成后进行。 第二期面板混凝土的浇筑从2001年7月中旬开始至8月 底结束,正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时期,高温对于浇筑防渗面板这 种薄壁的混凝土是极其不利的,这就要求施工单位采取切实可 阿 面板缝砂浆找平、铺PVC止水带 止水铜片的安装 做钢筋架、安装钢筋 行的措施,以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2二期混凝土防渗面板的施工 2.1施工计划要求 按施工进度计划和业主的要求,高塘水电站二期面板( 382 m~V400 m)浇筑,计划安排在2001—07—15~2001—09— 05施工。面板混凝土总量约2 700 m3,钢筋约240 t。 2.2施工时的不利因素 七月、八月的气温正是全年的高温天气,日最高气温达 38 ̄C左右,夜晚最低气温为22 ̄C左右,昼夜温差较大,这给面板 混凝土的浇筑、保湿与养护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进行二期面板施工时,右岸溢洪道的交通桥已经完工,桥面 高程为423.5 m,当时的坝体填筑高程约4O8 m,对混凝土的运输 有一定的困难,存在混凝土的垂直转运问题。 2.3面板的施工程序 面板的施工程序见图1。 图1 豳。 收稿日期:2002—06—07 , 作者简介:马满胜(1971一),男,助理工程师,大专,从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工作。 ・ 19・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2年6月 增刊 马满胜: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二期混凝土防渗面板的夏季施工 Supplement JUN 2002 3混凝土防渗面板夏季施工措施 掺量:经试验根据气温的不同选用的掺量为水泥用量的0. 3%~0.5%。 3.1控制混凝土拌和物的温度 3.1.1选用合适的外加剂 在二期面板施工期间,使用了广州建宝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生产的建宝牌FDN系列混凝土外加剂,FDN一44O缓凝高效减水 剂 其主要成份为G一磺酸甲醛高缩合钠盐的复合型缓凝减水 剂。它具有对水泥分散性好、降低水泥水化热、低引气性及早期 缓凝等特点,且具有减水率高,早强、增强效果好,尤其适合于配 制大流动性的混凝土。施工中,掺入DI{q引气剂来解决这一问 题。FDN一44O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主要技术性能。 掺入方法:将FI)N一44O粉剂先溶解成溶液,计量后通过胶 管输送至拌和机内与水、骨料、水泥等一起拌和。 3.1.3降低骨料温度 在料仓搭设遮阳蓬,避免骨料在阳光下曝晒。 3.1.4控制拌和用水的温度 抽取水温在20℃左右的流动的山泉水作为拌和用水。 3.2混凝土运输过程中的温度控制 混凝土的运输流程:拌和楼拌好的混凝土一自卸汽车运至 交通桥头处的集中料斗一混凝土搅拌车一经溜槽溜进仓面。 白天浇筑混凝土时,自卸汽车设遮阳布,溜槽表面在高温时 段用帆布覆盖,避免受阳光暴晒而导致混凝土拌合物的温度升 高与水分的过分蒸发。 从施工时记录的数据看,经采用以上的施工措施后,混凝土 减水作用:在同配合比、同坍落度的条件下,FDN一44O的减 水率随掺量的增加而增大,掺量为水泥重量的0.4%时,减水率 达14%左右。 早期缓凝作用:掺用FI)N一44O的混凝土,其初凝时间比不 掺者延长2 h~3 h,适合于炎热气候条件下使用,这一点恰好适 合在高温季节进行混凝土防渗面板的施工。 的浇筑温度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早强作用:在同配合比、同坍落度的条件下,掺用FDN一 44O,可使混凝土的1 d、3 d、7 d强度提高30%一50%,28 d强度 提高15%~20%,在同强度条件下可节约水泥10%左右。混凝 土浇筑后,较短时间内的强度虽无法统计,但依此推断一定比不 掺外加剂时有所提高,这一点对滑模施工很有利,可提前拖模上 升。 延缓温峰作用:由于掺用FDN一44O的混凝土比不掺时节 3.3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的降温养护措施 由于白天气温特别高,二期面板混凝土都是利用傍晚及夜 里进行浇筑。一般在第二天早上9时左右浇筑完成,此时的气 温大多在24℃左右,这样的气温对刚浇好的面板混凝土无不利 的影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午及下午的气温逐渐升高,正午 室外最高气温高达42℃,如此高的温度对刚浇好的面板混凝土 极其不利,很容易形成表面及至深层的裂缝,混凝土浇筑完成后 的降温措施不容忽视。 在每块面板的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要及时覆盖麻袋(用小铁 线将麻袋编织在一起,成帘状),并布设好洒水胶管,及时洒水养 护,且要求麻袋一直保持湿润,直到下闸蓄水。因某些客观原 因,混凝土不能在第二天早上9时左右完成浇筑的,对滑模后已 浇成形的混凝土,除用彩条布覆盖外,还要及时用多孔、细孔喷 水管向空中喷水(相当于喷雾降温),以防止温度的升高。 约了水泥,减少了水化热,从而使混凝土的内部温升有所降低. 延缓温峰的出现,因此可降低混凝土的温度应力,提高其抗裂性 能,这一点对防渗面板尤为重要。 保塑作用:掺用FDN一44O的混凝土,在规范时间内坍落度 损失小,有利于解决集中搅拌、长距离运输及施工的中间交接等 问题。这一特性很好地解决了二期面板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在 交通桥处垂直转运的问题。 3.1.2外加剂的掺量及掺入方法 0:00 时间 00l一07—28—5:00 2OOl一08—0l—l0:00 图2面板水化热过程线 4面板施工完成后的检查及观测结果 员、指挥部技术人员及施工单位技术人员的共同参与检查。在 左MB1高程为396 m处有1条2 m长表层细小裂缝,缝隙宽小 于0.2 min。 (下转第22页) 4.1高塘大坝二期面板裂缝检查情况 用济南光学仪器厂生产的JC10读数显微镜,由工程监理人 ・20・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OO2年6月增刊 陈小文:RTK—GPS测量技术在河口疏浚整治工作中的应用 Supplement JUN 2002 流动站沿航线进行过程中,GPS天线和测深器时时接受测 4数据处理与输出 点的三维数据,由流动站中的计算机存储。测点z向坐标值的 采集,由流动站测量出测深仪探头至测量区该点水下河床的距 离,根据测量船上GPS接受的高程和GPS天线至测深仪滩探头 的距离,自动推算水下地形的高程,从而实现时时动态无验潮采 集高程数据。河床高程数据采集如图2所示。 在该工程中,采用的配套软件是美国HYPACK软件。它具 有导航、原始数据接受处理以及内业数据处理和多种输出等功 能。内业数据处理的过程为:HYPACK软件可对原始数据进行 去伪、筛除处理,得到所需要间距的点的三维坐标编制数据,根 据这些数据,HYPACK软件可自动建立测区水下地形的数学模 型,在其中加载上设计断面坐标参数,至此,就输出你所需要的 测区的水下地形图或任意间距的断面图,并可任意计算各种工 程量。 5结语 RTK—GPS测量技术弥补了传统测量技术的缺陷,实现了 时时动态(无验潮)测量,克服了水尺读数的人为误差,大大提高 了水下地形测量的测量精度,也加快了施测速度,消除了水下地 形测量的争议,为工程施工控制、工程量报验、竣工验收以及合 同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图2 RTK—GlJs水上测量数据采集原理图 马满胜: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二期混凝土防渗墙面板的夏季施工 (上接第20页) 左MB4高程394 m处有l条10 cm长表层细小裂缝,缝宽小于 0.3 otni。右MB9高程397 m处有l条l m长表层细小裂缝,缝 内温度沿厚度方向线性分布,当水化热温升使面板中部混凝土 温度达到最高的47.9 ̄C时,板底温度为42.1℃,面板表面温度 为41.5 ̄C,则沿面板厚度混凝土温度的分布函数为: T(Z)=47.9+(47.9—42.1)×z/0.2 —0.2<z<0 T(Z)=47.9-(47.9-41.5)×z/0.2 0<z<0.2 (4) (5) 宽小于0.3mm。其他部位都无裂缝。 4.2混凝土面板水化热温升观测结果及分析 利用埋设在二期混凝土面板厚度中部的应变计s2—3—2 和埋设在同一位置其底部的无应力计N6可测到混凝土的水化 热温升,同时测量混凝土的表面温度,并进行对照比较 以下通 过对面板的几个特征温度的变化规律进行观测,绘制相应的过 程线如图2所示。 求得A=44.85;B=一1.5 混凝土早期弹模较低,取E=1.85×]04 MPa, =1/6,n=l ×10 /℃,代入式(1)的温度应力公式,得面板各部位的温度应 力为: 表=0.677 MPa; 中=一0.677 MPa; 底=0.667 MPa 早期混凝土抗拉强度未达到最大,水化热温升沿面板厚度 不均匀分布引起的温度应力,在面板混凝土表面拉应力达到0. 由图2可见面板混凝土温升过程中,底部温升比中部温升 有滞后现象,水化热温升过程中面板底部混凝土同中部混凝土 之间最高温差为5.8℃,面板表面混凝土和中部混凝土之间最 677 MPa,有可能在其表面拉裂。同时根据水化热引起的面板不 同时刻的应力分布规律:在自由板表面,初期为拉应力,随时间 的推移,拉应力逐渐减小,然后转变为压应力。而在板的中心初 高差为6.4 ̄C 面板散热过程中,其底部混凝土温降也滞后于 中部混凝土的温降,此时底部混凝土温度同中部混凝土温度最 高温差为2.5℃。 由于面板混凝土散热条件不一致,导致水化热温升过程中 混凝土面板温度分布不均匀,这种温度的不均匀分布使面板产 生温度应力。混凝土面板可以看作薄板结构,在薄板结构中由 期受压,后期受拉。所以由于温度产生的表面拉应力,只要在初 期不将面板拉裂破坏,后期对面板的影响不大。同时,由于该工 程的混凝土面板施工在气温较高的时候进行施工,面板混凝土 绝对温度较高,因此,通过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强了面板混凝 土的养护工作,以保证面板混凝土质量。 于板内温度分布不均匀产生的温度应力计算公式为: =E×(A+B× T(Z))×n/(1一 ) (1) (2) (3) A= T(Z)dz/(2L) B=3× T(Z)×Zdz/(2L ) 式中 E——弹性模量; ——泊桑比;n——线涨系数。 s2—3—2和N6测点处混凝土面板厚度为0.4 m,假定面板 ・ 22・